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防治水安全技術規程措施

煤礦防治水安全技術規程措施

2024-07-22 閱讀 3927

1.相關部門必須做好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防止含水層或與工作面相鄰老空積水在煤層開采過程中突然涌水,發生水害事故。

2.探放水打鉆鉆進時,如發現煤礦安全規程291條中的預兆時,必須停止鉆進,嚴格按照291條的規定執行。

3.定期觀察地表塌陷區塌陷情況,對容易積水的地方必須填平填實或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滲入井下。

4.地表裂縫和塌陷地點必須填塞,防止地表水沿裂縫流入井下。填塞裂縫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人員陷入塌陷坑內。

5.嚴禁在各種防隔水煤柱中采掘,不得開采已留設的防水煤柱。

6.地測部門必須做好水文地質預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施工單位必須做好疏排水和防水工作。

7.開采過程中遇到煤礦安全規程266條規定的突水征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8.工作面必須在風、機兩巷建立疏排水系統,及時將工作面涌水、積水排出。

9.排水系統使用的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疏電線路,必須經常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系統能夠正常運轉。

10.施工單位必須在機巷迎頭準備一臺37千瓦的備用水泵,當工作面涌水超過正常涌水時能將涌水排出工作面。備用水泵必須完好。

篇2:煤礦地面防治水規定

一.煤礦企業必須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情況,掌握當地歷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

二.井口和工業場地內建筑物的高程必須高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區還必須避開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井口及工業場地內建筑物的高程低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時,必須修筑堤壩、溝渠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三.井口附近或塌陷區內外的地表水體可能潰入井下時,必須采取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1.嚴禁開采煤層露頭的防水煤柱。

2.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修筑溝渠時,應避開露頭、裂隙和導水巖層。特別低洼地點不能修筑溝渠排水時,應填平壓實;如果范圍太大無法填平時,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積水滲入井下。

3.礦井受河流、山洪和滑坡威脅時,必須采取修筑堤壩、泄洪渠和防止滑坡的措施。

4.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再滲入井下。

5.對漏水的溝渠和河床,應及時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縫和塌陷地點必須填塞,填塞工作必須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員陷入塌陷坑內。

6.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四.嚴禁將矸石、爐灰、垃圾等雜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段。

五.使用中的鉆孔,必須安裝孔口蓋。報廢的鉆孔必須及時封孔。

篇3:煤礦總工程師防治水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組織編制礦井防治水中長期規劃,組織、監督落實防治水工程計劃落實情況,并協助礦長解決防治水出現的重大問題。

2.負責組織編制防治水工程設計、地質說明書及防治水相關的技術措施。

3.負責組織對受水威脅地點的水情水害排查預報,具體組織防治水工程設計、計劃、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的現場落實,做好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檢查工作。

4.負責組織制定、貫徹水災預防和處理計劃。

5.負責按時組織召開礦井防治水技術例會,對本單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分析研究,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安全問題,對本單位無能力解決的重大安全隱患,按權限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6.礦井發生重大透水、突水事故時,必須立即到現場指揮救災工作。

7.負責組織礦井防治水事故調查分析、處理工作,組織制定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