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華聯大廈消防監控設備運行管理規程

華聯大廈消防監控設備運行管理規程

2024-07-23 閱讀 4793

金融大廈消防、監控設備運行管理規程

1、目的

確保監控、消防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保證用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消防監控系統、保安閉路電視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的運行管理。

3、職責

3.1中控室安保員負責中控室設備的清潔、操作、監控、記錄。

3.2維修工負責中控室設備維修保養。

3.3管理員負責中控室設備的綜合管理及對上述工作的檢查監督。

3.4管理處負責人對上述工作進行檢查監督。

4、工作程序

4.1管理人員的工作程序

4.1.1中控室安保員

a.中控室安保員負責中控室消防設備24小時運行操作、監控、記錄。顯示火警信號后,應立即派人前往觀察。確認火情后,通過廣播和警鈴疏散人員并啟動相應滅火設備。

b.當故障發生時,及時通知工程維修工進行維修。

c.將每班運行情況記錄于《安保(中控室)交接班記錄》。

d.在工程維修電協助下,每月對火災報警系統進行一次功能檢查并啟動消防風機水泵一次。

e.在工程維修工的配合下,每周打掃機房一次,每月清潔設備一次,保持地面、墻壁、設備無積塵、水漬、油漬.

4.1.2工程維修工

a按《設備年度維修維護計劃》要求按時進行中控室設備的維修保養,并做好記錄。

b負責向管理處申報備品、備件的采購計劃。

c每月按時對消防應急器材進行檢查并記錄。

d負責編制中控室設備臺帳、設備卡。

4.1.3管理員

a負責對中控室設備的綜合管理,包括技術資料、檔案的收集、保管,負責零星設備配件、材料的采購計劃的編制,外協修理的聯系工作,對維修保養工作進行指導及檢查監督。

b每年12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各項檢查保養計劃表,每季進行一次,并按運行情況制定中修、大修計劃。

4.2管理處主任

a.進行月檢。每季度組織有關人員對中控室機電設備進行一次設備檢評。

b.審核中控室各項保養計劃表及維修保養記錄表,中修、大修計劃。

4.3中控室管理工作程序

4.3.1中控室實行每日24小時有專人值班、監控,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填寫《安保(中控室)交接班記錄》。

4.3.2非值班人員嚴禁操作。外來人員進入要填寫《外來人員登記表》。

4.3.3各控制柜、顯示屏、信號燈、控制線路等的運行應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各類操作按鈕手柄應在自動位置。

4.3.4每班各檢查一次各類信號是否正常,并認真記錄,如有異常要立即查清原因。

4.3.5中央控制室出現報警信號后,應立即核實。屬誤報,應消除信號并做好記錄;屬火災報警,應迅速報告當班班長、領導組織滅火。

4.3.6中控室內的一切設施、元器件、線路不得隨意更改。如有損壞,要查明原因,立即申報管理處領導,經批準后及時更換。

4.3.7室內要保持干凈衛生,設備無灰塵,不準堆放雜物。

4.3.8消防器材應齊備良好,室內禁止吸煙。

4.3.9常備應急手電筒及充電式應急照明設施。

附1:中控室電腦管理規定

1中控室電腦主要用于中控室的安全消防工作,是消防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嚴禁任何人(含中控室管理人員)擅自使用電腦;

2中控室管理人員必須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達到對該消防監控系統能夠進行熟練的操作;

3中控室管理人員只允許對已經安裝好的監控系統進行日常操作,嚴禁利用電腦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尤其是玩電腦游戲。一經查實即嚴肅處理;

4電腦設備由當班人員進行依次交接,接班人員必須將電腦打開進行檢查,如有問題須及時反映,及時解決。如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壞,則由當班人員負責修理和賠償;

5電腦由中控室管理人員進行日常的保養和維護,由當班人員負責對其進行清潔保養;

6對經過管理處領導同意后使用電腦的,中控室管理人員必須做好使用記錄。

相關質量記錄:

1.《安保(中控室)交接班記錄》ZC-11/B08

2.《外來人員登記表》ZC-11/B11

篇2:公安機關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我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我省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應當遵循合法、及時、公正、公開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應當給予處罰的,依據違法行為的事實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第四條本規定所指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監控、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電子、雷達、激光、照相、視頻技術等裝置。

第五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由公安機關向政府申請撥款安裝,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日常使用、管理、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出資、合作等方式,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經營謀利。

違反前款規定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所采集的數據一律無效,不得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省系統),并不得作為處罰依據。

第六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必須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生產、銷售,并經檢定合格的產品。

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依法進行周期檢定,檢定結果報省廳交通管理局備案。

第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在以下道路上進行:

(一)設有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

(二)雖無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但法律法規有明確通行規定的。

第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和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其中安裝測速設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固定測速點位置必須提前在前方500米至1公里處豎立告示牌,公開告知。

(二)除固定測速點外,可以根據轄區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及交通事故發生特點,采取流動測速方式進行測速。

第九條違法數據采集、處理等工作,應當由公安民警負責。違法數據錄入工作,可以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專人負責。

交警大隊使用非公安民警的工作人員的,應當將人員名單報所在地交警支隊備案,交警支隊對人員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條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收集的違法行為信息,應當清晰反映機動車類型、號牌、外觀以及違法行為種類、違法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特征。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對監控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先與全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查詢系統中的車型、顏色等車輛外觀特征數據進行比對,經比對無誤后方可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一條便攜式、車載式等移動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錄入全省系統;固定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錄入全省系統。超過規定時間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二條對于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違法處理通知書或處罰決定書郵寄送達當事人。采取郵寄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違法行為信息錄入全省系統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寄出違法處理通知書,通知駕駛人或者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接受處理。超過六個月未發出違法處理通知書的,不再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并送達處罰決定書后,當事人未按期繳納罰款的,可以依法加處罰款。已作出并送達違法處理通知書但未作出或送達處罰決定書的,不得向當事人加處罰款。

第十四條同一輛機動車在一個連續時間狀態,在同一個大隊轄區的同一路段同一行駛方向,被固定測速設備或者流動測速設備記錄有多次超速違法行為的,原則上只處一次罰款。

機動車有超速違法行為,但時速未超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機動車有低速違法行為,但未低于最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

第十五條機動車已辦理了轉移登記的,轉移登記后如發現該車在轉移登記前還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未處理的,不再處以罰款。

第十六條當事人已繳納罰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全省系統與銀行代繳罰款系統沒有實現聯網的地區,應當每日到銀行提取罰款繳納的資料,3個工作日內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

因計算機系統故障、數據不能正常傳輸等原因造成違法記錄沒有及時撤銷,但當事人提供了繳納罰款憑證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查后應當辦理車輛及駕駛人業務。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資料提出異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對當事人所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不予處罰,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撤銷違法記錄。

第十八條未嚴格執行本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公安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廣東省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追究有關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省公安廳負責解釋,從發布之日起實施。此前的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3:安全監控設備維護制度

1.井下安全監測工必須24h值班,每天檢查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電纜的運行情況。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地面中心站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須在8h內將兩種儀器調準。

2.下井管理人員發現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應立即通知安全監控部門進行處理。

3.安裝在采煤機、掘進機和電機車上的機(車)載斷電儀,由司機負責監護,并應經常檢查清掃,每天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最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立即通知安全監測工,在8h內將兩種儀器調準。

4.炮采工作面設置的甲烷傳感器在爆破前應移動到安全位置,爆破后應及時恢復設置到正確位置。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控制器及電纜等,由采掘班組長負責按規定移動,嚴禁擅自停用。

5.井下使用的分站、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控制器及電纜等由所在區域的區隊長、班組長負責使用維護和管理。

6.傳感器經過調校檢測誤差仍超過規定值時,必須立即更換;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更換和故障處理期間必須采用人工監測等安全措施,并填寫故障記錄。

7.低濃度甲烷傳感器經大于4%CH4的甲烷沖擊后,應及時進行調校或更換。

8.電網停電后,備用電源不能保證設備連續工作2h時,應及時更換。

9.使用中的傳感器應經常擦拭,清除外表積塵,保持清潔。采掘工作面的傳感器應由現場班組長每天除塵;傳感器應保持干燥,避免灑水淋濕;維護、移動傳感器應避免摔打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