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控設備安裝維護拆除管理辦法
一、目的
為正確使用和管理我礦安全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并發揮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規定。
二、依據
本規定依據《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制定。還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等的有關規定。
三、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山西靈石銀源興慶煤業有限公司。
四、職責分工
監控室加強以后對我礦監測監控系統的設備安裝、維護、拆除管理,按照此規定嚴格執行。并要求采倔單位按照此規定使用、管理、維護。
五、具體管理規定
1.采掘單位在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機電單位在編制機電硐室安裝技術措施時,都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監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的要求對安全監測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位置、動力開關的設置地點、控制地點、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并繪制供電系統圖(機電科負責)、安全監控設備布置圖(監控室)、斷電控制圖(監控室)等各種技術圖紙,經監控室、通風科、生產技術科、安全科、機電科等會審后,由礦總工程師審批。
2.通風科根據已審批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在施工前3天,向監控室和使用單位分別下達《安全監控設備安裝通知單》(以下簡稱安裝通知單),監控室在接到安裝通知單24小時內編制《安全監控設備安裝安全措施》并準備好相應的監控設備,由使用單位協助,將設備運至安裝位置,并在接到安裝通知單后的48小時內安裝完成。
3.主干通訊電纜由礦統一規劃,由監控室鋪設施工、管理、維護;采掘工作面、機電硐室等所需要的電纜由使用單位協助監控室進行敷設;分站、傳感器、遠控開關等安全監控系統儀器之間的接線由監控室負責。電源線、控制線與饋電開關的搭接,必須由使用單位的電氣維修人員操作,非電氣維修人員嚴禁操作。接線時,必須有監測監控人員現場配合,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接線。
4.安全監控系統及儀器安裝完成,由使用單位、機電科、安全科、通風科組織人員檢查,確定監測監控系統及其儀器正常運轉,填寫《安全監測監控設備移交單》,監控室、機電科、安全科、通風科和使用單位簽字后,交付使用單位。移交后的安全監測監控設備由使用單位負責使用和管理。使用安全監控設備的單位要指定專門的電氣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并把電氣維修人員名單上報監控室,由監控室安排對其進行安全監控設備日常維護技能培訓。維護人員主要負責傳感器的日常挪移,通信線延長、回收,及時清理設備表面的灰塵,按機電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對轄區內的監測監控設備及電纜進行管理。
5.隨著掘進工作面的前移,使用單位需要延長監控線時,必須提前到監控室領取監控電纜,并由使用單位的安全監控設備維護人員進行線路延長。在施工開始前必須電話告知監控室,在得到監控室的允許后方可進行。監控室值班人員應做好記錄。
6.使用單位進行線路標準化整理,需要改動監控電纜時,必須提前電話通知監控室,在得到監控室值班人員的允許后,由使用單位的安全監控設備維護人員進行改動。監控室值班人員應做好記錄。
7.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使用單位應對富余監控電纜進行整理,當富余電纜積聚到一定數量時,使用單位應告知監控室。在得到監控室的允許后,由使用單位的安全監控設備維護人員進行監控電纜回收,并將回收后的電纜整理后升井送至監控室。監控室值班人員應做好相應記錄。
8.使用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移動甲烷傳感器和牌板,按照作業規程的要求,保證在掘進工作面的甲烷傳感器吊掛在風筒的另一側,距離工作面迎頭≦5m處;在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吊掛在工作面(回風測)上端口≦10m處。甲烷傳感器應垂直懸掛在巷道內支護良好、無滴水的地方,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得小于200mm。
9.與監測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電源線和控制線在改線或拆除時,檢修與監測監控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監測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必須事前和監控室取得聯系,共同處理。嚴禁私自改變或停用、拆除監測監控設備。
10.使用單位必須使用和保護好安全監控設備,對故意破壞或損壞安全監控設備的使用單位,視情節輕重對使用單位處以監控設備價格2~5倍的處罰;對因保護不善造成安全監控設備出現異常或損壞的,(如噴漿、降塵時沒有及時移動傳感器或在采掘工作面長時間不對傳感器進行清理,導致微小顆粒堵塞傳感器進風口致使傳感器在測量上出現誤差或損壞)視情節輕重對使用單位進行處罰。如發生上述行為,使用單位必須在30分鐘內向監控室匯報,隱瞞不報或拒不承認,對使用單位和有關責任人加倍處罰,并嚴肅追究使用單位主管的領導責任。
11.井下各單位和個人均有責任愛護監測監控電纜,不得隨意破壞,對隨意破壞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輕重進行處罰,單位主管領導、當班跟班隊長、技術員負連帶責任。對因在放炮作業過程中未及時挪移傳感器,導致監控電纜破皮或損壞的,視情節輕重對使用單位安全監控設備維護人員進行處罰,單位主管領導、當班跟班隊長、技術員負連帶責任。若上述情況再次發生,對責任人加倍處罰,并嚴肅追究單位領導的管理責任。
12.因工作面貫通、通風系統發生改變或回采結束等原因需要拆除監測監控設備時,使用單位必須提前3天告知監控室,領取并填寫《安全監控設備拆除申請單》。由通風科、機電科以及總工程師審批后,由通風科向監控室下達《安全監控設備拆除通知單》,監控室拆除監測監控設備后由使用單位負責將設備升井交送監控室,并填寫《安全監控設備移交單》。
13.監測監控電纜的領用、回收,監控室需做好相應的賬目,便于在監控設備回收后考核使用單位的監控電纜回收率。
附1:對于監控線延長、回收、整理的方法
一、監控線延長:
1)提前領取監控線
2)打電話到監控室,告訴監控室值班人員要對監控線進行延長;
3)監控室值班人員做好相應記錄。及故障斷電撤除。
4)將監控延長線兩頭剝好,一頭接入新的接線盒中;
5)打開原來傳感器的接線盒,并拆開傳感器尾線;
6)將傳感器尾線接入到新的接線盒中;(同顏色對接)
7)將延長線沒有接線盒的一頭接入到原來的接線盒中;(同顏色對接)
8)觀察傳感器顯示是否正常;
9)聯系監控室看傳感器信號是否正常,正常的話,說明接線正常,監控線延長完成。不正常的話,檢查兩個接線盒的接線。,并繼續重復本項。
10)監控室恢復已撤除的故障閉鎖設置。
二、監控線回收:
1)盡量回收兩個接線盒中間的監控線。
2)打電話到監控室,告訴監控室值班人員要對監控線進行回收;
3)監控室值班人員做好相應記錄。
4)進行線路拆開,再進行連接;
5)觀察傳感器顯示是否正常;
6)聯系監控室看傳感器信號是否正常,正常的話,說明接線正常,監控線延長完成。不正常的話,檢查兩個接線盒的接線。,并繼續重復本項。
7)信號正常后,將拆下來的監控線進行整理后升井。
三、監控線整理:
1)監控線整理時應盡量選在接線盒處,減少線路中的接線盒,減少信號損失。
2)檢查線路,保證整理線路盡量少的造成斷線時間;
3)打電話到監控室,告訴監控室值班人員要對監控線進行整理
4)監控室值班人員做好相應記錄。
5)進行線路接線;
6)觀察傳感器顯示是否正常;
7)聯系監控室看傳感器信號是否正常,正常的話,說明接線正常,監控線延長完成。不正常的話,檢查兩個接線盒的接線。并繼續重復本項。
篇2:設備拆除報廢管理制度
1、為了規范生產設施拆拆除和報廢管理,保證作業過程安全,避免報廢設施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由于工藝改造或設備設施達不到使用要求,需要拆除的建、構筑物、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的管理工作。
3、工作職責分工
3.1生產設施使用單位的職責:
提出需要拆除的建、構筑物、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申請。對全部待拆除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化工裝置的周圍場所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風險評估,擬定事故救援預案,與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拆除方案。對裝置中的設備和管線進行轉料、排壓、清洗。通知安全處進行檢驗,通知相關部門到現場辦理《設備檢維修安全作業證》。按制定拆除方案,全程監控、實施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拆除的具體工作。
3.2生產設施拆除施工單位的職責:
按照制定拆除方案,施工單位的現場負責人與生產裝置(設備)使用單位進行施工現場交底,落實具體任務和安全措施、辦理相關拆除手續,實施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拆除的具體工作。
3.3所屬分廠生產處職責:
審查需拆除生產設施單位提出拆除的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申請。對風險評估,擬定的風險事故救援預案進行審查,與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拆除方案。現場辦理《設備檢維修安全作業證》,控制拆除進度。
3.4所屬分廠設備處職責:
3.4.1對需要拆除的建、構筑物的風險評估和擬定的風險事故救援預案進行審查,與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拆除方案。現場辦理《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全程監控施工現場執行拆除方案情況。
3.4.2審查需拆除生產裝置(設備)使用單位報出的拆除裝置(設備)的明細表和設備狀況表。掌握拆除裝置(設備)的完好狀況,確定拆除裝置(設備)的存放地點。對需要報廢的設備及時按上級規定的程序辦理報廢手續;對可使用的設備及時辦理轉移手續。
3.4.3安排吊裝配合拆除裝置(設備),建立拆除裝置(設備)的明細賬。保證進出拆除裝置(設備)準確無誤,保管好拆除裝置(設備)及附屬設備的完整性。
3.4.4負責拆除的容器、設備和管道的檢測認定;對需要報廢的盛過危險化學品的容器、設備和管道,匯同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出具驗收證明,方可報廢。
3.5生產設施拆除單位機械員職責:向安全處報出需拆除裝置(設備)的明細表和設備狀況表。及時辦理拆除裝置(設備)的固定資產轉移手續,需報廢的設備的報廢手續。
3.6計財部職責:對拆除裝置(設備)及時的做好財務處理,向上級主管單位上報需報廢拆除裝置(設備)申請,具體辦理的報廢手續。經批準注銷固定資產并及時通知使用單位。
4、報廢和拆除程序
4.1生產設備,凡因嚴重破損、腐蝕、老化、致使精度、性能、出力達不到生產工藝要求的;發生事故嚴重損壞的;專用設備因產品工藝變更而不能利用的;對上述設備若無法修復、改造的,由設備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經分廠設備處鑒定,總經理批準后予以拆除或報廢。
4.2需拆除或報廢的設備必須由使用單位,按程序要求填寫相應的拆除或報廢申請表,進行審批,辦理完相關手續。
4.3拆除或報廢的設備,使用單位專人負責,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固定資產的報廢、變更、轉移等登記,做到帳物相符。
4.4分廠設備處專人負責,對使用單位拆除或報廢的設備,進行資產計算折舊,及時核實,做好記錄,達到帳物相符。
4.5報廢:
設備報廢是一項非常的工作,一定要從嚴掌握,認真對待,對確定無實用價值的設備,方可提出廢棄申請,設備報廢一般本著下列原則:
超過國家規定使用年限的;
國家明文規定的淘汰產品;
事故發生后確定無修復價值的;
達不到規定使用年限的由使用部門提出。提出報廢的詳細理由,交設備管理部門審查鑒定。固定資產原值在10000元以上的設備報廢,經總經理批準。
4.6報廢程序:
4.6.1確定報廢的設備,由使用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
4.6.2申請單按程序經使用部門領導、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總經理審批同意后,方可辦理拆除。
4.6.3設備拆除完畢,進行帳務處理。
4.6.4做好報廢生產設施安全工作
4.7拆卸報廢生產設施的各種材料應及時清理,按品種、類別堆放在規定地點,高度應符合安全規定,并留有1定的間距,防止倒塌傷人。
4.8、報廢生產設施的材料場地,要專人看管,加強治安保衛。禁止外來人員特別是小孩入內玩耍。嚴禁煙火,配有1定的消防器材,以防萬1。
4.9、各使用單位在拆除前,應對全部待拆除的建、構筑物、化工裝置及周圍場所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風險評估,針對存在的風險擬定措施措施,對潛在的事故制定事故救援預案,制定拆除方案;先清除拆除倒塌范圍內的物資、設備;將電線、燃氣道、水管、供熱設備等干線與該生產設施的支線切斷或遷移:檢查周圍危舊房,必要時進行臨時加固;在拆除危險區周圍應設禁區圍欄、警戒標志,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拆除現場。
4.10、拆除方案中要有具體的安全措施,并經安全處審查確認,生產處處長或主管副總經理批準。
4.11、生產設施使用單位對拆除設施、裝置中的設備和管線進行轉料、排壓、清洗,經分析化驗,出具分析合格證,檢驗達到拆除(報廢)施工條件后,辦理《設備檢維修安全作業證》,才能進行拆除施工作業。
4.12、拆除工程經批準后,拆除工程負責人在拆除施工前要向參加施工人員詳細交底,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并組織落實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
4.13、在拆除生產裝置和設備及管線過程中,使用單位的安全員和施工單位的安全員應全程監護,確保拆除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4.14、車間設備員及時向設備處匯報拆除生產裝置(設備)的完好狀況,由設備處與物管處聯系確定拆除裝置設備的存放地點,對需要報廢的設備使用單位及時辦理報廢手續;對可使用的設備及時辦理轉移手續。
63、事故通報制度
1、分公司事故實行通報制度,凡發生各類事故,均要進行通報。
2、發生事故的單位,要及時按照規定進行上報,由相關職能部門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
3、事故處理后,經主管安全副總審核,總經理同意后,并在分公司安委會上進行通報。
4、各單位要組織人員,學習事故通報文件,掌握了解事故原因、防范措施,明白責任人受到的處罰,吸取教訓,有學習記錄。
5、本單位發生的事故,要按通報,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落實,并考核,其他單位要學習借鑒,避免事故發生。
6、人力資源部要按事故通報,對受行政處罰的人員,進行行政處罰落實考核。
7、事故通報有關職能處室,及各單位要有存檔。
8、本單位發生涉險、未遂事件時,要在本單位通報學習,吸取教訓,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9、各單位要注意收集同類企業、同行業事故案例,下發通報資料,組織學習,分析原因吸取教訓,認真防范。
篇3:安全監控系統被控設備安裝拆除規范
1、對礦井新安裝系統時,必須有專門的工程技術人員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結合礦井通風系統、供電系統的具體情況設計監測監控系統,設計包括監測監控系統傳感器設置的種類、數量、具體設置位置,分站、動力開關的安設地點,信號電纜、電源電纜控制電纜的敷設,以及分站、傳感器控制的區域等,并繪制出詳細的監測監控系統圖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嚴禁漏設監測設備或漏控電器設備。
2、對新上馬的采區,編制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對傳感器設置的種類、數量、具體設置位置,分站、動力開關的安設地點,信號電纜、電源電纜控制電纜的敷設,以及分站、傳感器控制的區域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并繪制成圖,報總工程師批準。
3、系統設備必須調試合格方可入井使用。
設備入井前的調試檢查包括:直觀檢查、技術指標和功能測試、傳感器本安電源試驗、通氣檢查等。
4、在新開工需要安裝監控設備的地點,使用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在開工24小時前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提出《監測安裝申報單》,送報通風、機電及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嚴格按照《監測安裝申報單》安裝監控系統,在設置監測斷電系統時,機電部門必須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斷電范圍的要求,提供斷電條件、接通井下電源和控制線,在連接時必須有監測人員在現場監護。
5、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測,使用監控系統或瓦斯斷電儀等設備,當瓦斯濃度超過規定切斷電源后,嚴禁自動復電,只有當瓦斯濃度降到安全《規程》規定值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
6、監測設備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測物理量的的位置,分站設在便于人員觀察,能就近取電源,方便控制被控設備的地點,并離地300MM進行掛牌管理。瓦斯、一氧化碳、溫度傳感器設在距巷道頂200MM,幫300MM的巷道中央;風速傳感器應設在巷道中央,并使傳感頭的進風方向與風流方向一致。開停傳感器應夾持正確,遠離變壓器等磁場源。
7、復合型本質安全防爆電源箱(分站)應盡量設置在采區變電所。低(高)瓦斯礦井不能設置在工作面、回風巷,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不能設置在進風巷、工作面、回風巷。串聯通風時不能設在被傳巷道中。
8、凡因井下特殊條件不能《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設置監控設備的,必須由通風部門提出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并報集團公司通風處備案
9、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器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在撤除或改線時,或者修改監控區域內的供電系統必須與安全監控管理部門共同處理。嚴禁甩掉監控設備不用。在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的關聯的電器設備,需要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必須經礦調度室同意,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10、設備開停、風門開關傳感器的具體安設由礦總工程師確定,但主要進、回風大巷之間的風門,必須安設風門開關傳感器。
11、監測電纜的吊掛必須符合安全規程關于煤礦井下供電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