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樁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
本標段有白泥大橋、互通A匝道1號橋、互通A匝道2號橋、互通D匝道橋、月壟大橋、錦溪大橋、童家圩1#大橋、童家圩2#大橋及童家圩3#大橋9座,全長1708.9米,墩、臺樁孔基礎280根,直徑1.6~2.0米,樁深為12~28米,施工地質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為粉質粘土、礫土及鈣質頁巖。
根據部分橋梁樁基地形條件及工期要求,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成樁。
二、挖孔樁常見安全事故
人工挖孔樁的常見安全事故有:孔口石塊或雜物掉入孔口砸傷正在孔中的施工人員;孔中施工人員被地下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孔壁支護不當而坍塌造成施工人員傷害;孔內電線磨損受潮導致施工人員觸電傷亡;深孔中突然涌水造成施工人員傷亡;井下爆破措施不當造成施工人員傷害等。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孔口圍護措施
挖孔前,孔口四周澆筑鎖口護壁,護壁高出地面不少于0.2m,并在鎖口護壁上設置圍欄圍護,高出地面0.8m。孔內作業時,孔口上面設專人監護。挖出的土方及時運離孔口,不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堆放,砼圍圈上不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內作業人員做到頭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帶,特殊情況下戴上防毒防塵面具。利用卷揚機及吊桶運土時,起吊設備采取制動防范措施,以防落物傷人。挖孔樁休工期間,樁口設置井蓋防護,以免人、畜落入井內造成傷害。施工中隨時檢查垂直運輸設備的完好情況和孔壁情況。
2、孔中防中毒或缺氧窒息措施
為防止地下復雜地層中含有有害氣體,每次下孔前,首先用CJB4型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對樁孔內氣體進行檢測,發現有害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時,將有害氣體清除至最低允許濃度范圍內,孔口設置專門通風設備向孔內通風換氣(通風量不少于25L/S),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和缺氧窒息等事故發生。人工挖孔作業一旦發生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現場按應急預案措施要求實施搶救,根據情況及時送醫院進一步搶救治療,并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3、防觸電措施
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做到由持合格上崗證電工操作。用電設備嚴格接地或接零保護且安裝漏電保護器,各樁孔用電分閘,做到一機一閘。孔上電纜線架空2.0m以上,孔內電纜線采用護套等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孔內照明采用安全礦燈或36V以下的安全燈。孔中作業人員手戴工作手套,腳穿絕緣膠鞋。
4、防止孔壁坍塌措施
開挖樁孔時,按設計及規范要求設置鋼筋砼護壁,厚度0.15m,砼強度等級為C25。砼護壁分節澆筑,每節高度1m左右,分節時注意避開土石分界線和滑動面。人工挖孔、支護時,每挖一段立即支模澆筑護壁砼一段,待護壁砼強度達設計要求后方可繼續施工下道工序。
人工挖孔樁開挖程序,采用間隔挖孔方法,以減少水的滲透和防止土體滑移,防止在挖土或沖積土成孔過程中因鄰樁混凝土未初凝而發生塌孔現象。
5、防止孔壁涌水措施
有水地段挖孔施工時,控制開挖進尺為0.5m左右,開挖成形后及時施作鋼筋混凝土護壁支護,每節護壁之間做到結合緊密并設置防水層。孔內積水采用潛水泵及時抽、排,待孔中積水基本抽干后,作業人員才能下至孔中進行作業,施工中隨時加強孔壁涌水情況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對于相距10米以內的鄰樁進行澆灌混凝土或樁孔積水很深時,對正在挖孔的樁暫停施工,人不準下孔,防止孔壁涌水造成安全事故。地下水豐富時,將中間部位樁孔提前開挖,匯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臺潛水泵將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
6、井下爆破安全措施
挖孔樁進入弱風化巖層施工時,需進行爆破作業。爆破作業中嚴格做好以下安全防護措施:
爆破器領取、運輸及使用由專人持證上崗進行,爆破過程中嚴格遵守爆破安全相關規程。
爆破作業時,合理設計爆破參數,采用微差松動爆破,嚴格控制單孔裝藥量,減少爆破破壞作用對周邊護壁砼結構影響。
爆破作業時,井口做好覆蓋的防護措施,防止發生井內飛石傷人事故。
爆破作業設專人指揮,提前15min做好安全警示、警戒。爆破警戒解除前,任何人員不得進入爆破現場。
井下爆破作業,不論有無盲炮發生,作業人員等最后一聲爆破15min后方可允許進入施工現場,同時加強井內通風,防止盲炮和有害氣體傷人事故發生。
發生盲炮時,不盲目處理,采用下列方法:
a、經檢查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時,可重新起爆;
b、打平行眼裝藥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口不得小于0.3m。為確定平行炮眼的方向允許從盲炮孔口起取出長度不超過20cm的填塞物;
c、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發生火星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眼內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藥包誘爆;
d、在安全距離外用遠距離操縱的風水噴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藥,但必須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e、處理非抗水硝銨炸藥的盲炮,可將填塞物掏出,再向孔內注水使硝銨炸藥失效,但收回雷管。
f、盲炮在當班處理,當班不能處理或未處理完畢,將盲炮情況(盲炮數目、炮眼方向、裝藥數量和起爆藥包位置,處理方法和處理意見)在現場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繼續處理。
7、其它安全措施
孔內設置應急軟爬梯,使用的卷揚機、吊欄等保證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墜落裝置。
人工挖孔深度超過10米深時,進行井下通風、照明。
孔內作業人員做到勤輪換,不進行連續作業,防止疲勞引發安全事故。
施工時發現文物、古化石、電纜等暫停施工,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
挖孔樁施工前,針對現場工程地質、水文狀況和設計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配備必要的機具和電器設備,確保各種安全措施及時到位。
四、安全應急預案
(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袁國
副組長:沙偉、周朝海
成?員:鄧劍鋒、楊繼云、王仕霖、張飛、王向前、王海軍、魏世忠、李元明
辦公室設在經理部,負責日常工作。
值班人員:邢晨?值班電話:0793-2492099
(二)救援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職責:
1、組長:應急救援總指揮;
2、副組長:督促、落實實施性應急救援預案準備,負責組織現場應急救援指揮;
3、工程部:負責制定不危及工程主體、結構安全的應急救援方案,參與現場救援方案實施;
4、安質部:協助制定應急救援方案,監督、指導現場救援方案落實;
5、物機部:負責協調物資材料和機械設備的支援與配合;
6、辦公室:負責各類人員統計、安排;做好指令上傳下達、現場報道宣傳工作;做好后勤服務及善后工作;
7、財務部:負責應急救援資金及時到位;
8、作業隊:負責組織人員、機械、設備現場施救。
(三)應急救援措施:
1、發現安全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大聲呼救,并向有關人員報告,原因明確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原因不明決不可盲目救助。
2、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救援報告后,迅速通知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在第一時間上報事故情況。應急救援小組在組長的領導下,迅速組織實施進行現場應急救援,并根據事故大小判斷是否要求應急服務機構幫助。
3、應急救援小組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施工原始資料、人員和機械配置以及應急救援經驗迅速確定有效、可行的救援方案:
箱梁混凝土采用二次澆筑成型工藝,施工縫放在翼板與腹板相交處,即箱梁底板和腹板作為第一次澆注,頂板和翼板作為第二次澆注。
①高空墜落或硬物傷害進行應急救援時,先處理危及生命的休克窒息,后進行病理治療。出血休克時,立即施行止血措施;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缺氧時,立即消除呼吸道內血塊,泥塊等異物使其呼吸通暢;對于顱腦受損傷時,緊急處理,有大量出血者要先止血外傷;對于骨折救治,先對四肢骨折做夾板臨時固定,以避免誤傷加重病情;對于外傷救治,立即用布類或砂布加壓包扎傷口。
②孔內發生中毒或缺氧窒息事故時,立即暫停施工,杜絕一切火源,加強孔內通風,查明原因后及時組織人員撤離現場,及時進行搶救,原因未查明前,任何人不得進入危險區。
③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迅速切斷接觸的部位電氣設備的電源;若電源不可能快速切斷時,采取用木柄子或手柄絕緣工具等使觸電者迅速擺脫電源。觸電者擺脫電流后,立即就地對其進行急救:使觸電者仰面躺下,檢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果觸電者呼吸、心跳正常,但失去知覺,解開其衣領及腰帶,以利于呼吸,同時用涼水噴臉或用蘸有氨水的棉棒貼近鼻子,同時按摩及暖熱其身體;如果呼吸不正常時,及時作人工呼吸;如果沒有脈搏和心跳,立即進行心臟外按摩,以設法使其復蘇。
④孔內發生坍塌時,最早發現塌方事故者立即大聲呼救,向有關人員報告,并及時組織無關人員撤離,發現傷員及時搶救;及時封閉支護塌方范圍,防止二次塌方,同時做好塌方體清理工作,加強孔內送風,及時組織人員、機械撤離。
⑤發生孔壁涌水事故時,立即組織施工人員和機械及時撤離,安排水泵孔內抽水,加強地表沉降觀測,同時做好地表水排放和孔內涌水部位封堵處理。
⑥爆炸發生后發現人員立即報告;迅速組織人員疏離爆炸現場,防止發生后續爆炸;爆炸現場發生人員傷亡,立即組織人員搶救;爆炸引起孔內結構破壞時,及時加固處理,防止引起孔內坍塌事故;配合有關部門對爆破事故進行調查。
⑦應急救援電話
辦公室值班電話:0793-2492099?(24小時值班)
消防火警:119公安:110醫療急救:120
五、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
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明確職責,確保安全。
2、設專職安全員監督、落實挖孔樁施工過程中安全防護措施到位情況,遇重大安全事故及時向安全領導小組匯報。
3、加強對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和崗前安全培訓。
4、堅持每天安全講話制度,不定時巡查現場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解決。
5、加大安全防護措施物資、設備投入,不定期檢查其安全運行情況,確保其安全運行。
6、不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不斷總結完善應急救援方案。
篇2:人工挖孔樁安全規定
1、人工挖孔樁,宜在無水或少水的密實土層或巖層中施工,挖孔應根據孔壁密實度及滲水情況,采取孔壁支護及排水、降水措施,嚴防坍孔。
2、對孔壁的穩定性及吊具設備等,應經常檢查,孔頂出土機具配專業管理,設置高出地面的圍欄,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頭頂應設置擋板供出碴時掩蔽,出入孔須使用專用鋼筋梯。
3、挖孔暫停時間,孔口應設置罩蓋及標志;夜間應設置示警紅燈。
4、人工挖孔深度超過10m時,應采用機械通風,挖孔最深不宜超過15m。
5、挖孔樁內巖石需爆破時,應采用淺眼爆破法,使用毫秒微差爆破,嚴格控制藥量。
6、經常檢查孔內氣體情況,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3%時,應采取通風措施,空氣污染超過三級標準濃度值時,如沒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得采取人工挖孔作業。
篇3: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為加強工地管理,促進安全文明施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真正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按照“安全生產,質量第一”的原則,現制定人工挖孔樁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請遵照執行。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違者罰款50元/人·次。
2、禁止赤腳或穿拖鞋、高跟鞋進行施工,違者罰款50元/人·次。
3、嚴禁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違者罰款500元/次。
4、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違者罰款200元/次。
5、嚴禁無故曠工,違者罰款100元/人·天。
6、生活區(帳篷)周圍10米范圍內禁止傾倒任何垃圾,生活垃圾必須挖坑掩埋,違者罰款50元/次。
7、衛生間距離生活區(帳篷)不得少于200米,生活區周圍不得出現大小便痕跡,違者罰款50元/次。
8、禁止浪費材料,每浪費壹包水泥,罰款100元。護壁施工按1:2:3(水泥:砂:石子)比例施工,違者罰款50元/次。
9、同批樁孔交工工期前后不得超過3天,違者罰款300元/天·組。
10、每臺空壓機工作時不得少于3組人同時施工,違者罰款100元/次。
11、禁止采用電爐子取暖,違者罰款200元/次,并沒收取暖設備。
12、生活區(帳篷)內必須做到人走熄燈、斷電,照明燈具功率不得超過60瓦,禁止長明燈,違者罰款100元/次。
13、禁止在工地酗酒鬧事、打架斗毆、賭博、等違法亂紀活動,違者罰款當事人500元/次,嚴重者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4、使用電動提升機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接地裝置、限荷和超載裝置,并保證齊全靈活有效,必須采用五芯橡膠線纜,違者罰款100元/次,并禁止使用。
15、挖樁成孔結束,驗收合格,必須保持孔口周圍2米范圍內場地平整,違者罰款100元/孔。
16、施工現場用電由專業電工操作,禁止私自亂搭亂接,違者罰款100元/次。
17、服從管理,聽從指揮,不得冒犯現場管理人員,違者罰款100元/次。
18、每天開工前必須檢查吊裝設備是否完好,如鋼絲繩有無毛刺,卡扣是否松動,支架橫梁有無變形、開裂,吊桶是否破損等跡象,違者罰款100元/次。
19、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按裝漏電保護裝置,并保證靈活有效,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保”之規定,開機使用前必須進行漏電保護試驗,違者罰款100元/次。
20、同一工作段不得少于4組人同時施工,以防發生意外時能夠及時救援,孔內施工人員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嚴禁未經允許擅自開機挖孔,違者罰款100元/次。
21、保護施工標志,未經允許,禁止對現場施工標志進行移動、覆蓋、銷毀等破壞行為,違者罰款200元/人·次。
22、愛護公私財物,使用完的模板、水泥袋、夾條等物資不得隨意丟棄,必須在制定位置碼放整齊,違者罰款50元/次。
23、樁孔開挖支設模板必須采用“十字線”復核樁位,因支設模板導致樁位偏移的,罰款200元/米·孔。
24、孔口必須采取安全有效措施進行覆蓋,違者罰款200元/次。
文登市天福實業總公司勘測基礎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