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噪聲污染控制
1.1.對基礎、主體階段的噪聲控制。
1.1.1.對井點排水機組用模板和泡沫板進行全封閉。
1.1.2.對施工期間有噪聲污染的設備、工作棚應盡量設在居民區遠端。
1.1.3.對木工操作棚、鋼筋操作棚采用模板搭設的臨時隔音棚,進行三面封閉,對泵車、攪拌機等采用模板搭設的臨時隔音棚,盡量減少噪聲污染。
1.1.4.對土石方工程使用的挖掘機、裝載機應盡量安排在白天工作。
1.1.5.砼振動器操作時,不得碰到鋼筋和模板,盡可能創造條件,在振搗區周圍設置隔音柵。
1.2.對裝飾階段噪聲污染控制。
1.2.1.對裝飾材料的切割盡量移至室內進行。
1.2.2.對敏感區域在高考、重大節假日期間應停止有噪聲產生的工種操作。
1.2.3.對確需夜間施工的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
2.污水污染控制
2.1.在建筑物周圍設置多只沉淀池和一只蓄水池。
2.2.將生產和生活廢水經多道沉淀后流入蓄水池。
2.3.利用高壓抽水機將蓄水池中的清水再用于結構砼的保養,沖洗馬路等,如此循環使用。
2.4.對食堂廢水經隔油池后進入沉淀池。
2.5.廁所的污水經化糞池過濾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大氣污染控制
3.1.散裝水泥桶盡量設置在離居民區最遠處,并用彩條布進行全封閉。
3.2.食堂安裝油煙凈化器。
3.3.對砂、石堆場應設置擋風墻。
3.4.禁止焚燒有毒有害垃圾;如瀝青等。
3.5.及時清理建筑垃圾,清掃路面等,并用濕式作業。
4.職業病防治
4.1.辨識潛在的職業病。
4.1.1.急性氣體中毒。
4.1.2.中暑。
4.1.3.電光性眼炎、皮炎。
4.1.4.塵肺(水泥塵肺、電焊工塵肺)
4.1.5.噪聲聾。
4.2.對操作人員加強技術交底、安全培訓,技術培訓內容應為從事工作的有害性,如何預防、如何自搶、救搶。
4.3.嚴格規章制度,強化監督管理。
4.4.職業病預防的具體控制措施。
4.4.1.對急性氣體中毒的預防。
4.4.1.1.在使用搬運過程中要密閉化,嚴防跑、冒、滴、漏。
4.4.1.2.進入有毒場所應有切實可行的防護裝備,如戴防毒面具關風面罩等。
4.4.1.3.加強通風、使毒氣盡快排出。
4.4.2.對中暑的預防。
4.4.2.1.對夏季施工、調整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施工,增加工間休息次數,縮短勞動持續時間。
4.4.2.2.對施工場所設置茶水亭、供應茶水(或鹽開水),有條件的可供應冷飲。
4.4.3.電光性眼炎、皮炎的預防。
4.4.3.1.對電焊工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如防護罩,防護眼鏡,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等。
4.4.4.塵肺的預防。
4.4.4.1.對混凝土工、電焊工發放防塵口罩,減少灰塵的危害,講究工人衛生,勤換工作服、勤洗澡。
4.4.4.2.在工作量較大時,應供應預防塵肺飲料,如紅糖水等。
4.4.5.噪聲聾的預防。
4.4.5.1.對在有較大噪聲的施工場所施工人員可發放棉花團耳塞、耳罩、帽盔,減少噪聲對人的危害。
4.4.5.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休息時脫離噪聲環境。
5."三寶、四口"與臨邊防護
5.1.安全帽
5.1.1.安全帽是用來保護頭部,防止物體打擊頭部和自身頭部意外撞擊物體的個人防護用品。
5.1.2.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應符合GB2811-89《安全帽》國家標準。
5.2.安全帶
5.2.1.安全帶是防止高處作業人員墜落的防護用品。
5.2.2.安全帶應符合GB6095-85《安全帶》國家標準,對新購進的安全帶,應有質量合格證和出廠日期,并定期進行試驗。
5.3.安全網
5.3.1.安全網是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網具。
5.3.2.安全網必須取得本地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準用證后方可使用。
5.3.3.安全網的規格、材料等符合GB5725-1997《安全網》和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網》國家標準,且密目式安全網每100㎝2面積的網目數不少于2000目。做耐穿試驗性能符合要求。
5.4."四口"防護(見附圖05)
5.4.1.在建工程的樓梯口、電梯井口、通道口(見附圖04)、預留洞口均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要求進行防護。
5.5.臨邊防護(見附圖07)
5.5.1.在建工程,通往尚未安裝欄板的陽臺邊、無女兒墻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的周邊、樓梯臨邊、卸料平臺兩側邊都必須設置1.2m、1.5m高的三道護欄,并掛安全網。
5.5.2.在建工程靠近街道、民房、人行道、通道口等處搭設雙層防護棚。具體做法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的有關規定。
5.6.其他保障措施
5.6.1.施工現場環境衛生落實分工包干。制定衛生管理制度,設專職現場清潔員二名,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設專門垃圾箱,并加蓋,每日清運。確保生活區、作業區保持整潔環境。
5.6.2.在現場大門內兩側、辦公、生活、作業區空余地方,合理布置綠化設施,做到美化環境。
5.6.3.夜間施工向環保部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向周邊居民告示。
5.6.4.作業時盡量控制噪音影響,對噪聲過大的設備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護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5.6.5.場內設置排水溝,做到污水不外流,場內無積水。場地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網。工地廁所、食堂污水經化糞、隔油等處理后排入附近排水管道。
5.6.6.砂石料等散裝物品車輛全封閉運輸,車輛不超載運輸。在施工現場設置沖洗水槍,車輛做到凈車出場,避免在場內外道路上"拋、灑、滴、漏"。
5.6.7.保護好施工周圍的樹木、綠化,防止損壞。
5.6.8.如在挖土等施工中發現文物等,立即停止施工,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報告文物局等有關單位。
5.6.9.多余土方在規定時間、規定路線、規定地點棄土,嚴禁亂倒亂堆。
篇2:建筑工程安全生產保障制度
為了在施工過程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在安全管理上突出并加強事故預防的控制思想,不斷提高技術保障、措施保障和安全管理水平,始終堅持“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安全管理思想,特制定本制度:
1、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管理和協調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工作;
2、項目部在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下,設專職安全員,各施工作業隊設兼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管理及外部接口事宜;
3、項目部在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同時,明確各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和權力,保障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實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4、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單位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及安全技術交底等,保證從技術管理上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
5、對施工現場搭設的大型、異形或施工用特殊腳手架、工作架必須由技術部門編制施工方案,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向施工隊進行交底由工長負責組織實施,搭設完成后由施工員組織技術員、安全員共同參加驗收;
6、使用的新材料、新設備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措施,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由工長交底實施,專職安全員負責監督。
7、項目部技術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同時,應提出相應的物資及人員的需用計劃和要求,經項目經理批準后由材料組、后勤組負責辦理,對進場的物資必須保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作業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由施工員按要求在施工中組織落實。
篇3:小區建筑工程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住宅小區建筑工程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噪聲污染控制
1.1.對基礎、主體階段的噪聲控制。
1.1.1.對井點排水機組用模板和泡沫板進行全封閉。
1.1.2.對施工期間有噪聲污染的設備、工作棚應盡量設在居民區遠端。
1.1.3.對木工操作棚、鋼筋操作棚采用模板搭設的臨時隔音棚,進行三面封閉,對泵車、攪拌機等采用模板搭設的臨時隔音棚,盡量減少噪聲污染。
1.1.4.對土石方工程使用的挖掘機、裝載機應盡量安排在白天工作。
1.1.5.砼振動器操作時,不得碰到鋼筋和模板,盡可能創造條件,在振搗區周圍設置隔音柵。
1.2.對裝飾階段噪聲污染控制。
1.2.1.對裝飾材料的切割盡量移至室內進行。
1.2.2.對敏感區域在高考、重大節假日期間應停止有噪聲產生的工種操作。
1.2.3.對確需夜間施工的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
2.污水污染控制
2.1.在建筑物周圍設置多只沉淀池和一只蓄水池。
2.2.將生產和生活廢水經多道沉淀后流入蓄水池。
2.3.利用高壓抽水機將蓄水池中的清水再用于結構砼的保養,沖洗馬路等,如此循環使用。
2.4.對食堂廢水經隔油池后進入沉淀池。
2.5.廁所的污水經化糞池過濾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大氣污染控制
3.1.散裝水泥桶盡量設置在離居民區最遠處,并用彩條布進行全封閉。
3.2.食堂安裝油煙凈化器。
3.3.對砂、石堆場應設置擋風墻。
3.4.禁止焚燒有毒有害垃圾;如瀝青等。
3.5.及時清理建筑垃圾,清掃路面等,并用濕式作業。
4.職業病防治
4.1.辨識潛在的職業病。
4.1.1.急性氣體中毒。
4.1.2.中暑。
4.1.3.電光性眼炎、皮炎。
4.1.4.塵肺(水泥塵肺、電焊工塵肺)
4.1.5.噪聲聾。
4.2.對操作人員加強技術交底、安全培訓,技術培訓內容應為從事工作的有害性,如何預防、如何自搶、救搶。
4.3.嚴格規章制度,強化監督管理。
4.4.職業病預防的具體控制措施。
4.4.1.對急性氣體中毒的預防。
4.4.1.1.在使用搬運過程中要密閉化,嚴防跑、冒、滴、漏。
4.4.1.2.進入有毒場所應有切實可行的防護裝備,如戴防毒面具關風面罩等。
4.4.1.3.加強通風、使毒氣盡快排出。
4.4.2.對中暑的預防。
4.4.2.1.對夏季施工、調整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施工,增加工間休息次數,縮短勞動持續時間。
4.4.2.2.對施工場所設置茶水亭、供應茶水(或鹽開水),有條件的可供應冷飲。
4.4.3.電光性眼炎、皮炎的預防。
4.4.3.1.對電焊工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如防護罩,防護眼鏡,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等。
4.4.4.塵肺的預防。
4.4.4.1.對混凝土工、電焊工發放防塵口罩,減少灰塵的危害,講究工人衛生,勤換工作服、勤洗澡。
4.4.4.2.在工作量較大時,應供應預防塵肺飲料,如紅糖水等。
4.4.5.噪聲聾的預防。
4.4.5.1.對在有較大噪聲的施工場所施工人員可發放棉花團耳塞、耳罩、帽盔,減少噪聲對人的危害。
4.4.5.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休息時脫離噪聲環境。
5."三寶、四口"與臨邊防護
5.1.安全帽
5.1.1.安全帽是用來保護頭部,防止物體打擊頭部和自身頭部意外撞擊物體的個人防護用品。
5.1.2.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應符合GB2811-89《安全帽》國家標準。
5.2.安全帶
5.2.1.安全帶是防止高處作業人員墜落的防護用品。
5.2.2.安全帶應符合GB6095-85《安全帶》國家標準,對新購進的安全帶,應有質量合格證和出廠日期,并定期進行試驗。
5.3.安全網
5.3.1.安全網是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網具。
5.3.2.安全網必須取得本地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準用證后方可使用。
5.3.3.安全網的規格、材料等符合GB5725-1997《安全網》和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網》國家標準,且密目式安全網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