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坍塌倒塌事故分析預防措施

建筑施工坍塌倒塌事故分析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3626

建筑施工離不開土石方開挖作業,在土石方開挖作業中總是存在著坍塌事故的可能。開挖作業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長期存在的“老事故”,除了土石方開挖作業造成的坍塌倒塌事故外,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還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坍塌倒塌事故。近些年來,建筑主體向深基礎、高樓層迅速發展,樓房的地基開挖越挖越深,樓層越建越高,建筑施工中坍塌事故比例也不斷增加;隨著建筑工程的復雜,其他原因造成的坍塌倒塌事故也在不斷增多,已成為建筑施工中的多發性傷害事故。

造成建筑施工中的坍塌倒塌事故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

開挖基坑、基槽時,邊坡坡度過陡,且不加臨時支撐;現澆混凝土梁板支撐體系沒有經過設計計算,模板或支撐構件的強度、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體系整體失穩;樓板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提前拆模;新澆混凝土樓、屋蓋上堆物過多,嚴重超載;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的安裝或拆除,不遵守有關規定而發生整體倒塌等。

預防建筑施工過程中坍塌倒塌的安全技術措施主要有:

1.在土方工程施工前,應詳細分析與核查各項技術資料(如實測地形圖、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資料、原有地下管道、電纜和地下構筑物資料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圖等),進行現場調查并根據現有施工條件,制定合理的土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如需邊坡支護則應根據相應規范進行設計。

2.挖土深度超過1.5m時,應根據土質情況按規定放坡或加設支撐。開挖深度超過2m時,必須在基坑(槽)邊沿設立兩道防護欄,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夜間加設紅色燈標志。

3.開挖的基坑(槽)應與臨近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時影響臨近建筑物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必須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并報上級安全技術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在施工中要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

4.挖基坑時,施工人員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機械挖土時,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的危險作業。

5.挖土時,如發現邊坡有裂縫或有土粒連續滾落時,施工人員應立即撤離施工現場,并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6.爆破土方要遵守爆破作業安全有關規定。

7.必須在雨季進行基坑施工時,應在距基坑邊一定距離(如1m)處挖排水溝或筑擋水堤,防止雨水灌入基坑。坑底四周設置集水坑和引水溝,并將積水及時排出。當基坑開挖處于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適當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8.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擾動,基坑挖好后要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要預留15~30cm厚的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

篇2:工程坍塌事故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危險源控制預防措施(3)

三、坍塌事故的預防

1、人工挖基槽、管道溝土方時,土方必須按土質情況,進行放坡,或進行支護。作業人員操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挖土應分層自上而下的進行,不準掏洞挖土,或遺留下鵝頭。控出的土方應及時運走,不要在溝槽邊堆積過高的殘土,防止引起坍塌。

2、在溝槽里作業時,不要隨便拆下或移動支撐槽邊的支護設施。因為支護設施是為了溝槽再不能放坡時,保護槽邊穩定的,拆動了就可能引起溝槽邊坍塌。

3、在溝槽里挖土時,要有人經常查看邊坡土壤和支護設施的變化,有異常情況立即通知槽里的作業人員撤出。作業人員發現有掉土,支護設施有聲響,應馬上撤離險區,避免坍塌時造成傷亡事故。

4、下溝槽作業前,要查看邊坡土壤變化。有裂縫的邊坡要事先挖掉。在溝槽內作業時,上下要走扶梯或馬道,不要從邊坡爬上爬下,防止把邊坡蹬塌,也不要從上往下跳,以免跳時發生振動造成塌方。工間休息時要到地面上休息,防止邊坡坍塌被砸、被埋。

5、在挖土作業時,遇到有地下的上、下水、電,煤氣等管道,或發現其它異物,不要亂動,應及時報告現場負責人,由有關人員處理,防止發生漏水、漏電、漏氣或爆炸、中毒等事故。

6、在已砌好的地溝內清理殘土,應邊清理邊運走,防止堆土過多產生側壓力,壓倒墻體造成事故。

7、井樁作業:人工成孔井樁,井下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執行施工方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繩)作業中應隨時注意井內變化,如遇地下水、流沙、流泥、塌方、有害氣體、不明物等,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危險源不得冒險作業,等采取措施后方可作業。圓井如遇到土質不好或流沙、中間夾水和淤泥等情況時,應提出加固方案,經上級部門批準后執行,橢圓井樁長度大于寬度11.3-11.5倍以上時,根據土質必須進行加固。

篇3: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一、施工安全技術問題

編制科學、嚴謹的基坑專項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開挖過程中,違反技術規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建設單位方面

建設單位未嚴格審查和優選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任意發包建設工程。不辦理報建審批手續,不進行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監測方案論證就開始進行設計、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沒有為設計、施工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持。勘察資料提供的土層構成、厚度以及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導致土壓力計算嚴重失真,支護結構安全度不足。

3、設計單位方面

設計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存在無資質或超資質進行設計、甚至有些設計單位不遵守相關規范的規定盲目設計。

4、施工單位方面

施工現場管理混亂,部分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長期缺位甚至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缺乏相應資格,部分項目負責人未按規定開展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

5、工程監理方面

監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不積極主動、操作不規范。對施工單位嚴重的錯誤行為不及時制止。監理工作僅僅停留在施工階段。有時監理人員容易受建設單位的影響,不能實施有效監理,容易走形式。

三、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規定編制基坑專項施工方案和進行施工作業

2、加強工程建設各方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1)應當嚴格執行基坑工程建設程序,確保建設前期工作質量

(2)嚴格落實基坑工程勘察工作,為基坑支護設計提供依據。

(3)合理設計基坑支護方案,保障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

(4)加強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風險率

(5)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安全監理,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發生

(6)加大基坑工程監測力度,確保基坑施工過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