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入庫作業指導書
材料驗收完成后,做好入庫工作,為材料貯存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可保證進入倉庫的材料數量準確、質量可靠。
1.0做好入庫前的準備工作,合理規劃倉庫。
1.1交通方便,要求便于材料的運輸和裝卸,盡量靠近路邊,同時不得影響總體規劃。
1.2要求地勢較高并且地形平坦,便于排水、防洪、通風和防潮。
1.3油庫、氧氣、乙炔氣等危險品倉庫與一般倉庫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與民房或臨時工棚也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1.4合理布局水電供應設施,合理確定倉庫的面積及相應設施。
2.0操作程序:
2.1材料采購人員采購的材料經檢查驗合格無差錯之后,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由采購人員鑒寫驗收入庫單由倉庫保管員鑒收。
2.2材料驗收入庫單,按照先后時間順序由保管員在《材料進出庫登記表》上進行登記;第一聯作為登記憑證按月整理封存保留三年以上以備查驗,第二聯財務記帳憑證,第三聯采購員報帳憑證,第四聯計劃人員存查。
2.3驗收入庫的材料按先后順序,分品種、規格、型號、材質、用途分別在倉庫堆放,并進行詳細的標識。
2.4玻璃、陶瓷及易碎材料在入庫時要輕拿輕放。
2.5油料、氧氣、乙炔等危險品在入庫卸貨時,保管員要認真守候觀察,為了防止意外,保管員應暫停發料。
篇2:施工現場材料驗收入庫管理辦法
工地所需的材料經采購員采購回場后,應進行材料的驗收。
(1)、材料保管員兼作材料驗收員,材料驗收時應以收到的《材料清單》所列材料名稱、數量進行驗收入庫,并對入庫的材料的質量進行檢查,驗收數量超過申請數量者以退回多余數量為原則,但必要時經領導核定審批核準后可以追加采購手續入庫。
(2)、材料的驗收入庫應當在材料回場時當場進行,并開具《入庫單》,在材料的入庫單上應詳細的填寫入庫材料的名稱/數量/規格/型號/品牌/入庫時間/經手人等信息。且應在入庫單上注明采購單號碼,以便領導復核,如因數量品質、規格有不符之處應采用暫時入庫形式,開具材料暫時入庫白條,待完全符合或補齊時再行開具材料入庫單,同時收回入庫白條,不得先開具材料入庫單后補貨。
(3)、所有材料入庫,必須嚴格驗收,在保證其質量合格的基礎上實測數量,根據不同材料物件的特性,采取點數、丈量、過磅、量方等方法進行量的驗收,禁止估約。
(4)、對大宗材料、高檔材料、特殊材料等要及時索要“三證”(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出廠檢測報告),產品質量檢驗報告須加蓋紅章。對不合格材料的退貨也應在入庫單中用紅筆進行標注,并詳細的填寫退貨的數目、日期及原因。
(5)、入庫單應一式三聯。一聯交于財務,以便于核查材料入庫時數量和購買時數量有無異議。一聯交于采購人員,并和同材料的發票一起作為材料款的報銷憑證。最后一聯應有倉庫保管人員留擋備查。
(6)、因材料數量較大或因包裝關系,一時無法將應驗收的材料驗收的,可以先將包裝的個數、重量或數量,包裝情形等作預備驗收,待后認真清理后再行正式驗收,必要時在出庫中再行對照后驗收。
(7)、材料入庫后,各級主管領導或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對入庫材料進行復驗,如發現與入庫情況不符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員賠償。
(8)、對于不能入庫的材料如周轉架料、鋼材、木材、砂、石、砌塊、土建用的裝飾材料等物資材料的進場驗收必須由倉管員和所使用該材料的施工班組指定人員二方共同參與點驗并在送貨單上簽字,每批供貨完成后據此驗收依據一次性直接由工長開出限額領料單撥料給施工班組。
篇3:材料入庫驗收工作制度
(1)物資入庫,保管員要親自同交貨人辦理交接手續,核對清點物資名稱、數量是否一致。
(2)物資入庫,應先入待驗區,未經檢驗合格不準進入貨位,更不準投入使用。
(3)核對證件:入庫物在進行驗收前,首先要將供貨單位提供的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裝箱單、發貨明細表等進行核對,看是否同合同相符。
(4)數量驗收:數量驗收要在物資入庫時一次進行,應當采取與供貨單位統一后的計量方法進行驗收,以實際驗收的數量為實收數。
(5)質量檢驗:一般只做外觀形狀和外觀質量檢驗的物資,可由保管員或驗收員自行檢查,驗收后做好記錄。
(6)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如證件不齊全,數量、規格不符,質量不合格,包裝不符合要求等,應及時報有關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處理,保管員不得自作主張。
(7)物資經過驗收合格后,應及時辦理入庫手續,,進行登賬、建檔工作,以便準確的反應庫存物資動態。在保管賬上要列出金額,保管員要隨時掌握儲存金額狀況。
(8)物資經過復核后,如果是用自提,即將物資和證件全部向提貨人當面點交,物資點交手續辦完后,該項物資的保管階段基本完成,保管員即應做好清理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