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池地下室抗滲防裂混凝土施工要點

水池地下室抗滲防裂混凝土施工要點

2024-07-23 閱讀 3430

混凝土在硬化期間,由于水泥水化過程釋放的水化熱所產生的溫度應力和混凝土干縮應力的共同作用,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開裂。污水池、清水池的底板、墻體均為“薄板”型結構(長厚比L/d>10),對底板而言,受到的約束較小,對墻體而言所受約束較大而且不均勻。板塊在溫度收縮變形作用下,離開端部區域,在地基約束下,極易形成較大的收縮應力而產生開裂。采用混凝土膨脹劑是解決抗滲防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對抗滲防裂混凝土結構而言,在采用膨脹劑、預設應力等措施的前提下,商品混凝土的制造、運輸及現場施工、養護仍然必須有系統而嚴格的要求,工程各方應對此有充分而正確的認識。

以下為我們在從事混凝土抗滲防裂技術工作方面得出的一點體會,大多已在有關工程的《抗滲防裂施工方案》中加以表述,本文摘其要點,希望進一步得到大家的重視。

一、關于混凝土的生產、運輸

1)混凝土配合比與坍落度控制

配合比須經試配后確定,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也必須做7天或3天的強度測定。對抗滲防裂混凝土而言,不強調早期強度,7天強度能夠達到28天標準強度的70%以上即可符合要求。以下要求除標明C25外,對各標號混凝土均適用。

●水膠比0.48~0.52(合理調整減水劑用量)

●水泥用量240~285kg/m3(C25砼)

●砂率0.42~0.45

●容重23550~2370kg/m3(C25砼),

●入泵坍落度14~16cm。如因運輸距離遠導致在途過程中坍落度損失較大,可適當加入減水劑調節坍落度,但不得隨意加水。因為因氣溫變化,還要考慮混凝土的緩凝時間符合要求。不得為降低成本而放松對混凝土入模性能之要求(有些情況下,混凝土到了現場無法施工,就應另行處理)。

2)關于膨脹劑摻入量

對于抗滲防裂混凝土而言,強度和抗滲等級是重要的技術指標,但抗裂是關鍵的要素,抗裂是解決滲漏的根本。內摻混凝土膨脹劑是解決抗裂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在通過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后,其中膨脹劑的摻入量應加以確保,不得少摻或漏摻(因經濟利益和/或管理原因)。在施工方向砼拌站出具混凝土需求聯系單時,應同時注明膨脹劑的摻量(舉例:C25S6,ZY25Kg/m3),避免管理責任的灰色現象出現。

3)原材料質量控制

根據經驗,砼站原材料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在打墻板時,原材料應更嚴格把關,施工方應實地考察。

水泥: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早強水泥)

砂:中砂,細度模數2.4~2.8,含泥量<3%

石子:碎石,5~31.5mm,含泥量<1%

礦粉:細磨,比表面積4000~5000cm2/kg(墻板盡可能不使用礦粉,底板不強調)

粉煤灰:Ⅱ級

膨脹劑:不論何種型號和廠家的產品,均應符合國家標準(GBJ119-20**)或建材行業標準(JC476-20**)。

穩妥的方法是:產品送到現場后,施工方聯合監理抽樣送檢。對膨脹劑而言,限制膨脹率是關鍵指標。我國膨脹劑最高權威檢測機構是國家建材檢測中心,各省也有相關檢測機構。在相關各方對檢測結果持疑義之情況下,可申請向國家建材檢測中心復測,復測結果為終局。

二、關于布筋

1)設置水平加強筋

結構開口部和突出部位因收縮應力集中易于開裂,與室外相連的出入口受溫差影響大也易開裂,這些部位應適當增加附加筋,以增強其抗裂能力。

由于底板對墻體的約束大,造成約束力上小下大,平衡收縮應力,在墻體豎向中部1m高范圍內,水平筋的間距調整為150mm,形成一道“暗梁”。實踐證明,這對于克服混凝土開裂極為有效,特別是對于長度超過20m的墻體。

對墻體而言,希望在施工前計算一下水平配筋率,宜在0.45~0.6%以上,薄板(200~350mm)取高比例值為宜。若水平間距已在150mm以內則不必調整。需要指出的是,在JBJ119(膨脹劑應用規范)中,對水平筋的要求要高于上述要求。

2)布筋方法

實踐表明,水平構造筋對于墻體抗裂的影響很大,建議水平筋綁扎在豎筋外面(設計并未說明時,希按此法。設計從結構強度出發,可能會明確水平筋綁扎在豎筋內面,這時須征得設計認可方可將水平筋綁扎在豎筋外面)。

三、關于混凝土的澆注和養護

1)混凝土的澆注

應根據現場混凝土的方量、結構物的長、寬及供料情況和泵送工藝等情況預先計算好混凝土的供應量,確保及時供應,避免冷縫的出現。

混凝土保護層:國家規范對混凝土保護層均有明確要求,一般在30~50mm(30mm為最低要求)。特別對于池壁、地下室墻體而言,混凝土保護層的意義就特別重要。

關于混凝土的澆注,國家規范要求非常詳細,而施工單位均有豐富的經驗,也可參閱我們提供的《抗滲防裂施工方案》,本文不再贅述。

2)混凝土的養護

對抗滲防裂混凝土而言,養護既是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容易被施工方忽視的薄弱環節,應引起施工方的高度重視。

底板的保溫保濕:底板成型完后,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或蓄水養護,蓄水高度2~3cm(常砌磚模阻止兩側失水)。但為放線方便,也可采用先淋水養護(由專人負責,混凝土表面不得見干),36~48小時后轉蓄水養護。如果做不到蓄水養護,則必須鋪設麻袋進行保濕養護。

墻體的保溫保濕:外墻混凝土的暴露面大,養護困難,受陽光直射、氣候變化以及風吹等因素影響,易因聚冷聚熱或急劇干燥而產生開裂現象,因此,外墻混凝土必須采取有效的保溫保濕養護措施。建議側墻在拆模后立即掛麻袋進行保濕養護。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看不到掛麻袋養護的情況,但至少要做到噴水保濕養護,實際上安排一到二個民工就可做到,關鍵是意識到位。

最好采用木模板,以利于墻體的保溫。

側墻混凝土澆筑完畢,1天后可松動模板支撐螺栓,并從上部不斷澆水。由于混凝土最高溫升在3天前后,為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應力,減緩混凝土因水分蒸發產生的干縮應力,墻體應在5天后拆模板,以利于墻體的保溫、保濕。拆模后派人連續不斷地澆水3天,后再間歇淋水養護澆至14天。

混凝土未達到足夠強度以前,嚴禁敲打或振動鋼筋,以防產生滲水通道。

四、結語

我們知道,混凝土抗滲防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設計、施工、商品砼供應商及外加劑供應商的相互配合和理解,任何一方的重視均不可或缺。我們基于自身的經驗和角色局限,持續一貫地呼吁:工程各方應相互協調,重視商品砼品質的控制、現場混凝土的澆注和養護、抗滲防裂外加劑的選擇,切實把好每一道關,象抓“非典”防范一樣,將工程質量隱患杜絕于萌芽狀態。我們相信,這樣的誠意和苦心,最終必然贏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倘如此,欣慰莫大。

篇2:工程防裂抗滲漏施工技術措施(五)

工程防裂抗滲漏施工技術措施(5)

一、地下結構防裂、防滲漏措施

深業.新岸線二期工程地下一層,地下水位埋深為0.00~1.80m。由于地下水對混凝土具有弱腐蝕性,因此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除做好結構特殊部位和關鍵節點的防水處理外,結構的抗滲漏措施是保證建筑正常使用的必要前提。

1.一般措施

1)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外墻、底板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混凝土的抗滲等級為0.8Mpa,內摻微膨脹減縮型防水劑。

2)模板要求拼縫嚴密,支撐牢固,固定外墻模板用的螺栓、套管及埋于結構中的管道等應加焊止水片或止水環,并且周邊滿焊。

3)混凝土運輸過程中若出現離析應在現場進行二次攪拌。混凝土澆筑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m時應設串筒或溜槽。混凝土應分段、分層、均勻連續地進行澆筑,并用機械振搗密實。

4)防水砼澆筑盡量不留施工縫,地下室外墻必須留設時,采取有效措施,按設計施工。

5)采用掛麻袋或塑料薄膜等措施來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以防產生溫度收縮裂縫。

6)地下工程防水層設防高度,應比室外地坪高出300mm。

7)陰陽角部位的施工,盡量少采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在陰角處附加鋼筋等防裂構造措施,保證陰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并及時覆蓋、淋水或噴灑養護劑養護,控制拆模時間不宜過早。陰陽角部位的防水找平層做半徑為50mm的聚合物水泥砂漿圓弧,再做寬度為500mm的附加層。

8)防水保護層,迎水面立面用柔性保護層(例如聚苯泡沫板),平面應做細石混凝土剛性保護層。

9)結構自防水要求

a.添加的外加劑應滿足混凝土的抗滲、減水、膨脹、密實、抗裂等性能的要求。后澆帶采用補償收縮性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兩側混凝土強度提高一級,鋼筋采取焊接連接。

b.結構采用變形鋼筋,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5mm。

c.施工縫處的止水設置采用設置企口縫并加設300×3的止水鋼板。

d.地下工程節點部位采取增強、多道設防和切實密封的防水措施。

2.承臺大體積砼裂縫控制

部分承臺均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內外溫差如果大于25℃會導致溫度收縮裂縫的產生。

為避免混凝土溫度應力造成混凝土裂縫,對核心筒部位的表面、內部溫度進行計算與對比,用于指導混凝土養護、保溫措施的選擇,使混凝土內表溫差不大于25℃,滿足施工規范要求,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考慮采取蓄水200mm的養護和保溫措施,完全可以使混凝土內表面最大溫差小于規范要求值,避免溫度裂縫的產生。

二、外墻防滲漏及外墻防水措施

深圳屬于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雨水較多,外墻滲漏是深圳市的一大質量通病。當臺風、暴雨來臨,多數高層建筑的外墻產生嚴重滲漏,破壞了室內高檔裝修,給建設單位和用戶帶來重大損失,也給施工單位的形象造成影響,所以必須對此加以高度重視。

1.外墻門窗周圍防滲漏

1)外墻門窗周圍防滲漏是外墻防滲漏的重點和難點。考慮到窗下框很難塞縫密實,因此,窗框安裝前必須先用摻有膨脹劑的防水砂漿填塞下框凹糟并預留10mm左右的空隙,待砂漿有一定強度后再安裝窗框。窗框與墻空隙要保證在2.0~2.5cm之間,待框洞口四周沖洗干凈后,用摻有適量膨脹劑的聚合物防水砂漿分兩層擠實、壓光,不得用落地灰堵縫;然后在外側涂刷防水膠兩道。門窗框與墻的空隙要嚴格填堵密實。

2)窗臺抹灰內高外低,外窗臺保證有20%的坡度。外墻窗楣、雨蓬、陽臺、壓頂和突出腰線等,在上面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槽,滴水槽寬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

3)加強對門窗自身質量的檢查,所有接縫、螺絲腿均要涂玻璃膠,認真封閉,消除一切可能導致滲水的縫隙。

4)加強對窗框四周墻縫工作的交接檢,每個窗堵縫完后均由專職質撿員驗收,合格后質撿員簽字方可進入下一道程序。

2.主體施工時

1)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

2)盡量不在外圍豎向結構,特別是墻、欄板上,留施工縫。

3)外圍的墻、欄板上的穿墻螺桿洞在外墻抹灰前,用特制專用噴槍噴入摻有適量膨脹劑的防水砂漿堵實,同時螺桿洞外口用玻璃膠封堵。

3.外墻裝修時

1)用摻有適量微膨脹劑的防水混凝土或防水砂漿,堵實外墻上預留的設備孔洞、外架的孔洞等所有孔洞。

2)外墻打底用的砂漿的強度要夠,并摻加適量防水劑,對于抹灰超厚的地方,加掛鋼絲網分層抹灰。在外墻基層抹灰上刷基層處理劑,抹1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3)外墻面磚不能空鼓,接縫不能有裂紋、砂眼或破損。

三、衛生間防滲漏

1)衛生間樓板施工完畢要做蓄水試驗,發現滲漏,盡早處理。

2)鋼筋砼板基層做防水根據實際需求四周上返300高或全高做防水,砌體隔墻下部做200高C20素砼。

3)浴盆、浴缸要抬高50mm,下面做排水管,及時將積水排出。

4)地面應坡向地漏方向,坡度為1%~2%,地漏口標高應低于地面標高不小于20mm。

5)衛生間地面標高低于門外地面標高。

6)潔具、器具等設備沿墻周邊和門框、預埋件、穿過防水層的螺釘周邊均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密封。

7)地漏口周圍、直接穿過地面或墻面防水層管道及預埋件的周圍與找平層之間預留寬10mm、深7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地漏離墻面的距離宜為50mm~80mm。

8)地面的聚合物防水砂漿遇到墻或其它豎向結構時上翻200mm高。

9)凡管道穿過樓板,須預埋套管,高出地面30。

四、屋面防滲漏

1)在屋面結構施工完后,清除雜物,結構層清除干凈后用水沖洗干凈,并認真檢查有無滲漏,一旦發現要認真處理到不滲漏為止,然后再做保溫層和防水層。

2)屋面工程中的找坡層、找平層應作分格縫,以免溫差過大,將卷材拉裂。鋪設完卷材之后,加一道隔離層如無紡布,防止保護層因溫度收縮將其拉裂。

3)施工穿屋面的管道,必須將管道與預留孔洞邊的空隙用防水砂漿堵實,或加套管。

4)泛水處收口,應多涂幾遍涂料做加強防水或用密實材料封嚴。

5)地漏周圍直徑500范圍內坡度不小于5%,并用防水涂料或密實材料堵封,其厚度不小于2mm,地漏與基層的接縫處留寬20mm、深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將接口處封嚴。

五、水池防滲漏

1)水池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澆筑,施工有困難的情況下,只允許設水平施工縫。

2)加強混凝土的振島,不得欠振、漏振、過振。加強早期養護。

3)分層做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表面壓實抹光。

六、滲漏處理

所有滲漏必須在施工過程中解決。如果出現滲水,應采用以下措施:

1)先檢查出漏水部位,再將滲漏范圍盡量縮小,面漏縮為線漏,線漏縮小到一點或數點。

2)做膨脹水泥砂漿抹面,先將基層清洗干凈,并保持濕潤,在處理好的基層上先抹壓一層膨脹水泥凈漿,約1~2mm厚,在水泥漿終凝前再抹壓1:2膨脹水泥砂漿。常溫下施工完8~12小時內覆蓋潮濕養護,之后保持潮濕養護不少于14天。

七、滲漏產生的原因與防治措施表`

滲漏產生的原因與防治措施表

滲漏部位

產生滲漏的原因

滲漏防治措施

外墻砌體與梁、板、柱的連接處

1、砂漿不飽滿、不密實產生縫隙;

2、灰縫過寬而收縮或因過窄而無法堵縫;

3、基層處理不干凈,產生脫離縫。

1、嚴格控制連接處灰縫的寬度與砂漿飽滿度;

2、在連接處貼一條寬500mm密目鋼絲網;

3、在密目鋼絲網范圍內采用防水砂漿抹灰。

外墻與鋁合金窗框四周連接處

基層處理不干凈、堵縫不嚴、空鼓、窗框角和釘眼封閉不嚴。

1、清凈基層,刷水泥漿聯結膜;

2、窗框四周支模灌防水砂漿;

3、窗周圍外側300mm范圍用防水砂漿抹灰;

4、窗框、釘眼采用玻璃膠封堵嚴密。

女兒墻與屋面結合處

1、結合處結構施工縫未清干凈,產生脫離縫;

2、結合處建筑構造不合理。

1、施工縫清理干凈,先抹50mm厚防水砂漿,再澆筑女兒墻砼;

2、女兒墻與屋面陰角處做好圓角泛水及滴水線。

衛生間樓面

1、管道周圍封堵不嚴,樓板薄、砼質量差;

2、樓面積水、排水不暢。

1、管道周圍清凈后,用防水砂漿分兩次澆筑;

2、樓面作防水層;

3、樓面抹灰找坡后,要放水試坡,確定無積水再作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