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排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降水與排水是配合基坑開挖的安全措施,施工前應有降水與排水設計,當在基坑外降水時,應有降水范圍的估算,對重要建筑物或公共設施在降水過程中應監測。降水方法包括:井點降水、排水溝和集水井降水,對不同的土質應用不同的降水形式。降水施工采取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⑴沖、鉆孔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防止機具突然傾倒或鉆具下落,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⑵已成孔尚未下井點前,井孔應用蓋板封嚴,以免掉土或發生人員安全事故。
⑶各機電設備應由專人看管,電氣必須一機一閘,嚴格接地、接零和安漏電保護器,水泵和部件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作業。
⑷所用設備的安全性能應良好,水泵接管必須牢固、卡緊。作業時嚴禁將帶壓管口對準人體。
⑸人工下管時應有專人指揮,起落動作一致,用力均勻;人字扒桿必須系好纜繩。
⑹機械下管、拔管時,吊臂下嚴禁站人。
⑺在有車輛或施工機械通過的地點,敷設的井點應予以加固。
篇2:排水泵站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排水泵站工程安全保證措施
(1)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監理的指示和決定。
(2)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主管施工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是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項目經理部的技術負責人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技術工作負責。項目經理部建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各作業點應有安全監督崗。項目經理部建立具體的安全責任制,并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落實。
(3)組織工程項目施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考核,對管理人員和施工操作人員進場前安全教育。
(4)編制和呈報安全計劃、安全技術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認真貫徹落實。
(5)確保必需的安全投入。購置必備的勞動保護用品,安全設備及設施齊備,完全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6)積極做好安全生產檢查,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整改。
(7)工程施工中如發生死亡事故或其他惡性事故,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向主管上級、駐地監理報告,嚴肅事故處理、提出預防事故重復發生和防止事故危害復延的有效措施。
(8)所有工程在開工前必須編制有安全技術的施工組織設計(包括施工用電組織設計)及技術復雜的專題方案,必須嚴格審核批準手續、程序。
(9)必須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技術交底應有書面資料或有作業指導書(或操作細則)。技術交底針對性要強,并履行簽字手續,保存資料。項目經理部質安員負責監督檢查,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要來進行作業。
(10)特種作業人員包括機械工、電工、電焊工、起重工、架子工、樁機工、司爐工、指揮等必須進行專業培訓,按規定到有關主管部門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證必須按期復審,方能繼續從事特種作業。特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各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確保安全施工。
(11)施工現場應實施機械安全管理及安裝驗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應當按照規定的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機械安裝要按平面布置圖進行。在投入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驗收,并辦好驗收手續登記。經驗收,確認機械狀況良好,能安全運行的,才準投入使用。所有機械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機械操作人員要進行登記存檔,按期復驗。使用期間,應當指定專人負責維護、保養;保證其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以及安全運作。
(13)各類腳手架、井架、贗架、便橋、棧橋等施工設施的搭設、拆除和使用,要有設計計算和施工圖。搭設完成后應驗收,合格才能使用。使用中要定人定期檢查使用情況,定人負責維修,并作好記錄。
(14)對高空作業、深基坑開挖、工程爆破、洞室掘進等技術復雜又涉及不安全因素較多的工程,開工前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監理總部審批同意后方可開工。
(15)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必須抓好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場地設施管理,做到圖物相符,井然有序,狀況良好,此外還應做好環保、消防、材料、衛生、設備等文明施工管理。
(16)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主要包括安全網、圍護、洞口蓋板、防欄、防護罩等。各種限制裝置都必須齊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動。如因施工實際需要移動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措施方可施工。
(17)施工現場除應設置安全宣傳標語牌外,危險地點必須懸掛按照GB2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標志》規定的標牌,夜間有人經過的坑洞還應設紅燈示警。
(18)使用工程車或占有軌行區作業,必須嚴格按監理總部的規定要求進行,認真做好計劃申報,作業防護和"清點"手續,做到組織、制度、措施三落實,以確保工程車運輸和軌行區作業的安全。
(19)施工現場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崗位生產知識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安全思想、施工紀律和安全生產制度。施工現場安全教應有針對性,應結合工地特點和生產的實際情況;施工現楊安全教育應有計劃,適時地有效地進行,經過培訓考核。發給安全合格證。
(20)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包括定期教育及新工人(含民工).變換工種工人、特種作業工人的安全教育。職工(含民工)新進場,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不準上崗。采用新工法、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技術難度復雜或危險較大的作業,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并有可靠的措施,才能進行作業。
(21)施工現場特殊工種的安全教育、考核、復驗,應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306-85號文執行,必須實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培訓后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證者,方準獨立作業。
(22)從事有塵毒危害作業的工人的教育,應進行必要的防治知識和技術的安全教育,同樣須經考核,給合格者發上崗證。
(23)為了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項目經理部必須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實施定期的、季節性的、專業性的安全檢查,以及每周的安全巡檢。安全檢查以查思想、查制度、查領導、查隱患為主,應結合季節和工地特點,結合生產的實際情況,結合防治慣性事故安排進行。每次檢查要有重點、有標準,要評比記分。
(24)安全檢查由項目經理或主管施工生產的項目副經理主持、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參加。對查出的隱患,要建立登記、整改、驗證、銷項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經費、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25)安全檢查應與完善和修訂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結合起來,應與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經濟理掛鉤、嚴明獎懲。
篇3:通用路基工程排水: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通用路基工程排水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路基土層中需排水時,施工前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附近建(構)筑物、地下現狀管線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排水方案。排水方案必須滿足路基施工安全和路基附近建(構)筑物與現狀地下管線的安全要求。
2.安裝水泵時,電氣接線、檢查、拆除必須由電工進行;作業中必須保護纜線完好無損,發現纜線損壞、漏電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機,并由電工處理;潛水泵運行時,其周圍30m水域內人、畜不得入內。
3.施工中,應經常檢查、維護施工區域內的排水系統,確認暢通;施工范圍內有地表水應及時排除,施工區水域周圍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泵體、管路應安裝牢固,進入水深超過1.2m水域內作業時,必須選派熟悉水性的人員,并應采取防止發生溺水事故的措施。
4.施工中遇河流、溝渠、農田、池塘等,需筑圍堰時應編制專項施工設計,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圍堰頂面應比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最高水位高70cm;圍堰斷面應據水力狀況確定,其強度、穩定性應滿足最高水位、最大流速時的水力要求;圍堰外形應根據水深、水速和河床斷面變化所引起水流對圍堰、河床沖刷等因素確定;圍堰必須堅固、防水嚴密;堰內面積應滿足作業安全和設置排水設施的要求;筑堰應自上游開始至下游合攏。
(2)在水深大于1.2m水域筑圍堰時,必須選派熟悉水性的人員,并采取防止發生溺水的措施。
(3)采用土袋圍堰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深1.5m以內、流速1.Om/s以內、河床土質滲透系數較小時可采用土袋圍堰。
2)堰頂寬宜為1m~2m,圍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和黏土芯墻;堰外邊坡宜為1:1~1:0.5;堰內邊坡宜為1:0.5-1:0.2;坡腳與基坑邊緣距離應據河床土質和基坑深度而定,且不得小于1m。
3)草袋或編織袋內應裝填松散的黏土或砂夾黏土。
4)堆碼土袋時,上下層和內外層應相互錯縫、堆碼密實且平整。
5)水流速度較大處,堰外邊坡草袋或編織袋內宜裝填粗砂礫或礫石。
6)黏土心墻的填土應分層夯實。
(4)采用土圍堰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深1.5m以內、流速50cm/s以內、河床土質滲透系數較小時,可筑土圍堰。
2)堰頂寬度宜為1m~2m,堰內坡腳與基坑邊緣距離應據河床土質和基坑深度而定,且不得小于lm.
3)筑堰土質宜采用松散的粘性土或砂夾黏土,填土出水面后應進行夯實;填土應自上游開始至下游合攏。
4)由于筑堰引起流速增大,堰外坡面可能受沖刷危險時,應在圍堰外坡用土袋、片石等防護。
(5)采用明溝排水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排水井應設置在低洼處;水泵抽水時,排水井水深應符合水泵運行要求。
2)設在排水溝側面的排水井與排水溝的最小距離,應根據排水井深度與土質確定,其凈距不得小于l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溝的邊坡穩定。
3)排水溝土質透水性較強,且排水有可能回滲時,應對排水溝采取防滲漏措施。
4)排除水應引至距離路基較遠的地方,不得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