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升降機的安全基本措施

施工升降機的安全基本措施

2024-07-23 閱讀 3420

A.安裝場地應清潔干凈,并用標志桿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

B.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應加安全網;

C.安裝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統(tǒng)一指揮;

D.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頭、手不能露出安全欄以外;

E.如果有人在導軌架上或附墻架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升降機,當?shù)趸\升起時嚴禁進入外籠內;

F.吊籠上所有零部件要放置平穩(wěn),不得露出安全欄外;

G.利用吊桿進行安裝時,不允許超載,吊桿只可用來安裝或拆卸升降機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

H.吊桿上有懸掛物時,不得開動吊籠;

I.安裝作業(yè)人員按空中作業(yè)的安全要求,必須戴安全帽穿防滑,系安全帶等,不要穿過于寬松的衣服,應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運動部件中,發(fā)生安全事故;

J.操縱升降機必須把操縱盒拿到吊籠頂部,不允許在吊籠內操作;

K.吊籠啟動前,應進行全面檢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隱患;

L.安裝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安裝載重量裝載,不允許超載運行;

M.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3米/秒的惡劣天氣不能進行安裝作業(yè);

N.升降機運行前,應首先將保護接地裝置與升降機金屬結構聯(lián)通,阻值不大于4歐姆;

注意:切勿忘記擰緊標準節(jié)及附墻架的螺栓。

升降機的安裝

外籠與吊籠組裝在一起的單、雙籠升降機,在出廠時已調試好,可方便安裝。對使用過的升降機,應首先按"定期檢查"中的各項要求進行全面檢查,若限速器或齒輪、齒條、滾輪等零部件即將磨損到極限尺寸時,最好提前更換;

A.單籠升降機的安裝:

將基礎表面清掃干凈;

用起重設備吊住吊籠上的吊點;

將升降機吊起就位;

將地腳螺栓安裝好;

上傳動升降機將吊籠就位、安裝好地腳螺栓后,再安裝一節(jié)標準節(jié);

松開電動機上的制動器,方法是:首先拆下兩個開口銷,拆掉前在螺母開口處做個記號,便于復位,而后旋緊兩個螺母,務必使兩個螺母平行下旋直至制動器松開可隨意撥動制動盤為止;

用起吊設備吊起傳動小車;

從標準節(jié)上方使傳動小車就位;

將傳動小車與吊籠的連接耳板對好后,穿入銷軸,并固定;

將制動器復位;

用水平儀或線墜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導軌架的各個立管在相鄰方向上的垂直度小1/1500;*在地腳螺栓處底盤和基礎間墊入不同厚度的調整鋼板,用以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

當導軌架調整到垂直時,用350N*M的力矩壓緊四個地腳螺栓;

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使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在兩個相近方向上不得大于1/1000;*安裝好吊籠頂上的護身欄桿;

調整門鎖;

B.雙籠升降機的安裝:

用上述安裝單籠的方法先安裝好升降機的左半部分;

將外籠右半部分用螺栓連接起來;

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并壓緊地腳螺栓;

松開吊籠內電動機上的制動器(方法同前);

用起吊設備吊起外籠;

從標準節(jié)上方將吊籠就位;

將制動器復原;

注意:將制動器上的螺栓旋至原位,并裝上開口銷。

C.安裝完畢的調整:

檢查所有用于運輸?shù)膲|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除掉;

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應保證在0.2--0.3MM;

導輪與齒條背面的間隙應為0.5MM;

各個滾輪與標準節(jié)立管的間隙為0.5MM;

所有門開關應靈活;

安裝緩沖彈簧;

D.吊桿的安裝:

注意:安裝前應加入潤滑脂。

將吊桿安入吊籠頂部的安裝孔內,即可使用;

E.導軌架的安裝:

將標準節(jié)兩端管子接頭處及齒條銷子處擦拭干凈,并加少量潤滑脂;

打開一扇護身欄,將吊桿上的吊鉤放下,并鉤住標準節(jié)吊具;

用標準節(jié)吊具鉤住一節(jié)標準節(jié),帶錐套的一端朝下;

搖動手搖卷揚機,將標準節(jié)吊至吊籠頂部,并放穩(wěn);

關上護身欄,啟動升降機,當?shù)趸\升至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距導軌架頂部大約300MM左右時停止;

用吊桿吊起標準節(jié),對準標準節(jié)下面立管和齒條上的鎖孔放下吊鉤,用螺栓緊固;

松開吊鉤,將吊桿轉回,用300N*M的擰緊力矩緊固全部螺栓;

按上述方法將標準節(jié)依次相連直至達到所需高度為止,隨著導軌架的不斷增高,應同時安裝附墻桿,并檢查導軌架安裝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要符合說明書中的和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

若利用現(xiàn)場的起重設備如塔吊安裝導軌架,可先將4--7個標準節(jié)在地面上連成一組,再吊上軌道架;

注意:如標準節(jié)上有對重滑道,應確保接縫處的錯位差不大于0.8MM.

F.三種型號的附著架安裝:

注意:附墻架最大水平傾角不大于8度。

G.對重的安裝:

對重最好在吊籠和外籠安裝完畢后未加高標準節(jié)前吊裝就位;

在基礎的對重位置上,安裝好緩沖彈簧;

用起重裝置,將對重放入對重滑道內;

檢查對重導向輪與滑道的間隙:0.5MM,確保每個輪轉動靈活;

H.天輪和鋼絲繩的安裝:

當導軌架安裝到要求的高度后,帶對重的升降機要將天輪安裝好,并用鋼絲繩懸掛好對重;

將天輪、繩輪鋼絲繩及鋼絲繩架吊到吊籠頂部,并備好繩卡、螺栓等;

將鋼絲繩架固定在吊籠上;

將吊籠升至距導軌架頂端0.5米處,以吊桿將天輪安裝到導軌架頂部,用M24螺栓固定;

注意:應保證吊籠在達到最大的提升高度時對重離地面大于550MM.

安裝繩輪;

將鋼絲繩穿過繩輪和天輪放至地面的對重上。并用繩卡將鋼絲繩固定于對重上;

注意:從吊籠頂上下放鋼絲繩時,要考慮鋼絲繩的重量,

防止脫手造成事故。

同樣的方式將鋼絲繩的另一端用繩卡固定在繩輪上;

電纜保護架的安裝:

用起重工具將電纜卷懸掛于電纜筒上方;

放出約2.5米的電纜,以便把電纜接到電源箱上;

從電纜筒底部拉出電纜至電源箱,暫不要連接;

將電纜一圈一圈順時針放入電纜筒中,盡量使每圈一樣大,其直徑略小于電纜筒直徑;

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托架上,將電纜插頭插入插座;

將電纜接至電源箱上,啟動升降機檢查電纜是否纏繞;

在導軌架加高的過程中要同時安裝電纜保護架;

調整電纜保護架以及電纜托架的位置,確保電纜在電纜保護架"U"形中心;

篇2:施工升降機防止墜落措施

1造成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造成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驅動裝置的制動器制動力矩不夠,安全系數(shù)太小;

(2)單驅動和雙(多)驅動的問題;

(3)防墜安全器的可靠性差;

(4)違反扣作規(guī)程,不按產品說明書的規(guī)定,吊籠超載運行;

(5)驅動小齒輪與齒條嚙合處背面沒有裝靠輪,或靠輪偏心軸無鎖片;

(6)沒有設置平衡重;

(7)其它偶發(fā)原因;

2驅動裝置安全裝置的分析對比

2.1吊籠驅動裝置的制動器

該制動器是吊籠停靠樓層定們的裝置,目前采用的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標準的JWZ200型的塊式制動器,其制動力矩為160N·m,屬成熟產品,它的缺點是外形尺寸大,制動易磨損,如維修和保養(yǎng)不當容易失效。這種制動器大多使用在80年代生產的國產施工升降機上,目前已很少使用,逐步被淘汰;另一種是80年代后期參考ALIMAK進口樣機研制的,它是與驅動電動機連在一起的片式磨擦制動器。它是與驅動電動機連在一起的扯式磨擦制動器。這種制動器的特點是結構緊湊,體積小,制動片間的間隙容易調整。目前國產的施工升降機其本都采用這種制動器。

要使吊籠可靠地停靠在僂層上,保證其不墜落,制動裝置的制動器必須具有足夠的制動力矩,對于不帶平衡重的吊籠其制動力矩應滿足下式要求:

吊籠上行時:M1=(((GQ)·R)/i)·k吊籠下行時:M2=(((GQQ1)·R)/i)·k

式中:M1——吊籠上行時的制動力矩(N·m);M2——吊籠下行時的制動力矩(N·m);Q——吊籠的額定載重量(kg);Q1——吊籠下行時的慣性力(N);G——吊籠的自重(kg);i——減速器的傳動比,平面雙包絡環(huán)面蝸輪,蝸桿的減速器,i=42/3;k——制動力矩的安全系數(shù),按GB/T10054-96的規(guī)定k>=1.75;R——驅動小齒輪的節(jié)圓半徑(m)。

吊籠在額定載荷下(不帶對重,額定載荷為1000kg),要安全可靠地停靠在所需位置,保證吊籠不墜落,通過上式計算制動力矩M為195N·m。

由此可見上述兩種制動器的制動力矩都偏小,為了克服制動器的制動力矩小并且保證吊籠的安全運行而不墜落,一定要采用雙驅動或帶平衡重。

2.2防墜安全器

當?shù)趸\的驅動裝置失效而墜落時,限制吊籠的運行速度并使其停止墜落的一種機械裝置稱之為防墜落安全器。目前國產的施工升降機上大多使用仿制ALIMAK公司的第二代產品——錐鼓形磨擦式防墜安全器。其作用過程是當?shù)趸\以額定速度運行時,防墜安全器的軸端小齒輪在導軌架的齒條上處于隨動狀態(tài);當?shù)趸\由于某種原因而超速運行時,裝在齒輪軸上的離心塊,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彈簧力而向外甩出與外錐體內側的凸齒相嚙合,帶動磨擦磨擦錐體轉動,在蝶簧組的作用下,逐漸增大內,外錐體之間的磨擦阻力矩,直至使吊籠停止運行。制動時吊籠的滑移行程為0.25—1.2m,所以制動平穩(wěn),沒有明顯的沖擊力,呆延長吊籠,鋼結構等的壽命。

該防墜安全器的特點是制動力矩大,可達3000N·m以上;結構緊湊,體積小,使用比較安全可靠。是目前國產施工升降機上的主要配套產品。

根據(jù)JG5058-95《施工升降機#防墜安全器》的規(guī)定,防墜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標定期限內使用,其有效標定期限為兩年。造成防墜安全器失靈的原因往往是超標定期限使用,沒有及時地送交專業(yè)測試單位進行修理和檢測,有些易損件由于長期使用而磨損,疲勞等原因使防墜安全器的功能失效。

多年來修理和檢測重新標定期限的防墜安全器來看,有部分防墜安全器殼體積水,使制動帶長期遭水浸泡而霉爛變質;還有的制動帶表面粘有油污,這些都大大降低制動帶的磨擦系數(shù),直接影響制動力矩,使它失去防墜的功能。

2.3操作不正確

違反操作規(guī)程,不按產品說明書的規(guī)定超載使用,造成吊籠墜落事故。目前國產的施工升降機大部分都沒有設置吊籠超載限制保護器。有關這方央的設計原理的論文曾在雜志上報道過,但真正應用到產品上質量過關的極少。有特今后研究設計單位和工廠通力協(xié)作,進行攻關,使吊籠超載限制保護器早日應用到施工升降機上。

2.4驅動小齒輪與齒條嚙合處的靠輪問題

驅動小齒輪與導軌架上的齒條相嚙合時,從受力情況可知,除了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力以外,還有互相推斥的水平力,也就是說驅動小齒輪的離開齒條的力。較早生產的驅動裝置上,一般沒有設置靠近裝置。由于傳動板的剛性和齒軸變形以及嚙合不當?shù)仍?導致驅動小齒輪脫離與齒條嚙合面使吊籠墜落。1993年在上海寶鋼工地上使用的一臺施工升降機就是由于上壕原因而使吊籠墜落,造成一死一傷的重大事故。

另外有的雖然裝有靠輪,但靠輪的偏心軸沒有鎖片,在使用過程中軸的偏心自動外移,使靠輪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2.5平衡重問題

采用平衡重的目的是用來平衡吊籠的部分或全部重量,在驅動裝置電動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可提高吊籠的運載能力,這主要起一種節(jié)能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升降機吊籠的的墜落事故90%左右都在加節(jié)或不帶平衡重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因此有人就得出平衡重能保證吊籠安全運行的結論。實際上從齒輪齒條施工升降機的運行原理來看,平衡重也只起到節(jié)省能源的作用。從國內外生產的施工程式降機來看,帶平衡重和不帶平衡重的都有,而且不帶平衡熱處理的施工升降機作用得更多。

篇3:升降機操作工:安全技術措施交底

工程名稱藍色康橋K區(qū)35#-38#樓工程交底時間2014.6.7施工單位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業(yè)內容起重作業(yè)分部工程升降機操作作業(yè)班組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交底人簽字被交底人交底內容1、施工升降機司機應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上崗或疲勞上崗;2、施工升降機司機在作業(yè)時,應認真負責,仔細看清各樓層標識,操作時必須做到準確無誤;3、施工升降機司機應按照施工升降機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不得違章操作或超負荷運行;4、每天上班施工升降機開啟前,應對施工升降機的各部件進行認真檢查,確保施工升降機安全運行;5、每天上班施工升降機運轉前,應對施工升降機進行試運行一次,正常后,方可進行正式運行;6、在運送材料時,司機應督促工人放穩(wěn)、放好材料,以保證施工升降機平穩(wěn)運行,并應督促工人操作完畢、進入樓面后應關好防護鐵門。7、施工升降機司機必須時時嚴守崗位,不得讓別人代替操作,尤其是施工升降機停留在各樓層卸貨時,司機必須保證施工升降機和人員的安全;8、每天下班時,司機應對施工升降機進行檢查,完畢后,應對施工升降機加鎖、拉閘停電后,方可離開。針對性交底工作時要精神集中,嚴禁違章作業(yè)。備注:1、施工前,施工單位項目管理技術人員應對有關施工安全的技術要求向作業(yè)班組、作業(yè)人員作出詳細說明,并由雙方簽字確認。2、交底內容要有針對性,內容全面。此表一式兩份,班組長一份,貼在班組記錄本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