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矯正彎曲鉚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矯正彎曲鉚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192

在生產中鉗工經常把一些變形的條料、板料、棒料及其他型材,采用捶擊的方法或在壓力機上加壓,或采用專用工具使原材料變形的方法加以矯正。也經常要把一些平直的條料、板料、棒料及管子等坯料彎成一定形狀的工件。還經常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件用鉚釘鉚接起來;從事這些作業時,都是利用一些簡單的手工具進行的。一些大型零件的矯正或在大的原料上下料時,還要進行搬運和起重工作。在這些生產實際的操作中,如沒有熟練的操作技術、沒有必要的安全知識、不重視安全生產;不但會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而且很可能會發生事故,使操作者受到傷害。其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有:

1.在施工前,對作業場地要進行清理,使場地清潔、整齊、工作活動方便,避免在工作時絆倒或碰傷手腳。

2.在吊運原料或工件時,要把物件捆好、捆緊,不要站在物件下面,避免物件在吊運中受振動或其他原因滑落而發生事故。下料時,盡量避免把原材料放在人行道或運輸道上,并要墊放平穩,豎立的工件要有可靠的支撐,防止傾倒。

3.在彎曲直徑12mm以上的管子需要加熱時,動火前應注意周圍有無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發生火災。

4.使用大錘時,起錘前要看后方是否有行人。手握垂柄時,嚴禁戴手套,以防止大錘滑出。揮錘時,注意防止錘柄端部攪住衣袖,發生走錘的危險。

兩個人配合時,避免相對工作,以防錘頭脫出飛往對方而發生事故。揮錘時要精力集中,聽從指揮,隨時注意工作物的變化和所需錘擊力的大小。

5.用錘擊的方法矯正細長的型材時,一定要注意工件的回彈(因被矯正的材料都是塑性材料,一般彈性都比較大)。如果工件沒有固定,錘擊時工件則可能彈起,碰傷操作者。如果工件只固定一端,錘擊時沒有固定的一端也可能彈起,碰傷身體。

工件用錘擊法矯正時,如果用手掌握工件,一定要注意錘擊時手掌的受振問題,采取必要的防振措施;否則手掌易被振傷。

如果原材料上有較厚的氧化皮,錘擊時要注意氧化皮飛起傷害眼睛。

6.在使用壓力機或剪床等機械設備時,要嚴格遵守所用機床的安全操作規程;多人作業時,要統一指揮、互相配合,思想高度集中,并要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

7.工作結束后,應把工具收拾好,材料、工件堆放整齊,安置平穩;防止歪倒或倒塌傷人。場地要清理干凈,并保持通道的暢通。

篇2:油箱裝配鉚接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穿戴好防護用品,清除工作場地障礙物。

2.檢查調試所需用的設備,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及時排除故障。

3.檢查所用水、風、電、氣管路是否密封、絕緣。并應定期作氣密、強度試驗。手提照明燈電壓不允許超過36伏,并應附防護罩。

4.打風鏟時不應對著人工作,停止打風鏟時應取下鏟刀,并放在架子內。

5.在酪干槽前清洗零件時要戴防護手套,橡膠圍裙和橡膠套鞋。

6.使用鋼絲輪除銹時,要有防護擋板。

7.油箱裝配,鉚接時必須是由經過嚴格訓練的工人操作,并按專用鉚接說明書進行生產。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鉚接安全操作規程

(1)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袖口、衣邊不許飄擺。

(2)工作前要檢查工具,榔頭、平錘等端部不得有卷邊、裂痕和油滑物。榔頭要牢固,并加楔子。

(3)進行鏟鉚工作前,應檢查場地,觀察周圍是否有人。鏟、鉚的方向不得對著人進行。

(4)二人以上搬抬或翻轉工件時,要有一人負責指揮。

(5)不許站在吊起的物件上,或在下面行走、工作。

(6)點焊組合工件時,要互相打招呼,以免電弧光傷眼。

(7)打錘時,不許戴手套,不準面對打擊,頭三錘,眼要隨錘頭觀察,以免打傷人。

(8)不許錘擊受壓容器,以免爆裂。

(9)不熟悉電氣工具使用方法的人員,不得擅自使用。

(10)禁止在夾具尚未停止轉動前,拆卸鉆頭或其他工作部件。

(11)鉚工機械操作要有專人負責操作和維護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