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通車邊施工地段職安作業指導書
1目的:保障維護通車施工路段作業安全,預防交通事故發生;同時維護周邊環境,并保障職工健康安全。
2適用范圍:邊通車、邊施工地段的交通管理。
3引用資料:《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程》及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
4具體要求:
4.1改建過程中,邊通車、邊施工地段的安全生產,除應遵守本規程的有關規定外,還應加強對通行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交通安全。
4.2改建工程需挖除舊路路基、路面進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兩端應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標志。標志應鮮明、醒目。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線等級、交通量等情況確定。
4.3通車路段的路面應經常清掃干凈,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或雨后泥濘影響通車,
4.4在原有路段上,進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條件的可修建臨時便道維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車之用。
4.5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出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兩端設置明顯的路欄。晚間要在路欄上加設施工標準燈。半幅施工區與行車道之間設置紅白相間的隔離柵。
4.6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過長;一般以不超過300-500m為宜。
4.7在居民點或公共場所附近開挖溝槽時,應設護欄及搭設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應設置照明燈和紅燈。
4.8在原地拆除舊橋(涵)重建新橋(涵)時,應先建好通車便橋(涵)或渡口。在舊橋的兩端應設置路欄,夜間應在路欄上懸掛警示燈,并在路肩上豎立通向便橋或渡口的指示標志。
篇2:邊通車邊施工地段交通安全制度
一、改建工程中,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安全生產,除應遵守有關規程的規定外,還應加強對通行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交通安全。
二、改建工程需挖除舊路路基、路面進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兩端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標志。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段等級、交通量等情況確定。警告標志牌應高2m,寬1.5m,牌上可寫:“前方施工,減速慢行”等。
三、一側拓寬或兩側拓寬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維持交通。半幅施工路段,原有路段保留部分不得小于3.5m。
四、在拓寬地段,如必須在原道路上運送土石方,宜采用機動車輛運輸。采用手推車運輸時,可劃分部分路面,專供手推車行駛,并應做到:
1、剩余部分路面寬度應保證機動車行車安全;
2、要用紅白相間的欄桿等隔離設施,與機動車行車車道隔開;
3、設專職人員指揮來往車輛。
五、通車路段的路面應經常清掃干凈,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或雨后泥濘影響通車。
六、在原有路段上,進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條件的可修建臨時便道維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車之用。
七、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出(入)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的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兩端設置明顯的路欄。晚間要在路欄上加設施工標志燈。半幅施工區與車道之間設置紅白相間的隔離柵。
八、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過長,一般以不超過300-500m為宜。
九、在單車道維持通車路段上,當路段不長,交通量不大時,可在該段的適當地點設置車輛會讓處;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應實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專職人員和通訊設備,指揮交通,疏導車輛。
十、在居民或公共場所附近開挖溝槽時,應設防護欄及搭設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設置照明燈和紅燈。
十一、在原地拆除舊橋(涵)時,應先建好通車便橋(涵)或渡口。在舊橋的兩端應設置路欄,夜間應在路欄上懸掛警示燈,并在上豎立通向便橋或渡口的指示標志。便道寬度不得小于便橋面寬度,便道和便橋面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材料和設備。
篇3:邊通車邊施工路段安全作業指導書
為保障肅航公路項目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作業安全,預防交通事故發生,同時維護周邊環境,樹立甘肅路橋良好的施工形象,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要求涉及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項目分部嚴格執行。
一、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交通保暢原則
1、不中斷交通的原則
舊線道路開挖前,要首先完成舊路的連接線、臨時便道及安全設施的布設工作,確保施工期間舊路的暢通。施工期間不中斷原有公路的交通,保證各個時段公路的通行。部分拆除、裝運過程需要短時間中斷交通的要集中安排,分區間實施。
2、少影響原則
各項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應充分考慮對主線交通的影響程度,盡可能地將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1)涵洞、橋梁施工和沿線部分土路肩等所有需要實施交通管制的路段,均制定詳細的施工組織計劃,分段分批合理施工,并嚴格按圖紙實施。
(2)施工管理人員嚴格按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執行,保證改擴建工程、新舊路拼接等路段的交通暢通。
二、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交通保暢具體要求:
1、必須成立交通保暢領導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責任分工,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應建立管段負責、與地方交警、交通管理部門聯動合作的體系,確保施工路段的交通暢通。
3、施工全面展開后,應通過認真細致的現場踏勘,隨時了解本項目路線交通流量變化,并根據變動情況及時優化施工方案,以保證道路暢通。
4、每項工程開工前,應根據工程實施情況,制定詳細的安全操作細則,并向道路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及安全技術和拓寬交通安全方案交底,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5、施工路段的警告、導向、限速標志必須鮮明、醒目,并在夜間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施工標志應符合國際GB5768-9標準。標志破損或丟失應及時修復補上。
6、改建工程需挖除舊路路基、路面進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兩端應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標志。標志應鮮明、醒目。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線等級、交通量等情況確定。
7、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出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限速和警告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周圍設置明顯的擋板。夜間要在安全擋板上加設安全反光標志或警示燈,必要時應使用信號或派指揮人員管制交通。
8、夜間施工設專職設備維修人員及電工,備足供電燃料,避免因停電原因,通行道路和施工現場地混淆造成交通堵塞。
9、所有現場道路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反光服,施工機械必須有明顯的標志,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防止事故的發生,以確保操作人員和機械的施工安全和道路暢通。
10、現場交通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后方可上崗,指揮動作規范、明確,機敏靈活放行通行車輛,確保車輛順利、快速通過施工區。
11、半幅通車、半幅降坡的施工,施工區與行車道之間必須設置隔離柵,改變車輛流向的必須設置變道及導向標志。
12、半幅施工路段一般應控制在300米之內,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必須安排專職人員指揮交通,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13、交叉路段必須設立明顯固定的警示標志,提醒車輛減速慢行;施工地段兩端必須設立減速帶。
14、設圍欄固定施工范圍,施工機械只能在施工區內作業,不得影響車輛正常通行。個別無法嚴格分開的施工交叉點設保通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指揮過往車輛安全通行。
15、在原有路段上,進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條件的可修建臨時便道維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車之用。
16、嚴禁在路面上亂停放施工機具、雜物及一切妨礙交通安全物品。
17、通車路段的路面應經常清掃干凈,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或雨后泥濘影響通車。
三、交通保暢應急預案的建立
1、應根據現場施工情況,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保障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和設施,一旦發生道路堵塞,要立即起動應急預案,保證道路的暢通。
2、配備由安全處、設備處、施工隊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專職交通保暢人員,明確任務分工以及聯絡方式等。
3、各工作面的現場指揮人員、交通維護人員、施工技術人員的通信必須保證暢通,并有專線與項目部和交管部門保持24小時聯系,隨時報告路況情況,為過往車輛提供全天候服務。
4、必須配備交通保暢檢查車輛和應急設備,明確應急設備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保證應急狀態下的迅速調用。如有必要,還可就近調遣其他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