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振防護覆蓋安全措施

防振防護覆蓋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7653

在進行控制爆破時,應對爆破體或附近建筑物、構筑物或設施進行防振、防護覆蓋,以減弱爆破震動的影響和噪音,防止碎塊飛擲。

1.防振安全技術措施

1.1分散爆破點,采用群炮爆破時,采用不同時起爆各藥包,就會減弱或部分消除地震波對建筑物的影響。如果采用遲發雷管起爆,延緩時間在2s以上,振動影響就可按每次起爆的藥包重量分別計算。

1.2分段爆破,減少一次爆破的炸藥量,選擇較小的爆破作用指數n,必要時采用低猛度炸藥和降低裝藥的集中度來進行爆破。

1.3合理布置藥包或炮位眼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爆破振動強度以與爆破拋擲方向的相反方向最大,側向次之,拋擲方向振動較小;建筑物高于爆破點,振動較大,反之則較小。

1.4為減輕爆破震動對基巖的影響,一般可采取分層遞減開挖厚度的方法;或預留厚度不小于20-30cm的保護層,最后用人工或風鎬(鏟)清除。

1.5對塌落振動,可采用預爆措施先行切割,或在地面預鋪松砂或碎爐渣使起緩沖作用。

2.防護、覆蓋安全措施

2.1為使人員和財產免受爆破碎片襲擊,對爆破附近的廠房、設備、民房等要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

2.2地面以上的構筑物或基礎爆破時,可在爆破部位上鋪蓋草墊或草袋(內裝少量砂、土)作頭道防線,再在草墊(或草袋)上鋪放膠管簾(用長60-100cm的膠管編成)或膠皮墊、荊芭,最后再用帆布蓬將以上兩層整個覆蓋包裹,膠簾(墊)與帆布應用鐵絲或繩索拉住捆緊,以阻擋爆破碎塊和保護上層的帆布不被砸壞和降低聲響。必要時窗洞口及保護部位用2cm×2cm網孔鐵絲懸掛或覆蓋,或遮擋。

2.3對離建筑物近,或附近有重要建筑物的地下設備基礎爆破,為防止大塊拋擲,爆破體應采用橡膠防護墊(用廢汽車輪胎編成排,面積10-12m2);將用環索聯結在一起的粗圓木、鐵絲網、腳手板、廢鋼材等護蓋在其上進行防護。

2.4對一般崩落爆破、破碎性爆破,防飛石可用韌性好的鐵絲防護網、布墊、帆布、膠墊、舊布墊、塑料—尼龍布、荊芭、草簾、竹簾或草袋等作防護覆蓋。

2.5挖一定深度和寬度的減振溝或堆筑松散土(或砂)堤,阻止爆破地震波的傳遞,可減少振動效應30—40%。

2.6爆破時,為保護周圍建筑物及設備不被打壞,亦可在其周圍應用厚度不小于5cm的堅固木版加以掩護,并用鐵絲捆牢,距炮孔距離不得小于50cm。如爆破體靠近鋼結構或需保留部分,必須用沙袋加以保護,其厚度不小于50。

篇2:防噪聲防振動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

序號具體條款設計依據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符合或高于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防噪聲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1在高噪聲車間周圍50m的范圍內,不宜設置與生產無直接關系的辦公樓、居住建筑、醫療機構等民用建筑。《水泥工業勞動安全衛生設計規定》(JCJ10-97)6.0.3設計辦公樓與高噪聲車間距離大于50m。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2壓縮空氣站宜設置隔聲值班室。在空氣壓縮機組、管道及其建筑物上,應采取隔聲、消聲和吸聲等降低噪聲的措施。《壓縮空氣站設計規范》(GB50029--2003)3.0.17壓縮空氣站設置隔聲值班室。在空氣壓縮機組、管道及其建筑物上,采取隔聲、消聲和吸聲等降低噪聲的措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3羅茨風機、空氣壓縮機等宜設單獨廠房,羅茨風機進出風管及旁路管道應裝消聲器,空氣壓縮機的進風管口應裝消聲器。《水泥工業勞動安全衛生設計規定》(JCJ10-97)6.0.4空氣壓縮機等設單獨廠房,羅茨風機進出風管及旁路管道裝消聲器,空氣壓縮機的進風管口裝消聲器。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4空氣壓縮機宜選用效率高、節能和低噪聲的設備。《水泥工廠設計規范》(GB50295-2008)5.14.4空氣壓縮機選用效率高、節能和低噪聲的設備。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5產生噪聲的車間與非噪聲作業車間、高噪聲車間與低噪聲車間應分開設置。《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2設計采取產生噪聲的車間與非噪聲作業車間、高噪聲車間與低噪聲車間分開設置。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6工業企業設計中的設備選擇,宜選用噪聲較低的設備。《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3選用噪聲較低的設備。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7在滿足工藝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將高噪聲設備相對集中,并采取相應的隔聲、吸聲、消聲、減振等控制措施。《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4設計將高噪聲設備相對集中,并采取相應的隔聲、吸聲、消聲、減振等控制措施。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8為減少噪聲的傳播,宜設置隔音室。隔音室的天棚、墻體、門窗均應符合隔聲、吸聲的要求。《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5為減少噪聲的傳播,設計設置隔音室。隔音室的天棚、墻體、門窗設計均符合隔聲、吸聲的要求。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9產生噪聲的車間,應在控制噪聲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筑設計采取減輕噪聲影響的措施,注意增加隔聲、吸聲措施。《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6產生噪聲的車間,設計在控制噪聲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筑設計采取減輕噪聲影響的措施,注意增加隔聲、吸聲措施。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10非噪聲工作地點的噪聲聲級的設計要求應符合表5的規定設計要求。《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1.7非噪聲工作地點的噪聲聲級的設計符合表5的規定設計要求。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防振動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1工業企業設計中振動設備的選擇,宜選用振動較小的設備。《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2.2設計選用振動較小的設備。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2產生振動的車間,應在控制震動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筑設計采用減輕振動影響的措施。對產生強烈振動的車間應采取相應的減振措施,對振幅、功率大的設備應設計減振基礎。《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6.3.2.3設計在對產生振動的車間,在控制震動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筑設計采用減輕振動影響的措施。對產生強烈振動的車間采取相應的減振措施,對振幅、功率大的設備設計減振基礎。符合國家法規及標準

篇3:防振防護覆蓋安全措施

在進行控制爆破時,應對爆破體或附近建筑物、構筑物或設施進行防振、防護覆蓋,以減弱爆破震動的影響和噪音,防止碎塊飛擲。

1.防振安全技術措施

1.1分散爆破點,采用群炮爆破時,采用不同時起爆各藥包,就會減弱或部分消除地震波對建筑物的影響。如果采用遲發雷管起爆,延緩時間在2s以上,振動影響就可按每次起爆的藥包重量分別計算。

1.2分段爆破,減少一次爆破的炸藥量,選擇較小的爆破作用指數n,必要時采用低猛度炸藥和降低裝藥的集中度來進行爆破。

1.3合理布置藥包或炮位眼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爆破振動強度以與爆破拋擲方向的相反方向最大,側向次之,拋擲方向振動較小;建筑物高于爆破點,振動較大,反之則較小。

1.4為減輕爆破震動對基巖的影響,一般可采取分層遞減開挖厚度的方法;或預留厚度不小于20-30cm的保護層,最后用人工或風鎬(鏟)清除。

1.5對塌落振動,可采用預爆措施先行切割,或在地面預鋪松砂或碎爐渣使起緩沖作用。

2.防護、覆蓋安全措施

2.1為使人員和財產免受爆破碎片襲擊,對爆破附近的廠房、設備、民房等要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

2.2地面以上的構筑物或基礎爆破時,可在爆破部位上鋪蓋草墊或草袋(內裝少量砂、土)作頭道防線,再在草墊(或草袋)上鋪放膠管簾(用長60-100cm的膠管編成)或膠皮墊、荊芭,最后再用帆布蓬將以上兩層整個覆蓋包裹,膠簾(墊)與帆布應用鐵絲或繩索拉住捆緊,以阻擋爆破碎塊和保護上層的帆布不被砸壞和降低聲響。必要時窗洞口及保護部位用2cm×2cm網孔鐵絲懸掛或覆蓋,或遮擋。

2.3對離建筑物近,或附近有重要建筑物的地下設備基礎爆破,為防止大塊拋擲,爆破體應采用橡膠防護墊(用廢汽車輪胎編成排,面積10-12m2);將用環索聯結在一起的粗圓木、鐵絲網、腳手板、廢鋼材等護蓋在其上進行防護。

2.4對一般崩落爆破、破碎性爆破,防飛石可用韌性好的鐵絲防護網、布墊、帆布、膠墊、舊布墊、塑料—尼龍布、荊芭、草簾、竹簾或草袋等作防護覆蓋。

2.5挖一定深度和寬度的減振溝或堆筑松散土(或砂)堤,阻止爆破地震波的傳遞,可減少振動效應30—40%。

2.6爆破時,為保護周圍建筑物及設備不被打壞,亦可在其周圍應用厚度不小于5cm的堅固木版加以掩護,并用鐵絲捆牢,距炮孔距離不得小于50cm。如爆破體靠近鋼結構或需保留部分,必須用沙袋加以保護,其厚度不小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