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目前,大模板施工已成為高層和超高層剪力墻結構工業化施工的主導方法,由于大模板施工技術難度較大,稍有疏忽,便會導致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大模板施工前和拆模前,現場施工負責人應向操作人員將大模板堆放、吊裝、支設、拆除及運輸保管過程中的每一步驟,每一細節進行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強化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
1.熟悉大模板構造,杜絕安全隱患
大模板按其結構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整體式、拼裝式和模數式等,每種均由模板、支撐系統及操作平臺組成。施工前,首先根據設計圖紙繪制配板圖進行模板設計,力求模板拼裝和拆除的方便性,支撐的牢固性,同時保持較好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及整體拼裝后的平整度。并且,須對主要項目進行驗算:①混凝土澆筑時的側向張力;②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③模板彈性模量的側向變形和整體穩定性;④大模板的自重荷載及起吊、起裝時對節點及支承點的強度、剛度要求。
1.1大模板吊環
大模板吊環的構造形式因模板形式也不盡相同。拼裝式大模板使用組裝式吊環,整體式大模板的吊環直接焊在模板上。但無論何種吊環,設計時均應按吊環受力狀況進行強度設計,并留有足夠的安全儲備。整體式大模板吊環的位置、數量、安裝方法和焊縫長度均須滿足設計要求,拼裝式吊環的連接螺栓型號及雙螺母緊固,也應滿足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吊環、若發現螺母松動或其被吊環碰撞而損壞時,應立即緊固或更換。
1.2大模板斜支撐的地腳螺栓
施工過程中大模板經多次起吊和落地,由于未能輕吊輕放,地腳螺栓中的螺母在多次反復沖擊下焊縫可能會開裂。堆放時一旦受外界荷載干擾,螺母脫落,致使大模板傾覆。因而設計時增加雙面護板,延長焊縫,使用中盡量避免著地時沖撞地腳螺栓。
1.3大模板外掛三角架
1.3.1外掛三角架是大模板工藝的配套技術的產品。外掛架的掛鉤是主要受力構件,其材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外掛架提升時,檢查掛鉤外伸懸臂是否過大,安裝時檢查外掛架是否在沖擊力作用下發生掛鉤彎曲變形。
1.3.2大模板起落時,應注意平衡,模板就位時應避免沖撞外掛架,模板提升時應注意不要剮碰與外掛架連在一起的外圍護架及安全網。
1.3.3施工時,外掛架上只允許放置操作工具,工人使工具、模板零件應放在工具袋內,以免墜落傷人。嚴禁堆放施工材料,并避免多名操作人員集中在一處。
1.3.4外墻洞中處應該按要求設置附著,防止在風載作用下外掛架擺動和內傾。
1.3.5外掛架安裝時,墻體混凝土強度不得小于7.5MPa,尤其在冬期施工,混凝土強度增長慢,外掛架不宜提升過早。
1.4整體提升電梯井筒模的底模
整體提升電梯井筒模座落在底模上,底模又依靠鋼爬梁或在下一層筒壁預留孔洞安裝穿墻螺栓而托起。提升底模時,應檢查底模與井筒壁四周的間隙,底模就位后須按施工圖在底模四周用楔頂緊,防止小范圍水平位移或晃動。并經常檢查、清理底模,避免底模重心失穩。
2.大模板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2.1大模板安裝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模板設計和工序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前,施工負責人應做好專項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檢查吊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有效,并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密切配合。做到穩起穩落,就位準確。
2.2合模時,先將房間四角的角模安裝到位,并將角模上口用8#鉛絲固定在剪力墻的暗柱鋼筋上,以防角模因入模碰撞而倒落。
2.3將一個施工流水段的正號大模板吊至安裝位置,初步就位后用撬棍按照墻體位置線,調整大模板位置,對稱調整大模板的一對地腳螺栓,使其地面位置偏差符合規范要求。再安裝反號大模板,校正垂直后,用穿墻螺栓將正反兩塊大模板鎖緊。大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4外墻大模板作業高度在4m以上或二層及二層以上,要按照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在外掛三角架上設置防護欄桿,搭設水平兜網并滿掛密目網。內墻大模板設置操作平臺,其外側設置欄桿和安全網。
2.5大模板安裝完畢,由施工負責人按照設計要求對模板工程進行詳細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施工班組應逐條整改,報請施工負責人復檢,確保模板工程符合混凝土質量要求及施工安全要求后,施工負責人簽字認可,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2.6混凝土澆筑時,應設專人觀察模板及支撐系統變形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暫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員,排除險情,并經現場施工負責人檢查同意后方可復工。
2.7雨季施工,高聳結構的大模板作業,要安裝避雷設施,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五級以上大風不得進行大模板拼裝及吊裝作業。
2.8臨街及交通要道地區,應設警示牌,避免傷及行人。
3.大模板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3.1在混凝土強度能夠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在拆模過程中,如發現實際結構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要求后,方可繼續拆除。
3.2拆模時嚴禁猛撬、硬砸,拆模若間歇停止,則須將拆下的模板首先運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不得堆放在施工層上,更不得留下松動的模板。
3.3拆模起吊前,應復查穿墻螺栓是否全部拆凈,模板與墻體是否完全脫離,并清除大模板操作平臺上的雜物,檢查模板是否有勾掛兜絆的地方,指揮塔吊至被拆除的模板正上方,將大模板吊出。
3.4在斜支撐的大模板應面對面堆放,自穩角為75°~80°無斜支撐的大模板應在現場搭設腳手架,將模板放入架子內,不得倚靠在其它模板或構件,以免下腳滑移、傾倒。
3.5大模板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夯實,采取排水措施,并加設滿足地面承載力要求的墊塊;對濕陷性黃土,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性土,須有防凍融措施;確保大模板堆放相對穩定。
3.6大模板拆裝區周圍應設置欄桿,并掛有明顯的標志牌,禁止非作業人員入內。
(賈寶良)
篇2:模板腳手架施工安全防護制度
第一節支模拆模
1、模板支撐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頂撐要垂直,底端平整堅實并加墊木。
2、采用桁架支模應嚴格檢查,發現嚴重變形、螺栓松動等應及時修復。
3、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4、設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須頂牢。操作時要搭設工作臺;不足4米的,可使用馬凳操作。
5、拆除模板應經技術人員同意。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防止釘子扎腳。
6、拆除薄腹梁、吊車梁、桁架等預制構件模板,應隨拆隨加頂撐支牢,防止構件傾倒。
第二節腳手架材料
1、鋼管腳手應用外徑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鋼管,長度以4-6.5米和2.1-2.3米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2、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發現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
3、木桿應采用剝皮杉木和其它各種堅韌硬木。楊木、柳木、樺木、椴木、油松和腐朽、折裂、枯節等易折木桿,一律禁止使用。
4、木腳手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厘米,大橫桿、小橫桿(排木)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8厘米,6-8厘米之間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根加密使用。
5、鋼制腳手板應采用2-3毫米的Ⅰ級鋼材,長度為1.5-3.6米,寬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鉆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斜紋、破裂和大橫透節的不得使用,板的兩端8厘米處應用鍍鋅絲箍繞2-3圈或用鐵皮釘牢。
6、竹片腳手板,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螺栓孔不得大于1厘米,螺栓必須擰緊。竹編腳手架,其兩邊的竹杠直徑不得小于4.5厘米,長度一般以2.2-3米,寬度以40厘米為宜。
7、腳手架的綁扎材料可采用8#鍍鋅鐵絲,直徑不小于10毫米的麻繩或水、蔥竹篾。
第三節外腳手架
1、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米;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5米。鋼管立桿、木橫桿接頭應錯開,要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準用鐵絲綁扎。
2、木腳手架的立桿應埋入地下30-50厘米,埋桿前應先挖好土坑,將底部夯實并墊以磚石,如遇松土或者無法挖坑時,應綁扎地錨桿。木腳手架的立桿間距不得大小1.5米;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2米;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米。
3、腳手架的負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過270公斤(2700牛頓)。如果負荷量必須加大,應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架設。
4、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剪刀撐和支桿。剪刀撐和支桿與地面的角度應不大于60度,支桿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腳手架必須同建筑物連接牢固。
5、架子的鋪設寬度不得小于1.2米。腳手架板須滿鋪,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搭接時不得小于20厘米;對頭接時應架設雙排小橫桿,間距不大于20厘米。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板應交叉搭接。墊平腳手板應用木塊,并且要釘牢,不得用磚墊。
6、翻腳手板應兩人由里往外按順序進行,在鋪第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必須掛牢安全帶。
第四節內腳手架
1、內腳手架底腳要墊有木塊,并磕在能承受荷重的結構上,搭設雙層架時,上下支架必須對齊,同時支架間應綁斜撐拉固。
2、高度超過4米時,必須在墻外搭設能承受160公斤(1600牛頓)荷重的安全網或防護擋板。同時再設一道隨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網。網應外高里低,網與網之間須拼接嚴密,網內雜物要隨時清掃。
第五節其它腳手架
1、用鋼管搭設腳手架,相鄰兩立桿接頭錯開不少于50厘米,橫桿和剪刀撐(十字架)要同時安裝。
2、腳手架安裝完畢,必須經施工負責人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
第六節腳手架拆除
1、拆除腳手架,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禁人入內。拆除時應按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
2、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拆除。
3、拆下的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扔。
篇3: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一般規定
1、工程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模板工程(包括支撐體系),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專家論證。
2、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根據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及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等條件進行編制,其主要內容應包括該工程模板及支撐體系的總體情況、結構計算、特殊部位的質量安全要求、裝拆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圖。
3、支撐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24m。高寬比不宜大于3,當高寬比大于3時,應設置纜風繩或連墻件。
4、施工單位應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驗報告進行復核,并進行抽樣檢驗。
5、模板支撐系統的地基承載力、沉降等應能滿足方案設計要求。如遇松軟土、回填土,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平整、夯實,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規定在模板支撐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墊板。
6、模板支撐架的搭拆人員必須取得建筑架子工操作資格證書。
7、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8、模板工程在施工完畢后應組織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澆筑混凝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