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缸進冷汽冷水技術措施
1汽輪機組啟動、運行、停機過程中防進水保護必須投入運行。
2鍋爐滅火后應立即關閉各減溫水電動門、調整門。
3鍋爐滅火后,在旁路系統停止運行后,關閉給水泵中間抽頭門。
4停機后,檢查各段抽汽逆止門、電動門和凝汽器補水門應關閉。凝結水補充水泵應切除聯鎖改為手動控制。
5嚴密監視凝汽器、各加熱器、除氧器水位,不得超過正常水位,其溢流、危急疏水應投入自動并定期校驗。各加熱器水位保護不得退出。
6對疏水閥開關的要求
6.1機組停機后尚未冷卻之前必須開啟。
6.2機組啟動及軸封供汽之前開啟。
6.3負荷<10%額定負荷,再熱主汽閥前疏水閥開啟。
6.4負荷<20%額定負荷,再熱調節閥前疏水閥開啟。
6.5負荷降至10%額定負荷,打開再熱主汽閥前疏水閥。
6.6負荷降至20%額定負荷,打開再熱調節閥前疏水閥。
7汽輪機停止后每1小時檢查并記錄一次以下參數直到高壓缸第一級金屬溫度低于150℃。
7.1高壓缸上下溫差。
7.2中壓缸上下溫差。
7.3盤車電流及其晃動值。
7.4轉子偏心度。
7.5脹差。
7.6汽缸膨脹。
7.7復水器水位。
篇2:防止汽缸進冷汽冷水事故措施
1、汽輪機組啟動、停機、運行過程中防進水保護必須投入運行。
2、加強運行監督,維持汽包水位正常,保持汽溫穩定,一旦發現水沖擊應立即打閘停機。
3、凝汽器應有高水位報警并在停機后仍能正常投入。除氧器應有高水位報警和高水位自動放水裝置。
4、機組在啟動、運行及停機后都應加強監視凝汽器、各加熱器、除氧器水位,保持水位在規定值,定期檢查其水位調節裝置和高水位報警裝置工作正常,水位保護不得退出,防止滿水進入汽缸。
5、機組熱態啟動時應先向軸封供汽后抽真空。軸封供汽之前應將軸封系統全面暖管疏水,嚴防冷汽或疏水進入軸封。軸封汽溫應與汽缸金屬溫度相匹配,軸封最高汽溫不得高于375℃,凝汽器建立真空后鍋爐方可點火。
6、高壓缸預暖操作要嚴格按曲線進行,注意檢查溫升率在允許范圍內,注意暖機汽源疏水充分。
7、沖轉前應檢查各有關疏水門全開,就地確認疏水暢通。
8、在機組任何工況下,都要嚴密監視汽包水位、主機軸向位移、差脹、振動、主、再熱汽溫度等參數變化情況,特別是在機組啟停和變工況過程中,要嚴格控制主、再熱汽溫變化率,主汽溫降至跳閘值而保護未動作時,應立即手動停機。若主再熱汽溫在10分鐘內急劇下降50℃應立即打閘停機。
9、機組啟動或低負荷時,不得投入再熱器減溫水。投用高旁時,密切注意高旁減溫水門動作正常,高旁后溫度變化正常。高、低壓旁路系統停用后,要可靠關閉減溫水手動門。
10、高壓加熱器水位保護同高加一起投入運行,并定期試驗,保證動作可靠,高加水位保護不能滿足運行要求時,禁止高加投入運行,開機前應試驗各加熱器抽汽電動門、逆止門動作應靈活嚴密。
11、汽輪機高中壓主汽門、調速汽門、高排逆止門應保證動作靈活、可靠、嚴密。
12、認真執行定期工作,做好高、中壓主汽門、抽汽逆止門的活動試驗,確認門桿無卡澀現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必要時退出相應加熱器運行。
13、鍋爐滅火或甩負荷時應立即切斷減溫水。
14、鍋爐滅火后,在旁路系統停止運行后,關閉給水泵中間抽頭門。
15、停機后,檢查各段抽汽逆止門、電動門和凝汽器補水門應關閉。凝結水補充水泵應切除聯鎖改為手動控制。
16、停機后真空未到零不允許停止軸封供汽,嚴防冷氣進入汽缸。軸封供汽停止后,應嚴密關閉軸封供汽減溫水門,并將電動門停電。轉子惰走期間,在2300轉/分以前嚴禁開破壞真空破壞門,并注意分析、記錄轉子惰走時間。嚴禁未盤車狀態下送軸封汽。
17、停機后盤車期間,禁止檢修與汽輪機本體有關的系統,以防冷空氣倒入汽缸,特殊情況必須進行審批并制定措施。
18、對疏水門開關的要求:
(1)機組停機后尚未冷卻之前必須開啟。
(2)機組啟動及軸封供汽之前開啟。
(3)負荷<10%額定負荷,高壓主汽門前疏水門開啟。
(4)負荷<20%額定負荷,中壓主汽門前疏水門開啟。
19、汽輪機停止后每1小時檢查并記錄一次以下參數直到高壓缸第一級金屬溫度低于150℃,及時分析、判斷,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1)高壓缸上下溫差。(2)中壓缸上下溫差。(3)盤車電流及其晃動值。(4)轉子偏心度。(5)脹差。(6)汽缸膨脹。(7)除氧器、凝汽器水位。
20.機組停運后,高排逆止門本體疏水應定期間歇開啟后關閉。防止此疏水門長期開啟返冷氣進汽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