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現狀評價工作程序

安全現狀評價工作程序

2024-07-23 閱讀 1084

安全現狀評價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1)前期準備;

2)危險、有害因素和事故隱患的識別;

3)定性、定量評價;

4)安全管理現狀評價;

5)確定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6)確定評價結論;

7)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完成。

篇2: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關于兩起電廠灰渣庫事故的通報》要求,有效實施東北區域電力安全監管,保障發電企業安全運行,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電力監管條例》、《國家電監會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火力發電廠灰渣筑壩設計規范》,參照《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東北區域發電廠貯灰場建設、運行和管理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全面開展東北區域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是落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關于貯灰場運行管理的要求,有效排查貯灰場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對貯灰場運行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及時消除和控制生產隱患,是促進貯灰場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途徑。

第三條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是國家電監會東北監管局(以下簡稱東北電監局)本著“行業依法安全監管”的原則,組織開展的專項安全現狀評價工作。

?

?第二章評價適用范圍及時限規定

第四條東北區域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適用范圍:

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內的燃煤發電廠濕式貯灰場,山谷干式貯灰場可參照執行。

第五條?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時限規定:

符合本規定第四條的發電廠,一般情況下每3年進行一次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

第六條?符合本規定第四條規定的發電廠應按本規定,并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評自改工作,積極主動委托安全評價機構進行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

第七條?東北電監局將分批下達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計劃,并按計劃組織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的評審。

第三章組織與責任

第八條東北監管局是國家電監會派出機構,履行所轄區域電力安全監管職責,是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監管責任主體,負有以下安全監管責任:

(一)組織制定《東北區域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規定》;

(二)下達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計劃,組織開展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評審工作;

(三)監督并審核安全評價機構是否具備依法取得相應的安全評價資質證書和在業務范圍內從事安全評價工作;

(四)監督安全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評價過程中的真實、嚴格、公正、可信,并及時協調解決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五)組織專家組審查安全評價機構提出的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

(六)監督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中發現的重大生產安全隱患所采取的監控措施以及整改情況;

(七)委托安全評價機構對貯灰場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或監控情況進行確認。

第九條發電廠是貯灰場安全運行的責任主體,應具備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行業標準、規程規定的安全運行條件,對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負有以下責任:

(一)認真組織本企業開展貯灰場安全現狀自查自評自改活動,并保證其結果全面、真實、準確;

(二)選擇具有依法取得國家甲級評價資質證書和業務許可范圍內的安全評價機構,對本企業貯灰場安全現狀進行評價。并積極配合安全評價機構,保證評價工作順利進行和評價質量;

(三)對本企業開展貯灰場安全現狀自查自評活動中發現的和安全評價機構提出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及時采取有效地監控和整改措施,滿足安全運行的需要;

(四)按本規定履行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評審工作程序。

第十條安全評價機構是依法取得資質的有償服務機構,對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負有以下責任:

(一)嚴格按照業務許可范圍從事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活動,并按照行業自律標準或指導性標準,合理收取費用;

(二)嚴格遵守和履行與發電廠雙方,本著“自愿、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簽訂合同,按照合同規定的條款進行安全現狀評價工作;

(三)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應附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證書、評價人員的名單和資質證書號、以及技術專家的專業與職稱;

(四)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必須符合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定要求,評價報告應做到客觀、真實、公正、全面、完整、準確,并對其評價結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的內容、格式應參照《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中的相關要求進行編寫,其主要內容應包括:前言、目錄、概述、貯灰場概況(設計概況、貯灰場現狀)、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價單元劃分、定性定量評價(壩體穩定性驗算、貯灰場防洪驗算、排水建筑物排水能力驗算等)、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評價結論。結論中必須按本規定評定貯灰場安全等級;

(六)接受區域電力安全監管部門、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工作的監督管理。

第四章評價單元

第十一條濕式貯灰場容積≥100萬立方米或壩高≥30米為重大危險源,要按國家相關要求進行申報,登記管理,并進行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容積<100萬立方米的貯灰場也應按本規定進行安全現狀評價。

第十二條?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項目分為6個評價單元

1.安全管理評價單元

2.運行管理評價單元

3.防洪度汛評價單元

4.排水設施評價單元

5.壩體結構評價單元

6.壩體滲流評價單元

貯灰場安全評價單元的具體內容及評價標準見附錄1《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單元評定表》。

第五章安全等級

第十三條?貯灰場安全程度的結論應根據貯灰場安全現狀各評價單元評定結果確定。貯灰場安全等級分為四級:正常灰場、病態灰場、險情灰場、危急灰場。

第十四條?正?;覉?/p>

貯灰場具備下列條件為正?;覉?

1.防洪能力:按照灰壩設計級別所規定的洪水標準,運行貯灰標高不超過限制貯灰標高,有足夠的防洪容積和安全加高。

2.排水設施:排水系統(含排洪系統)設施,符合《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的設計要求,運行工況正常。

3.壩體結構:壩體結構完整、沉降穩定、未發現裂縫和滑移現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滿足規范要求。

4.滲透穩定:運行干灘長度、浸潤線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壩腳滲流水量平穩、水質清澈,下游坡面無溢出點。

5.評價單元得分率均在80%及以上。

第十五條?病態灰場

貯灰場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病態灰場:

1.防洪能力:運行貯灰標高超過限制貯灰標高。

2.排水設施:排水建筑物出現裂縫、鋼筋腐蝕、管接頭漏泥狀況。

3.壩體結構:壩體整體外坡陡于設計值,壩坡沖刷嚴重形成沖溝,壩體抗滑安全系數不小于0.95倍規范允許值。

4.滲透穩定:運行干灘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壩體浸潤線位置過高,有高位出溢點,坡面出現濕片。

5.評價單元得分率均在75%及以上。

第十六條?險情灰場

貯灰場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險情灰場:

1.防洪能力:運行貯灰標高超過限制貯灰標高,安全加高不滿足要求。

2.排水設施:排水系統排水不暢。

3.壩體結構:壩體出現裂縫、坍塌、淺層滑坡現象。壩體抗滑安全系數不小于0.90倍規范允許值。

4.滲透穩定:壩坡有大面積滲流。

5.評價單元得分率有一單元小于75%。

第十七條?危急灰場

貯灰場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為危急灰場:

1.防洪能力:運行貯灰標高超過限制貯灰標高,防洪容積不滿足要求。

2.排水設施:排水系統堵塞或坍塌,喪失排水能力。

3.壩體結構:壩體出現嚴重裂縫、坍塌、滑坡現象,危及壩體安全。壩體抗滑安全系數小于0.90倍規范允許值。

4.滲透穩定:壩坡出現管涌流土現象,形成滲流破壞。

5.評價單元得分率有一單元小于70%。

第六章程序與管理

第十八條發電廠自查自評自改

(一)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健全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組織領導機構,負責組織開展本企業貯灰場安全現狀自查自評工作;

(二)組織本單位相關部門與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落實責任,按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單元所規定內容,對照標準,逐項查找、分析辨識存在的危險因素或生產安全隱患,并認真做好記錄;

(三)?對已查找出的危險因素或生產安全隱患,應逐項進行風險評價,確定不可承受的風險;并針對可能危及安全的危險因素或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應采取有效措施監控。

第十九條發電廠安全評價申請

(一)發電廠在完成自查自評自改工作的前提下,按本規定附件1《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申請書》內容、格式填報,提出安全評價申請;

(二)東北電監局主管部門接到企業報送的安全評價申請書后,十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經審核符合安全評價條件,將與企業取得聯系、溝通相關安全評價事項;若不具備安全評價條件時,應及時以書面或其他形式告知發電廠并指導其按要求達到安全評價條件。

第二十條安全現狀評價機構選擇

(一)發電廠具備安全評價條件后,由企業自主選擇具備依法取得國家甲級安全評價資質證書,且在其業務許可范圍內的安全評價機構,協商安全評價有關事項;

(二)企業與安全評價機構應依法簽訂包括評價項目、雙方各自權利和義務、評價時限、收費標準、違約責任等條款的貯灰場安全評價合同;

(三)企業選擇安全評價機構后,簽訂安全現狀評價合同前,應將選擇的安全現狀評價機構資質證書報送東北電監局審核、確認、同意后,方可簽訂合同。

第二十一條現場安全評價

(一)貯灰場現場安全評價工作由安全評價機構按《東北區域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規定》要求,組織安全評價,發電廠相關部門和人員應給予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二)安全評價人員應廣泛深入實際,認真進行現場考察,查看地形地貌、人文地理、周邊環境、貯灰場運行情況、壩體及排水設施完好程度、貯灰場安全管理等,并提出貯灰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危險因素及應采取的具體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三)現場安全評價工作應本著“客觀、真實、公正、全面、完整、準確”的原則,做到“查細、查全、查實”,按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交《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送審版。

第二十二條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的評審

(一)?安全評價機構提出《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送審版后,由東北電監局及時組織召開評審會,進行《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評審;

(二)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檢查、討論等方式進行評審,提出對評價機構所作的評審結論意見,并形成“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評審會議紀要”;

(三)要求安全評價機構對發電廠貯灰場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及現場復查確認;

(四)發電廠上級主管部門負責人、發電廠主要負責人以及評價機構主要負責人應參加評審會;

(五)各有關單位要嚴格履行,認真落實“會議紀要”相關事項,做好隱患整改與確認工作;

(六)《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評審不合格的,需進行修改補充;兩次評審不合格的,按評價程序,由發電廠重新選擇評價單位進行安全評價。

第二十三條貯灰場未通過安全評價的情況處理

(一)《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評審合格,但安全等級為險情灰場、危急灰場的為未通過貯灰場安全評價的發電廠;

(二)未通過貯灰場安全評價的發電廠,應立即采取有效監控措施,及時消除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安全隱患;

(三)東北電監局及發電廠上級主管部門應動態監督發電廠及時整改,消除生產安全隱患;

(四)發電廠在完成隱患整改后,重新履行評價程序,提出復評申請。復評時只對“不符合”評價項目和存在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隱患整改項目進行安全評價;

(五)經評價組復評確認,發電廠已對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隱患全部整改并達到標準,報東北電監局同意,可不再另行召開會議進行評審。

第二十四條?隱患整改計劃落實、監控承諾及確認

(一)發電廠應針對《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及評審會議補充的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安全隱患,在會議結束后,十個工作日內制定《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見(附件3),重大隱患整改項目需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報送東北電監局和安全評價機構;

(二)發電廠在制定《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時,應按整改完成時限分類編制。一類為首次整改期(一般為三十個工作日)可以完成的項目;另一類為在首次整改期內難以整改完成的,但需要在首次整改期內制定嚴密可靠、具體可行的監控措施防范事故發生的項目;

(三)發電廠應按照《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認真組織落實,并主動聯系安全評價機構,及時對隱患整改完成情況予以確認。企業隱患整改確認分為首次隱患整改確認和后續隱患整改確認兩個階段完成。

1、首次隱患整改確認?!顿A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審查會結束后三十個工作日為發電廠首次隱患整改期。首次隱患整改期滿后,安全評價機構應在三個工作日內派員到達現場,對發電廠《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完成情況予以確認(包括對后續隱患整改監控措施制定、落實情況的確認),發電廠應積極配合完成隱患整改確認工作。

?2、后續隱患整改前監控。按照企業制定《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由于某種原因未列入首次隱患整改期完成的項目,均為后續隱患整改項目,發電廠應在隱患整改前,認真制定或采取具體、完整、嚴密、可靠的措施加以監控,防止或避免生產事故發生。

3、對逾期未完的隱患整改項目的處理。按發電廠制定《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規定的整改期限,不能按期完成的項目,發電廠應在整改期限到期前十個工作日向東北電監局上報貯灰場隱患整改計劃調整意見,經東北電監局同意,方可按調整的整改期限組織實施。

4、后續隱患整改確認。對于發電廠后續隱患整改項目及發電廠逾期未完的整改項目,由安全現狀評價機構負責,動態跟蹤確認,直至發電廠《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所列隱患全部整改。

(四)安全評價機構及其人員應本著“真實、公正、全面、準確”的原則,對發電廠隱患整改或監控情況予以確認,及時按規定向東北電監局報送《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首次、后續)隱患整改確認書》見(附件4),并對其確認結果負責。

第二十五條?評價報告驗收及審批

(一)《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評審驗收結束后,四十個工作日內由安全評價機構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后提出備案版《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并按本規定附件2內容、格式填寫《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審查書》,報東北電監局審查備案;

(二)評審工作中,如《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評審后評價機構將于十個工作日完成修改報告,東北電監局另組織評審專家進行評審;

(三)《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備案版)》、《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審查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復:

1.發電廠未經東北電監局同意,首次隱患整改項目尚未完成;

2.發電廠未對首次、后續整改監控項目落實監控措施或未按規定進行承諾;

3.發電廠貯灰場重大生產安全隱患未得到有效消除或控制,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

4.安全評價機構所作的《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備案版)》對發電廠存在的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辨識、風險評價、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不全面、不準確或存在較為嚴重的評價質量問題;

5.存在其他不予通過評審的問題等。

(四)《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備案版)》、《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審查書》一式三份,發電廠、安全評價機構、東北電監局各執一份,備查。

第二十六條文檔資料管理

東北電監局、發電廠、安全評價機構均應指派專人對與本單位或本部門相關的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文檔資料,按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妥善管理,備查。

第七章驗收及公告

第二十七條根據貯灰場安全等級進行安全現狀評價驗收。

(一)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正?;覉觥钡挠枰酝ㄟ^驗收;

(二)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病態灰場”的發電企業,應在限定的時間內按正常灰場標準進行整治,消除事故隱患后予以驗收;

(三)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險情灰場”的不予以通過驗收,發電企業應限期整改,消除險情;

(四)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危急灰場”的不予以通過驗收,發電企業應立即停產,進行搶險。

第二十八條經過安全現狀評價,專家評審論證被確定為病態灰場、險情灰場和危急灰場的發電企業應向上級單位和相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東北電監局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和通報。

第二十九條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險情灰場或危急灰場的發電企業,應評為“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限期整改發電廠”。

第三十條?評定為“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限期整改發電廠”的,在整改限期內完成隱患整改后,經重新復查復評,具備條件者,可重新評為“通過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發電廠”。

第三十一條通過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的發電廠,由東北電監局統一發公告并頒發“通過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發電廠”牌匾與證書。

第八章罰則

第三十二條按本規定第二章“評價范圍及時限規定”,應進行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的發電廠,未按東北電監局下達的《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計劃》完成或不積極組織開展自查自評自改、不按規定申請評價的、弄虛作假、虛報指標企業,東北電監局將予以通報,限期整改完成。

第三十三條對于存在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生產安全隱患,且在整改期內未按《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完成的發電廠,東北電監局同地方人民政府協商后,建議電網企業將發電機組解網。

第三十四條對于存在危及發電廠或周圍環境的重大生產安全隱患,且未按規定完成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或未按《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完成隱患整改的發電廠,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將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發電廠主要負責人、主要責任者的相應責任。

第三十五條東北電監局將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中提出的重大生產安全隱患,作為區域電力安全監管及區域安全檢查重點內容。對于企業逾期未能完成的隱患整改的項目,將定期在區域內通報。

第三十六條貯灰場沒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或沒有經過安全評價的發電企業,不予以頒發“發電業務許可證”,已取得“發電業務許可證”的發電企業,吊銷“發電業務許可證”。

第九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本規定由東北電監局制定并頒布,未盡事宜,解釋權歸東北電監局。

第三十八條?本規定遇有與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國家電監會條例、規章相抵之處,以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及國家電監會條例、規章為準。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東北監管局頒布的《東北區域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規定(2008年版)》同時廢止。

附錄1: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單元評定表

附錄2:參考文獻

附件1: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申請書

附件2: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審查書

附件3:貯灰場(首次、后續)安全隱患監控計劃、整改承諾書

附件4:貯灰場安全現狀評價(首次、后續)隱患整改確認書。

篇3:安全現狀評價的程序

安全評價過程本身是評價質量的具體體現,將安全評價工作程序化、標準化是提高安全評價質量的有效方法。陜西秦安煤礦安全評價事務有限公司通過對72個煤礦進行的安全現狀綜合評價,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形成了一套較科學的評價工作程序。該程序分為7個階段。

一、簽訂合同階段

主要是接受企業委托,明確評價對象和范圍,簽訂評價合同。界定評價責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等。

二、準備階段

1.資料收集

主要是收集與評價相關的標準、法律法規;被評價礦井(企業)礦區或鄰近礦井的相關地質、圖紙、批文等資料,如礦井管理、采掘、通風、機電運輸等各大系統的運行現狀、礦區事故案例等。

2.確定項目組長及評價人員

根據被評價礦井的規模、能力等,任命項目評價組長,組織落實安全評價人員,根據礦井的規模、能力及實際危險程度等確定所需評價人員,一般礦井5人,復雜礦井7~8人。

3.編制評價大綱

由項目組長召開評價小組會議,編制評價大綱:

(1)以公司《作業指導書》為依據,并結合評價礦井的實際情況編寫該礦井的《××煤礦評價大綱》。

(2)《××煤礦評價大綱》編制完成之后,結合礦井實際情況分別確定量化分析中的事故樹方法、類比法等的具體框架,擬定評價方法;編制《安全檢查表》對大綱進行評審,確保評價有針對性。

三、現場調研階段

每一位評價人員應本著“誰評價、誰檢查、誰負責”的態度,在現場評價中堅持合法性、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的原則?,F場調研分為6個過程。

1.接洽示證過程

按照評價程序向礦方出示評價公司的《評價資質》證書、營業執照、評價人員資質,介紹評價的基本程序及評價人員,說明評價依據、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項等。

2.現場調查與資料收集

按《安全檢查表》評價項目的要求,分專業查看礦井文字資料,收集整理并取得有關的復印件,以作為評價真實性的依據。

具體收集以下幾方面資料:

(1)礦井自然安全條件、防治水的情況

由地質專業的評價人員進行評價,包括:

①礦井地質資料。如《礦井地質勘探報告》,交通、氣象、地震、地熱、地壓等自然安全條件。

②礦井水文地質。井口坐標、位置、地面防洪、防治水措施和系統,周邊小窯情況,礦井附近河流、環境、地面塌陷等等。

(2)安全管理

深入了解礦井生產合法性(主要是查看采礦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工商執照、礦長2證),安全管理模式,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管理制度、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情況,圖紙資料、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等。

(3)通風與防塵、防瓦斯及防火滅火情況

主要是由“一通三防”專業的評價人員進行評價。內容包括:

①礦井通風機構的設置,人員配備;礦井通風系統,風機型號、性能,井下風量、風速的分配情況及合理性;井上、下防塵消防灑水系統及其圖紙資料。

②礦井防瓦斯機構及人員配備,瓦斯等級,煤塵爆炸性等;瓦斯抽放系統運行狀況,瓦斯檢測儀器儀表的準確性等。

③礦井防滅火機構及人員配備,煤層自燃傾向性,礦井綜合防滅火制度、措施等。

(4)頂板、爆破

主要由采、掘專業人員負責評價,內容為:

礦井頂底板地質資料,開拓開采(方式、系統),采煤方法,支護方式,設備選型等。

爆破材料的管理、運輸、儲存、發放、收交等管理情況。

(5)機電運輸

主要由機電專業的人員負責評價,內容涉及:井上、下供電系統,電源的可靠性;運輸系統、提升系統等的運行狀況,可靠性和保護系統,其它機電設備、機械型號、安全標志等。

3.井下檢查

井下檢查主要是在采掘專業、一通三防專業與機電運輸專業進行。目的一是為了進一步核實井下狀況與地面資料、設計資料等的符合性;二是檢查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三是檢查作業人員的行為規范,是否持證上崗,是否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四是檢查現場存在的危險源及問題。

4.綜合分析

評價組長根據各專業評價的進展情況,召開小組會議,匯總各專業的問題,小組討論并總結所辨識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存在問題,評價結果等。

5.與礦方交換意見

評價小組與礦方召開評價會議,各專業分述其評價情況,如礦井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地點、范圍,違反《煤礦安全規程》方面的問題以及對策措施和建議等。除此之外,評價組還對礦井不合理的系統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6.再次復查階段

根據礦方傳送的整改文件,公司安排評價組成員在評價報告正式出版之前再次到現場進行礦井整改狀況的調查核實,并獲取正式資料。

四、報告編寫階段

報告編寫主要是本著“誰編寫、誰負責”的原則,要求評價人員對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必須準確、科學,所提建議措施盡可能做到全面、準確并具有針對性。即使存在問題不在所簽訂的評價合同范圍之內,本著為企業服務的態度,也必須建議礦方注意或采取有關措施加以預防,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1.再次召開小組會議

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召開評價小組會議,針對現場評價資料及礦方的整改情況,再次對《評價大綱》進行修訂和完善,并說明報告的注意事項、重點、材料合成及完成時間等。

2.各專業編寫分報告

《評價報告》正式編寫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各專業評價人員根據修訂《評價大綱》的要求,進行各專業章節的編寫與審核。

3.形成初稿

各專業編制完成之后,統一交評價項目組合成人員進行初稿的合成與編排,評價人員在評價流程表上簽字,注明交稿日期。

五、內部審核階段

內部審核階段直接關系到《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因此,公司制定了程序化、科學化的《審核程序》與審核制度等,設立了專門的評價審核組和評價流程表,在評價報告的審核中,第一稿出來后,一般都要經過2~3次的討論、修改和4個級別(評價部人員、評價部長或組長、審核部、總工)的審稿才能最終定稿。

1.初校

評價組合成初稿之后,由評價組組長依據《評價大綱》審核內容是否全面,然后交由各評價成員再次進行內容的完善與補充,最后由合成人員打印第一稿。

2.一校

出版第一稿之后,由公司審核部技術專家進行評價報告的一審工作,包括: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全面與否,危險程度的確定正確與否,評價方法的選擇科學與否,對策措施的建議準確與否,評價的結論合理與否等。技術審核部成員與評價小組通過討論進行一審稿的修訂,并出版第二稿。

3.二校

同樣由技術審核部對二審稿進行二次審核,討論修訂,出版終審稿,并簽字。

4.終校

技術審核部出版終審稿之后,交由公司總工進行終審稿的審核修訂,并簽字。

六、出版并交付企業

由綜合部按修訂的終審稿正式版本一冊,返至評價組項目負責人,交各專業評價人員進行最后的審查。并由評價組成員及審核部人員簽字出版,交付企業。

七、評價資料歸檔階段

評價工作完成后,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將評價資料、整改資料、底稿、初稿及一審、二審、終審稿等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