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氣管道安全技術要求
在集中供應焊接切割用氣體的情況下,乙炔、氧氣等是用導管輸送的。乙炔、氧氣等金屬焊接切割用氣體的輸送管道均屬于壓力管道。因此,其設計、制定、安裝和使用維修既要考慮輸送介質的特點,更要符合國家各部門對壓力管道的普遍要求。
一、管道發生燃燒爆炸的原因
(1)氣體在管內流動時,發生與管道的摩擦,超過一定的流速就會產生靜電積聚而放電。靜電電壓在300V時,由于靜電放電,足以引起汽油、煤油以及煤氣、乙炔等可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氣發生燃燒或爆炸。
由于雷擊產生巨大的電磁熱和靜電作用也常使管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2)外部明火導入管道內部,如管道附近明火的導入以及與管線相連的焊接工具因回火導入管內。(3)由于漏氣,在管道外圍形成爆炸性氣體停滯的空間,遇明火而發生燃燒爆炸。(4)氧氣管道閥門在有油脂存在的條件下,極易引起燃燒和爆炸。乙炔及其它可燃氣體與管道內部或外部的油脂混合后,會增加燃燒爆炸的危險性。(5)管道過分靠近熱源,使管內氣體過熱而引起燃燒爆炸。(6)管道內的鐵銹等金屬微粒隨氣體高速流動時的摩擦熱和碰撞熱(尤其在管道拐彎處),也會引起管道燃燒爆炸。二、對輸氣管道的安全要求(一)管道及其附件的選用(1)氧氣管道的管材一般應選用無縫鋼管、銅管(如黃銅管),不論架空或地溝敷設或埋設,一般工作壓力在3MPa以下者,多采用無縫鋼管;工作壓力在3MPa以上者,多采用銅管(如黃銅管)。管道拐彎處,應采用彎曲半徑較大內部光滑的彎頭。管子的連接應采用焊接。(2)乙炔管道應選用無縫鋼管,管子內徑與壁厚按氣體壓力確定,壓力為0.007MPa~0.15MPa的中壓乙炔管道,管子內徑不應超過80mm,壁厚為2~4.5mm;壓力為0.15MPa~2.5MPa的高壓乙炔管道,管子內徑不應超過20mm,壁厚為2~4mm。管子的連接應采用焊接。(3)管道附件如閥門、法蘭、墊片等也應根據有關規定選用。(二)管道的敷設管道在室內外架設或地溝敷設或埋設,都應按相應的有關規定進行,且必須有可靠的接頭裝置。(三)管道投入使用前的處理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應對管道內進行徹底清理,可用空氣或惰性氣體吹除管道內殘留物如氧化皮、焊渣、焊條頭、砂石顆粒等,并對管道作脫脂處理,以清除管內殘存的油脂。為保證使用安全,還必須進行強度和氣密性試驗。輸送乙炔氣體的管道,還應加裝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四)限制輸氣管道中氣體的流速(1)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不應超過表2—8的規定。(2)乙炔在管中的最大流速,不應超過下列規定:①廠區和車間乙炔管道,乙炔的工作壓力為0.007MPa~1.5MPa時,其最大流速為8m/s。②乙炔站內的乙炔管道,乙炔的工作壓力為2.5MPa及其以下時,其最大流速為4m/s。表2—8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氧氣工作壓力(MPa)≤0.10.6~1.61.6~3≥10氧氣流速(m/s)201084注:在表列壓力范圍以外者,其流速可按比例推算。三、安全管理壓力管道使用單位應負責本單位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并應履行以下職責:(1)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壓力管道的技術規程、標準,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2)應有專職或兼職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3)壓力管道及其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及其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時,有權拒絕驗收;(4)建立技術檔案,并到企業所在地(市)級或其委托的縣級有關行政部門登記;(5)對壓力管道操作人員和壓力管道檢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6)制定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計劃,安排附屬儀器儀表、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的定期檢驗和檢修工作;(7)對事故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報告省級以上(含省級,下同)主管部門和省以上的有關部門;(8)對輸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質的壓力管道應建立巡線檢查制度,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據需要建立搶險隊伍,并定期演練;(9)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并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防止事故的發生;(10)按有關規定應負責的其他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此外壓力管道管理人員、檢查人員和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法律、法規、技術規程、標準和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
篇2:輸氣管道施工技術交底
輸氣管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1、工程概況
本段線路屬于干線第15B施工標段,位于甘肅省靈臺縣,干線第15B施工標段靈臺縣段起于涇川縣-靈臺縣交界的廟灘,起點樁號為BO000(*=3899426.23,Y=.61),總的走向為東南,經獨店、吊街、穿越達溪河后沿史家溝敷設,經蔡家河,止于陜西省界的麟游縣河西鄉南溝村,終點樁號為樁BO063(*=3873705.44,Y=.69),全線均在甘肅省靈臺縣境內,線路水平長度為33.716km,實際長度為33.80km,設置壓氣站1座。
管徑為Φ1219mm,輸送介質為凈化天然氣,輸送溫度0~60℃,設計壓力10MPa。
2、氣象情況
本區域屬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干旱、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率。自1465年~1933年的469年間,有47年發生過各種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區內對管道有影響災害天氣主要為暴雨、洪水等。尤其暴雨強度大,來勢兇猛,對管道建設影響較大,搶降雨形成的洪水來勢猛,歷時短,暴漲暴落,而黃土抗沖蝕能力差,常易引起沖溝迅速擴展、加劇溯源侵蝕,河流側蝕拓寬、塌岸,斜坡崩塌等災害。暴雨、洪水是本段線路地質災害最大的誘因。該場地屬于季節性凍土地區,最大凍土深度69cm。
3、參考的規范
《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03)
《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69-2007)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Q/SYGJ*0109-2008)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水工保護技術規范》(Q/SYGJ*0118-2007)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規范》(Q/SYGJ*0124-2007)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安全與環境監理技術規范》(Q/SYGJ*0119-2007)
4、施工技術要求
4.1施工準備
5.1.1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進行技術交底,探討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4.1.2開工前預先與監理單位聯系,按照監理要求辦理施工材料進場報驗手續。
4.2材料選用及技術要求
水工保護是線路工程防護設施,對管線使用過程中的保護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對水工保護用料技術要求非常嚴格,必須進行嚴格挑選驗收。材料采購堅持因地制宜、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的原則,進場材料必須有材質證明書、合格證及相關證明,禁止不合格產品,無證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4.2.1漿砌石擋土墻
4.2.1.1漿砌石砌筑用石料(主要是塊石或片石)選用質地均勻、堅硬、無裂縫、不易風化的石料,石面無風化屑、泥跡、污垢,對所用石料要進行抗壓試驗,極限抗壓強度應不小于MU30,厚度不小于15cm,嚴禁使用風化石,砂漿M7.5砌筑,外露部分采用M10砂漿勾縫,不得形成通縫。墻頂用1:3水泥砂漿抹成5
篇3:輸氣管道安全技術要求
在集中供應焊接切割用氣體的情況下,乙炔、氧氣等是用導管輸送的。乙炔、氧氣等金屬焊接切割用氣體的輸送管道均屬于壓力管道。因此,其設計、制定、安裝和使用維修既要考慮輸送介質的特點,更要符合國家各部門對壓力管道的普遍要求。
一、管道發生燃燒爆炸的原因
(1)氣體在管內流動時,發生與管道的摩擦,超過一定的流速就會產生靜電積聚而放電。靜電電壓在300V時,由于靜電放電,足以引起汽油、煤油以及煤氣、乙炔等可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氣發生燃燒或爆炸。
由于雷擊產生巨大的電磁熱和靜電作用也常使管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2)外部明火導入管道內部,如管道附近明火的導入以及與管線相連的焊接工具因回火導入管內。(3)由于漏氣,在管道外圍形成爆炸性氣體停滯的空間,遇明火而發生燃燒爆炸。(4)氧氣管道閥門在有油脂存在的條件下,極易引起燃燒和爆炸。乙炔及其它可燃氣體與管道內部或外部的油脂混合后,會增加燃燒爆炸的危險性。(5)管道過分靠近熱源,使管內氣體過熱而引起燃燒爆炸。(6)管道內的鐵銹等金屬微粒隨氣體高速流動時的摩擦熱和碰撞熱(尤其在管道拐彎處),也會引起管道燃燒爆炸。?二、對輸氣管道的安全要求(一)管道及其附件的選用(1)氧氣管道的管材一般應選用無縫鋼管、銅管(如黃銅管),不論架空或地溝敷設或埋設,一般工作壓力在3MPa以下者,多采用無縫鋼管;工作壓力在3MPa以上者,多采用銅管(如黃銅管)。管道拐彎處,應采用彎曲半徑較大內部光滑的彎頭。管子的連接應采用焊接。??(2)乙炔管道應選用無縫鋼管,管子內徑與壁厚按氣體壓力確定,壓力為0.007MPa~0.15MPa的中壓乙炔管道,管子內徑不應超過80mm,壁厚為2~4.5mm;壓力為0.15MPa~2.5MPa的高壓乙炔管道,管子內徑不應超過20mm,壁厚為2~4mm。管子的連接應采用焊接。(3)管道附件如閥門、法蘭、墊片等也應根據有關規定選用。(二)管道的敷設管道在室內外架設或地溝敷設或埋設,都應按相應的有關規定進行,且必須有可靠的接頭裝置。(三)管道投入使用前的處理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應對管道內進行徹底清理,可用空氣或惰性氣體吹除管道內殘留物如氧化皮、焊渣、焊條頭、砂石顆粒等,并對管道作脫脂處理,以清除管內殘存的油脂。為保證使用安全,還必須進行強度和氣密性試驗。輸送乙炔氣體的管道,還應加裝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四)限制輸氣管道中氣體的流速(1)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不應超過表2—8的規定。(2)乙炔在管中的最大流速,不應超過下列規定:①廠區和車間乙炔管道,乙炔的工作壓力為0.007MPa~1.5MPa時,其最大流速為8m/s。②乙炔站內的乙炔管道,乙炔的工作壓力為2.5MPa及其以下時,其最大流速為4m/s。表2—8?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氧氣工作壓力(MPa)≤0.10.6~1.61.6~3≥10氧氣流速(m/s)201084注:在表列壓力范圍以外者,其流速可按比例推算。三、安全管理壓力管道使用單位應負責本單位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并應履行以下職責:(1)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壓力管道的技術規程、標準,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2)應有專職或兼職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3)壓力管道及其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及其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時,有權拒絕驗收;(4)建立技術檔案,并到企業所在地(市)級或其委托的縣級有關行政部門登記;(5)對壓力管道操作人員和壓力管道檢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6)制定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計劃,安排附屬儀器儀表、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的定期檢驗和檢修工作;(7)對事故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報告省級以上(含省級,下同)主管部門和省以上的有關部門;(8)對輸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質的壓力管道應建立巡線檢查制度,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據需要建立搶險隊伍,并定期演練;(9)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并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防止事故的發生;(10)按有關規定應負責的其他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此外壓力管道管理人員、檢查人員和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法律、法規、技術規程、標準和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