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第三五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第三五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326

為確保全年生產任務的完成,盡早出煤,現需對第三、第五巷進行支護,為保證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現場概況:

所支護巷道位于南主回風西側,原為小窯掘進完成的巷道,巷高為2.2米,寬4—6米,頂板完整,巷幫有少量片幫巷道全長190米。

二、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巷道支護沿巷道中線支設,采用直徑不小于160mm、長2400mm的紅松圓木打雙排點柱支護,排距1.5m,柱距2.5m,每三排點柱后架一架矩形棚棚梁采用2500mm長,直徑不小于160mm的紅松圓木,棚腿采用高度合適的紅松圓木,直徑不小于160mm,腿梁之間要用把釘釘緊。

2、支護要由外向里逐架進行。點柱支設要打在實底上,柱子要垂直于頂底板,偏差不大于1°,點柱直線度小得超過±50mm,柱子要迎山有力,不得退山架設。棚子要接頂嚴密。當巷道寬度大于6米時在已架點柱兩側補打點柱。當遇頂板不好時要架棚通過,棚距縮小為1米。

3、施工方法:

安全檢查——支設點柱(頂板不好處架棚)——架棚——驗收。

其中安全檢查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按照以上施工方法由外向里逐架進行,直至將所修巷道修完為止。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開工前,先檢查工作面地點的瓦斯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禁止入內。

2、施工作業前,要由外向里認真檢查,用鐵揪和鎬處理掉頂幫活煤活矸,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3、人員運料時,必須兩人抬一根圓木,運到指定地點卸料時兩人要配合好,一頭先放穩后再將另一頭穩,確保圓木不會彈起傷人。

4、架設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嚴禁一次架設2架以上,嚴禁超控頂作業。

5、支護必須支設在實底上,嚴禁在浮煤上架設,必要時穿鞋戴帽。

6、打點柱之前,先用長柄工具將頂幫的活煤矸塊找凈,確認安全后,操作人員方可站在安全地點施工,并有專人觀察頂幫的變化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并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待隱患處理好后,方可進入作業,支護要用背板、木楔接頂嚴實,安全可靠。

7、整個施工過程中,通風科、安調科要設專職瓦檢員、安檢員檢查三、五巷瓦斯和安全監督。

8、在整個施工期間,要密切注視瓦斯涌出情況,瓦檢工必須認真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情況,杜絕空班漏檢。班組長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并將其懸掛在工作地點距頂板不大于300mm處。

9、整個施工期間,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10、當出現頂板掉碴,用長把工具敲擊時發出沉悶的聲音或巖石有清脆的斷裂聲,支柱急劇下降,頂板淋水增大等情況,均為冒頂事故的先兆,應立即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11、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退路暢通。

12、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必須派跟班隊長進行跟班,統一指揮,現場把好質量關與安全關。

篇2:巷道維修工崗位責任制

1、負責巷修技術工作,貫徹執行上級的各項技術規定,保證組織技術措施的執行和貫徹。

2、認真執行作業計劃,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施工質量,各項技術指標的順利完成。

3、參加有關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修改、制定和完善、追蹤和檢查規程措施的執行情況,并根據生產現場和設計條件制定修改不符合實際條件的措施,保證施工的安全。

4、熟悉地質和地區情況,掌握地質變化,做好超前預測預報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注意積累技術資料,不斷改進技術管理,有特殊情況及時與技術科取得聯系,并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

5、參加職工安全技術培訓教育,上好技術課,抓好技術練兵,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作好職工上崗換證工作。

篇3:巷道維修管理制度范本

一、礦井必須建立巷道維修組織機構和專門的維修隊伍,按規定配齊專門的設備、器材和工具。巷道維修隊伍要保持相對穩定。

二、礦井應加強對巷道維修工作的領導,對每個巷修工程都要進行質量驗收,視情節給予獎勵或罰款。

三、每半年要組織進行一次巷道維修鑒定工作,由生技科技術人員根據普查情況填寫巷道臺帳及有關卡片,并填繪井巷失修情況圖,必要時可以擬寫巷道失修情況報告及處理意見,經礦長批準后交有關單位施工。

四、新掘巷道在投入使用前,由生產礦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辦理交接手續,由使用監區或巷修監區管理。

五、巷道工作必須納入年、季度計劃,對井下巷道維修實行計劃管理,巷修單位要嚴格按計劃施工。

六、巷修人員應實行井下巷道巡回檢查制度,月底寫出工作總結,遇到特殊情況,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盡量做好巷道的預先維護工作。

七、巷道的修復工作應根據支護結構、工作條件、支架破壞程度、井巷圍巖變形程度等情況采取不同的維修措施,并編寫相應的安全措施,嚴防頂板冒落傷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八、維修巷道時,應對巷道維修地點進行瓦斯濃度測定,只有在回風流中,有害氣體的濃度符合要求時,才能進行維修工作。

九、巷道維修必須保持巷道設計斷面,保證通風、運輸的暢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過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