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放炮安全技術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應滿足“五不、兩少、兩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壞頂板;不崩倒、崩壞支架;不崩翻刮板輸送機;不留底煤,以減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塊煤炭,以減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兩高”:爆破自裝率高,爆破后要求煤體松動適度,使盡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輸送機,以減少人工攉煤量,同時防止把煤拋到采空區一側,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證采煤工作面的循環進度。
“兩少”:爆破消耗的時間少,應盡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個數,以減少放炮次數,縮短放炮的輔助時間,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應合理布置炮眼和裝藥量,降低炸藥、雷管消耗量,提高經濟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進行爆破作業時,還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為以下基本內容:
(1)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都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雷管。
(2)放炮工作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取得放炮合格證的專職放炮員擔任。放炮作業包括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
(3)放炮作業時,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4)裝藥前和放炮前后,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20m以內瓦斯濃度達到0.8%時,不準裝藥、放炮,同時附近20m以內,都必須進行灑水降塵。
(5)炮眼封泥必須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實。嚴禁放糊炮和明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為1.0m以下的薄煤層或煤質松軟、節理發達的中厚煤層中,可沿工作面中間打一排向下傾斜的炮眼,稱為單排眼,如圖5--7所示。炮眼與工作面煤壁的夾角為65。~75。。
(2)雙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1.0m~1.5m,煤質中硬的中厚煤層中,可靠近頂、底板沿工作面打兩排眼,稱為雙排眼,如圖5-8所示。如上、下兩排眼互相錯開,又稱三花眼。
底眼位于工作面下部,靠近底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下部的煤沿底板首先拋出,起掏槽眼的作用,為中間眼和頂眼的爆破創造條件。底眼在垂直面上有俯角,俯角為10。~15。,眼底距底板約0.2m左右,以不留底煤而不破碎底板為原則,使底板保持完整,又便于裝煤。
中間眼(又稱腰眼)位于煤層頂板與底板之間。它的作用是進一步擴大底眼掏槽,保證頂眼在對頂板震動極小的情況下,
頂眼位于采煤工作面上部,靠近頂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沿頂板崩落而不留頂煤。頂眼在垂直面上有仰角,一般為5°~10°,眼底距頂板0.1m~0.5m,視煤質軟硬及煤的粘頂情況而定,以不破碎頂板的完整性為原則,如頂板不穩定時,則頂眼平行頂板
(三)采煤工作面爆破參數確定
1.炮眼角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頂眼一般有仰角,底眼有俯角,視頂底板穩定程度及煤質軟硬情況而定。炮眼與煤壁在水平面的角度,一般為65°~75°。煤質較軟時取較大值,煤質較硬時取較小值。由于絕大多數炮眼都是在一個自由面的條件下爆破,所以炮眼的水平角度都不宜過大,否則將降低炮眼利用率,使煤體得不到充分爆破,但又不能過小,否則爆破時將大量的煤塊拋向采空區,并易崩倒工作面支架,既造成煤炭資源損失,又不利于安全生產。當采用機械化采煤,因煤質堅硬需放震動炮松動煤體時,炮眼的水平角度則可大些。
2.炮眼深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取決于一次推進度和回采工藝要求。炮采工作面一般多采用小進度,一次推進度為1.0m~1.2m。采用金屬支柱、絞接頂梁的炮采工作面,每次進度應根據頂梁長度而定,而炮眼深度要大于每次進度0.2m。目前炮采一次推進度較小,每個炮眼裝藥量少,可實行一次多炮作業方式,能較好地提高爆破裝煤率,頂板受震動小,懸頂面積小,有利于頂板管理。
頂板較好的工作面,炮眼深度可為1.6m~1.8m。目前炮采工作面提高單產的措施很多,其中包括加大一次開幫深度,縮短放炮、準備、回收、放頂等輔助作業時間等。總之,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應結合頂板狀況、支護設計、裝運能力、回采工藝及勞動組織等因素綜合考慮。
3.炮眼間距
鄰近炮眼的間距,可根據煤的硬度、厚度和塊度要求而定。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間距一般為1.0m~1.2m。頂眼與頂板距離,在一次采全高時,一般為0.3m~0.5m;分層開采時,采頂層煤時一般為0.3m~0.5m,采中、底層煤時一般以0.4m~0.6m為宜。底眼一般應高出刮板輸送機0.2m。
4.裝藥量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裝藥量是指每米炮眼的炸藥用量。它是依據煤層硬度、炮眼數目、炮眼深度而定的,并與工作面的采高、循環進度有關。
一般頂眼、中間眼的裝藥量比底眼要少,采用雙排眼、三花眼布置時,底眼與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5~0.7的比例分配;采用三排眼、五花眼布置時,底眼、中間眼、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75:0.5的比例分配。
裝藥時,有些人認為多裝藥總比少裝藥好,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炸藥,還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1)裝藥量過大,會不同程度地破壞圍巖的穩定性,易崩倒支架,造成工作面冒頂事故。
(2)裝藥量過大,勢必會造成所爆煤、巖過度粉碎,且拋擲距離遠。在采煤工作面會把煤崩人采空區,降低了采出率和塊煤率,增加噸煤成本。同時又會產生大量煤(巖)塵,影響職工健康,威脅安全生產。
(3)裝藥量過大,會使炮泥充填長度減小,不但降低爆破效果,而且易使爆破火焰沖出眼口,可能引燃瓦斯、煤塵,導致瓦斯和煤塵爆炸事故。
(4)裝藥量過大,爆炸后產生的炮煙和有害氣體相應增加,延長了排煙時間,不利于職工健康。
(5)裝藥量過大,往往會崩壞采煤工作面的電氣、機械設備,造成工作面停電停產。
所以,炮眼內裝藥量過大,從經濟上和安全上都是有害的。炮眼內裝藥量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執行。
(四)采煤工作面放炮安全要求
為確保工作面放炮工作的安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放炮,即十不放炮:
(1)采煤工作面工具未收拾好,機電設備、電纜未加保護,不準放炮。
(2)工作面未檢查瓦斯濃度或放炮地點附近20in以內風流。
(3)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未經清掃煤塵和灑水降塵,不準放炮。
(4)工作面通風量不足,而又未改善通風狀況以前,不準放炮。
(5)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安全暢通,工作面頂板、支架不完整,煤壁片幫、有傘檐等不安全隱患而又未處理時,不準放炮。
(6)放炮母線長度不夠,放炮母線又未懸掛好,不準放炮。
(7)不執行一次裝藥、一次起爆(在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不準放炮。
(8)發爆器不防爆或有故障,一個采煤工作面同時使用兩臺以上(包括兩臺)發爆器,不準放炮。
(9)工作面人員未撤離到警戒線以外的頂板、支架完好的安全地點,不清點人數,未設好警戒崗哨,不準放炮。
(10)不發出三聲放炮信號,不準放炮。
篇2:采煤工作面放炮安全技術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應滿足“五不、兩少、兩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壞頂板;不崩倒、崩壞支架;不崩翻刮板輸送機;不留底煤,以減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塊煤炭,以減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兩高”:爆破自裝率高,爆破后要求煤體松動適度,使盡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輸送機,以減少人工攉煤量,同時防止把煤拋到采空區一側,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證采煤工作面的循環進度。?
“兩少”:爆破消耗的時間少,應盡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個數,以減少放炮次數,縮短放炮的輔助時間,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應合理布置炮眼和裝藥量,降低炸藥、雷管消耗量,提高經濟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進行爆破作業時,還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為以下基本內容:
(1)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都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雷管。
(2)放炮工作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取得放炮合格證的專職放炮員擔任。放炮作業包括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
(3)放炮作業時,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4)裝藥前和放炮前后,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20m以內瓦斯濃度達到0.8%時,不準裝藥、放炮,同時附近20m以內,都必須進行灑水降塵。
(5)炮眼封泥必須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實。嚴禁放糊炮和明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為1.0m以下的薄煤層或煤質松軟、節理發達的中厚煤層中,可沿工作面中間打一排向下傾斜的炮眼,稱為單排眼,如圖5--7所示。炮眼與工作面煤壁的夾角為65。~75。。
(2)雙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1.0m~1.5m,煤質中硬的中厚煤層中,可靠近頂、底板沿工作面打兩排眼,稱為雙排眼,如圖5-8所示。如上、下兩排眼互相錯開,又稱三花眼。
底眼位于工作面下部,靠近底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下部的煤沿底板首先拋出,起掏槽眼的作用,為中間眼和頂眼的爆破創造條件。底眼在垂直面上有俯角,俯角為10。~15。,眼底距底板約0.2m左右,以不留底煤而不破碎底板為原則,使底板保持完整,又便于裝煤。
中間眼(又稱腰眼)位于煤層頂板與底板之間。它的作用是進一步擴大底眼掏槽,保證頂眼在對頂板震動極小的情況下,
頂眼位于采煤工作面上部,靠近頂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沿頂板崩落而不留頂煤。頂眼在垂直面上有仰角,一般為5°~10°,眼底距頂板0.1m~0.5m,視煤質軟硬及煤的粘頂情況而定,以不破碎頂板的完整性為原則,如頂板不穩定時,則頂眼平行頂板
(三)采煤工作面爆破參數確定
1.炮眼角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頂眼一般有仰角,底眼有俯角,視頂底板穩定程度及煤質軟硬情況而定。炮眼與煤壁在水平面的角度,一般為65°~75°。煤質較軟時取較大值,煤質較硬時取較小值。由于絕大多數炮眼都是在一個自由面的條件下爆破,所以炮眼的水平角度都不宜過大,否則將降低炮眼利用率,使煤體得不到充分爆破,但又不能過小,否則爆破時將大量的煤塊拋向采空區,并易崩倒工作面支架,既造成煤炭資源損失,又不利于安全生產。當采用機械化采煤,因煤質堅硬需放震動炮松動煤體時,炮眼的水平角度則可大些。
2.炮眼深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取決于一次推進度和回采工藝要求。炮采工作面一般多采用小進度,一次推進度為1.0m~1.2m。采用金屬支柱、絞接頂梁的炮采工作面,每次進度應根據頂梁長度而定,而炮眼深度要大于每次進度0.2m。目前炮采一次推進度較小,每個炮眼裝藥量少,可實行一次多炮作業方式,能較好地提高爆破裝煤率,頂板受震動小,懸頂面積小,有利于頂板管理。
頂板較好的工作面,炮眼深度可為1.6m~1.8m。目前炮采工作面提高單產的措施很多,其中包括加大一次開幫深度,縮短放炮、準備、回收、放頂等輔助作業時間等。總之,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應結合頂板狀況、支護設計、裝運能力、回采工藝及勞動組織等因素綜合考慮。
3.炮眼間距
鄰近炮眼的間距,可根據煤的硬度、厚度和塊度要求而定。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間距一般為1.0m~1.2m。頂眼與頂板距離,在一次采全高時,一般為0.3m~0.5m;分層開采時,采頂層煤時一般為0.3m~0.5m,采中、底層煤時一般以0.4m~0.6m為宜。底眼一般應高出刮板輸送機0.2m。
4.裝藥量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裝藥量是指每米炮眼的炸藥用量。它是依據煤層硬度、炮眼數目、炮眼深度而定的,并與工作面的采高、循環進度有關。
一般頂眼、中間眼的裝藥量比底眼要少,采用雙排眼、三花眼布置時,底眼與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5~0.7的比例分配;采用三排眼、五花眼布置時,底眼、中間眼、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75:0.5的比例分配。
裝藥時,有些人認為多裝藥總比少裝藥好,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炸藥,還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1)裝藥量過大,會不同程度地破壞圍巖的穩定性,易崩倒支架,造成工作面冒頂事故。
(2)裝藥量過大,勢必會造成所爆煤、巖過度粉碎,且拋擲距離遠。在采煤工作面會把煤崩人采空區,降低了采出率和塊煤率,增加噸煤成本。同時又會產生大量煤(巖)塵,影響職工健康,威脅安全生產。
(3)裝藥量過大,會使炮泥充填長度減小,不但降低爆破效果,而且易使爆破火焰沖出眼口,可能引燃瓦斯、煤塵,導致瓦斯和煤塵爆炸事故。
(4)裝藥量過大,爆炸后產生的炮煙和有害氣體相應增加,延長了排煙時間,不利于職工健康。
(5)裝藥量過大,往往會崩壞采煤工作面的電氣、機械設備,造成工作面停電停產。
所以,炮眼內裝藥量過大,從經濟上和安全上都是有害的。炮眼內裝藥量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執行。
(四)采煤工作面放炮安全要求
為確保工作面放炮工作的安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放炮,即十不放炮:
(1)采煤工作面工具未收拾好,機電設備、電纜未加保護,不準放炮。
(2)工作面未檢查瓦斯濃度或放炮地點附近20In以內風流。
(3)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未經清掃煤塵和灑水降塵,不準放炮。
(4)工作面通風量不足,而又未改善通風狀況以前,不準放炮。
(5)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安全暢通,工作面頂板、支架不完整,煤壁片幫、有傘檐等不安全隱患而又未處理時,不準放炮。
(6)放炮母線長度不夠,放炮母線又未懸掛好,不準放炮。
(7)不執行一次裝藥、一次起爆(在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不準放炮。
(8)發爆器不防爆或有故障,一個采煤工作面同時使用兩臺以上(包括兩臺)發爆器,不準放炮。
(9)工作面人員未撤離到警戒線以外的頂板、支架完好的安全地點,不清點人數,未設好警戒崗哨,不準放炮。
(10)不發出三聲放炮信號,不準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