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強力皮帶機更換皮帶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任務簡介
根據礦統一安排,定于2007年10月1日――10月3日對主井強力皮帶機全部皮帶進行更換。為保證此次檢修施工安全,根據現場情況對本次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評價如下,作為編制此次檢修安全技術措施依據。
二、施工可能出現風險及評價內容
(一)技術風險評價
1、風險因素:施工時,鋼絲繩套與槽鋼及工字鋼未用木批或膠帶墊實。
風險:棱角接觸處割壞鋼絲繩,造成斷繩事故。
防范措施:施工時,鋼絲繩套與槽鋼及工字鋼必須用木批或膠帶墊實。
2、風險因素:絞車控制按鈕及制動閘,控制不靈敏可靠。
風險:造成膠帶下滑等事故,無法正常施工。
防范措施:絞車控制按鈕及制動閘,確保控制靈敏,制動可靠。
3、風險因素:安裝疊舊皮帶裝置時,其下方有人或工作。
風險:緊鋼絲繩發生事故時,砸傷其下方人員。
防范措施:安裝疊舊皮帶裝置時,其下方嚴禁有人或工作。
4、風險因素:絕緣用品、驗電工器具損壞。
風險:在停送電過程中造成人員觸電事故。
防范措施:安排專人提前進行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
5、風險因素:絞車控制按鈕及制動閘,控制不靈敏,制動不可靠。
風險:施工中出現傷人事故。
防范措施:絞車控制按鈕及制動閘,確保控制靈敏,制動可靠。
6、風險因素:停電后未掛停電牌。
風險:因誤送電造成施工人員觸電事故。
防范措施:嚴格執行停電后掛停電牌制度,并專人負責監督。
7、風險因素:專用膠帶卡子、滑靴卡膠帶時未加襯墊。
風險:造成膠帶下滑事故。
防范措施:專用膠帶卡子、滑靴卡膠帶時必須加好襯墊,以防止膠帶下滑。
8、風險因素:驅動間的行車不設專職操作。
風險:操作不熟練,造成損壞設備或傷人事故
防范措施:驅動間的行車必須專職操作。
9、風險因素:起吊時,起吊物下方及失重范圍內有人或工作。
風險:起吊物滑落,造成傷人事故。
防范措施:起吊時,起吊物下方及失重范圍內,嚴禁有人或工作。
10、風險因素:起吊時,不進行試吊。
風險:起吊物滑落,造成損壞設備或傷人事故。
防范措施:起吊時,先進行試吊,正常后緩慢起吊,時刻注意起吊物情況。
(二)管理風險評價
1、風險因素:無施工負責人統一進行指揮
風險:施工混亂,導致不安全隱患、影響施工進度
防范措施:安排專人負責整個施工,嚴禁多人同時指揮。
2、風險因素:無安全監護人進行現場安全監護
風險: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人員違章不能及時制止,造成違章
防范措施:安排專人監護整個施工安全,發現違章及時制止并糾正。
3、風險因素:施工人員不足
風險:影響施工進度,因人員緊張造成疲勞作戰,影響安全。
防范措施:配足充足的專業施工人員。
4、風險因素:無施工措施或施工措施未進行審批
風險:施工人員無法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類不安全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在施工過程中造成事故發生。
防范措施:由技術人員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由各責任部門、人員進行審批,提出審批建議。
5、風險因素:施工措施未進行傳達學習
風險:施工人員無法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類不安全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在施工過程中造成事故發生
防范措施:由施工負責進行傳達學習,施工人員學習后進行簽字確認。
(三)人員風險評價
1、風險因素:非專職電工操作電氣設備停送電
風險:不熟悉電氣操作規程,造成停送電事故
防范措施:安排專職電工進行電氣設備停送電操作。
2、風險因素:施工人員未進行安全技術措施學習
風險:施工人員無法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類不安全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在施工過程中造成事故發生
防范措施:進行統一學習并簽字確認。
3、風險因素:施工人員不聽從指揮、精神不振
風險:施工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施工、人員精力不集中造成不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嚴禁參與本次施工。
4、風險因素:人員抬滑靴部件時,不協調一致,統一號令。
風險:施工時出現擠傷、碰傷人員事故。
防范措施:人員抬滑靴部件時,必須協調一致,統一號令。
主井強力皮帶機更換皮帶安全技術措施
我單位主井強力皮帶機膠帶已使用7年多,超過了膠帶正常壽命和更換周期,膠帶磨損嚴重,部分接頭已多次硫化,使用中出現了接頭處的鋼繩芯存在老化、接頭變形現象,給安全運行造成重大隱患,因此必須進行更換。為保證主井皮帶機更換膠帶施工安全,確保施工方案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任務
1、在驅動間南側安裝疊舊皮帶裝置及兩部11.4kw絞車(其中一部加速)。
2、在驅動間安裝兩套低速驅動裝置,驅動間北平臺安裝一部8噸回柱絞車。
3、卸載處安裝一套進新皮帶用過渡架子,窗臺安裝兩個進出皮帶用滾筒。
4、機尾滾筒前安裝一套皮帶儲藏拉緊裝置。
5、更換主井強力皮帶全部皮帶(1775米),撤除舊皮帶。
二、施工時間:
2007年10月1日至10月3日
三、技術特征
1、強力皮帶機
型號:g*型?長度:883米?傾角:17°17′
2、強力膠帶
規格:g*3150帶寬:1000mm?每米重量:46.21kg?新帶厚:25mm,
3、提升回柱絞車
(1)型號:jh-20?位置:卸載機頭南25米?固定方式:砼基礎
提升鋼絲繩直徑:1寸?最大提升能力:20t用途:提升強力膠帶
(2)型號:jh-8?位置:驅動間北平臺東側固定方式:鋼絲繩預留
提升鋼絲繩直徑:5分?最大提升能力:8t用途:牽引強力膠帶
四、施工前準備工作
1、準確測量好主井皮帶舊皮帶長度,新皮帶更換長度以舊皮帶為基準(1772米)。
2、新皮帶由修理廠硫化完后疊放至南窗外東側,長度為1775米(硫化接頭截割3米)。
3、測量出過渡架子與卸載架連接處經過卸載滾筒到北平臺硫化點的距離(50米)。
4、卸載機頭東側、核子稱南三米至卸載處南窗臺安裝進新皮帶用過渡架子,窗臺東側墻拆掉1.5平方米(寬1米,高1.5米),拆掉處窗臺上方安裝導向架及φ200滾筒一個,用于進新皮帶。
5、驅動滾筒以后兩側安裝防跑偏裝置,防止下松皮帶運行中跑偏,將1#被動滾筒上方橫梁做部分切割,使舊膠帶距橫梁三至四厘米。
6、安裝卸舊皮帶滑動跑車裝置。
7、安裝2部11.4kw絞車并穩固,其中一部加速,加速絞車拉跑車后頭,另一部絞車拉前頭。
8、卸載機頭窗外南廣場制作放舊皮帶防倒架子4副,放到滑動跑車正下方。
9、驅動間北平臺安裝8噸回柱絞車提新皮帶頭用。
10、驅動間2#、4#減速機安裝低速驅動裝置,1#、4#閘輪用φ30圓鋼焊手把,用來制動閘輪。
11、拆除機尾前支架4個,在機尾前制作安裝新皮帶儲藏拉緊裝置(安裝5噸手拉葫蘆一個、備用一臺8噸回柱絞車),防止余出的新皮帶影響機尾滾筒正常運行。
12、驅動間、井口準備卡皮帶用工具。
13、南窗外安裝射燈四盞用于施工照明,兩臺11.4kw絞車、兩套低速驅動裝置、一臺8t回柱絞車、一臺20t回柱絞車及硫化機安裝供電系統。
五、皮帶更換施工方案
㈠、松新皮帶
1、將選好舊皮帶開至過渡架子與卸載架連接處以北的平臺上并扒好鋼絲繩具備和新皮帶頭固定條件。
2、新皮帶扒好鋼絲繩后與舊膠帶扒好的鋼絲繩用制作好的板卡(250mm×70mm×8mm)及m8×40螺栓固定。膠帶扒頭長度不少于1米。(扒頭工作由修理廠負責)
3、將驅動間北平臺8噸回柱絞車滑頭拉至卸載窗外新皮帶處將頭固定好,從機頭東側做好的過渡架子上牽至過渡架子與卸載架連接處以北的平臺上,將舊皮帶扒好鋼絲繩與新皮帶頭鋼絲繩用板卡固定好,具備下放皮帶條件。
4、同時通知機尾人員將漲緊跑車上后面的墜砣解除,減小皮帶漲力。(機尾施工人員6人)
5、驅動間1#、4#閘輪閘把及低速驅動裝置均設專人操作,具備開車條件后,通知機尾人員準備用低速裝置開車,同時觀察驅動裝置處障礙物情況,做好驅動滾筒防跑偏人員配備(東西側各設兩人),皮帶跑偏時及時采取措施處理;設6人專門負責跟頭,有異常情況停機緊固處理;新皮帶到機尾有余皮帶時,及時用儲蒧拉緊裝置漲緊,同時卸載機頭以外設20人負責皮帶穩固前行。
6、新皮帶到機尾后反到上皮帶時重新檢查緊固的新、舊皮帶板卡是否牢固,如無其它情況繼續開車,跟頭人員繼續跟頭上走,到機頭驅動間北平臺為止,具備能打滑靴卡子,且注意所余新皮帶不得小于架子連接處到硫化點的距離(55米)。
㈡?、硫化皮帶
1、在井口安裝一部20噸回柱絞車,用于提機尾余皮帶時進行預留皮帶,絞車預留在皮帶走廊基礎柱上。
2、將驅動間3#、4#大架子之間底皮帶用大板卡固定牢。
3、在井口井字架下打小滑靴一個,用井口20噸回柱絞車預留皮帶。
4、在驅動間北平臺后打大滑靴一個,用卸載南窗外地面20噸回柱絞車提大滑靴,使驅動間上皮帶松弛。
5、在井口h架上用大板卡將上皮帶卡牢另加2副小板卡固定在井字架上。
6、在分運卸煤點將上膠帶斷開,同時在卸載后2米處將下膠帶斷開,用8噸回柱絞車及南窗外20t絞車配合將其拉至卸載南窗外利用滑動跑車疊放好。
7、用8噸回柱絞車把新皮帶后頭沿過渡架子拉到卸載滾筒以后,穿過卸載滾筒拉至驅動間北平臺硫化點。
8、拆除井口h架上皮帶大板卡及2副小板卡,用兩臺20噸回柱絞車配合提機尾余皮帶(絞車繩受力后,方可將井口卡子撤除)。上提時機尾滾筒受力上移余出空間,具備提多余皮帶條件,如果所提新皮帶未到硫化點而機尾又無余皮帶時,可用手拉葫蘆將機尾跑車上提,讓舊皮帶隨跑車跟新皮帶上滑,截止新皮帶到達硫化點為止。再將機尾跑車用5噸手位葫蘆及7分鋼絲繩套預留在機尾軌道前工字鋼上。
9、新皮帶上提具備硫化條件后,在井口h架上用大板卡將上膠帶卡牢,另加2副小板卡固定在井字架上,準備硫化。
㈢、撤除舊皮帶
1、皮帶硫化完后,拆除井口井字架下小滑靴,松驅動間3#、4#大架子之間大板卡下松下皮帶。
2、通知機尾人員將漲緊跑車后面墜砣連接好增加漲力,撤除機尾儲藏拉緊裝置,以利皮帶運行。
3、皮帶具備運行條件后,拆除井口卡上皮帶的板卡,同時拆除驅動間3#、4#大架子之間大板卡,為防止舊下膠帶在撤除中下滑,在井口h架上用大板卡對下皮帶進行預留,開啟低速裝置,用20噸絞車將舊皮帶前頭穿過游動跑車牽到窗處20噸絞車基礎處,再牽至南窗口下,將所牽舊皮帶前頭固定好后,開動2臺11.4kw絞車來回疊皮帶,舊皮帶下落廣場后人員負責排齊,當舊下膠帶運行到井口以下時拆除井口h架上大板卡。
4、舊皮帶撤完后恢復機頭驅動裝置、機尾支架,撤除機頭低速驅動裝置、機頭過渡架等,準備試車。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親自檢查施工用工器具:滑靴,膠帶專用卡子及其緊固螺栓,回柱絞車鋼絲繩、滑頭、制動閘、基礎,行車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合格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必須調試好機頭兩部11.4kw絞車及jh-20、jh-8回柱絞車的控制按鈕及制動閘,確保控制靈敏,制動可靠。
3、施工時,必須停主井強力皮帶機操作電源并閉鎖可靠,掛停電牌。
3、硫化皮帶電源,必須由專職電工負責,并聽從施工負責人安排。
4、施工用鋼絲繩套與槽鋼及工字鋼棱角接觸處必須用木批或膠帶墊實,避免割壞鋼絲繩。
5、上膠帶打預留卡子、滑靴時,必須打緊打實,人員抬滑靴部件必須協調一致,統一號令,各聯接螺栓必須緊固可靠。專用膠帶卡子、滑靴卡膠帶時必須加好襯墊,以防止膠帶下滑。
6、安裝機頭疊舊皮帶裝置時,其下方及其失重范圍內嚴禁有人或工作。
7、拆除硫化點機架、托輥時,必須將機架、托輥放置于不防礙硫化作業地點。
8、膠帶硫化結束后,必須用水冷卻,表面溫度低于40℃后方可拆除板卡,進行撤舊皮帶。
9、驅動間的行車起吊設備時必須專職操作,并聽從施工負責人指揮,起吊時,必須先進行試吊,起吊物失重范圍內嚴禁有人或工作。
10、使用低速裝置下放新膠帶時,必須專人指揮操作制動閘及觀察皮帶卡子,跟頭觀察皮帶卡子人員必須在卡子所在位置的巷道上方,且精力集中,時刻注意卡子狀況。
11、試車時,機頭、機尾必須設專人進行監護,監視膠帶接頭狀況及是否出現跑偏等異常情況。空負荷試車時間不低于1小時。
七、質量要求
1、膠帶硫化接頭長度不低于3米。
2、硫化后兩接頭無變形、表面起泡現象,竣工后試車膠帶無跑偏現象。
3、松完膠帶后,機尾漲緊車漲緊可靠,無卡阻現象。
八、驗收
施工完畢后,應對以下項目進行驗收
1、膠帶接頭硫化長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膠帶接頭表面狀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帶機試車接頭跑偏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機尾漲緊車距最下端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驗收結論:_________________
驗收人:_________________
篇2:皮帶更換安全操作規程
作業前按程序辦理危險作業審批,報相關部門知曉;
作業前,作業區安全員必須認真組織作業檢修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
皮帶更換必須由專業檢修人員參與負責;
現場作業時,必須有安全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監護,必須有作業負責人統一指揮,在確認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操作;
嚴格按照《檢修安全操作規程》、《維修工工作標準》等相關規定,進行規范化作業;
嚴格執行公司停送電制度、掛牌制度;
作業前認真檢查吊具、鎖具等工具的可靠性,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方可使用;
作業區必須確認鋼絲與皮帶鎖緊可靠,確認可靠,方可作業操作;
作業前,認真確認作業周邊環境安全因素,如作業空間、鋼結構連接焊接緊固情況、人員站位、現場照明等,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
作業人員要加強協作,互相配合,確認通訊工具完好,在皮帶更換過程中保證信息暢通。若出現信息不暢,無法確認作業指令時,必須停止一切作業活動,待重新確認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皮帶拖動過程中,禁止一切與皮帶相關的其它作業。若遇到緊急突發情況確實需要立即處理的,必須由現場作業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統一聯系指揮,在確認皮帶更換作業停止,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處理;
更換完畢必須將現場清理干凈,確認安全后,聯系崗位操作人員試車;
試車完畢,檢修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篇3:更換皮帶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到集控室辦理停電檢修報告,匯報檢修內容。
二、嚴格執行選煤作業機械維修安全規程的各項規定。
三、選擇合適的起吊工具將配重吊起。使用打磨機,碘鎢燈,電吹風時嚴格執行《臨時電源管理辦法》規定。
四、用膠將新舊皮帶粘連在一起。
五、將各種清掃器、襯板調整到適當的高度。
六、點動電動機將新皮帶斷續帶入機架,在新舊皮帶連接處及容易卡住的地方安排監護人。
七、點動皮帶機轉一周,接頭開到便于膠接的地方,前后夾板固定牢固,用吊鏈將皮帶拉緊后固定在機架上(預先考慮留有足夠余量),進行剝頭等工藝。
八、剝頭時注意分層次序,不要劃傷下層;打磨時注意操作均勻到位;用汽油清洗皮帶時,周圍5米內不得有明火,不得用碘鎢燈烘烤,清洗遺留物要妥善處理;
九、涂阻燃膠后用碘鎢燈烘烤或電吹風烘干,烘烤距離不小于200mm,烘烤要均勻。
十、粘接頭對齊后用手錘將皮帶接頭由里向外依次打勻,打擊時要避免對面站人。
粘接完成后將皮帶漲緊。
十一、退舊皮帶時要專人指揮,點動電動機斷續運轉,舊皮帶逐漸退出防止皮帶卷起傷人。
十二、皮帶退出后,清掃器、襯板恢復原位。
十三、松緊度調整好以后,設備開鎖、上電,準備試運轉。
十四、開車調試,調整皮帶無跑偏后,匯報集控室檢修結束方可使用。
十五、清理現場,清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