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瓦斯超限瓦斯超限處理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瓦斯超限瓦斯超限處理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120

根據2013年9月25日省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察組第五組暨省煤礦領域安全生產檢查組第六組會同納雍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對我礦進行安

全監察,此次檢查提出的第五條隱患問題,(10802回風巷掘進工作面、運輸下山、10803采煤工作面瓦斯多次超限,未徹底分析處理,未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針對提出的此項問題,我礦經領導班子成員認真研究決定,特制定以下防止瓦斯超限及瓦斯超限處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一、防止瓦斯超限的安全技術措施

1、加強通風,以風定產。采掘工作面,必須按規程規定所需的風量,保證正常供風,滿足生產需要。

2、按設計規定,構筑通風設施,并有專人檢查維修通風設施,做到建好、管好、維護好,保證通風系統穩定。

3、加強局部通風管理,風筒接頭要嚴密,風筒破口要及時粘補,風筒出風口離迎頭不得超過5米。

4、加強瓦斯檢查,每一個采掘工作面必須配備專職瓦檢員,每班檢查不得少于3次,其它地點由巡檢員按規定巡回檢查。

5、加強瓦斯監測、監控管理,井下各地點必須設計規定安設各種傳感器,各種儀器、儀表必須定期測試、校正,保證正常使用,必須保證監控系統穩定可靠,如有異常立即進行維修。

6、及時處理局部瓦斯積聚。采掘工作面、頂板、冒落、容易產生空頂,如體積大于0.5m3時,應及時充填或加強通風,避免瓦斯積聚。

7、采面上隅角因風流難以進入,瓦斯容易超限。放頂時必須放嚴放靠超前采面一刀回放,嚴禁滯后采面,并埋入采面上隅角一趟低負壓瓦斯抽放管路。

8、加強巷道管理。盡量減少盲巷,但已發生的盲巷,長度超過5m,如不能進行局部通風,應立即進行封閉。

二、處理瓦斯超限的安全技術措施

1、瓦檢員發現瓦斯超限,應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說明瓦斯超限地點、時間、瓦斯濃度,超限時采取的措施,地面監控室發現井下傳感器報警,必須立即通知附近場子瓦檢員或巡檢員前去查看,如有有害氣體超限,立即通知附近地點人員停止作業,撤出所有受影響的作業人員,同時匯報調度室。

2、瓦斯超限時,根據《煤礦安全規程》首先做到以下6點:

(1)、總回風巷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時,必須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爆破。

(4)、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它開關安裝地點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5)、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6)、采掘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3、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停工地點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時,必須在24小時內封閉。

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成立排放瓦斯領導小組,安全礦長、工程師任正、副組長。并成立排放人員,組織排放瓦斯人員學習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落實主要操作負責人。

2、確定排放瓦斯風流所經過的路線和方向,明確停電撤人范圍。凡受影響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風流切斷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停電,撤人,停止作業,并指定站崗人員的位置。

3、排放瓦斯必須按由外向內順序進行,必須使用5米短風筒和10米長風筒交替向前排放。嚴禁“一風吹”,確保排放的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瓦斯濃度不超過1.5%.如超過1.5%。必須控制風量,放慢排放速度,適當減少風流中瓦斯濃度,保證在1.5%之內。

4、瓦斯排放完后,指定專人檢查瓦斯,排放瓦斯的巷道和其它受影響的

地方均應檢查瓦斯,確定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時,得到調度室批準

后,方可送電,恢復工作。

5、放瓦斯之前,必須由安全礦長或工程師召開會議,根據瓦斯管理制度和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具體布置此次瓦斯排放的注意事項。每次排放瓦斯工作,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進行,決不允許一人進行此項作業。

篇2:瓦斯超限事故追查處理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現場瓦斯管理,嚴格瓦斯超限追查處理制度,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有效控制和減少瓦斯超限次數,經礦研究決定,對瓦斯超限追查處理做如下規定:

一、凡是瓦斯超限,必須按事故進行分析追查,制訂防范措施,對責任單位和負責者進行處理,追查處理結果,由事故單位負責以書面材料報送安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和通風科。

二、因管理不善,無計劃停電停風,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計劃外瓦斯超限,起濃度達到1.5%以下者,由安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主持,礦調度室、通風科和有關人員參加,進行追查處理。濃度在1.5%以上者(含1.5),由安全副礦長主持,礦相關領導、駐礦安監站長、安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礦調度室、通風科及有關人員參加,進行追查處理。

三、生產過程中由于放炮、割煤造成瓦斯超限,起濃度達到1.5%以上(含1.5%)者,由駐礦安監站長主持,有礦長、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礦總工程師、通風副總、礦調度室、安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通風科及有關科室和有關人員參加追查處理,制訂防范措施。濃度在1.5%以下者有礦總工程師主持,安監(檢)部門及有關人員參加,分析追查處理,制訂防范措施。

四、有計劃的停電、停風或采取釋放瓦斯措施等造成的瓦斯超限和有關監測系統檢測的瓦斯異常信息及瓦斯濃度值不超過1.5%,持續時間不超過3分鐘的,均不做為瓦斯超限事故處理,計劃停電停風工作必須提前制訂安全措施和瓦斯放措施,排放結束后,分別向公司生產、安全、通風和調度匯報。

五、凡發生在計劃外瓦斯超限,或生產中瓦斯濃度在1.5%以上(含1.5%)的,每次對責任罰款1000元,并對責任者按責任大小分別處以罰款和行政處分。生產過程中的瓦斯超限濃度在1.5%以下的,由礦進行追查處理,追查結果報司安監局和通風救護部。

六、為避免因風量不足導致的瓦斯超限,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以風定產原則,根據風量合理安排,采、掘工作面個數和產量,配足采掘工作面風量。每個月必須按照平朔公司風量計算細則,對采區風量和主扇實際供風能力進行一次核算,核算結果,作為月報,報送公司安監局和通風救護部。

七、加強瓦斯超限統計分析和重點瓦斯工作面的排查工作。把當月瓦斯超限記錄和下月重點瓦斯工作面名稱上報公司安監局和通風救護部。

八、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執行。以前公司下發的有關文件、管理制度等,凡與本規定不符或抵觸的,一律按本規定執行。

篇3:瓦斯超限斷電試驗安全措施范例

為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六十二條:“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的要求,結合礦井實際決定每周日下午進行風電、瓦斯電斷電試驗,為了保證試驗正常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一.對測試人員的要求:

1.測試人員必須熟悉掌握煤礦安全監控設備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和接線方法。

2.測試人員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監測監控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執證上崗作業。

3.測試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測試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有關規定操作。

二.甲烷超限斷電試驗相關事項

1.試驗時間:根據我礦生產實際,風電、瓦斯電閉鎖實驗定于每周日下午進行。

2.試驗地點:井下瓦斯傳感器懸掛地點。

3.參加實驗人員:通風科、監測監控維修人員、各區隊當班電工。

4.每周日下午,機電工漏電試驗后,由通風科組織開始進行瓦斯電、風電閉鎖實驗。

5.試驗前,必須向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匯報,征得同意后方準進行。

6.每次試驗前,由通風科負責安排人員在調度指揮中心觀察各饋電開關的狀態,并做好記錄。

7.進行風電、瓦斯電閉鎖試驗時,通風系統、供電系統必須正常,設備必須完好且性能可靠。

8.各工作面電工必須在試驗期間認真觀察每次試驗時被控開關是否能正常閉鎖,并及時恢復供電,以免影響下一個試驗點的閉鎖實驗,在本工作面全部試驗完成且試驗結果正常的情況下,方可離開。

9.風電、瓦斯電閉鎖試驗期間,嚴禁放炮。

10.每個工作面試驗完成后,現場實驗人員應立即恢復該工作面的正常供風、供電,待供風供電正常后,方可進行下一地點的試驗。

11.監測監控維修人員升井后必須做好試驗記錄,并存檔備查。

12.對風電、瓦斯電閉鎖不起作用的,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立即查找原因進行處理,處理期間嚴禁該工作面進行生產,處理完畢且重新試驗正常后,方準恢復生產。

13.新開工的工作面必須首先完善風電、瓦斯電閉鎖且經過試驗確保閉鎖靈敏可靠后,方準進行施工作業。

三.甲烷超限斷電試驗安全措施

1.測試人員下井時必須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甲烷自動檢測報警儀。

2.測試人員在巷道內行走及時和在迎頭做試驗時,要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章制度。

3.測試前,測試人員要仔細檢查周圍巷道的支護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測試工作。

4.在工作過程中,如甲烷傳感器懸掛位置較高、巷道坡度較大時,施工單位應安排人員積極配合測試人員,以保證人員的安全。

5.在測試工作地點如發現甲烷傳感器吊掛位置不符合規定要求、傳感器積塵多或監控、通訊電纜不符合標準,測試人員應與跟班電工進行整改。

登封市向陽煤業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