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回風巷噴射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回風巷噴射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090

一、概況

工作面回風巷與礦井服務年限一致,屬永久巷道;按照設計藍圖圖要求此巷道需噴射混凝土,噴射厚度為100㎜、強度為c20;為確保施工安全、噴射質量、成形達標,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前的準備

1、從地面運輸材料(水洗砂、石子、水泥、速凝劑)到工作面,必須要堆放有序,不影響其它作業。

2、購置塑料布或其它材料,遮擋、裹綁工作面回風巷噴射范圍內的管線、機電設備。

3、接風、水管,接頭要嚴密,確保不漏風、不漏水。

4、按照c20配合比:水: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劑=0.50:1.00:0.96:0.96:0.05(重量)進行配比。水泥為普硅425#,砂為堅硬干凈的中砂,含土率不大于3%,石子為5-10mm的碎石,水為不含酸堿油的水。

5、掛線,頂部一條,兩幫分別兩條;線必須要用鐵絲,繃緊、平直,固定好。

6、噴射混凝土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三、施工方法

1、噴砼前,應將受噴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噴砼前先對受噴面的浮石浮、碴進行清理,并用水清洗。

2、開機前,應詳細檢查好管路、接頭閥門、噴頭是否牢固,噴漿機各零件是否完好,各種儀表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

3、開機時,必須先開水、后開風,再送電,最后上料。停機時先停料,后停電,再關風,最后停水;噴射手在頂板完好,支護完好的地點,噴頭盡量垂直受噴面,噴射距離0.6~0.8m,噴射軌跡為螺旋型,復噴間隔時間20min;喂料工和副噴射手必須與噴射手配合好,喂料速度均勻。

喂料時必須將大石子或雜物及時清出。速凝劑添加應均勻,不得一次添加。砼平整度小于50㎜;發現輸料管拐死彎或堵管,必須先關壓風機進行處理。砼料下井時間不超過24h。

噴漿結束后,應將噴漿機清理干凈,管路盤好;嚴格控制高壓風,防止風壓突變。正常段距工作面距離不大于40m。

清理回彈料,必須要見根見底,全部清理、裝運出井。

四、質量標準

1、噴射混凝土成巷部分嚴禁露網、露筋,成形規整,底板平整,兩幫底腳必須到基礎,且做到不穿裙,不赤腳。

2、巷道噴厚必須達到設計值,并每25m打一個檢測孔,孔位必須用紅漆圈住,標上孔號。

3、成形后巷道的高、寬允許偏差范圍均為0-150mm且必須留有線痕。

五、軌道運輸安全措施

(1)絞車司機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并持有合格證的人擔任,司機必須是聽清信號后方可啟動運行。

(2)絞車司機開車前必須仔細檢查絞車的固定、制動裝置是否可靠,零部件是否齊全,嚴禁不送電松車、放飛車及有余繩、曲繩松車。

(3)礦用絞車必須使用可靠地制動定位閉鎖裝置,閘把角度30°-40°兩手把不得過位,閘輪不得有油跡,嚴禁閘皮與閘輪錯位。

(4)礦用絞車的控制開關必須采用防爆可逆磁力啟動器,嚴禁不帶電下方車輛。

(5)絞車母線端頭固定必須用雙副壓繩板壓在壓繩板槽內,嚴禁破股與礦用絞車固定,壓繩版固定螺栓不得超過滾繩繞繩側平面,以防磨繩。

(6)礦用絞車動力和操作按鈕電纜敷設必須走直線、拐直線,落地敷設時必須加防護套管。

(7)礦用絞車運行時,必須有司機、上、下把鉤工三人操作;下放車輛時,底車場不打回鈴,絞車司機不得開車;絞車在運行中禁止用手或其它東西撥弄繩,雙手不得離開閘把,嚴禁絞車司機兼把鉤工,每班絞車工、上下掛鉤工要落實到專人。

(8)礦用絞車的護身板要嚴格按照設計進行制作、安裝、使用和管理,11.4kw絞車護身板的規格為寬340㎜,垂高668㎜(展開長度822㎜),厚3㎜,并沿長度方向壓制成兩條加強溝槽或在護身板的兩側邊緣及上下沿垂直焊接加強筋。

(9)礦用絞車必須有充足的操作空間,其操作空間不少于1×1㎡,絞車安裝硐室尺寸要方便司機操作,安裝位置。方向要保證絞車排繩良好,操作按鈕要上架;司機必須持證上崗,站在護繩板后側進行操作,嚴禁站在滾筒前側(出繩側)或絞車側面進行操作,嚴禁在礦用絞車滾筒護身板側出繩拉車。

(10)把鉤工掛好車后要檢查鉤頭、保安繩、連接裝置、防脫裝置是否可靠,無問題后打開岔子,進入信號實發出信號。摘掉鉤頭順序:摘時先摘保安繩;后摘鉤頭;掛時先掛鉤頭,后掛保安繩。

(11)禁止在絞車運輸范圍內工作,禁止在人行道及軌道上、下山存放材料。

篇2:鐵路建設工程噴射混凝土監理工作措施

鐵路建設工程噴射混凝土監理工作

[1監理工程師按有關驗標的規定檢查噴射混凝土所用細骨料外,尚應符合:細度模數應大于2.5;含泥量不應大于3%。

[2監理工程師按有關驗標的規定檢查噴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外,尚應符合: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6mm,并宜采用連續粒級;含泥量不應大于1%。

[3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必要時可采用特種水泥。噴射混凝土所用液體速凝劑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尚應進行與水泥適應性和速凝效果檢驗,其摻量不宜超過水泥質量的5%;水泥凈漿初凝時間不應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應大于10min。噴射混凝土亦可按需要摻入其他外加劑,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4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其灰骨比宜為1:4~1:5;水灰比宜為0.40~0.50;砂率宜為45%~6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為80mm~130mm。施工前還應試噴,根據條件確定合適的配合比。

[5噴射混凝土應優先采用濕噴工藝。噴射混凝土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其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5min。當無條件時,也可采用自落式攪拌機,但其攪拌時間不得小于2min。噴射混凝土宜隨拌隨用。其在運輸、存放過程中不得淋雨、浸水及混入雜物。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時間不得大于30min。

[6監理工程師檢查噴射混凝土作業時,作業按規范要求進行:

[6.1冬季施工噴射作業的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混合料和水進入噴射機的溫度不應低于5℃,混凝土未達到5MPa前,不得受凍。

[6.2噴射混凝土的所有機具均應滿足施工質量要求。

[6.3清除巖面松動巖石及浮碴,必要時用壓力水沖洗。巖面有漏、滴、滲水時,應予以處理,再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

[7監理工程師應抽查噴射混凝土養護質量,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進行濕潤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8監理工程師檢查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和試件留置情況;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8.1每噴射不超過100m3混凝土,制作強度檢查試件不應少于1次,不足100m3時,也應制作1次試件。當材料或配合比變化時,應分別制作試件。

[8.2噴射混凝土強度檢查試件的制作,可采用噴大板切割法。當不具備切割條件時也可采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無底試模,在其內噴射混凝土制作試件。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并檢查施工單位的強度試驗報告。

[8.3當對強度有懷疑時,采用鑿方切割法或鉆芯取樣法制作試件。

[9監理工程師在噴射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噴層厚度。當表面有松動、開裂、下墜、滑移等現象時,應清除重噴。

[10檢查噴射混凝土與巖層粘結情況,用錘敲擊檢查。當有空鼓、脫殼時,應鑿除、洗凈重噴。

篇3:工作面回風巷噴射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工作面回風巷與礦井服務年限一致,屬永久巷道;按照設計藍圖圖要求此巷道需噴射混凝土,噴射厚度為100㎜、強度為C20;為確保施工安全、噴射質量、成形達標,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前的準備

1、從地面運輸材料(水洗砂、石子、水泥、速凝劑)到工作面,必須要堆放有序,不影響其它作業。

2、購置塑料布或其它材料,遮擋、裹綁工作面回風巷噴射范圍內的管線、機電設備。

3、接風、水管,接頭要嚴密,確保不漏風、不漏水。

4、按照C20配合比:水: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劑=0.50:1.00:0.96:0.96:0.05(重量)進行配比。水泥為普硅425#,砂為堅硬干凈的中砂,含土率不大于3%,石子為5-10mm的碎石,水為不含酸堿油的水。

5、掛線,頂部一條,兩幫分別兩條;線必須要用鐵絲,繃緊、平直,固定好。

6、噴射混凝土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三、施工方法

1、噴砼前,應將受噴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噴砼前先對受噴面的浮石浮、碴進行清理,并用水清洗。

2、開機前,應詳細檢查好管路、接頭閥門、噴頭是否牢固,噴漿機各零件是否完好,各種儀表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

3、開機時,必須先開水、后開風,再送電,最后上料。停機時先停料,后停電,再關風,最后停水;噴射手在頂板完好,支護完好的地點,噴頭盡量垂直受噴面,噴射距離0.6~0.8m,噴射軌跡為螺旋型,復噴間隔時間20min;喂料工和副噴射手必須與噴射手配合好,喂料速度均勻。

喂料時必須將大石子或雜物及時清出。速凝劑添加應均勻,不得一次添加。砼平整度小于50㎜;發現輸料管拐死彎或堵管,必須先關壓風機進行處理。砼料下井時間不超過24h。

噴漿結束后,應將噴漿機清理干凈,管路盤好;嚴格控制高壓風,防止風壓突變。正常段距工作面距離不大于40m。

清理回彈料,必須要見根見底,全部清理、裝運出井。

四、質量標準

1、噴射混凝土成巷部分嚴禁露網、露筋,成形規整,底板平整,兩幫底腳必須到基礎,且做到不穿裙,不赤腳。

2、巷道噴厚必須達到設計值,并每25m打一個檢測孔,孔位必須用紅漆圈住,標上孔號。

3、成形后巷道的高、寬允許偏差范圍均為0-150mm且必須留有線痕。

五、軌道運輸安全措施

(1)絞車司機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并持有合格證的人擔任,司機必須是聽清信號后方可啟動運行。

(2)絞車司機開車前必須仔細檢查絞車的固定、制動裝置是否可靠,零部件是否齊全,嚴禁不送電松車、放飛車及有余繩、曲繩松車。

(3)礦用絞車必須使用可靠地制動定位閉鎖裝置,閘把角度30°-40°兩手把不得過位,閘輪不得有油跡,嚴禁閘皮與閘輪錯位。

(4)礦用絞車的控制開關必須采用防爆可逆磁力啟動器,嚴禁不帶電下方車輛。

(5)絞車母線端頭固定必須用雙副壓繩板壓在壓繩板槽內,嚴禁破股與礦用絞車固定,壓繩版固定螺栓不得超過滾繩繞繩側平面,以防磨繩。

(6)礦用絞車動力和操作按鈕電纜敷設必須走直線、拐直線,落地敷設時必須加防護套管。

(7)礦用絞車運行時,必須有司機、上、下把鉤工三人操作;下放車輛時,底車場不打回鈴,絞車司機不得開車;絞車在運行中禁止用手或其它東西撥弄繩,雙手不得離開閘把,嚴禁絞車司機兼把鉤工,每班絞車工、上下掛鉤工要落實到專人。

(8)礦用絞車的護身板要嚴格按照設計進行制作、安裝、使用和管理,11.4KW絞車護身板的規格為寬340㎜,垂高668㎜(展開長度822㎜),厚3㎜,并沿長度方向壓制成兩條加強溝槽或在護身板的兩側邊緣及上下沿垂直焊接加強筋。

(9)礦用絞車必須有充足的操作空間,其操作空間不少于1×1㎡,絞車安裝硐室尺寸要方便司機操作,安裝位置。方向要保證絞車排繩良好,操作按鈕要上架;司機必須持證上崗,站在護繩板后側進行操作,嚴禁站在滾筒前側(出繩側)或絞車側面進行操作,嚴禁在礦用絞車滾筒護身板側出繩拉車。

(10)把鉤工掛好車后要檢查鉤頭、保安繩、連接裝置、防脫裝置是否可靠,無問題后打開岔子,進入信號實發出信號。摘掉鉤頭順序:摘時先摘保安繩;后摘鉤頭;掛時先掛鉤頭,后掛保安繩。

(11)禁止在絞車運輸范圍內工作,禁止在人行道及軌道上、下山存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