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口電氧焊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口使用電氧焊措繩,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組織:
作業時間:2012年5月26日
作業地點:副井口
作業內容:副井口使用電氧焊措繩
施工負責人:張國現安全負責人:程冠軍
施焊人:瓦檢員:
安全檢查員:監管人:
二、電氧焊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所有參與施工人員要認真學習安全措施,并在所附措施簽字表上簽字方可施工。
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與調度聯系,請示當日值班礦長,征得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
3、施工前聯系通防科派專職瓦檢員全程跟隨施工。
4、通防科派一名專職瓦檢員負責施工前和整個施工過程中的瓦斯監測,只有當施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低于0.5%且無局部瓦斯積存時方可允許使用電氧焊。
5、施工前認真檢查施工中有關設備,保證設備完好。
6、在施工地點,施工人員配備2個合格的滅火器,并且保證有充足的水源。
7、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
8、參加施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且持證上崗。
9、施工前,認真清理施工地點附近20米內可燃物、雜物,并用清水噴灑施工地點及附近,保證施工現場清潔、潮濕。
10、電焊機的接線、拆線工作,必須由專職電工來操作,電焊機的外殼和焊件必須接地,電纜和焊把手柄必須絕緣良好,焊接地線不得接在鋼絲繩、管路、井架、軌道等上且必須設專用電纜。
11、氧氣瓶、乙炔瓶分裝分運,兩氣瓶相距大于7米,氣瓶與施工人員距離大于15米。
12、氧焊用的火種只允許氧氣工攜帶,其他人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
13、施工地點周圍10m范圍內,要根據情況對附近電纜、管路等設備設施,采用不燃性材料進行有效防護,并在施工地點下方用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防止火星和物品落入井筒中。
14、電焊機的電源開關的停送電由專職電工進行操作,并嚴格按照《停送電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人員必須聽從瓦檢工的指揮,當施工現場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立即停止電氧焊施工。
2、施工人員施工中要聽從施工負責人指揮。
3、施工人員要及時澆滅焊接時產生的火星火塊,防止因此引起事故。
4、電氧焊施工中對附近設備根據情況進行有效的防護。
5、電氧焊工作結束后,再次用水噴灑施工地點,且留人不小于一小時的監護,確認無誤后,匯報調度方可離開現場。
6、電氧焊工嚴格按照本工種操作規程執行。
7、使用電焊時,電氣設備的接火、開關的停送電由專人進行操作,并嚴格按照《停送電規定》、《煤礦安全規程》、《工種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8、電焊與氧焊嚴禁同時進行。
9、未提到的操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工種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10、施工負責人與安全負責人全面負責此項工程,全程、現場跟班上崗,具體安排指揮施工,落實措施的各項規定。
機電運輸隊
2012年5月26日
篇2:井口接待站安全職責
1.對井口上下井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負責群監員的上崗考勤、安全匯報和事故隱患的建檔登記等工作。
2.按時整理、篩選、匯總安全工作信息;及時向工會、群監會及行政有關部門通報;向事故隱患單位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對隱患的處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落實;將處理結果反饋有關部門;建立事故隱患檔案。
3.建立職工“三違”檔案,協助其所在單位開展安全幫教工作。
4.協助群監會做好群監員的管理、考核、調整工作。
5.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
6.完成群監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安監井口檢身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1條檢身員執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檢身員必須認真負責,忠于職守,對出、入井人員均進行嚴格檢身和登記。
第2條凡出、入井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檢身員檢身,并在檢身后自覺填寫本人姓名,必須是誰出、入井誰填寫,不得代簽。
第3條記錄必須堅持入井登記一次,出井登記一次,檢身員必須嚴格監督,嚴禁他人代簽或不簽。
第4條檢身記錄卡經檢身員簽字后,每班向調度室匯報一次,由值班調度員進行核實簽字。
第5條檢身記錄作為當日核實出勤的依據,凡檢身記錄無簽字或出、入井只填一次的,當日不記出勤,不記報酬。
第6條出、入井時間必須規范化,在調度室無特殊指令情況下,按時出入井。
第7條凡不服從檢身員檢身的、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的,檢身員要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安監科處理。
第8條凡對檢身員進行人格、人身傷害的,檢身員可上報安監科,安監科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情節嚴重的交保衛科處理。
第9條凡入井人員沒有按時出井的,必須查明原因,及時匯報調度室及安監科,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第10條出井人員檢查發現偷竊井下財物的,可當場沒收,并匯報調度室,根據情況進行處罰。
第11條檢身員空班、漏檢、不負責,致使井下財物丟失和煙草、點火物品帶入井下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檢身員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