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山提升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每次運輸前,必須明確運行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配備合格的司機和崗位人員。
2、絞車司機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嚴禁脫崗,嚴禁其他人員隨便亂開。
3、開車前,應首先試好信號、檢查絞車固定是否良好,安全間隙、制動閘、限位螺絲、銷軸、按鈕、信號、鋼絲繩、安全設施等是否符合規定,如有問題必須匯報或設法處理,否則不能開車。
4、司機必須在聽清信號后開車,信號不清楚,不準開車。
5、嚴禁用手腳、扦子或其他物料撥動鋼絲繩。
6、每次開、停車時,必須逐漸增、減速度,不允許做急驟的開、停車。
7、在提升過程中發現絞車咬繩、突然停電,鋼絲繩受力太大出現卡、擠等現象要立即停車檢查,還應經常檢查鋼絲繩斷絲情況。如斷絲超過規定或銹蝕嚴重、點蝕、麻坑,外層鋼絲繩松動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或換繩后方準開車。
8、絞車必須留有不少于3圈的母繩,絞車的保安繩及滑頭必須插接,插接的長度不得少于繩徑的20倍。
9、司機在工作中要熟悉運輸路線的坡度變化等情況,在鋼絲繩上做好標記,以便到適當位置增減速度或停車。
10、絞車司機要經常對絞車各零件進行檢查維修保養,運行中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進行維修,確保絞車安全正常使用。
11、提松車時,絞車司機應認真檢查、注視鋼絲繩的載荷情況,連車情況,要集中精力聽清信號,發現意外情況必須立即停車。
12、本部絞車采用的18.5mm的鋼絲繩,最大提升載荷不得超過4.8t。
篇2:軌道上下山提升制度范本
第1條上下山掘進時,必須完善擋車設施和信號,加強對絞車、鋼絲繩和連接裝置檢查,堅持使用車尾,閃光紅尾燈及語言聲光信號,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制度。
第2條上山掘進禁止采用自拉自的方式上移絞車和扒裝機。
第3條禁止用空滑頭拖拉鋼軌或其它物。
第4條在提升過程中,提升區段內嚴禁行人或作業。
第5條斜巷提升時嚴禁爬、蹬、跳。
第6條斜巷運輸時礦車與鋼絲繩之間的連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并加裝保險繩。
第7條提升鋼絲繩實行“日檢制”并有檢查記錄。
第8條運送物料時開車前把鉤工必須檢查牽引車數,連接不良或裝載物超重、超高、超寬或偏載嚴重有翻車危險時,嚴禁發出開車信號。
第9條主要軌道上下山車場必須用甩車場。
第10條主要軌道質量必須達優良品,其它斜巷軌道質量達合格品,上下山變坡點起坡點處都要使用統一制作的拱彎道、底彎道。
第11條托繩輪(輥)按設計要求設置,并保持轉動靈活。
第12條擋車設施齊全完善、靈敏可靠。
篇3:X礦礦井軌道提升運輸技術裝備規范
為使礦井運輸技術裝備達到標準化,系列化和使用正?;?確保提升運輸安全,特制定本規范。
本規范適用于礦井軌道提升運輸系統,索道(猴車)系統,井下無軌膠輪車運輸。
第一章斜巷提升
斜巷提升:按巷道類型分斜井,斜長超過200m的上下山,斜長小于200m的上下山,掘進上下山,采區變坡軌道平巷和其它六類。
㈠斜井
第1條擋車設施
1.上部平車場
⑴在車場入口處(位置根據現場實際需要)裝設阻車器,以控制車輛進入摘掛勾地點。
⑵空車道接近變坡點處安設能夠防止未連掛的車輛滑入斜巷的阻車器。
⑶重車道要裝設一組防逆行(不倒翁)式雙爪擋車器。自動摘鉤器距變坡點距離不小于一勾車的長度。
2.中下部
⑴新建斜井: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列車長度的地點設置與絞車聯動的常閉擋車欄(A、B、D型),在變坡點以下60m左右處設置與絞車聯動的常閉式跑車防護裝置。上述兩組設施在車輛通過時至少有一組處于擋車狀態,車輛通過后,兩組均應處于擋車狀態。在底彎道以上15-20m處設一道與絞車聯動的常閉式跑車防護裝置。中部根據實際設若干跑車防護裝置。
⑵原有斜井: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列車長度的地點設置常閉擋車欄(A、B、D型),并與絞車實現聯動,當車輛通過時自動打開,車輛通過后及時關閉。在變坡點以下60m左右處設置跑車防護裝置。底彎道以上15-20m處設1道跑車防護裝置,并設一道常閉式擋車器(A、B、D型或吊梁式)。中部根據實際設若干跑車防護裝置。應逐步改造達到新斜井標準。
3.各甩車場一號道岔以下設一道常閉式阻車器(A、D型)。
4.專用人車井,上車場為平車場時,在上部設一道阻車器或雙爪擋車器(A、B、D型),變坡點以下一鉤車長度處設雙爪擋車器(A、B、D型),兩者必須進行機械聯動。
5.人車、礦車混合提升斜井,人車正常運行區段內嚴禁使用上吊繩式或吊梁式車檔。
第2條通訊信號
1.非專用人車井必須裝備兩套獨立的交流信號裝置,一套正常工作,另一套既作為緊急信號,又作為備用信號。緊急信號必須直通車房。雙鉤提升時上車場和其它車場信號在車房要有明顯區別。各車場信號應聲光俱全。
專用人車井必須裝備一套交流信號裝置。
2.雙鉤串車提升時設錯碼信號。提升人行車時設交鉤紅燈。
3.上車場為平車場時,要裝設頂車信號和機車停車終點位置標志。
4.各車場安設甩車時能發出警告的信號裝置。
5.絞車房和各車場均裝設電話。
第3條附屬設施
1.上車場必須裝備推車設備,宜采用繩式(鏈式)推車機,逐步淘汰無極繩。
2.雙鉤斜井起坡點上組對稱道岔必須實現手控電動(風動)控制或輪撥道岔。
3.各車場甩車速度過快時,應安設減速設施。
4.各車場設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辦法、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定置化管理、聯責聯保等牌板及巷標、嚴禁行人牌板、安全區警示牌和技術特征牌板,巷道內設里程標。
㈡200m以上的采區軌道上下山
第4條擋車設施
1.專作提升物料的上下山
⑴上部為平車場時:
(a)1.2m及以上絞車提升時,重車道設C型擋車器,上車場在單道上設擋車門和雙爪擋車器,空車道設阻車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處設與絞車聯動的常閉式擋車欄(A、D型)。
(b)1.2m以下絞車提升時,上車場裝設一道能自動關閉的擋車門,變坡點以上(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設雙爪擋車器(A、D型),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處設雙爪擋車器(A、D型),兩者必須進行機械聯鎖,空車道設阻車器或擋車棍。
⑵無中部車場的軌道上、下山中部每150m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有中部車場的軌道上下山在各中部車場以上15-20m處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下車場起坡點以上10~15m處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下車場起坡點以上5~10m處裝設一道常閉式擋車器。
⑶各甩車場一號道岔以下設一道D型擋車器。
2.兼作提升人車的上下山,上車場為平車場時,同本條中“1⑴”;中部不設超速捕車器,下車場起坡點以上5~10m處常閉式擋車器(A、D型或吊梁式)。
3、專作提升人行車的上下山,上車場為平車場時,在上部設一道阻車器或雙爪擋車器(A、D型),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處設雙爪擋車器(A、D型),兩者必須進行機械聯動。
第5條通訊及信號
1.各車場和車房設信號,信號要聲光俱全,集中上板。推廣使用通訊聲光信號。
2.各車場和通道口設聲光報警裝置(甩車場設在巷道交叉處,上下車場設在變坡點處)和紅燈信號(設在車場以外)。
3.各車場和車房設有電話或通訊聲光信號。
4.推廣使用行人監測系統。
5、各車場設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辦法、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定置化管理、聯責聯保等牌板及巷標、“封閉巷道嚴禁行人”(或行車時嚴禁行人)牌板、安全區警示牌和技術特征牌板,位置設在車場以外紅燈處,巷道中設里程標。
㈢斜長為200m以下的上下山。
第6條擋車設施
1.斜長為40m以下的小軌道上下山,上部為平車場時,在上車場(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處設一道C型擋車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的地方,裝設一道D型擋車器,兩者要具有自動復位或連動功能。斜長10m以下的小上下山,變坡點以下可不設擋車設施。
2.斜長為40-100m的小軌道上下山。
上部為平車場時,在上車場(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處設一道C型擋車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的地方,裝設一道D型雙爪擋車器,兩者要具有自動復位或連動功能。下車場底彎道以上5~10m處設一道常閉式擋車器(A、D型或吊梁式)。
3.100-200m的上下山
⑴上部為平車場時,在上車場(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處設一道C型擋車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的地方,裝設一道雙爪擋車器(A、D),兩者要具有自動復位或連動功能
⑵在下部底彎道以上10~15m處設一道超速撲車器和常閉式擋車器(A、D型或吊梁式)。
第7條信號
1.各車場、車房設信號,聲光俱全,集中上板。推廣使用通訊聲光信號。
2.斜長為30m以下的小上下山,中部設一組行車聲光報警信號,斜長為30-200m的上下山,各車場設行車聲光報警信號。
3.各車場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安全區警示牌和行車不行人牌板。
㈣掘進上、下山(斜井)
第8條擋車設施
1.下山掘進
⑴施工斜井和主要上下山(設計長度200m以上)
①上車場為平車場時,下山施工到開始提升時,在上車場裝設能自動關閉的擋車門,并在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處設一道A型(D型)擋車器。
②下山施工到裝車點距變坡點達20m時,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鉤車長度處裝設一道能自動復位的雙爪擋車器(A、D型),與上車場的A型(D型)擋車器進行機械連動。
③下山施工到裝車點距變坡點(或甩車場)達60m時,要在裝車點以上5-10m處裝設手動繩式擋車器或手動吊梁擋車器,并隨裝車點同步前移。
④下山施工到裝車點距變坡點(或甩車場)達100m時,在變坡點以下70-80m處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以后每150m設一道超速捕車器;若施工的軌道下山設計有中部車場時,在設計位置以上15-20m處設一道超速捕車器。下山(斜井)施工裝備人行車時,不裝備上述擋車設施,只須在裝載點以上30~150m處裝設一道超速撲車器(車擋部分為雙股繩式擋車器或吸能式擋車器)。
⑵施工100-200m斜巷
①下山施工開始提升時,上部平車場裝設擋車門和C型擋車器。
②繼續施工時,同本條⑴中的②、③、④條款
⑶施工小于100m斜巷
①下山施工開始提升時,上部平車場裝設擋車門,并在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處設C型擋車器。
②下山施工到裝車點距變坡點達20m時,在變坡點以下10m處設一道D型擋車器,兩者具有自動復位或連動功能。
③下山施工到裝車點距變坡點(或甩車場)達60m時,要在裝車點以上5-10m處裝設手動繩式擋車器,并隨裝車點同步前移。
2.上山掘進
⑴扒裝機安裝在斜巷后,在其后3~6m處安裝一組繩式擋車器,并隨扒裝機同步前移。
⑵裝車點距起坡點達20m時,在起坡點以上5~10m處裝設一道常閉式擋車器(A、D型或吊梁式)。
⑶裝車點距起坡點達80m時,在起坡點以上10-15m處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以后每150m裝設一道超速捕車器,或在設計的中間車場以上15-20m處設一道超速捕車器。
第9條信號及設施
1.裝車點、車場和車房要設置信號,聲光俱全,集中上板。推廣使用通訊聲光信號。
2.裝車點、各車場裝設行車聲光報警信號;中部每150m裝設一組行車聲光報警信號。
3.下山掘進礦車裝備車尾或制動器。
4.上、下山掘進裝備閃光紅尾燈。
5.各車場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安全區警示牌和行車不行人牌板。
6.坡度達15°,斜長超過100m時必須鋪設人行臺階,寬度不小于0.5m。
㈤采區變坡軌道巷(含使用卡軌車、梭車、單軌吊、絞車的巷道)
第10條軌道運輸
1.擋車設施
⑴上部平車場摘掛鉤處,要在變坡點以上(距變坡點不大于1.5m)裝設一道擋車門或C型擋車器。
⑵斜長100m以上的斜坡在下部設一道超速撲車器。
⑶摘掛鉤的下車場底彎道以上設一道常閉式擋車器(A、D型或吊梁式)。
2.信號
⑴各摘掛鉤地點必須設信號,聲光俱全,集中上板。推廣使用通訊聲光信號。
⑵提升區段兩端及特殊地點必須設行車聲光報警信號。
⑶對拉內齒輪絞車必須設開車顯示信號。
⑷使用梭車或內齒輪絞車對拉運輸時,各車場(裝載點)必須設置通訊聲光信號和行車聲光報警信號,其它地點間隔150~300m同樣設置上述信號。
⑸軌運合一巷道每150m安裝一臺行車聲光報警信號(人力推車巷道除外)。
⑹各車場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和安全區警示牌。
第11條卡軌車(普軌)
1.安裝使用泄漏通訊系統。
2.驅動部車房及各車場設置打點信號裝置,聲光俱全,集中上板,按標準吊掛安裝。打點信號必須設在信號室內。
3.各車場、片口和泵站處裝設行車聲光報警信號。
4.張緊器前方設一組阻車器。
5.驅動部~漲緊器處設照明燈,光照充足,吊掛整齊,高度不低于1.8m。操作按鈕上架,有座凳。
6.牌板設置執行內齒輪絞車規定。
7.安裝使用車輛位置檢測裝置。
8.推廣使用變頻調速裝置、剛性連接器、輔助牽引臂(裝置)、專用車輛(功能具有滑靴裝置)、八輪牽引車。
第12條單軌吊
1.裝備泄漏通訊系統或其他語音通訊信號。
2.機車配齊照明燈、喇叭、閘和閃光警示燈,并靈敏可靠。
3.軌道線路終點、道岔斷開處、機車運輸終點處,必須裝設軌端阻車器。
4.軌道線路末端及機車停車位置應設燈光顯示裝置。
5.駕駛室內裝設瓦斯斷電報警裝置,駕駛室門設防護鏈。
6.道岔控制宜采用風動控制方式。
7.必須裝備礦車和材料集裝箱,推廣使用人車箱。
8.起吊梁與機車之間和人車箱與機車之間設保險繩,保險繩直徑不小于Φ18.5mm。
9.使用人車箱運送人員時,必須裝備獨立的安全閘。
10.裝備超速保護器。
㈥其它
第13條梭車、內齒輪絞車(90KW及以下)
1.梭車巷道,推廣使用車輛位置檢測裝置。
2.11.4KW內齒輪絞車制動閘配備閉鎖裝置。(逐步淘汰該型絞車)
3.車房內必須裝設照明,操作按鈕上架,有座凳。
4.車房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
第14條鋪設軌道的皮帶運輸斜巷,上部為平車場時,在上車場設一道阻車器或雙爪擋車器(A、B、D型),變坡點以下設能自動復位的雙爪擋車器(A、B、D型)。
第15條峒室類
1.斜井和主要軌道上下山和軌運合一巷道每隔40m都要設置躲避硐室,各車場設置躲避硐(設在人行道側,車場范圍內)。
2.斜巷施工期間提升兼作行人時,每隔40m設置躲避硐(設在人行道側)
3.斜巷各甩車場設躲避峒(在人行道側,車場范圍內)。
4.斜巷各車場必須設信號室,主要上下山信號室位置宜為:甩車場(上、中部)設在甩車方向對面的岔尖處;上車場為平車場時設在人行道一側;底部車場設在起坡點以上1m處重車道側(或甩車方向的對面)。
5.人車斜巷下車場必須設候車室,中部車場設候車區,候車室必須有足夠空間并設座板(椅)、照明等。
第二章斜巷機械運人設備和行人助行器
一個采區內,人員上下的主要斜巷垂深超過50m時必須裝備機械運人設施(包括罐籠、人車、猴車和皮帶)。斜長200m(300m)以上,坡度20°(15°)以上,服務年限1年以上的地點必須裝備機械運人設施(包括罐籠、人車、猴車和皮帶)。
第16條猴車
1.驅動部分
⑴必須設工作閘,工作閘制動力為額定牽引力的1.5倍~2倍。
⑵斜巷猴車牽引電機功率達55KW時,必需裝備安全閘,宜采用鉗形閘。
⑶繩速不大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⑷減速機輸出扭矩不小于額定扭矩的1.5倍。
2.安全保護裝置
⑴各生產水平之間的主要猴車且功率達到55KW及以上的運人系統必須設防飛車裝置。防飛車裝置設在下行鋼絲繩上,間距不大于30m設一處,在猴車運行區段內的任何位置都能夠手動或自動控制防飛車裝置的工作,在飛車時該裝置能有效阻止吊椅快速下滑,確保乘坐人員安全。
⑴上行鋼絲繩每隔50m設一組防逆行器(同時具有防脫繩功能)。各類猴車每隔50m設一組防脫繩裝置(不包括固定式抱鎖器)。
⑵沿線設緊急停車開關裝置。
⑶設有超速保護、打滑保護、過程保護、墜砣位置(繩)檢測。
⑷設回繩輪保險繩。
⑸提升和猴車合一的巷道,提升絞車和猴車運人系統設電氣閉鎖裝置。
⑹各乘人地點和沿途每100~150m設對講聲光信號。
⑺無崗位工的猴車運人系統,設延時停車裝置,多點控制裝置。
3.鋼絲繩
⑴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小于6。
⑵鋼絲繩插接長度不小于繩徑的1000倍。
⑶活動座椅的應采用無油芯鋼絲繩。
⑷固定座椅采用交互捻鋼絲繩,少油芯。
4.繩輪布置
⑴鋼絲繩離地距離,斜巷不小于1.8m,平巷不小于1.9m。
⑵座椅距地距離不小于0.1-0.4m,距頂板間隙不小于0.2m。
⑶繩間距不小于0.8m。
⑷蹬座中心至巷道距離不小于0.7m。
⑸設墜砣繩收繩裝置。
⑹托繩輪宜采用對稱式繩槽,采區上下山使用的托(壓)繩輪宜采用分體式。
⑺固定吊椅(最突出點)距礦車間隙不小于0.3m。
⑻在非變坡區段,壓繩輪的數量應不少于托繩輪的25%,壓繩輪和托繩輪的距離0.3~0.4m為宜。
5.其它
⑴軌道、猴車合一巷道下車場設候車區,候車區必須設在下車場以外,且與下車場信號室之間設有語言聯系信號。
⑵各乘人地點設乘人須知和站名標志,各托繩輪支架要編號掛牌管理。
⑶回繩站滑軌行程不小于繩徑的500倍。
⑷巷道內必須設照明,照明燈間距不超過10m,光照充足。
⑸巷道坡度不得超過設計規定的數值。
⑹使用活動座椅時,上下人站必須裝設上下人裝置和座椅存放架。
⑺乘人站用水泥抹底,長度不小于10m,具有防滑功能。
⑻驅動輪和回繩輪要安裝防護網。
⑼軌道、猴車合一巷道,地滑輪軸與軸座處應有可靠的防脫措施。
⑽斜巷專用猴車每隔100m設一道防跑物料設施。
⑾車房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乘人站設乘坐注意事項牌板。
第16條往復式猴車
⑴必須裝備移動打點信號。
⑵速度不大于1.1m/s。
⑶必須裝備越位自動停車裝置。
⑷車房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乘人站設乘坐注意事項牌板。
第17條斜巷人行車
⑴裝備人車通訊機,并應同時具備通訊和打點兩種功能。
⑵各乘人地點設語言報警器。
⑶車頭、車尾均裝設照明燈。巷道內設照明,照明燈間距不超過20m,光照充足。
⑷乘人站設押車工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人車技術特征和乘車注意事項牌板。
第18條行人助行器
斜巷坡度20°以上,長度100~200m,服務時間6~12個月或坡度15~20°,長度100~300m,服務時間6~12個月時宜裝設行人助行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⑴各車場設打點信號。
⑵軌道上下山安裝行人助行器時,提升絞車與行人助行器絞車必須實現電氣閉鎖。
⑶絞車速度宜采用0.7m/s左右。
⑷配備助力棒。
⑸在巷道一側安裝時,托繩輪間隔不大于15m,距巷幫不小于50mm,牽引繩高度0.9~1.3m,并加裝防擠手裝置。
⑹絞車采用砼基礎固定,漲緊器設防跑裝置。
⑺車房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牌板。
第三章平巷及地面運輸
包括主要運輸巷道、一般運輸巷道、地面運輸和礦車卸載站四個部分。
㈠主要運輸巷道
第19條機車行車保護裝置
1.井下架線機車必須裝備逆變電源、機車和列車閃光紅尾燈(定型產品);司機室有頂棚和門。
2.電機車應裝備脈沖調速器(運煤專列.地面機車和550V電壓的可不裝備)。
3.同一水平使用3臺及以上機車時必須裝備機車通訊設備。
4.現有生產礦井的主運大巷同一水平使用機車數達5臺及以上,新延深開拓的運輸大巷采用礦車運煤時,應裝備信集閉系統;同一水平使用3臺及以上機車的運輸大巷應裝備司控道岔和帶有電器閉鎖的信號裝置。信集閉系統應逐步實現地面實時監測功能。
5.運煤專列或運輸距離大于2000m時電機車應裝備氣動閘。
6.牽引5輛以上人車時,應裝備押車工信號裝置。
7.使用三噸底卸式礦車運煤的運輸大巷,牽引人行車的機車必須裝備黃色警示燈。
第20條安全信號和設備、設施
1.巷道交叉點、彎道、來往人員頻繁的通道口等處必須設聲光報警信號。
2.人行道安全間隙不夠的地段,每40m打一個躲避硐,并設安全警標或紅燈信號。
3.主要運輸大巷、石門及井底車場要有充足的照明。4.與大巷連通的各硐室通道口必須設安全欄桿。
5.道岔處要裝設警沖標;扳道器侵占人行道時,要安裝在壁龕內,壁龕規格不小于1.6×1.6×0.5m(高×寬×深)。
6.井底和井口車場應裝設頂車聲光報警信號。
7.人行道要用水泥抹面或鋪設水泥板,沿線要有明顯標志或隔離樁;橫跨軌道處要有行人過道平橋和明顯標志。
8.大巷長度超過1500m時裝備平巷人行車。
9.使用三噸底卸式礦車時,必須裝備司控摘掛鉤裝置。
10.與軌道運輸大巷相通的各支線岔口處,應裝設單爪阻車器、擋車棍或C型擋車器。
11.大巷及岔口等處設齊巷標,里程標,彎道標,“封閉巷道嚴禁行人”牌板和道岔牌板。
12.各崗位設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辦法、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定置化管理、聯責聯保、技術特征等牌板。
第21條牽引網路
1.井下架線必須使用銅線,嚴禁使用鋼鋁線,架線終端裝設二級絕緣(并有標志),軌道回流線良好,架線終端設標志,錨段應成三角形。
2.平巷人行車乘人車場必須配齊自動停送電開關和區間信號閉鎖,并正常使用,確保人員上下車時,該區段架空線無電,可靠的阻止其它車輛進入乘人車場,并設醒目的站名標志、乘車須知、列車時刻表和列車去向指示。
3.地面架線與公路交岔口處設限高裝置和警示牌(地面逐步淘汰架空線)。
第22條大巷各乘人車場必須設候車室或候車區。
第23條柴油軌道機車
1.駕駛室內配置滅火器,放置的位置能方便地取出使用。
2.當機車進入掘進工作面時,司機必須配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3.裝有發動機表面溫度、排氣口溫度、冷卻水溫度、尾氣處理箱水位、機油壓力等安全保護系統。
4.機車設前后照明燈和尾燈,允許用可變色照明燈代替尾燈,作為尾燈時必須轉換為紅色。
㈡一般運輸巷道
第24條電瓶車
1.采區內必須裝備特防機車和防爆充電機。
2.通過電瓶車的風門,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風門寬度:司機操作側距電瓶車間隙不小于0.4m,另一側不小于0.3m。
⑵設有車輛通過時能發出在風門兩側都能接收到的聲光報警信號。
⑶風門上設觀察窗,在風門一側能觀察到風門另一側的燈光情況。
3.推廣氣動喇叭或防爆電喇叭。
4.充電點設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技術特征等牌板。
第25條水平巷道梭式礦車運輸
1.無極繩運輸方式
⑴信號設置:距離迎頭10-20m范圍內和轉載皮帶機機尾處必須分別安裝無極繩絞車聲光對講電鈴。
⑵輪系
①設置2個回頭輪;主繩回頭輪處增加3根帶托繩輪的鐵軌枕,并隨回頭輪一塊前移;回頭輪前移時距離迎頭距離原則上不小于15m。
②設置2個主繩倒繩輪,將主繩從軌道下倒出。
③輪系的設置要確保鋼絲繩不磨軌枕、不磨鋼軌、不磨絞車地盤、在絞車上不咬繩。
⑶絞車(驅動部)。鋼絲繩在絞車纏繞3.5圈。
⑷系統張緊。推廣采用三輪張緊器,安裝在絞車前方的副繩上。
⑸梭式礦車及聯接
①電源開關必須設鎖,由插接電源插頭的人員攜帶鑰匙,在確保停電的情況下插接或拔下電源插頭。
②牽引車與梭式礦車的連接。應采用連接板直接聯接。
2、其它規定
⑴設置行車聲光報警信號,行車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⑵軌道
①軌型:20m3及以上梭式礦車不小于30kg/m。20m3以下梭式礦車不小于22kg/m。
②迎頭過渡軌道(梯子道)。每節長度1.5-1.8m,可采用30kg/m(或22kg/m)鋼軌和槽鋼軌枕焊接制成。
⑶.轉載皮帶機和矸石轉載
①卸矸處(機頭)裝設卸料槽。
②皮帶機機架要有足夠的強度,以保證設備運行穩定,安裝和搬移安全。
㈢地面運輸
第26條地面運輸
1.斜坡軌道上變坡點設C擋(不倒翁),井口進車線端設阻車器、裝備打點信號。
2.地面運輸干線兩側設柵欄封閉,行車行人頻繁的公路交岔口設起落欄桿。
3.井口附近要設專用車存車線。
4.推廣使用機械化裝料作業設備。
5.材料線使用爬車機,爬車機必須設兩道及以上防跑車裝置。
6.各崗位設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辦法、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定置化管理、聯責聯保、技術特征等牌板。
㈣礦車卸載站
第27條普通翻車機
1.進車側必須裝設外部阻車器,阻車器應力求自動。外部阻車器的安裝位置要使翻車機兩端的礦車滯留位置距翻車機的有效距離不少于0.1m,翻車機設內部阻車器。
2.翻車機進車端軌道兩側設置防護欄桿。
3.翻車機必須設標準的操作臺,司機操作位置應距礦車一側不少于1.2m的安全距離。
4.前翻式翻車機必須設制動閘、閉鎖裝置(防誤翻轉)、防護欄、防人員越位警示標志(人工操車時)。
第28條高位翻車機
1.提升絞車必須有液壓制動裝置。
2.必須設置提升信號。
3.卸矸架跑道上下端設置防過位裝置。
4.進車側裝備推車機。
5.卸矸架外側必須設置行人梯子,以方便維修人員安全上下。
6.進車側阻車器宜采用風動或電動阻車器,出車側采用防逆行擋車器(不倒翁)。
7.卸矸點周圍安設防飛矸網,翻車機場地四周設置安全警戒標志。
8.設置照明。
第29條推車裝置
1.翻車機供車必須使用推車機(采用滑行進車方式除外)。
2.矸石充填系統前翻式翻車機,推廣使用操車設備控制進出車。
第30條安全設施及牌板
1.礦車卸載站設有充足的照明。
2.翻車機進車方向裝設頂車聲光信號。
3.地面翻車機房和漏斗地下道之間要設直通聯系信號。
4.底卸式礦車卸載坑進車端,必須設置防機車過位裝置(機車過卸載坑者除外)及頂車信號。卸載坑與空車線相鄰的一側設防護柵欄。
5.底卸式礦車卸載煤倉必須裝設煤位檢測裝置。
6.矸石破碎機必須設置防飛矸保護網。
7.設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辦法、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定置化管理、聯責聯保、技術特征等牌板。
第四章其它
第31條連接裝置
1.斜巷提升
⑴2m以上或提升人行車的絞車必須使用符合規程和設計要求的專用鋼絲繩連接裝置(滑頭)。各種滑頭插接時插接長度不少于3個半捻距,使用繩皮。嚴禁使用繩卡子做滑頭。
⑵斜巷提升(包括內齒輪絞車運輸)必須使用具有防脫功能的斜巷專用連接裝置,防脫銷裝置齊全可靠,鏈環規格為Φ32mm和Φ38mm兩種,插銷規格為Φ40mm。
⑶使用花車運送設備材料時應使用三環或多環鏈,也可以使用安全系數符合要求的專用鋼絲繩套連接。
⑷必須使用保險繩。
2.平巷運輸(地面運輸)
⑴平巷礦車運輸一律使用正規的鏈環和插銷,其直徑不小于25mm。花車允許使用正規繩套連接。
⑵平巷人車運輸必須使用標準的連接裝置,銷子直徑不小于40mm,具有防脫功能。
⑶運煤專列進翻車機時,使用轉環連接,防脫銷裝置要齊全有效。
⑷三噸礦車用標準鏈環和插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