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汽霧阻化安全技術措施
一、8114工作面概況:
14-3#層301盤區8114工作面,西鄰8116工作面已采,東鄰8112工作面正在掘進,北鄰盤區巷道、南鄰雁兒礦。
8114工作面長度為90米,走向長度為1040米,煤層傾角為1-3°,煤層厚度最小為1.4米,最大為1.7米,平均為1.5米,采用薄煤層支架綜采進行回采,平均采高為1.5米,工作面回采率為95%。8114工作面為兩巷布置,其中2114巷為機軌合一巷(兼進風巷),5114巷軌道巷(回風巷)。
8114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為1.04m3/min,屬于低瓦斯盤區,煤層具有自燃發火傾向,自燃發火期為6個月。
二、實施汽霧阻化滅火工作的必要性
因14-2#層301盤區與14-3#層301盤區層間距為1.2-8.0米,平均為5。2米。由于該工作面受采動影響,頂板垮落,極有可能造成上覆14-2#層301盤區8114工作面古塘遺煤自燃,給工作面防火工作造成隱患。
二、汽霧阻化防滅火原理:
要分析阻化劑對煤的阻化原理,首先要了解煤的自然機理,煤炭吸收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后開始在煤機構的活動鏈上產生不穩定的初級氧化物,首先是把煤中的氫原子氧化成羥基(oh),其次把碳原子氧化成羧基(cooh),最后羥基被氧化成co2、co、h2o2,在這些反應過程中隨時產生微熱,氧與煤相互作用加速,最終導致自燃發火。
阻化劑防止煤炭自燃發火主要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產生負催化作用,煤炭經過阻化處理后,阻化劑吸附在煤的表面上,形成了一層能抵制氧氣與煤接觸的保護膜,阻止煤與氧結構鏈上羧基反應,使煤與氧氣的親合力降低。二是隔絕作用,氯化物的溶液進入煤體裂縫中,并覆蓋煤的外部表面,使煤的外部封閉,隔絕空氣。三是吸水降溫作用,氯化物是一種吸水能力很強的物質,它能吸收很多空氣中的水分并覆蓋在煤體表面,使煤體的溫度降低,延長煤的發火期。
在汽霧阻化作用的氯化物藥劑(mgci),水解時成中性,對設備的腐蝕性小,因此選擇mgci作為阻化劑較為經濟合理。
在應用汽霧阻化防滅火技術時,在漏風通道入口設置霧化器,并將阻化劑變為阻化汽霧,阻化汽霧以漏風為載體,向采空區漂移,隨著漏風風流的漂移落在煤體表面,從而起到阻化防滅火的作用,這一技術關鍵是利用采空區的漏風,一般來說,漏風所到之處是容易發生自燃發火的地方。
三、汽霧阻化防滅火裝備:
本系統包括霧化泵站,管路系統及霧化部分,霧化泵站設有霧液泵、過濾器、液箱、電氣開關等;管路系統包括高壓管、高壓球閥、連接頭組成;霧化部分包括噴霧嘴。
四、汽霧阻化防滅火工藝:
1、8114工作面設立霧化點3個,即在工作面端頭、距工作面端頭35米處和70米處。
2、阻化劑的濃度根據撫順煤科院實驗數據分析,選擇mgci溶液為阻化劑,濃度為15%,既能起到防滅火的效果而且又經濟合理。
8114工作面噴霧工作量計算:
該工作面計劃每天噴1.5m3的液箱一箱,氯化鎂為5袋。
五、霧化防火系統的安裝與調試
儲液箱和霧化泵安設2114巷內的設備串車附近處,其中一臺平板車放儲液箱和霧化泵,另一臺平板車放開關。噴霧出口接25mm高壓膠管至8114工中面,工作面端頭出異徑三通(25|16)接15米直徑16mm高壓膠管3根與霧化器(qwf----iii)相接,在直徑25mm.和直徑16mm高壓膠管接頭處安設閥門。
當汽霧化防火系統安裝完畢,應進行調試,在開泵調試前打開所有管路閥門,包括泵進。排水閥門。泄壓系統調節閥門調試前,不安裝霧化器,待啟動噴霧泵,清洗整個管路后再安裝霧化器,啟動噴霧泵調節系統壓力為6mpa---10mpa。
負責配制阻化液,將氯化鎂倒入儲液箱內,然后按比例用水攪拌溶液使其達到設計濃度。注意儲液箱內溶液不能防止溶液溢出,并定期沖洗液箱,保證其正常工作。開泵前需通知其他人員將系統所有閥門打開,然后開噴霧泵。
四.8114工作面霧化防滅火設備及材料
1.霧化泵?wrr-125/31.51臺
2.液箱?2.0m1個
3.壓力表?10mpa?1塊
4.25mm高壓膠管?直徑25mm300米
5.16mm高壓膠管?直徑16mm15米(3根)
6.閥門25mm1個
閥門?16mm3個
7.三通異徑25/166個
8.霧化器qwf-3?6個
9.氯化鎂459噸
10.連接管?直徑32mm?2個
直徑25mm?8個
11.兩通直徑32mm?4個
直徑25mm?8個
12.球形閥門?2寸1個
13.平板車2輛
14.三噸礦車1輛
15.開關?qjz-300/1140?2臺(備用1臺)
16.水管?直徑2寸1100米
霧化器費用為1200元/個*6=7200元
氯化鎂費用為2.35萬元。
五.施工措施
(一)組織措施
1.通風區長對實施汽霧阻化人員、材料配備及干部上崗作出周密的安排,確保汽霧阻化工作順利實施。
2.汽霧阻化當班通風區必須有一名干部盯班上崗,現場組織施工,并必須和工人同上同下。
3.現場跟班干部要對當班人員出勤情況,氯化鎂的使用數量,統計準確并匯報通風區值班室。
4.氯化鎂由通風區負責下到現場指定地點,放在三噸礦車內,保證正常使用。
5.由礦指定有關單位將液泵、液箱、開關、電纜運到指定地點,接好并試運轉。
6.管路由管路隊在實施汽霧阻化防滅火方案前接進液箱附近,再接連接管進液箱。
7.每天由綜采隊負責對電器設備,霧化泵等設備進行維修及防爆檢查,負責調試液泵,定期加油保持泵內潤滑油清潔。
(二)安全措施
1.每班噴注前后,先把液箱用水清洗一次,并把水上的雜物清除掉,清洗完液箱,再把液箱底部的固體雜物用鐵鍬鏟出保持液箱的清潔。
2.按配液的比例要求,先給液箱內注入1.5m3的水后,再倒入4-5袋氯化鎂,用鐵棍攪拌均勻,打開系統所有閥門,開啟液泵進行汽霧化工作。液箱必須留有1.5m3處標志,水箱不能灌滿,防止溶液溢出。
3.當液箱內的溶液注完后,就及時停泵,開始繼續往液箱內加水。同上(第二條),周而復始。
4.每班開泵前,通風區跟班干部必須先進入工作面查看管路和噴頭的對接情況(噴頭的管理由專人負責拆、換及清洗)。如液管配件丟失或管路斷開,由管路維修工負責接通,現場要有備用的液管和配件及維修工具。
5.霧化器檢查工如發現噴頭堵塞時要立即通知停泵,拆、換、清洗噴頭時,人員要把液管和與噴桿的連接插銷拔開,站在支架行人道里操作,打噴頭時用手套堵住噴頭處,把噴頭用手套包緊后開始擰動。
6.工作面噴霧管必須備有足夠的長度,并有剩余,便于拆換與清洗以及調整噴頭的噴灑位置和方向,能夠拉進拉出,所有的氣霧阻化液管必須吊掛起,并用8#鉛絲吊掛牢固。防止柱倒、移架壓斷,以及皮帶運轉拉斷液管。所有管路必須吊掛在不影響啟動設備、推移支架的地段。
7.開泵人員隨時檢查液泵運轉及出液情況,發現液泵運轉異常或不出液,立即停泵并通知綜采隊派人處理。所有用完的編織袋要統一管理,不得在巷內亂扔,要把氯化鎂整齊放在不影響行人、行車的通風巷一側。開泵人員嚴禁在移變上睡覺和休息。
8.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在開工前必須首先檢查工作地點周圍的頂板和片幫等情況,必須在支護完好的地方作業。
9.安監站在該工作面的當班安檢員,必須把氣霧阻化人員的安全管理同綜采隊組人員一樣,屬于自己工作范圍的一部分。
10.施工現場的零皮、片幫等不安全的隱患必須及時處理,炸幫超寬的地點必須支好護幫柱,防止片幫傷人。
11.回采撤架期間工作面移架、推溜子、絞車運轉時,工作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段,嚴禁與移支架,推溜子,設備運行平行作業。
12.人員跨越皮帶必須走行人過橋。轉載機溜子、工作面溜子運轉時,嚴禁人員跨越行走。
13.工作面噴霧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工作地點周圍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的情況,發現有害氣體超限時,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及時匯報區礦值班室。
14.通風區的現場跟班干部在班中要不間斷地檢查工作面的噴霧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六.應急預案
1.正常通風時避災路線:
8114工作面------2114(5114)巷------14-2#層301盤區皮帶巷(軌道巷)------301暗斜井------301石門------1070大巷-----主斜井(副立井、南羊路材料斜井)------地面。
2.反風時避災路線:
8114工作面------5114巷----回風繞道-----14-2#層301盤區回風巷-----301盤區第一變電所-----301暗斜井------301石門------1070大巷-----主斜井(副立井、南羊路材料斜井)------地面。
篇2:汽霧阻化工安全生產職責
汽霧阻化工在班組長帶領下,負責綜采面前、后落山噴灑阻化劑的看管實施。安全生產職責如下:
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相關規章制度
1.嚴格遵守礦、區隊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規定。
2.加強安全業務知識學習,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嚴禁違章作業。
二、參加班前安全教育及業務技術培訓
3.接受班前安全確認,參加班前安全教育及業務技術培訓并領取工作任務。
4.對當班安全生產可能遇到的難題進行預防,安全責任必須明確。
5.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制止違章行為及違法違規生產行為。
三、參與“一通三防”事故應急救援
6.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按照《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程序,履行搶險救災職責。
四、報告生產安全工作
7.負責向區隊及班組長匯報井下各類隱患的落實處理,安全工作完成情況。
8.按規定及時、如實報告本人安全事故。
五、安全職責落實
9.負責井下汽霧阻化噴灑的供水管路系統、設備、設施的安裝、維護、拆除、回收等工作。
10.負責按比例配制阻化液濃度,堅持按規定噴灑阻化劑,使用好阻化噴霧,及時向通風調度匯報當班阻化劑的用量及噴灑時間。
11.負責汽霧阻化泵的操作、看管和維護等工作,阻化泵出現故障及時向區隊及通風調度匯報。
12.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愛惜阻化藥品,不得隨意浪費丟灑。
六、其它
13.履行法律法規規定和上級領導要求其他安全生產職責。
篇3:工作面汽霧阻化安全技術措施
一、8114工作面概況:
14-3#層301盤區8114工作面,西鄰8116工作面已采,東鄰8112工作面正在掘進,北鄰盤區巷道、南鄰雁兒礦。
8114工作面長度為90米,走向長度為1040米,煤層傾角為1-3°,煤層厚度最小為1.4米,最大為1.7米,平均為1.5米,采用薄煤層支架綜采進行回采,平均采高為1.5米,工作面回采率為95%。8114工作面為兩巷布置,其中2114巷為機軌合一巷(兼進風巷),5114巷軌道巷(回風巷)。
8114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為1.04m3/min,屬于低瓦斯盤區,煤層具有自燃發火傾向,自燃發火期為6個月。
二、實施汽霧阻化滅火工作的必要性
因14-2#層301盤區與14-3#層301盤區層間距為1.2-8.0米,平均為5。2米。由于該工作面受采動影響,頂板垮落,極有可能造成上覆14-2#層301盤區8114工作面古塘遺煤自燃,給工作面防火工作造成隱患。
二、汽霧阻化防滅火原理:
要分析阻化劑對煤的阻化原理,首先要了解煤的自然機理,煤炭吸收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后開始在煤機構的活動鏈上產生不穩定的初級氧化物,首先是把煤中的氫原子氧化成羥基(OH),其次把碳原子氧化成羧基(COOH),最后羥基被氧化成CO2、CO、H2O2,在這些反應過程中隨時產生微熱,氧與煤相互作用加速,最終導致自燃發火。
?阻化劑防止煤炭自燃發火主要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產生負催化作用,煤炭經過阻化處理后,阻化劑吸附在煤的表面上,形成了一層能抵制氧氣與煤接觸的保護膜,阻止煤與氧結構鏈上羧基反應,使煤與氧氣的親合力降低。二是隔絕作用,氯化物的溶液進入煤體裂縫中,并覆蓋煤的外部表面,使煤的外部封閉,隔絕空氣。三是吸水降溫作用,氯化物是一種吸水能力很強的物質,它能吸收很多空氣中的水分并覆蓋在煤體表面,使煤體的溫度降低,延長煤的發火期。
在汽霧阻化作用的氯化物藥劑(MgCI),水解時成中性,對設備的腐蝕性小,因此選擇MgCI作為阻化劑較為經濟合理。
在應用汽霧阻化防滅火技術時,在漏風通道入口設置霧化器,并將阻化劑變為阻化汽霧,阻化汽霧以漏風為載體,向采空區漂移,隨著漏風風流的漂移落在煤體表面,從而起到阻化防滅火的作用,這一技術關鍵是利用采空區的漏風,一般來說,漏風所到之處是容易發生自燃發火的地方。
三、汽霧阻化防滅火裝備:
本系統包括霧化泵站,管路系統及霧化部分,霧化泵站設有霧液泵、過濾器、液箱、電氣開關等;管路系統包括高壓管、高壓球閥、連接頭組成;霧化部分包括噴霧嘴。
四、汽霧阻化防滅火工藝:
1、8114工作面設立霧化點3個,即在工作面端頭、距工作面端頭35米處和70米處。
2、阻化劑的濃度根據撫順煤科院實驗數據分析,選擇MgCI溶液為阻化劑,濃度為15%,既能起到防滅火的效果而且又經濟合理。
8114工作面噴霧工作量計算:
該工作面計劃每天噴1.5m3的液箱一箱,氯化鎂為5袋。
五、霧化防火系統的安裝與調試
儲液箱和霧化泵安設2114巷內的設備串車附近處,其中一臺平板車放儲液箱和霧化泵,另一臺平板車放開關。噴霧出口接25mm高壓膠管至8114工中面,工作面端頭出異徑三通(25|16)接15米直徑16mm高壓膠管3根與霧化器(QWF----III)相接,在直徑25mm.和直徑16mm高壓膠管接頭處安設閥門。
當汽霧化防火系統安裝完畢,應進行調試,在開泵調試前打開所有管路閥門,包括泵進。排水閥門。泄壓系統調節閥門調試前,不安裝霧化器,待啟動噴霧泵,清洗整個管路后再安裝霧化器,啟動噴霧泵調節系統壓力為6MPa---10MPa。
負責配制阻化液,將氯化鎂倒入儲液箱內,然后按比例用水攪拌溶液使其達到設計濃度。注意儲液箱內溶液不能防止溶液溢出,并定期沖洗液箱,保證其正常工作。開泵前需通知其他人員將系統所有閥門打開,然后開噴霧泵。
四.8114工作面霧化防滅火設備及材料
1.霧化泵?WRR-125/31.51臺
2.液箱?2.0M1個
3.壓力表?10MPa?1塊
4.25MM高壓膠管?直徑25MM300米
5.16MM高壓膠管?直徑16MM15米(3根)
6.閥門25MM1個
閥門?16MM3個
7.三通異徑25/166個
8.霧化器QWF-3?6個
9.氯化鎂459噸
10.連接管?直徑32MM?2個
?直徑25MM?8個
11.兩通直徑32MM?4個
?直徑25MM?8個
12.球形閥門?2寸1個
13.平板車2輛
14.三噸礦車1輛
15.開關?QJZ-300/1140?2臺(備用1臺)
16.水管?直徑2寸1100米
霧化器費用為1200元/個*6=7200元
氯化鎂費用為2.35萬元。
五.施工措施
(一)組織措施
1.通風區長對實施汽霧阻化人員、材料配備及干部上崗作出周密的安排,確保汽霧阻化工作順利實施。
2.汽霧阻化當班通風區必須有一名干部盯班上崗,現場組織施工,并必須和工人同上同下。
3.現場跟班干部要對當班人員出勤情況,氯化鎂的使用數量,統計準確并匯報通風區值班室。
4.氯化鎂由通風區負責下到現場指定地點,放在三噸礦車內,保證正常使用。
5.由礦指定有關單位將液泵、液箱、開關、電纜運到指定地點,接好并試運轉。
6.管路由管路隊在實施汽霧阻化防滅火方案前接進液箱附近,再接連接管進液箱。
7.每天由綜采隊負責對電器設備,霧化泵等設備進行維修及防爆檢查,負責調試液泵,定期加油保持泵內潤滑油清潔。
(二)安全措施
1.每班噴注前后,先把液箱用水清洗一次,并把水上的雜物清除掉,清洗完液箱,再把液箱底部的固體雜物用鐵鍬鏟出保持液箱的清潔。
2.按配液的比例要求,先給液箱內注入1.5M3的水后,再倒入4-5袋氯化鎂,用鐵棍攪拌均勻,打開系統所有閥門,開啟液泵進行汽霧化工作。液箱必須留有1.5M3處標志,水箱不能灌滿,防止溶液溢出。
3.當液箱內的溶液注完后,就及時停泵,開始繼續往液箱內加水。同上(第二條),周而復始。
4.每班開泵前,通風區跟班干部必須先進入工作面查看管路和噴頭的對接情況(噴頭的管理由專人負責拆、換及清洗)。如液管配件丟失或管路斷開,由管路維修工負責接通,現場要有備用的液管和配件及維修工具。
5.霧化器檢查工如發現噴頭堵塞時要立即通知停泵,拆、換、清洗噴頭時,人員要把液管和與噴桿的連接插銷拔開,站在支架行人道里操作,打噴頭時用手套堵住噴頭處,把噴頭用手套包緊后開始擰動。
6.工作面噴霧管必須備有足夠的長度,并有剩余,便于拆換與清洗以及調整噴頭的噴灑位置和方向,能夠拉進拉出,所有的氣霧阻化液管必須吊掛起,并用8#鉛絲吊掛牢固。防止柱倒、移架壓斷,以及皮帶運轉拉斷液管。所有管路必須吊掛在不影響啟動設備、推移支架的地段。
7.開泵人員隨時檢查液泵運轉及出液情況,發現液泵運轉異常或不出液,立即停泵并通知綜采隊派人處理。所有用完的編織袋要統一管理,不得在巷內亂扔,要把氯化鎂整齊放在不影響行人、行車的通風巷一側。開泵人員嚴禁在移變上睡覺和休息。
8.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在開工前必須首先檢查工作地點周圍的頂板和片幫等情況,必須在支護完好的地方作業。
9.安監站在該工作面的當班安檢員,必須把氣霧阻化人員的安全管理同綜采隊組人員一樣,屬于自己工作范圍的一部分。
10.施工現場的零皮、片幫等不安全的隱患必須及時處理,炸幫超寬的地點必須支好護幫柱,防止片幫傷人。
11.回采撤架期間工作面移架、推溜子、絞車運轉時,工作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段,嚴禁與移支架,推溜子,設備運行平行作業。
12.人員跨越皮帶必須走行人過橋。轉載機溜子、工作面溜子運轉時,嚴禁人員跨越行走。
13.工作面噴霧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工作地點周圍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的情況,發現有害氣體超限時,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及時匯報區礦值班室。
14.通風區的現場跟班干部在班中要不間斷地檢查工作面的噴霧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六.應急預案
1.正常通風時避災路線:
8114工作面------2114(5114)巷------14-2#層301盤區皮帶巷(軌道巷)------301暗斜井------301石門------1070大巷-----主斜井(副立井、南羊路材料斜井)------地面。
2.反風時避災路線:
8114工作面------5114巷----回風繞道-----14-2#層301盤區回風巷-----301盤區第一變電所-----301暗斜井------301石門------1070大巷-----主斜井(副立井、南羊路材料斜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