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吊盤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一)概述
紅慶河風井工程由我單位負責施工,目前套壁已結束,現需要將吊盤落下,從-12m水平下落到-643m水平,為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特編制此措施。
該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通風機的安裝
2)新安裝一路?800mm膠質風筒
3)吊盤加防護措施
4)?1000mm膠質風筒的延伸
5)壓風管路和供水管路的延伸
6)4路電纜和通訊、監控線路的下放
1)
(二)主要設備、材料技術特征及工程量
1.風筒
型號?800mm約670m
型號?1000mm約631m
2.局部通風機
型號fbdn0/2*30(2臺)
功率30kw
電壓380/660kv
流量340-780m?;/min
3.管路
φ159631m
φ60631m
4.電纜
動力電纜35mm631m
主提信號電纜16mm631m
副提信號電纜16mm?;631m
照明電纜16mm?;631m
通訊電纜631m
瓦斯探頭電纜631m
co探頭電纜631m
5.管卡
型號φ159105個
型號φ60105個
6、鋼絲繩
型號18.5mm400m
型號15.5mm240m
型號21.5mm631m
7、開關
礦用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kbz5-400/1140(660)2臺
風機開關qjz-2×120(80)/1140(660)2臺
二、編制依據
本安全技術措施根據紅慶河風井施工組織設計資料、紅慶河風井一期安裝設計圖紙和2011版《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95版。
三、施工準備
(一)技術準備
工程開工前,按照要求進行技術準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按照程序,編制并報批此次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準備好各種技術資料和表格。
施工前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
具體包括:
1.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
2.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技術標準、閱讀圖紙及相關資料,掌握有關技術要領;
3.編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貫徹學習,掌握施工要領;
4.核對此次施工中有關技術參數;
5.按施工需要備齊各種施工設備、工具和材料;
(二)施工現場準備
1.做好測量基點的交點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
2.準備好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場所及設施;
3.根據施工現場需要,布置消防器材。
(三)資源動員、人員組織
在施工進場前,根據施工計劃要求,由項目部組織對施工設備、機具、材料、計量器具、人員進行合理組織和準備;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以確保工程按照合同的要求,組織均衡施工。
(四)設備、材料落實
進場前按照質量體系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施工用的設備、工具、材料的準備工作,完成對施工設備、機具、材料的檢驗、計量、檢測器具和試驗儀器的校驗。這些準備工件是做好安裝工程的前提,任何一項準備不當,供應脫節,都會造成停工待料,影響工期。
1.施工設備的準備
鏟車、滑輪、氣焊設備(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焊具、割具)、電焊機等。
2.工具及刃具
大小鐵錘、各種活搬手、套管搬手、、螺旋千斤頂、各種繩套、撬棍。
3.材料準備
施工用的各種關卡、管路、風筒?1000mm、800mm、各種扎線等。
三、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
(一)施工方案
主要分三個步驟
1、先對通風機進行安裝,安裝完畢后把風筒通過二平臺和井口進行連接。
2、對吊盤進行清理,然后把吊盤喇叭口重新安裝。同時在上吊盤外延安裝護欄,主副提信號從下層盤移到上層吊盤。
3、吊盤下放同時,井口同時進行以下幾個工作
1)壓風管和供水管的下接
2)4路電纜的下放
3)通訊以及監控電纜的下放。
4)兩路風筒的下接
(二)、工程工期
根據施工圖紙和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工期安排3天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標準
(一)通風機的安裝
1、測量放線
測量人員根據技術部提供坐標數據,找出中心線點和標高點。
2、安裝局部通風機底座,安裝完畢后利用水準儀操平找正。
3、底座安裝完畢后利用吊車將通風機起吊放置到底座上,放置后對其位置進行操平找正,操平找正后用螺栓將通風機固定在底座上。
4、然后用風筒和風道岔進行軟連接,連接后要保證連接處不能漏風。
(二)從風機到井口的風筒安裝
1、將?800mm風筒通過18.5mm鋼絲繩兩道連接到井架的二平臺位置。
具體二平臺位置見附圖(一)
2、在利用鋼絲繩將?800mm風筒從二平臺連接到井口,并用鋼絲繩固定在風筒入口的兩側鋼梁上,每側固定五副繩卡。
(三)吊盤下落前做的相關準備工作
1、先在吊盤四周安裝防護欄,采用?22mm螺紋鋼焊接高度為1.2m整體式護欄。
2、將吊盤主副提喇叭口全部恢復,焊接要牢固。
3、將主副提的信號全部移到上層吊盤。
4、地面漏灰系統要在下放吊盤前要改造完畢。
(四)井口管路及電纜的安裝
1、因為要求電纜和管路以及風筒在吊盤下放的同時,此時幾項工作要同時進行,所以在安裝之前,先對人員組織進行安排。安裝人員安排表
項目名稱每班人數班次合計人數(人)
壓風及排水管路下放326
主副提通訊電纜224
800mm風筒224
動力電纜和通訊監控電纜224
二平臺放置電纜人員224
井口放置電纜人員122
內齒輪操作工122
總人數26人
2、下放之前將所需要的材料全部運放到井口指定位置,并指定專人看護。
3、吊盤開始下放
1)吊盤每次下放的距離為600mm(電纜扎線綁扎間距),下放時每層吊盤都要安排專人監護吊盤下落情況,發現異常要用對講機和井口集控室工作人員聯系,及時停止吊盤下落。
2)吊盤下放至停止,進行以下幾個工作
(1)壓風管路的安裝,吊盤下放的高度達到6m時,利用內齒輪將壓風管路懸吊起來,然后用螺栓將兩節管路進行連接。一節壓風管連接完畢后,以同樣的方式將供水管路也連接起來,然后將供水管路用關卡連接到壓風管路上。此施工過程是采用內齒輪對管路懸吊,所以內齒輪操作工一定要按操作規程操作。
(2)提前將需要用到的一半數量的風筒放置到上層吊盤的制定位置,并擺放整齊,另外一半風筒可以用吊桶從地面運輸到上層吊盤。吊盤下落之前先將從封口盤到吊盤這段風筒先接好,然后隨著吊盤的下落分別在上吊盤接?1000mm和?800mm風筒,懸吊?800mm的風筒前400m采用18.5m的鋼絲繩懸吊,后230m采用15.5m鋼絲繩進行懸吊。兩段鋼絲繩采用繩卡進行連接,每側采用5副。兩節風筒之間連接采用鐵絲進行綁扎。
(3)電纜和信號以及監控線的下放。吊盤下放,二平臺和井口負責拉動電纜的工作人員要將電纜拉動隨著吊盤下放,井口人員開始對電纜進行綁扎和上繩卡,電纜和鋼絲繩用繩卡卡住時一定要在繩卡下面墊有膠皮,對電纜進行保護。繩卡卡的間距是3m,扎線的間距是600mm。信號和監控線采用扎線直接鋼絲繩上,綁扎間距同樣為600mm。扎線綁扎一定要牢固,繩卡的螺栓一定要擰緊,不能有松動。以上工作嚴禁帶手套,并且工具必須有留繩,工作時封口盤的各個洞口都要封堵嚴實。
(4)當四層吊盤放置到-643m位置時,停止下放吊盤。將上層吊盤的信號等全部恢復到下層吊盤。
(五)安裝技術標準
執行《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95)
五、勞動組織及管理
工程施工期間,采用兩班制作業方式。
(一)勞動組織
勞動組織見《勞動組織人事表》
單位工種名稱人數每小班大班圓班人數項
目
部項目經理11技術經理11技術員11安全質量檢查員11材料員11預算員11值班司機11施
工
隊
人
員隊長11安裝工1326輔助工48合計17850
六、安全注意事項
1、在井口使用的工具一定要留繩,防止高空墜物。
2、起吊管路時繩鼻和馬鐙一定要緊固。
3、抬壓風管和供水管時一定要注意手腳。
4、在上層吊盤安裝護欄時保險帶一定要生根。
5、在井口干活的人員要聽清信號,穩車操作工要規程要求操作。
6、所有施工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和安全帶,并且使用安全帶時要生根。
7、在擺放氧氣、乙炔時一定要按規定擺放,使用也一定要規程使用,旁邊必須有滅火器材。
8、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9、使用電焊機時一定要確定有接地保護。
10、現場使用電氣焊時,必須嚴格遵守電氣焊操作規程。
11、吊盤下放的同時,要有專人在穩車群巡視,發現異常立即用對講機通知井口,停止穩車運行。
12、懸吊用具一定要提前檢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按要求使用。
七、文明施工
1、施工中使用的工具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手亂扔,下班前應清點找齊。
2、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盡、活盡場清,確保文明生產。
篇2:落吊盤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一)概述
紅慶河風井工程由我單位負責施工,目前套壁已結束,現需要將吊盤落下,從-12m水平下落到-643m水平,為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特編制此措施。
該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通風機的安裝
2)新安裝一路?800mm膠質風筒
3)吊盤加防護措施
4)?1000mm膠質風筒的延伸
5)壓風管路和供水管路的延伸
6)4路電纜和通訊、監控線路的下放
1)
(二)主要設備、材料技術特征及工程量
1.風筒
型號?800mm約670m
型號?1000mm約631m
2.局部通風機
型號FBDN0/2*30(2臺)
功率30kw
電壓380/660KV
流量340-780m3/min
3.管路
Φ159631m
Φ60631m
4.電纜
動力電纜35mm631m
主提信號電纜16mm631m
副提信號電纜16mm2631m
照明電纜16mm2631m
通訊電纜631m
瓦斯探頭電纜631m
CO探頭電纜631m
5.管卡
型號Φ159105個
型號Φ60105個
6、鋼絲繩
型號18.5mm400m
型號15.5mm240m
型號21.5mm631m
7、開關
礦用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KBZ5-400/1140(660)2臺
風機開關QJZ-2×120(80)/1140(660)2臺
二、編制依據
本安全技術措施根據紅慶河風井施工組織設計資料、紅慶河風井一期安裝設計圖紙和2011版《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95版。
三、施工準備
(一)技術準備
工程開工前,按照要求進行技術準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按照程序,編制并報批此次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準備好各種技術資料和表格。
施工前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
具體包括:
1.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
2.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技術標準、閱讀圖紙及相關資料,掌握有關技術要領;
3.編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貫徹學習,掌握施工要領;
4.核對此次施工中有關技術參數;
5.按施工需要備齊各種施工設備、工具和材料;
(二)施工現場準備
1.做好測量基點的交點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
2.準備好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場所及設施;
3.根據施工現場需要,布置消防器材。
(三)資源動員、人員組織
在施工進場前,根據施工計劃要求,由項目部組織對施工設備、機具、材料、計量器具、人員進行合理組織和準備;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以確保工程按照合同的要求,組織均衡施工。
(四)設備、材料落實
進場前按照質量體系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施工用的設備、工具、材料的準備工作,完成對施工設備、機具、材料的檢驗、計量、檢測器具和試驗儀器的校驗。這些準備工件是做好安裝工程的前提,任何一項準備不當,供應脫節,都會造成停工待料,影響工期。
1.施工設備的準備
鏟車、滑輪、氣焊設備(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焊具、割具)、電焊機等。
2.工具及刃具
大小鐵錘、各種活搬手、套管搬手、、螺旋千斤頂、各種繩套、撬棍。
3.材料準備
施工用的各種關卡、管路、風筒?1000mm、800mm、各種扎線等。
三、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
(一)施工方案
主要分三個步驟
1、先對通風機進行安裝,安裝完畢后把風筒通過二平臺和井口進行連接。
2、對吊盤進行清理,然后把吊盤喇叭口重新安裝。同時在上吊盤外延安裝護欄,主副提信號從下層盤移到上層吊盤。
3、吊盤下放同時,井口同時進行以下幾個工作
1)壓風管和供水管的下接
2)4路電纜的下放
3)通訊以及監控電纜的下放。
4)兩路風筒的下接
(二)、工程工期
根據施工圖紙和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工期安排3天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標準
(一)通風機的安裝
1、測量放線
測量人員根據技術部提供坐標數據,找出中心線點和標高點。
2、安裝局部通風機底座,安裝完畢后利用水準儀操平找正。
3、底座安裝完畢后利用吊車將通風機起吊放置到底座上,放置后對其位置進行操平找正,操平找正后用螺栓將通風機固定在底座上。
4、然后用風筒和風道岔進行軟連接,連接后要保證連接處不能漏風。
(二)從風機到井口的風筒安裝
1、將?800mm風筒通過18.5mm鋼絲繩兩道連接到井架的二平臺位置。
具體二平臺位置見附圖(一)
2、在利用鋼絲繩將?800mm風筒從二平臺連接到井口,并用鋼絲繩固定在風筒入口的兩側鋼梁上,每側固定五副繩卡。
(三)吊盤下落前做的相關準備工作
1、先在吊盤四周安裝防護欄,采用?22mm螺紋鋼焊接高度為1.2m整體式護欄。
2、將吊盤主副提喇叭口全部恢復,焊接要牢固。
3、將主副提的信號全部移到上層吊盤。
4、地面漏灰系統要在下放吊盤前要改造完畢。
(四)井口管路及電纜的安裝
1、因為要求電纜和管路以及風筒在吊盤下放的同時,此時幾項工作要同時進行,所以在安裝之前,先對人員組織進行安排。安裝人員安排表
項目名稱每班人數班次合計人數(人)
壓風及排水管路下放326
主副提通訊電纜224
800mm風筒224
動力電纜和通訊監控電纜224
二平臺放置電纜人員224
井口放置電纜人員122
內齒輪操作工122
總人數26人
2、下放之前將所需要的材料全部運放到井口指定位置,并指定專人看護。
3、吊盤開始下放
1)吊盤每次下放的距離為600mm(電纜扎線綁扎間距),下放時每層吊盤都要安排專人監護吊盤下落情況,發現異常要用對講機和井口集控室工作人員聯系,及時停止吊盤下落。
2)吊盤下放至停止,進行以下幾個工作
(1)壓風管路的安裝,吊盤下放的高度達到6m時,利用內齒輪將壓風管路懸吊起來,然后用螺栓將兩節管路進行連接。一節壓風管連接完畢后,以同樣的方式將供水管路也連接起來,然后將供水管路用關卡連接到壓風管路上。此施工過程是采用內齒輪對管路懸吊,所以內齒輪操作工一定要按操作規程操作。
(2)提前將需要用到的一半數量的風筒放置到上層吊盤的制定位置,并擺放整齊,另外一半風筒可以用吊桶從地面運輸到上層吊盤。吊盤下落之前先將從封口盤到吊盤這段風筒先接好,然后隨著吊盤的下落分別在上吊盤接?1000mm和?800mm風筒,懸吊?800mm的風筒前400m采用18.5m的鋼絲繩懸吊,后230m采用15.5m鋼絲繩進行懸吊。兩段鋼絲繩采用繩卡進行連接,每側采用5副。兩節風筒之間連接采用鐵絲進行綁扎。
(3)電纜和信號以及監控線的下放。吊盤下放,二平臺和井口負責拉動電纜的工作人員要將電纜拉動隨著吊盤下放,井口人員開始對電纜進行綁扎和上繩卡,電纜和鋼絲繩用繩卡卡住時一定要在繩卡下面墊有膠皮,對電纜進行保護。繩卡卡的間距是3m,扎線的間距是600mm。信號和監控線采用扎線直接鋼絲繩上,綁扎間距同樣為600mm。扎線綁扎一定要牢固,繩卡的螺栓一定要擰緊,不能有松動。以上工作嚴禁帶手套,并且工具必須有留繩,工作時封口盤的各個洞口都要封堵嚴實。
(4)當四層吊盤放置到-643m位置時,停止下放吊盤。將上層吊盤的信號等全部恢復到下層吊盤。
(五)安裝技術標準
執行《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95)
五、勞動組織及管理
工程施工期間,采用兩班制作業方式。
(一)勞動組織
勞動組織見《勞動組織人事表》
單位工種名稱人數每小班大班圓班人數項目部項目經理11技術經理11技術員11安全質量檢查員11材料員11預算員11值班司機11施工隊人員隊長11安裝工1326輔助工48合?計17850
六、安全注意事項
1、在井口使用的工具一定要留繩,防止高空墜物。
2、起吊管路時繩鼻和馬鐙一定要緊固。
3、抬壓風管和供水管時一定要注意手腳。
4、在上層吊盤安裝護欄時保險帶一定要生根。
5、在井口干活的人員要聽清信號,穩車操作工要規程要求操作。
6、所有施工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和安全帶,并且使用安全帶時要生根。
7、在擺放氧氣、乙炔時一定要按規定擺放,使用也一定要規程使用,旁邊必須有滅火器材。
8、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9、使用電焊機時一定要確定有接地保護。
10、現場使用電氣焊時,必須嚴格遵守電氣焊操作規程。
11、吊盤下放的同時,要有專人在穩車群巡視,發現異常立即用對講機通知井口,停止穩車運行。
12、懸吊用具一定要提前檢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按要求使用。
七、文明施工
1、施工中使用的工具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手亂扔,下班前應清點找齊。
2、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盡、活盡場清,確保文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