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水倉清理煤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水倉的空倉容量必須經常保持在總容量的50%以上,由于我礦主副水倉長時間運行,淤泥、煤泥堆積嚴重,已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再加上,新建主副水倉時沒有采取隔離措施,導致不能使用一個清理一個,兩個水倉必須同時清理。為了保證主副水倉具有最大容水量,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對我礦主副水倉的煤泥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為確保施工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
組長:石春利
副組長:賈永勝苗成海蔡同彩苗青龍陳文海
成員:鄧克龍朱曉光王明春苗鑫許德保
蔡同華宋洪喜岳明
組長負責對工程進行全面部署。
副組長負責安排落實監管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技術部:負責技術指導。
機運部:負責排水管路的改裝、連接、恢復等工作,小絞車的安裝、供電工作,臨時水倉排水泵的安裝、送電、運行工作,清理完煤淤泥后,負責安裝主、副水倉隔離裝置。
生產部:負責組織清理主副水倉煤泥工作。
通防部:負責需風地點供風,人員工作地點氣體監測等工作。
安全部:負責現場監管與安全管理工作。
二、作業場所及對象
中央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的煤泥、淤泥的清理。
三、清理工作采用的方法
人工裝載煤泥、礦車運輸、小絞車牽引
四、清理工作要求
1、主排水泵排水后,將水倉內沉淀的煤泥用礦車運至主井煤倉,摻和上采煤工作面的干煤一并經主井皮帶運出地面。
2、清泥地點配備一臺小型潛水泵,隨時將滲出的積水排至臨時水倉。
3、要求把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煤泥、淤泥全部清理干凈。
五、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先在廢棄的(新掘好的)下山軌道巷口,打開閉墻進行通風,在巷道適當地點(要求水泵揚程在120米以上)安裝一臺多級潛水泵。
2、用ф159mm鋼管把臨時水倉排水泵與副井筒原有的一趟ф159mm排水泵連接好,保證不漏水。
3、把副井車場與軌道巷口的排水管路拆開,用彎頭和相應規格鋼管改裝,把采區水倉的水和井下其它地點排入主副水倉的水全部改道流入臨時水倉。
4、安裝局扇給主副水倉清理地點供風。
5、在主副水倉入口處對面安裝一部小絞車。
6、檢查軌道,保證在清理水倉時正常運行。
7、清理前要把主副水倉的水抽出。
8、清理過程中,啟用臨時水倉排水系統。
9、清理結束后,在主副水倉吸水井通道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裝置,以備下次清理時一清理一使用。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必須由班長現場跟班指揮,負責清理水倉的全面工作,并協調處理水倉的不安全隱患。
2、清理水倉前要認真檢查工作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原砌墻有壓酥、損壞等不安全隱患時,要進行臨時支護,確保安全清理水倉。
3、水倉口的小潛水泵要接好管子,一切不安全隱患必須在施工前徹底整改好。
4、水倉的清理工作必須由外向里有序進行,人員進入水倉清理煤泥時,必須做防滑處理。
5、水倉內作業時,必須有一人專職負責安全監視工作。
6、必須有一名電工現場值班負責機電設備維修工作。
7、必須有一名瓦斯員現場檢查水倉內氣體變化情況,發現超限必須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8、施工人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施工中做好相互配合。
9、在用絞車下放和拉出礦車時,必須帶電操作,嚴禁放飛車,絞車司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10、清理工作完成后,要對工作現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合格后,由機運部負責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設施。
11、在現場操作過程中,如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不完善需進一步補充說明的,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帶班領導臨時組織研究決定后再進行操作。
篇2:煤倉內清理煤泥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煤倉內清理煤泥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42煤1號煤倉內清理煤倉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礦42煤1號煤倉高76米,直徑5米。由于我42煤煤質較差,煤倉及下收口粘煤嚴重,現機運隊組織人員對煤倉及下收口進行清理。為確保在施工中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本措施。望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執行。
二、施工方案
人員乘坐罐籠,從煤倉上口進入,用水將倉壁上粘煤沖刷掉,下收口用鎬或釬桿將煤泥清理干凈。
三、施工工藝
1、將煤倉頂部篦子遮蓋物取掉,將煤倉頂部雜物清理干凈。
2、清理完畢后,用5T絞車將罐籠從上口放入煤倉口,人員進入罐籠后緩慢下放。
3、用水將煤倉壁上所粘煤泥從上到下依次沖刷干凈。
4、下收口用鎬或釬桿將所粘煤泥清理干凈。
四、安全注意事項及安全施工措施:
1、工作過程中,使用電氣焊時要隨時檢查工作現場內的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大于0.5%時,或揚塵較大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灑水消塵,只有當瓦斯濃度降到0.1%以下且現場無揚塵、無隱患時,方可重新開始作業。
2、氧氣瓶、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5米,且距離施工地點不得小于10米。
3、電焊機與工作地點之間的距離應不得小于10米。
4、燒焊過程中,燒焊工需嚴格按電氣焊工操作規程及相關制度執行。
5、此工程全程為高空作業,要求施工人員進入罐籠內必須佩帶安全帶(要求安全帶為全身防護型),帶好安全帽。
6、人員搬運、抬架重物過程中,一定配合好,統一口令,同時抬起、同時放下,防止出現重物擠傷手、腳事故。
7、人員進入煤倉內一定將42-09主運皮帶機及42主運大巷皮帶打好閉鎖并停電掛牌,防止皮帶誤起車造成安全事故。
8、在煤倉上口拆卸篦子遮蓋物、清理雜物時,必須掛好安全帶,且生根牢固(安全帶掛到煤倉口護欄上),施工人員嚴禁站在篦子上面作業。
9、在煤倉上口作業時,嚴禁人員進入給料機或煤倉下口。
10、進入煤倉前,必須檢查好鋼絲繩及罐籠是否完好。
11、煤倉倉壁必須按從上到下一交清理干凈,以防倉壁所粘煤泥下落傷人。
12、人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或多種氣體檢測儀。
13、倉內工作人員與倉外聯絡方式用對講機,如有情況立即將罐籠拉起。
14、跟班電工搭、拆電源時,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15、施工時工作人員必須做好“自保”“互保”,杜絕碰、撞傷事故發生。
16、有恐高癥和高血壓者嚴禁作業。
17、跟班隊長和班長為施工第一安全責任人,必須全程巡視施工現場安全狀況。如有問題立即停止作業。
18、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確認。
19、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公司相關規定實行。
篇3:主副水倉清理煤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水倉的空倉容量必須經常保持在總容量的50%以上,由于我礦主副水倉長時間運行,淤泥、煤泥堆積嚴重,已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再加上,新建主副水倉時沒有采取隔離措施,導致不能使用一個清理一個,兩個水倉必須同時清理。為了保證主副水倉具有最大容水量,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對我礦主副水倉的煤泥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為確保施工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
組長:石春利
副組長:賈永勝苗成海蔡同彩苗青龍陳文海
成員:鄧克龍朱曉光王明春苗鑫許德保
蔡同華宋洪喜岳明
組長負責對工程進行全面部署。
副組長負責安排落實監管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技術部:負責技術指導。
機運部:負責排水管路的改裝、連接、恢復等工作,小絞車的安裝、供電工作,臨時水倉排水泵的安裝、送電、運行工作,清理完煤淤泥后,負責安裝主、副水倉隔離裝置。
生產部:負責組織清理主副水倉煤泥工作。
通防部:負責需風地點供風,人員工作地點氣體監測等工作。
安全部:負責現場監管與安全管理工作。
二、作業場所及對象
中央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的煤泥、淤泥的清理。
三、清理工作采用的方法
人工裝載煤泥、礦車運輸、小絞車牽引
四、清理工作要求
1、主排水泵排水后,將水倉內沉淀的煤泥用礦車運至主井煤倉,摻和上采煤工作面的干煤一并經主井皮帶運出地面。
2、清泥地點配備一臺小型潛水泵,隨時將滲出的積水排至臨時水倉。
3、要求把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煤泥、淤泥全部清理干凈。
五、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先在廢棄的(新掘好的)下山軌道巷口,打開閉墻進行通風,在巷道適當地點(要求水泵揚程在120米以上)安裝一臺多級潛水泵。
2、用Ф159mm鋼管把臨時水倉排水泵與副井筒原有的一趟Ф159mm排水泵連接好,保證不漏水。
3、把副井車場與軌道巷口的排水管路拆開,用彎頭和相應規格鋼管改裝,把采區水倉的水和井下其它地點排入主副水倉的水全部改道流入臨時水倉。
4、安裝局扇給主副水倉清理地點供風。
5、在主副水倉入口處對面安裝一部小絞車。
6、檢查軌道,保證在清理水倉時正常運行。
7、清理前要把主副水倉的水抽出。
8、清理過程中,啟用臨時水倉排水系統。
9、清理結束后,在主副水倉吸水井通道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裝置,以備下次清理時一清理一使用。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必須由班長現場跟班指揮,負責清理水倉的全面工作,并協調處理水倉的不安全隱患。
2、清理水倉前要認真檢查工作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原砌墻有壓酥、損壞等不安全隱患時,要進行臨時支護,確保安全清理水倉。
3、水倉口的小潛水泵要接好管子,一切不安全隱患必須在施工前徹底整改好。
4、水倉的清理工作必須由外向里有序進行,人員進入水倉清理煤泥時,必須做防滑處理。
5、水倉內作業時,必須有一人專職負責安全監視工作。
6、必須有一名電工現場值班負責機電設備維修工作。
7、必須有一名瓦斯員現場檢查水倉內氣體變化情況,發現超限必須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8、施工人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施工中做好相互配合。
9、在用絞車下放和拉出礦車時,必須帶電操作,嚴禁放飛車,絞車司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10、清理工作完成后,要對工作現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合格后,由機運部負責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設施。
11、在現場操作過程中,如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不完善需進一步補充說明的,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帶班領導臨時組織研究決定后再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