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煤礦反風演習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為提高礦井處理井下火災的能力及礦井通風技術管理水平;驗證我礦當礦井進風井口附近、井筒及其附近進風巷道發生火災、瓦斯和煤塵爆炸時,能否有效防止災害蔓延,最大程度降低災情的抗災能力,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122條規定,我礦將于2016年03月27日09點班進行反風演習,為確保反風演習順利進行,特擬本方案及措施。
一、反風方案:
1、通風系統概況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主井、副井進風,風井回風,回風立井安裝兩臺fbcdz-8-№24型主要通風機,一臺運轉,一臺備用,風壓74-172m?/s,主要通風機負壓936-3374pa;礦井總進風3900m?/min,總回風3950m?/min。礦井現有兩個掘進工作面1121運輸巷和1151瓦斯抽采進風巷(反掘)。
2、反風方式:采用主要通風機葉片反轉反風,實現全礦總進、回風巷及采區進、回風巷及綜采工作面巷道風流全部反向的反風方式。
3、反風方法:利用主要通風機的反轉實現反風(簡要操作步驟:鎖死防爆門將主機風機停止運行關閉主機風機蝶閥利用換向柜對備用風機調相打開備用風機蝶閥啟動備用風機觀察記錄反風操作完畢)。
4、為驗證兩臺主要通風機反風能力,在反風過程中進行一次風機切換。
5、反風時間:根據礦井主扇及井下通風情況,預計反風演習時間為2小時(其中:準備30分鐘,反風30分鐘,恢復排放瓦斯1小時)。
二、反風目的:
1、礦井發生災變后,模擬副井附近發生火災,立即進行反風,檢驗人員安全撤離情況,評估礦井防災能力。
2、檢驗反風設備能否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
3、檢驗反風后主要通風機供風量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達到正常風量的40%以上。
4、反風后通過對井下重要地點進行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氣體測定,檢驗反風后各地點的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與正常通風時的變化情況。
5、檢驗反風時各主要工作地點供風量是否達到要求。
6、檢驗礦井主要通風機在反風時的工作性能和反風設施的可靠程度,以便今后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整改。
7、使主通風機司機熟悉、掌握反風操作程序。
8、通過反風演習記錄主要通風機的電流、電壓、軸承溫度和風壓等數據,與正常通風時比較有何變化,以便及時掌握主要通風機運行狀態和規律。
三、反風觀測項目及行走路線:
1、觀測項目:
(1)、觀測主扇反風期間的電機負荷、軸承溫度、負壓及反風風量等變化情況。
(2)、測定總進、回風巷、石門及硐室的瓦斯、二氧化碳及風量。
2、觀測地點及行走路線:
(1)觀測地點,分兩個組進行觀測:
第一組從主斜井入井,觀測2個點,分別為:主斜井、運輸上山。
第二組從回風平巷入井,觀測2個點,分別為:回風平巷、回風上山。
第三組從副平硐入井,觀測2個點,分別為:副平硐、軌道上山。
(2)行走路線,分三路:
第一路:主斜井→上部車場→運輸上山聯絡巷→運輸上山。(在運輸上山打電話匯報后,原路出井)。
第二路:回風平硐→回風暗斜井→回風上山聯絡巷→回風上山。(在回風上山打電話匯報,→1640回風聯絡巷→副平硐出井)。
第三路:副平硐→軌道上山車場→軌道上山。(在軌道上山打電話匯報,原路出井)。
3、井下觀測人員配備及觀測方法
井下觀測分為3個小組,每組2人,共計6人。反風后,觀測人員2人一組攜帶好觀測工具、佩帶好氧氣呼吸器分別從主斜井、副平硐、回風平硐地面井口入井,按行走路線對各觀測點進行瓦斯、二氧化碳、風量進行測定,并作好詳細記錄。
四、反風演習組織機構
(一)反風演習指揮部
設在大河煤礦調度指揮中心
指揮部聯系電話:內線:8000、8001
總?指?揮:李剛華
副總指揮:張忠強、張長發、朱長貴、郭啟兵
指揮部成員:唐春、馮佳、何方、徐賢富、鄢威巍、王應雄、石滿江、余浪、文永厚、彭德英、蘇江南、周作伍
1、總指揮:負責反風演習全過程的指揮工作,下達全礦井停產、人員撤離升井、井下停電、反風、恢復正常通風、排放瓦斯、送電的命令。
2、副總指揮(郭啟兵):協助總指揮做好反風演習過程中的安全監督。
3、副總指揮(張長發):協助總指揮組織好全礦井下停電、反風時監測主要通風機的運行情況及恢復正常通風時送電的工作。
4、副總指揮(朱長貴):協助總指揮組織好全礦停產、人員撤離升井、恢復生產的工作。
5、副總指揮(張忠強):協助總指揮做好反風演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掌握反風計劃的完成情況,做好整個反風演習期間的各項協調工作;組織貫徹學習反風演習方案;做好反風演習期間通風系統各項數據整理、分析匯總工作;做好主要通風機反風前后負壓、礦井風量及其它參數分析確定等技術指導工作。
6、指揮部成員:按總指揮的要求及本措施安排要求做好各自范圍內的工作。
(二)成立以下專業工作組
1、風井組
現場負責人:唐春、文永厚
負責按照指揮部的命令,現場指揮、組織風井主要通風機反風時的現場工作及反風演習前后檢查主要通風機、風硐、防爆門、檢修門、安全出口門、水柱計的完好情況,負責采集反風期間主要通風機及電機的全部參數,實時觀察負壓及反風時的風量并向指揮部反饋主要通風機的主要信息。
成員:文昌堯、文永臣等機電機運隊操作人員
職責范圍:
(1)負責反風演習前對風井主要通風機、電動機、防爆門等附屬設施的檢查工作;
(2)負責反風演習開始前對主要通風機的性能完好情況向指揮部匯報的工作;
(3)負責反風演習過程中風機的操作和防爆門、安全門的鎖緊、觀察、維護工作;
(4)負責反風演習時地面變電所的停電及送電工作;
(5)負責反風演習時主要通風機(負壓、風量、頻率)及電動機的有關參數記錄、分析、整理和匯報工作。
2、井下瓦檢、測風、通風觀察組
組長:余浪
成員:王仕祥、黃興江、秦道富等通防隊人員(通風工、測風員、瓦檢員)
職責范圍:
(1)負責反風演習前后所有通風設施的檢查及風門調節,做到定人、定崗、專人負責;
(2)負責測量反風前后及各測點的風量、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大氣壓等;
(3)負責反風結束后供電前各變電所、硐室的瓦斯濃度觀測工作;
(4)反風期間,瓦斯員重點監測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運巷機電硐室的瓦斯濃度;
(5)反風時如測風人員在各觀測點測量風量后,與風量分配計劃誤差較大時,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并按指揮部命令進行風量調整;
(6)負責反風結束后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排放工作;
(7)負責瓦斯排放工作結束后井下所有巷道瓦斯檢查及匯報工作。
3、井下生產組
組長:朱長貴
成員:趙友平、李坤鵬、馮澤華、葉正國
職責范圍:
(1)接指揮部停產命令后檢查各生產隊組停產、撤人落實情況;
(2)停產前1小時各隊負責人要組織人員對所轄區工作地點及巷道進行一次沖洗,確保無煤塵堆積現象,要堅持先沖巷后排水的原則;
(3)反風前要提前1小時組織人員對綜采面、掘進面積水進行排干,并對積水深處進行挖底工作,以保證反風演習結束后快速恢復生產。
(4)各隊必須保證所轄區內測風站前后10米內無任何雜物。
(5)接指揮部恢復生產命令后現場指導各生產隊組快速恢復生產。
4、物資供應組
組長:唐春
成員:運輸隊人員和庫管
職責范圍:負責反風前后有關材料及應急物資的供應保障。
5、通訊保證組
組長:蘇江南
成員:文永交、馮歡、余亞等監控維修人員
職責范圍:
(1)負責保證井上、下生產電話的暢通;
(2)負責風井主要通風機監測參數的正常傳輸;
(3)負責井下監測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4)保證地面電話的暢通,負責風井與指揮部的通訊暢通;
(5)保證反風期間井下各主要測風地點通訊設施的安設。
(6)反風演習前一天必須組織對井下所有瓦斯傳感器進行檢查,若有問題及時處理。
6、安全組
組長:郭啟兵
成員:鄢威巍、周作伍等安全保障人員
職責范圍:
(1)負責監督檢查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2)反風期間出入井人員的管理;
(3)組織好井下反風演習前后的安全管理工作。
7、后勤保障(醫務)組
組長:郭啟兵
成員:綜合辦公室、保衛科、后勤中心及醫務室全體人員
職責范圍:
負責反風期間有關工作人員的后勤保證及車輛調度工作,并準備救護車一輛及急救人員在副井口待命。
8、應急救援組
組長:李剛華
成員:礦山救護隊全體人員
職責范圍:
負責在反風期間,當井下發生意外情況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救護隊能及時組織人員下井進行現場緊急救援。
四、反風演習前的準備事宜
1、機電方面反風演習前的準備工作:
(1)機電科負責培訓反風操作人員,確保反風演習的具體操作能夠準確無誤。
(2)機電科和機電機運隊相關人員對主扇風機房供電系統、操作系統、主要通風機、電動機、風硐、防爆蓋、反風設施進行檢查、整改,保證演習前每臺設備完好。
(3)井下各水倉、巷道內的積水在反風演習前一個小時排完并及時匯報調度室,在涌水量較大的地方做好防范措施。
(4)負責在反風前對井下電氣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杜絕電氣設備失爆現象。
2、通訊及監測監控方面反風演習前準備工作
(1)調度室負責提前將井下各測風地點的電話裝設完善,并在反風演習前進行瓦斯電閉鎖實驗,確保各地點風速傳感器和瓦斯傳感器數據上傳準確無誤。
(2)保證各測風地點的電話不出現串號、斷線等故障。
(3)要嚴格保證井下傳感器斷電后備用電源能持續2個小時的使用時間。
五、反風演習時間順序
本次參加反風演習的井下人員數量如下:3名測風員,3名瓦檢員4名,安全員,通風工、電鉗工、變電所值班人員若干名,救護隊8人,共計60人。
六、反風演習總體順序及步驟:
調度室安排各掘進頭面停止作業、沖洗巷道、排水(26日即反風前一天和27日反風演習當天各責任隊組安排人員負責衛生區域巷道沖洗工作)參加人員報到、召開會議(1、確認準備工作無誤;2、安排各小組進入崗位)宣布井下停產(除電鉗工、跟班瓦斯員、跟班安全員和變電所值班人員外),其余人員全部升井檢查井下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后,發布命令、逐級切斷井下供電(井下通訊、監測監控電源除外)檢查電鉗工、跟班瓦斯員、跟班安全員和變電所值班人員全部升井(1、指揮部確認所有小組全部到位;2、確認井下無關人員全部升井,除井下瓦檢、測風、通風觀察組)指揮部接到命令后開始下達反風的命令井下測風組開始測定各自區域內的風量井下測風組組長分別向指揮部匯報各自區域內的風量指揮部根據主要通風機運行情況和井下風量測定情況進行分析風井組和井下瓦檢、測風觀察組每半小時分別向指揮部匯報一次各自運行的參數(尤其是風流方向、風量及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濃度)各采掘隊派機電副隊長及電鉗工在井口集合,準備下井恢復送電電鉗工下井協助瓦斯員進行瓦斯排放排放瓦斯、按程序逐級恢復送電恢復生產
1、6:00?調度室安排各采掘面停機、對井下巷道再次沖洗、排水的工作。
2、7:00?井下瓦檢、測風、通風觀察組人員更衣下井。
3、7:40?調度室和安全科確認井下所有無關人員全部升井后,向指揮部及時匯報。
4、8:00?反風演習指揮部全體人員在調度會議室集合,由總工程師、通風助理組織參加人員簡要說明反風演習時的有關注意事項,總指揮宣布反風演習正式開始,所有人員準備就位(參加會議的有:“八長”、通風科、安全科、調度室、生產技術科、機電科、綜合辦、后勤服務中心、供應科、保衛科、礦山救護隊負責人)。
5、8:20?指揮部確認井下瓦檢、測風、通風觀察組和井上風井組到位情況(匯報小組有:風井組,井下瓦檢、測風、通風觀察組,井下生產組,通訊保證組,安全組,后勤保障(醫療)組)
(1)井下各測定小組測定本小組負責的測點巷道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溫度、風量等參數,同時要做好記錄。隨后等待指揮部下達反風指令。
(2)風井組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后,做好準備工作(記錄電壓、電流、軸承溫度、負壓等),同時鎖緊風井防爆蓋,然后等待指揮部命令,準備反風操作。
(3)安全組到達主井、副井井口,確保其出風井口附近20米范圍內無任何火源,并且禁止下料、運人等活動。
6、9:00?指揮部確認井上、下各專業組到位,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完畢后,通過電話向各個作業地點變電所下達井下停電的命令,并切斷與回風井口相聯通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內所有電源和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的電源。
7、9:15?經指揮部確認井下所有地點電源均已切斷后,開始下達主扇(1#主通風機)反風的命令。
8、9:20?井下各觀測小組開始在指定位置觀測該地點風量、風速、風流方向、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的采集工作。瓦斯、二氧化碳濃度和風量每隔半個小時測定一次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同時觀測巷道中的風流方向。
9、9:15?風井組開始數據反風時的數據記錄工作(包括電機負荷、軸承溫度、風量和負壓等)并每隔半個小時向指揮部匯報一次。
10、9:20-11:20?井下和井上小組每半個小時對數據進行收集記錄一次,每次收集完后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1)9:15-9:45?風井使用1#主通風機進行反轉反風,井上與井下小組進行各項數據的采集匯報工作。
(2)9:45-11:45?接指揮部命令后風井組將主通風機切換至2#主通風機進行反轉反風,井上與井下小組進行各項數據的采集匯報工作。
11、11:30?待風流穩定后,指揮部下達停止反風的命令,風井組負責恢復(1#)主通風機正常通風狀態。
12、11:35?反風演習結束,待井下及井上保障正常通風后,八點班電鉗工開始下井負責送電。各變電所值班人員聽從指揮部的安排,逐級恢復送電。
(1)各變電站的送電工作:由瓦斯員檢查各變電所的ch4情況,在電氣設備周圍20m范圍內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0.5%的情況下,方可通知電鉗工向地面變電所聯系供電,地面變電所向指揮部匯報經同意后方可運行送電。
(2)掘進工作面的送電工作:
1)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送電,正常通風。
2)當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及時電話匯報指揮部,匯報時必須匯報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濃度,由指揮部確定排放順序,不允許同時排放瓦斯。排放時,嚴格按照掘進面瓦斯排放措施安排專人對此地點進行瓦斯排放。
13、11:40?井下恢復正常通風后,井下測風員繼續在原地點進行風量測定,待風流穩定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經指揮部同意后方可升井。
14、11:50指揮部確認井下排放瓦斯送電完畢后,指揮部宣布反風演習圓滿結束,井下恢復生產。
七、安全技術措施:
(一)反風演習前的安全措施
1、本反風演習計劃批準后,要在職工中進行認真的貫徹學習。
2、反風前機電機運隊要對其進行仔細檢修。
3、反風演習前各責任科隊負責對井下所有巷道的煤塵進行一次認真清洗和清理,以防止反風過程中造成煤塵飛揚,導致事故。
4、反風演習前要對采掘工作面積水處、低洼處進行一次徹底排水,以保證通風斷面,減小礦井通風阻力。
5、反風演習參與人員入井后不得單獨行動。測定時,每個測點至少有兩人,方能進行工作。
6、反風演習前要將井下與反風演習無關的各工作場所的作業人員撤到井上。調度室及礦燈房要及時掌握人員出井及礦燈歸還情況。
7、反風演習前要對井下主水倉進行排水,直至其容積能夠滿足反風期間的儲水量。
8、要在井下各觀測點或相關地點設置電話,并對現有電話進行檢修,以便觀測人員和指揮部及時取得聯系。
9、備足反風時所用風表、瓦檢儀等檢測儀表,并經國家授權的安全儀表計量檢測單位進行檢驗,確保檢測儀器準確可靠。
10、反風前要打開井下消防材料庫,準備好足夠的消防器材。
11、通風科、機電科、安全科、機電機運隊在反風前要對主通風機、檢修門、安全出口門、防爆蓋及監測系統進行詳細檢查,確保處于完好狀態,機電機運隊在反風前將防爆蓋壓牢鎖緊,反風結束后全部恢復原狀。
12、通風科在反風前負責將全礦井下通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反風期間通風設施的牢固可靠。尤其是正反風門,必須保證完好,對影響到反風質量和安全的設施限期進行整改。
13、反風期間,井下各隊組應停止工作,除反風參與人員外,其他人員嚴禁下井。
14、所有參加反風演習的工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部命令,認真完成下達的任務,反風期間堅守自己的崗位,只有指揮部宣布反風結束后才能離開崗位。各項操作必須在指揮部下令后執行,執行完畢后立即匯報指揮部。
15、主要通風機發生意外停電,執行礦井停風停電應急處理預案。
(二)反風演習時的安全措施
1、井下各觀測人員不得私自離崗,必須在指定地點工作。
2、反風演習持續時間內風流中有害氣體超限時,立即終止反風,恢復正常通風,并查明原因,將積存的有害氣體排放。
3、反風演習持續時間內,要對各測點進行風量、瓦斯等參數的測定,每個測點不得少于兩人。
4、井下觀測人員發現不安全情況,應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并向指揮部匯報。
5、反風期間各測點人員不得進入盲巷和無風、瓦斯積存區。
6、反風演習持續時間內,在反風后出風井附近20米的范圍內以及反風后出風井口相鄰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內,都必須切斷電源;同時,杜絕一切火源存在。
7、地面觀測組要認真觀測主要通風機及其各部位運轉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向反風演習指揮部匯報,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三)反風演習終止后的安全措施和瓦斯排放措施
1、恢復通風前,瓦斯員必須堅持“由外向里”的原則對井下主要巷道、硐室、采掘工作面巷道中的瓦斯、二氧化碳進行檢查,檢查時要至少兩人前后相隨逐段進行,嚴禁單獨一人進入停風區進行檢查。
2、主要通風機恢復供風前必須對風硐、主要通風機及電機附近檢查瓦斯,在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啟動。
3、掘進工作面恢復通風前,必須對局部通風機、開關附近的瓦斯、二氧化碳進行檢查,只有在局部通風機、開關附近1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
4、所有受到停風影響的地點在恢復正常通風后,都必須經過通風、瓦斯檢查,只有在恢復通風的巷道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化碳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供風巷道內和工作面回風系統內電氣設備的供電。
5、排放瓦斯時,瓦斯員要在采掘工作面回風流與全風壓混合處經常檢查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1.5%,應指令風量調節人員,減小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的送入風量,隨著瓦斯濃度的降低,再逐漸增大風量,嚴禁“一風吹”或高濃度排放瓦斯。
6、排放瓦斯時按由近到遠順序進行瓦斯排放,一個工作面瓦斯排放沒有結束,嚴禁下一個工作面開始瓦斯排放工作。
7、掘進工作面排放瓦斯時,嚴禁局扇發生循環風。
8、采掘工作面瓦斯排放后,必須由電鉗工對工作面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證實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復工作面的電氣設備送電。
9、瓦斯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開關前后10米巷道內的瓦斯情況,在確定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排放瓦斯。
10、掘進工作面瓦斯超限時的瓦斯排放措施:
(1)1121運輸巷和1151我收抽采進風巷(反掘)掘進面瓦斯排放措施:
1)、排放瓦斯時根據現場情況,利用掘進工作面原有供風風機,供風距離短的巷道可采用控制風機風量法排放瓦斯,可采用在風筒沿途布置的“三通”上捆扎繩索,緊縮或松繩控制局扇的排風量進行瓦斯排放。
2)、如巷道供風距離長,瓦斯濃度高,要采用分段排放法排除瓦斯。采用分段排除法排放瓦斯:當風筒出風口瓦斯濃度下降到1%以后,將風筒出口縮小,加大射程,排出出風口前方的瓦斯。當風筒出風口前方一段的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時,接上一節短風筒,加大射程,排出前方的瓦斯,將前方的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二氧化碳降到1.5%時取下短風筒,接上一節10m長的風筒,依次逐段的排放,直至風筒接到巷道末距迎頭5米處。
八、反風演習總結及報告
總工程師組織參加人員對反風演習的情況進行總結,編制反風演習報告書。
篇2:X煤礦冬季防火演習方案
為提高員工的消防意識,檢驗我礦消防設施的功能,增強員工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自我防護能力,使每個員工都懂消防知識,遇到火警、火災時知道怎樣報警,怎樣撲救,怎樣疏散人員,怎樣搶救傷員物資,經礦委研究決定進行消防演習,實施方案如下:
一、人員安排
(1)總指揮:礦長
副總指揮:其他礦委會成員
(2)組員:各專業副總
(3)參加人員:地面各科室及
二、演習項目:
(1)應急疏散
(2)火災撲救
三、疏散集中地:工業廣場
四、前期準備:
(1)消防知識及逃生小常識櫥窗宣傳。(辦公室負責)
(2)消防大隊警官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培訓。(保衛處負責)
(3)消防大隊警官對公司消防設施進行檢查。(辦公室、保衛處負責)
五、各部門緊急疏散具體行動安排:
1、指揮小組成員接到火警通知后,立即到達指揮中心,指揮小組由礦調度室主任負責,火警現場由保衛處負責。
2、通過事故廣播發出緊急疏散通知:
1)根據演習樓層每層分為三個防火區域情況,首先進行水平疏散,把物資和人員轉移到同一樓層其它安全的防火區域。廣播內容:“請注意,該層發生緊急情況,請遵從調度室人員的指揮,疏散到安全區域”。
2)根據火警現場情況,下達演習區域全部疏散命令,疏散次序為著火層,著火層以上各層和著火層下一層,著火層以下各層,廣播內容:“請注意,該區域內發生了緊急情況,請遵從公司安監室工作人員的指揮,從最近的疏散通道立即撤出大樓
3.通過電話、對講機隨時了解火災現場及各區域人員疏散情況、檢查報警系統、消防加壓水泵和送排風系統的運行情況。
4.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采取相應的行動。
5.確認全部人員疏散完畢后發出演習結束通知。
7.指揮小組領導到疏散集合地點進行演習總結。
六、火災撲救具體安排:
1、到達消防演習地點:工業廣場。
2、根據地形清理現場,準備好引火物。
3、發放工作服、消防器材
4、聽指揮人員的講解
5、開始演習
5、1滅油火
第一組:l拉燃煙霧彈,使場冒出濃煙
地面煙霧生氣,緊急疏散人群。
第二組:點燃油火;使用5kg滅火器滅火
油盆起火,使用5kg干粉滅火器時,先將滅火器倒置搖晃幾下,再將保險銷子撥掉,將噴頭對準火的根部,按下開關進行滅火。
5、2滅柴火
第三組:點燃柴火;5kg滅火器滅火
使用5kg干粉滅火器先將滅火器倒置搖晃幾下,再將保險銷子撥掉,將噴頭對準火的根部,按下開關進行滅火。
6、結束演習(宣布)
7、清理現場。
篇3:煤礦反風演習計劃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二零一二年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本年度礦井反風演習定于2012年*月*日*進行,為順利完成礦井反風演習,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一、反風演習時間:2012年*月*日*——2012年*月*日*二、反風演習范圍:假定在主斜井、副斜井、主立井、副立井、井底車場、北大巷、南大巷、南膠帶、東軌道、東皮帶等主要進風地點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針對這些假定災害,我們對其進行全礦井反風處理。三、反風方法:北風井和東風井利用主扇風機反轉反風,南風井利用反風道反風。四、1、成立反風演習領導組組長:常務副組長:副組?長:?成員:2、下設反風演習指揮部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電話:總指揮:副總指揮:五、反風演習程序1、所有參演單位(包括:通風、機電、安監、調度、職工醫院)人員于2012年*月*日*換好衣服后準時在礦井口大屏幕廳集合,由總指揮統一安排,貫徹學習反風演習計劃及安全措施。2、總指揮與副總指揮坐鎮反風演習指揮部,統一指揮,全面協調。3、學習反風演習計劃及安全措施結束,由總指揮下達命令,立即組織井下人員撤離,切斷井下一切電源,安監處負責在主、副斜井、平硐、入口處設警戒,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井下,同時參演相關人員出發到指定地點。4、參演相關人員到達各自指定地點,測定并記錄反風前的有關數據,匯報指揮部,并在電話旁隨時待命。5、待各測點匯報反風前數據后,由總指揮下達全礦井反風開始指令,并向東風井、南風井、北風井下達主扇停機、開始反風命令。6、東風井、北風井、南風井主扇司機接到命令后,要將防爆蓋或防爆門夾子關好,在10分鐘內實現風機反風,風流穩定后,立即匯報指揮部,由總指揮向各測點下達反風時的測定命令。7、待各測點匯報完反風時測定數據后,由總指揮下達停止反風、恢復主扇正常運轉的命令。8、東、南、北風井待主扇正常運轉后,將防爆蓋或防爆門夾子打開,并消除漏風;匯報指揮部等待命令。9、總指揮宣布命令由通風和機電部門配合完成井下恢復通風供電、瓦斯排放等工作。
10、井下恢復通風供電后,總指揮宣布反風演習結束,通知反風演習人員撤離。11、反風持續時間2小時。12、主扇恢復正常后,通風區測風人員要再次測定各待測點的風量、[CO2]、[CH4],將結果報通風調度。13、指揮部進行現場總結發言。六、反風演習的觀測項目:1、機電區負責觀測風井主扇風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電機負荷、軸承溫度、電流電壓、效率及電動機的輸入功率和主軸轉速,嚴禁電機超負荷運行,并設專人做好記錄及時整理技術數據,交通風區匯總填表上報。2、通風區負責觀測主扇風機的風壓、風量、反風時間及反風設備的操作時間,觀察巷道中的風流方向,按照規定測定全礦井、各翼、各采區進、回風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及風量和溫度,并設專人做好記錄及時整理技術數據,匯總填表上報。七、參加反風演習人員的分工及職責范圍:1、指揮部成員(*人):指揮部成員職責:(1)指揮部在反風演習前通知礦調度室撤出井下所有與反風演習工作無關的人員,同時由指揮部通知停止井下所有供電。(2)指揮部成員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反風演習的全部工作,一切行動聽從指揮部安排。一旦發生意外,應立即做出處理決定,以防事故的擴大和蔓延。2、各組人員及職責組名組長成員職責聯系地點聯系電話北風井組負責主扇反風操作和各種技術參數的統計及風硐風量等測定工作。北風井風機房東風井組負責主扇反風操作和各種技術參數的統計及風硐風量等測定工作。東風井風機房南風井組負責主扇反風操作和各種技術參數的統計及風硐風量等測定工作。南風井風機房地面測定組測定反風前、反風時各測點風速、斷面、CO2、CH4、溫度通風調度新一采區組測定反風前、反風時各測點風速、斷面、CO2、CH4、溫度新一采猴車機尾新二采區組測定反風前、反風時各測點風速、斷面、CO2、CH4、溫度新二區軌皮聯巷東部采區組測定反風前、反風時各測點風速、斷面、CO2、CH4、溫度東總回水倉井底車場組測定反風前、反風時各測點風速、斷面、CO2、CH4、溫度運輸調度室醫療救護組備足醫療用品待命應急運輸調度室后勤保障組接送人員去往各風井八、《主扇反風操作規程》(1)東風井、北風井主扇采用風機反轉反風1、礦井開始反風必須接到指揮部反風命令后進行;2、按程序操作停機,按下高壓綜合啟動柜上的停止按鈕,油開關跳閘,切斷風機電源,待風機轉速緩慢時,用剎車裝置定車;3、首先將隔離開關閉合到反轉位置,再合上貧油開關,電機反轉啟動,風機開始運轉;4、操作完畢,風機正常運行后向指揮部匯報;5、風機在反風運行中,要詳細檢查電壓、電流、負壓計及軸承溫度,并作好記錄,及時匯報;6、當反風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匯報,聽從命令,以便采取應急措施;7、反風操作必須迅速,以保證在10分鐘內改變井下風流方向;8、接到指揮部停止反風命令后,立即停機,調整為正轉,恢復正常通風;9、做好記錄。(2)南風井主扇采用反風道反風1、礦井開始反風必須接到指揮部反風命令后進行;2、關閉擴散器風門;3、打開吸風室風門,同時關閉風道風門;4、操作完畢,風機正常運行后向指揮部匯報;5、風機在反風運行中,要詳細檢查電壓、電流、負壓計及軸承溫度,并作好記錄,及時匯報;6、當反風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匯報,聽從命令,以便采取應急措施;7、反風操作必須迅速,以保證在10分鐘內改變井下風流方向;8、接到指揮部停止反風命令后,立即將各風門提至正常通風位置正常通風;9、做好記錄。九、反風設備的操作程序:本次反風演習的反風方式為全礦性反風,三個風井同時進行。反風方法:東風井、北風井主扇采用風機反轉反風,南風井采用反風道反風方法;礦井通風方法由抽出式變為壓入式。反風設備的操作:分別執行《主扇反風操作規程》的規定。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分別執行《主扇反風操作規程》的規定。1、井下所有工作人員到達各自的工作崗位測定好反風前數據、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后,立即電話向指揮部匯報“準備完畢”,反風演習期間各小組接到指揮部命令方可進行操作。2、各小組準備就緒后,總指揮下達井下停電命令,并在預定時間下達反風演習命令,通知主扇操作組開始操作,主扇操作組接到命令后,立即開始操作,同時記錄開始操作的時間,操作結束后記錄結束時的時間。3、總指揮在下達主扇反風操作命令后,要立即通知各井口及井下的工作人員,記錄風流方向變化時間,氣體的變化情況,各工作地點所測的數據,若有異常情況時,要立即匯報指揮部。4、反風演習時間預定四小時,指揮部根據各處的匯報情況權衡是否達到反風演習的目的,從而決定恢復正常通風的時間。5、主扇操作組接到恢復正常通風的命令后,立即開始操作,同時記錄恢復至正常通風時操作所用的時間。6、恢復正常通風后,井下檢查組將井下各主要地點通風設施再檢查一遍,同時由瓦檢員對井下各地點進行全面的瓦斯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匯報指揮部,指揮部根據各處的匯報情況,確認安全后,由總指揮下達向變電所送電命令。只有在確認井下各作業地點瓦斯不超限時,井下變電所才能向各用電地點送電,瓦檢員和安全員負責檢查本區域內的局扇及其開關前后10米巷道的氣體,若氣體不超限,方可開啟局部扇風機,若瓦斯濃度超過0.5%要立即處理。所有瓦斯超限地點的排放工作必須制定嚴格的排放瓦斯措施,嚴格按照排放瓦斯措施進行排放瓦斯。局部扇風機啟動,排放瓦斯完畢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若無異常,總指揮宣布反風演習結束,恢復正常工作。十、反風演習的安全措施:1、反風演習前,指揮部要提前通知集團公司調度信息中心。2、反風演習前,指揮部成員、各協助單位人員到位,安監處要安排安全員協助完成反風演習。3、反風演習前,由通風區區長負責將反風演習計劃措施及排放瓦斯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加反風的人員,并簽字備案。4、反風演習前,由通風區負責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通風路線的全面檢查工作,若有問題及時處理,保證通風暢通。5、反風演習前,通風隊負責井下通風設施的檢查修理工作,以保證反風演習時,風流按預定方向流動。并將*工作面均壓通風系統恢復為負壓通風,確保工作面有害氣體有效排放。6、防排隊、各采掘開隊組要在反風前將井下各排水點水位排至最低水位。7、反風演習前由通風區安排專人對礦井風量進行一次全面的測定。8、反風演習前電訊中心要保證礦調度室與各風井及井下各聯絡地點電話聯系暢通。9、反風演習開始前,井口管理站負責禁止非參加反風人員入井,消除井口附近20米范圍內的火源,與出風井口相聯通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內,都必須切斷電源,禁止一切火源存在。10、反風演習前,井下必須斷電撤人,除參加反風演習人員外,其他人員嚴禁入井,斷電撤人工作由調度室負責組織實施。11、所有參加反風人員要在反風演習前1小時提前到達現場。12、井下沒有安設反向風門的地點要安排專人檢查,并鎖緊風門。13、束管監測人員要維護好束管監測系統,在反風過程中必須保證束管正常使用。14、反風演習前,由礦職工醫院指派醫護人員備好急救箱等器材在井底車場待命,直到反風結束。15、反風演習前,各風井防爆蓋或防爆門由各風井測定人員預先加固,以防反風時,防爆蓋或防爆門被吹起。16、反風演習時,各風井要分別由組長現場指揮,以防發生供電故障時能夠及時妥善處理。17、反風中,若主扇運轉異常,應立即停止主扇運轉,啟動備用主扇,如備用主扇啟動失敗,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員,視其具體情況由指揮部做出處理決定。18、恢復正常通風后,由瓦檢員嚴格檢查各采區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及局部通風機附近的瓦斯,濃度符合規定(不超過0.5%)方可向井下供局部通風機用電;各回采工作面瓦斯,濃度符合規定(不超過0.5%)時才準向工作面供電。井下如有瓦斯超限的地點都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認真組織排放(附反風演習期間的瓦斯排放措施)。19、所有局部通風地點的瓦斯排放結束后,才能向井下各開掘工作面供電,才允許作業人員入井。(井下恢復供電需下機電、生產隊組電鉗工配合)20、反風結束、正常生產后,通風區安排人員對全礦井的風量進行測定和調節,對*工作面通風系統恢復為均壓通風,以保證安全。21、其余未提及事項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崗位操作標準》及《一通三防管理實施細則》中有關規定。附件:反風前通風系統示意圖反風時通風系統示意圖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因在反風演習過程中要停止井下供電,各開掘工作面需臨時停風,為防止發生瓦斯災害事故,須在恢復正常供風前進行測定各工作地點瓦斯情況,如超限需排放瓦斯工作。為保證礦井各地點瓦斯排放工作的安全進行,特制定以下排放瓦斯安全措施:1、瓦斯排放工作由礦總工程師全面負責,通風負責人、機電負責人、通風技術負責人協調工作,瓦檢員、安全員、通風工、機電工共同協調工作,由通風瓦檢隊隊干現場指揮,具體負責瓦斯排放工作;2、瓦斯排放工作在演習結束通風系統恢復正常后進行。3、通風系統正常后,利用主扇排放礦井瓦斯時,要保證主扇出風口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75%,否則要打開風井的小風門進行短路放風;4、主扇出風口處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75%時,排放瓦斯人員方可入井。只有總回風巷瓦斯濃度不超過0.75%時,其他人員方可進入。5、井下中央變電所和采區變電所,在恢復送電前應由瓦檢員全面檢查,只有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由外向里逐級送電;6、瓦檢員負責檢查本區域內變電所、局部通風機及開關前后10米巷道內的瓦斯情況,只有在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給變電所供電和開啟局部通風機;若瓦斯濃度超過0.5%要立即匯報演習指揮部,采取措施處理后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開啟局部通風機必須執行指揮部命令;8、采取控制風量,逐級逐段低濃度排放的原則,嚴禁“一風吹”,確保排出的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3%,瓦檢員在回風流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經常檢查瓦斯,并設置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當瓦斯濃度達到1.3%時,應指令通風工減少送入風量,確保排出的瓦斯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限;9、排放瓦斯時,嚴禁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一旦發生循環風,立即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消除循環風后再啟動局部通風機。10、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不超過3%的巷道,由通風工、瓦檢員、安全員就地排放;瓦斯濃度超過3%的巷道,由礦山救護隊進行排放;11、排放瓦斯時,其回風流經過的路線必須切斷電源,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派專人設置柵欄或警戒,禁止人員進入;12、排放瓦斯工作由外到里,先進風后回風,依次排放,一個采區內嚴禁兩臺局扇同時排放;13、排放瓦斯后,經檢查證實,整個巷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8%、氧氣濃度不低于2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3%,且穩定30分鐘后瓦斯濃度沒有變化時,才可以恢復局部通風機的正常通風。14、獨頭巷道恢復正常通風后,必須由電工對獨頭巷道內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證實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巷道中的一切電氣設備的電源。15、排放瓦斯工作結束后,由現場指揮指定專人檢查瓦斯、通風設施、供電系統和電氣設備完好狀況,若有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在排放瓦斯的巷道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8%時,方可指派專人向該工作面恢復送電。16、其余未提及事項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一通三防管理實施細則》中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