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反風演習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說明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122條規定,“礦井每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結合我礦實際生產情況,決定于2013年6月23日進行反風演習,以檢驗礦井反風時主要通風機的性能穩定性,災變時礦井反風效果,同時進一步加強煤礦領導及通風、機電等管理人員的組織協調能力,主扇司機等有關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為確保反風演習的順利進行,特編制舍烏煤礦礦井反風演習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二、反風時間:
2013年6月23日14:00時-16:00時?
三、反風方法:?
1、一采區(回風斜井)通風系統利用主要通風機反轉反風。
2、二采區(后期風井)通風系統利用主要通風機反轉反風。
四、礦井反風程序:
①井下準備工作:撤人、停電、設置崗哨,并匯報調度室。(13:30)
②參數測定:數據測定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后,對各主要通風地點測定反風前的瓦斯、風量等參數。
③反風方式:一采區(回風斜井)、二采區(后期風井)風井聯合反風演習,并對各主要通風地點測定反風時的瓦斯、風量等參數。
④主要通風機恢復正常運行:礦井恢復正常通風后,并對各主要通風地點測定恢復通風后的瓦斯、風量等參數測定。
⑤復電:嚴格按照反風演習停送電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復電操作。
五、反風演習的組織機構和職責:
為了使反風演習能順利進行,成立反風演習指揮部,指揮部設在井口調度室。全面負責反風演習的指揮協調。
總指揮:張宇
副總指揮:丁浩
成?員:方應林、曹坤能、羅華龍、楊敏、劉友貴、周正奎、李祥、貨雙能、肖金龍。
職責:①總指揮負責反風工作的全面指揮和領導,下達反風命令和決定反風結束。凡是總指揮做出決定,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做到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檢查督促反風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掌握各組匯報情況,研究反風效果,指揮反風后瓦斯超限地點的排放工作或掘進工作面恢復通風。
②指揮部成員和各工作組人員做好各自職責范圍內工作
指揮部下設六個工作組:
(1)指揮部參謀組:
組長:溫德品
成員:姚映仙、李生權。
職責:負責井上下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為總指揮提出決策資料和意見。反風演習報告的編寫。
(2)主要通風機操作組:
一采區(回風斜井):組長:貨雙能;成員:瞿龍、周正奎二采區(后期風井):組長:李祥、成員:魏成茂、魏木聰。
職責:負責①反風演習前后檢查主要通風機的反轉的控制設施,包括風井防爆門、人行門(反向門)是否完好;②按反風操作程序對主扇進行反轉操作;③記錄反風前、反風時、反風后主扇的參數(電壓、電流、功率、軸承溫度、風壓等),并及時向反風演習指揮部進行匯報。
(3)電氣、井下供電組:
一采區(回風斜井):
組?長:胡衛國
組?員:李多權、姜偉、楊紅春。
二采區(后期風井):
組?長:李強
組?員:施傳甫、董金鵬;
。
職責:負責①反風演習前后全面檢查各配電系統,反風前后停、送電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和貫徹;②負責對井下電氣設備的防爆檢查,確保井下電氣設備不失爆。
(4)、通訊組:
組?長:張維佳
成?員:姚映仙、李生權
職責:負責反風前指揮部與一采區回風井(回風斜井)、二采區回風井(后期風井)、井下各測點(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排水平硐測風站6部通訊電話安裝到位),并保證電話暢通,反風當班必須有電話維修工在調度室待命,以便及時處理通訊故障。
(5)、通風設施組:
組?長:羅華龍
成?員:李馬飛、張培生。
職責:負責反風演習前后通風設施的檢查和維修,反風演習期間通風設施有效、可靠,保證全負壓通風區域不得出現無風現象。
(6)、反風參數測定組:
組?長:劉友貴
組?員:井下各測風點成員。見各測風配備表
職責:負責①反風演習方案中規定的各測點的人員安排,②各測點的人員負責觀察飄帶反向的時間,并做好記錄,③負責各參數測定并做好記錄,④負責反風后排放掘進工作面瓦斯,恢復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井下反風參數測定位置如下:
第一測點:一采區回風井(回風斜井)測風站。測風:溫德品、瓦斯檢查:楊小松。
第二測點:二采區回風井(后期風井)測風站。測風:劉友貴、瓦斯檢查:崔茂安。
第三測點:主斜井測風站。測風:楊偉、瓦斯檢查:何萬里。
第四測點:副斜井測風站。測風:肖本來、瓦斯檢查:黃和富。
第五測點:行人斜井測風站。測風:張義、瓦斯檢查:田永。
第六測點:排水平硐測風站。測風:肖金龍、瓦斯檢查:施傳甫。
六、安全措施:
(一)反風前的準備工作:
1、安全通風科負責組織將全井所有通風設施檢查維修一遍,對欠缺和失修的通風設施(包括防爆門,回風井正向、反向風門,采區、回采工作面正向、反向風門)及時安排處理,要在反風前全部進行完善和整改,確保各組風門均能連鎖且保持能正常關閉。
2.安全通風科至少準備經調校并在有效期的6臺中速風表。對井下確定的6個測風點做好標記,將量好斷面數據作好記錄,斷面要準確。
3.在反風前安全通風科負責組織將井下巷道全部沖刷一遍,保證反風期間煤塵不飛揚。
4.機電股負責將主要通風機反風配套設施、主扇反轉控制裝置檢查一遍,保證反風設施能正常啟動。
5.機電股要認真編制停、送電措施,并切實貫徹落實。?
6.技術科要在反風前編制停止生產和恢復生產安全技術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
(二)反風前完成工作:
1.嚴格入井和出井登記,6月23日13:00以前井下所有人員必須全部出井。井口檢身人員將入井和出井人員報指揮部。
2.機電組負責將井下的水抽排干凈。
3.機電隊負責將所有的供電控制開關打到停止位置并鎖住,各配電電停送電聽候指揮部指揮。
4.各進風風井口、回風井口安排專人警戒,無關人員一律不得下井,20米范圍內禁止有火源存在。
5、主要通風機操作組、反風參數測定組人員在13:30分前必須到達指定地點。
(三)反風演習各階段注意事項:
1.除井下反風參數測定組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入井。
2、各組人員必須在反風前到達指定地點,把反風前的風量、瓦斯、二氧化碳濃度測出匯報到指揮部。
3.井下每一參數測定組必須安排一人負責接聽電話,負責反風風流到達測點的觀測,并記錄好到達測點的時間。
4.反風風流到達測點后,各測點測定三次風量、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
5.主要通風機組負責記錄反風前后電機的電壓、電流、軸承溫度、負壓。各組測定完畢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6.總指揮根據各組匯報數據,決定是否結束反風工作。
7.恢復正常通風待各處風流穩定后,各組再測定三次風量、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匯報到指揮部。
8.井下各地點工作人員至少兩人同行,各地點工作人員必須隨身佩帶自救器。
(四)、其它注意事項
1.生產調度室要建立專門反風演習記錄本,對有關匯報作好記錄。
2.參加反風演習的人員必須嚴格按“反風演習行動表”規定的內容和時間行動。
3.反風結束后,由救護隊隊員佩戴氧氣呼吸器對停風的掘進工作面瓦斯進行檢查,若瓦斯超限按《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進行瓦斯排放。若瓦斯不超限恢復通風檢查無其他安全隱患后方可恢復生產。
篇2:礦井反風演習制度范本
第一條每年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進行1次全礦井反風及救災演習。第二條礦井反風前,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反風救災演習方案,報分公司審批。反風演習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一)按照礦井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假設災害發生地點。(二)確定反風演習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三)明確反風設備的操作順序。(四)確定反風演習的觀測項目及其方法。(五)預計反風后的通風網路、風量和瓦斯情況。(六)規定參加反風演習的人員分工和培訓工作。(七)明確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順序和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第三條礦井反風演習后,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反風演習報告,并報分公司總工程師審查、備案。反風演習報告應包括:(一)礦井通風情況。(二)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三)井巷中風量和瓦斯濃度。(四)礦井自然風壓狀況。(五)反風演習時空氣中瓦斯或二氧化碳達到2%的井巷及火區氣體情況。(六)反風操作時間和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時間。(七)礦井通風系統圖(包括反風前和反風時的通風系統)。(八)反風演習參加人數。(九)存在問題、解決辦法和日期。
篇3:礦業反風演習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反風演習的管理,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通風專業工作要求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及基本要求中“有完善的煤礦通風、瓦斯防治、綜合防塵、防滅火和安全監控等專業管理制度”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生產煤礦每年應進行一次礦井反風演習;煤礦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應當進行一次反風演習。
(三)反風演習前,煤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生產、機電、通風等技術員制定反風演習計劃并報煤礦審批。
(四)反風演習前,必須組織機電、通風等部門人員對風井和井下的反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反風演習前,必須召開反風演習專題會議,落實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
(六)反風演習時必須由礦長擔任總指揮,總工程師協助,通風、機電、生產、調度、救護等部門人員密切配合。
(七)反風演習時間不少于2小時,必須測定反風時的煤礦風量、瓦斯、二氧化碳等參數。
(八)反風演習結束,恢復正常通風后,必須檢查煤礦各作業點的通風、瓦斯情況。(九)反風演習后編制反風演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