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風演習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二條之規定,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每季度應至少檢查1次反風設施,每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因此,特編制此反風演習安全技術措施:
一、反風演習的目的:
反風演習目的是為了驗證反風設施否靈敏可靠,反風裝置是否齊全,在遇緊急情況下能順利進行反風,防止災害的進一步擴大,確保井下作業人員人身安全,設備不受損壞,降低經濟損失。
二、反風演習的重要性:
?反風是礦井發生災變的一項重要有效的風流調節救災措施,特別是在礦井進風井筒、井底車場、進風大巷等進風巷道發生礦井火災(多為外因火災)時,高溫煙流及有毒有害氣體對井下人員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時,可以采取反風使煙流由進風井筒排出,從而保證發生災害時礦井下作業人員能安全撤離和縮小災害范圍。
三、反風方式:
礦井采用軸流式通風機,因此可用軸流式通風的反轉實現反風。具體操作:在主要通風機的電氣設備上設置能能控制風機反轉的開關。在反風時,調換電動機電源的兩相,便可以改變通風機動輪旋轉方向,使井下風流反向。
四、反風設施的檢查和反風演習:
在遇緊急情況時能完成反風任務,規定每季度檢查一次反風設施,每年進行一次反風演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免在反風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耽誤良機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五、風流完全反向所用時間及供給風量:
主要通風機司機在接到調度室下達的反風指令后,在十分種內必須使巷道中的風流反向,并且供給風量應不小于正常供風量的40%。
六、安全技術措施:
1、進行反風演習時,礦必須成立反風演習領導小組:
組長:楊代智(礦長)
組長:彭勇(總工程師)、黃仕華(生產礦長)、趙朝宏(安全礦長)、王安林(機電礦長)、熊紹普(后勤礦長)
成員:熊洪、張世祥、歐坤、呂紹能、張才舉、江江及當班安瓦人員。
2、所有參加反風演習的人員必須對本措施進行學習,達到應知應會,方能參加反風演習,未對本措施進行學習者,嚴禁參與反風演習的指揮或參與反風演習工作。
3、反風演習開始前,井下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到地面,距主、風井口不小于50m的安全地點。
4、反風前通風隊必須檢查井下反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反風后風流能否暢通。
5、機電隊在反風前須對主扇、防爆風門、垂直風門進行全面檢查。
6、反風前由瓦斯員、安全員對井下所有巷道進行搜索,將井下所有人員撤至地面,并在升井所將搜索情況向調度室匯報。
7、進行反風演習時,機電隊必須提前對全礦井機電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通風隊必須提前對全礦井通風設施及反風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反風演習安全順利進行。
8、反風演習期間,參與反風演習的所有人員必須按照總指揮的指令進行反風演習的各項工作。
9、反風演習期間,所有參與反風演習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總指揮的指令開展反風演習工作,任何人不得在此期間出現“三違”行為。
10、反風演習采集參數工作完成后,進行反風演習的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到地面,只有反風演習人員全部撤到地面安全地點后,總指揮方能下達恢復井下通風。
11、主要通風機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12、司機必須遵守操作規程,熟悉通風機的性能及正反轉情況,定期進行通風設施及反風設施的巡查、維護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3、主要通風機必須設專人管理,并且司機要能獨立完成正常操作及反風操作。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參與主要通風機的操作和進入主要通風機管理現場。
14、司機操作責任制及操作規程齊全。
15、主要通風機操作地點必須安設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
16、主要通風機供電系統必須與其他供電系統分開(采用風機專用線路),不得兼作他用,以免在其他供電系統因故斷電和井下停電時主要通風機乃能正常運行。
17、反風演習由總工程師統一指揮,其他人員協助總工程師的工作。
18、必須具備反風系統圖,標明風流方向、風量。按季節繪制,按月補充。
19、在反風演習開始前,由測風人員進行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主要供風地點風量、風速作全方位的測定,瓦斯檢查員對礦井瓦斯作全方位的檢查。作好記錄,并向礦調度室匯報。
20、反風演習開始前,檢身工必須認真核對出井人數,確認井下人員全部撤出以后,向礦調度室匯報。
21、反風演習開始前,必須由專人進行主、風井口及主要通風機附近20m范圍作全面檢查是否有明火存在,待檢查人員報告無明火存在時方可進行反風演習。
22、反風演習開始前,井下局部通風機必須關閉,切斷井下除監控電源外所有電源。
23、接到礦調度室下達的反風演習開始指令后,待通風機停轉穩定后,方可進行反風設施的操作。
24、反風演習時,必須由專人在現場指揮司機操作,由司機一人獨立完成操作任務。
25、待風流穩定以后,至少派兩人以上測風人員對主要通風機風量、用風地點的風量、風速、溫度的測定,并向調度室匯報。
26、進行反風演習時,主、風井口必須指派專人設置警戒,嚴禁在反風期間任何與反風演習無關的人員從主、風井入井。
27、由總工程師進行對檢查結果的鑒定,若達不到設計要求或(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找出原因,進行調整。
28、本措施未提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及相應的煤礦作業規程執行。
其它安全技術措施:
1、反風演習結束,待井下全風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限后,機電隊安排專人送井下各掘進頭局扇風機專用電,并進行風機開關的處理,確保各掘進頭排瓦斯時只啟動一級風機。
2、機電隊送各掘進掘進頭風機專用電后,通風隊安排人員下井排各掘進頭瓦斯(排瓦斯措施另行編制)。
3、只有在井下各掘進頭瓦斯濃度均無超限后,機電隊方能安排人員送井下各點的動力電。
4、井下各掘進頭排瓦斯時,調度必須安排人員在主、風井口設置警戒,嚴禁與排瓦斯無關的人員下井。
5、井下各掘進頭排瓦斯時,調度室必須安排人員對主、風井口20m范圍內進行檢查,嚴禁有明火存在。
6、井下各掘進頭排瓦斯時,負責排瓦斯的人員必須檢查局扇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若局扇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達到0.5%以上時,嚴禁啟動局扇排瓦斯。
7、井下各掘進頭排瓦斯時,負責排瓦斯的人員必須嚴格控制風量,確保排瓦斯流經的區域內瓦斯混合濃度超過1.5%。
8、待井下完全恢復正常后,調度室方能安排人員下井作業。
9、反風前由瓦檢員、安全員對井下進行一次搜索,將所有人員撤出地面,并將搜索情況升井后向調度室匯報。
篇2:礦井反風演習制度范本
第一條每年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進行1次全礦井反風及救災演習。第二條礦井反風前,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反風救災演習方案,報分公司審批。反風演習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一)按照礦井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假設災害發生地點。(二)確定反風演習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三)明確反風設備的操作順序。(四)確定反風演習的觀測項目及其方法。(五)預計反風后的通風網路、風量和瓦斯情況。(六)規定參加反風演習的人員分工和培訓工作。(七)明確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順序和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第三條礦井反風演習后,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反風演習報告,并報分公司總工程師審查、備案。反風演習報告應包括:(一)礦井通風情況。(二)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三)井巷中風量和瓦斯濃度。(四)礦井自然風壓狀況。(五)反風演習時空氣中瓦斯或二氧化碳達到2%的井巷及火區氣體情況。(六)反風操作時間和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時間。(七)礦井通風系統圖(包括反風前和反風時的通風系統)。(八)反風演習參加人數。(九)存在問題、解決辦法和日期。
篇3:礦業反風演習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反風演習的管理,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通風專業工作要求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及基本要求中“有完善的煤礦通風、瓦斯防治、綜合防塵、防滅火和安全監控等專業管理制度”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生產煤礦每年應進行一次礦井反風演習;煤礦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應當進行一次反風演習。
(三)反風演習前,煤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生產、機電、通風等技術員制定反風演習計劃并報煤礦審批。
(四)反風演習前,必須組織機電、通風等部門人員對風井和井下的反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反風演習前,必須召開反風演習專題會議,落實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
(六)反風演習時必須由礦長擔任總指揮,總工程師協助,通風、機電、生產、調度、救護等部門人員密切配合。
(七)反風演習時間不少于2小時,必須測定反風時的煤礦風量、瓦斯、二氧化碳等參數。
(八)反風演習結束,恢復正常通風后,必須檢查煤礦各作業點的通風、瓦斯情況。(九)反風演習后編制反風演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