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運輸安全設施設置標準
嚴格按規定設齊與絞車聯動的擋車欄、自動擋車欄、擋車梁、阻車器、氣動(電動)吊梁等斜巷安全設施。斜巷中只要有條件要首先設置與絞車聯動或自動的擋車欄。井下所有安全設施要按礦統一要求制作和安裝。對所設的安全設施要按要求進行檢查、試驗和維護,確保其靈活可靠。
上部平車場安全設施
(一)阻車器
1、在上部平車場入口處安設兩道能夠遠處控制車輛進入摘掛地點的阻車器。
2、在上部平車場的變坡點以外2~3m平巷處(雙鉤提升時在空車路上)安設阻車器。使用卷筒直徑1.2m及以上絞車時,必須安設相互閉鎖的阻車器。卷筒直徑1.2m以下絞車的采區上、下山的上部平車場,阻車器必須與變坡點以下的擋車欄或擋車梁實現開、閉相互閉鎖。
(二)擋車欄、擋車梁
在上部平車場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列車處必須安設擋車欄或擋車梁。主要運輸斜巷擋車欄采用柔性時,鋼絲繩直徑不得低于25mm,組成擋車欄的鋼絲繩條數不得低于4條,鋼絲繩要排列均勻,受力一致。采用擋車梁時,用18kg道軌或12#工字鋼制作成雙梁。
斜巷中、下部安全設施
(一)常閉式聯鎖擋車裝置
1、使用卷筒直徑1.2m及以上絞車的絞車道,其下部車場形式為平車場的,必須安設遠控擋車欄、阻車器。其安設位置在變坡點以上略大于一列車處安設遠控擋車欄,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列車處安設遠控阻車器。實現當下放的車輛全部進入斜坡后,擋車欄自動開啟,車輛通過后,擋車欄自動關閉。
2、使用卷筒直徑1.2m以下絞車的采區上、下山,其上部車場形式為平車場的,必須在變坡點以下一列車處安設擋車欄。下放車輛時打開阻車器,擋車欄處于擋車狀態。車輛全部進入斜巷后,關閉阻車器,擋車欄處于打開狀態。擋車欄必須堅持使用,并定期檢查維修試驗,責任到人。主要運輸斜巷的擋車欄應與語言報警系統連鎖。
3、主要運輸斜巷擋車欄采用柔性時,鋼絲繩直徑不得低于25mm,組成擋車欄的鋼絲繩條數不得低于4條,鋼絲繩要排列均勻,受力一致。其它斜巷擋車欄的強度必須根據提升車數、提升速度、巷道坡度等,按上級規定進行專門設計,并經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進行制作。
4、下山掘進時,耙裝機向上要安設擋車欄,距迎頭或耙裝機尾不超過10m,擋車欄隨掘進或扒裝機前移。
5、上山掘進時,下部車場起坡點向上10~20m安設擋車欄,距迎頭或耙裝機機尾不超過10m安設擋車欄,此擋車欄隨掘進前移。
(二)plc編程式跑車防護裝置
1、新施工的主要提升斜巷,應積極推廣應用plc編程式或雷達測速式跑車防護裝置;現有主要提升斜巷必須采用plc編程式跑車防護裝置代替超速自動吊梁。
2、跑車防護裝置安設應由生產廠家進行設計,在安裝、試驗時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設有plc編程式跑車防護裝置的軌道提升斜巷,其提升安全措施應包括跑車防護裝置使用、試驗、維護等內容。
3、跑車防護裝置安裝完畢后,必須由使用單位與制造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在確認各方面性能完全符合設計規定后方可投入使用,其驗收資料要妥善保管。
(三)超速自動吊梁
1、所有軌道提升斜巷的中部(設有plc編程式跑車防護裝置的地點除外)都必須安設超速自動吊梁。超速自動吊梁安設間距不得大于150m。第一組超速自動吊梁的吊梁脫扣執行機構距頂車場變坡點不大于30m。吊梁脫扣執行機構與吊梁之間的距離:坡度12°以上時為15~20m,坡度12°以下時為30~50m。
2、吊梁必須采用12#以上工字鋼制作,其長度應根據安設地點的巷道高度確定。吊梁下放后與巷道的夾角為60°~70°。提升絞車1.6m及以上時,應在吊梁架上加設拉簧或壓簧來調整吊梁的靈敏度,以達到靈敏可靠。
3、吊梁座必須采用4條錨桿固定在巷道頂板上,錨桿深入頂板巖石內的長度不得低于1.6m,錨桿采用雙帽固定。吊梁座與巖面接觸出現空隙時必須采用薄木板填實緊牢固。
(四)手拉吊梁
在斜巷頂、底車場或掘進期間的中間車場以上8~15m處,必須安設氣動(電動)吊梁或擋車欄,安設時必須全部采用氣動或電動牽引,杜絕墜鉈式人力牽引。手拉吊梁必須采用12#的工字鋼制作,其安設標準與超速自動吊梁相同。
(五)保安繩
斜巷提升時,必須使用保安繩。保安繩必須插接在與提升鋼絲繩鉤頭的連接按照十五條第5項執行的護繩皮內,不準套掛在提升鋼絲繩上。兩部小絞車在直線段內對拉時,應在相對坡度大的一側設保安繩。
(六)斜巷中間車場阻車裝置
斜巷中間車場門口以里平巷1~3m處的軌道上,必須安設阻車裝置,并經常保持關閉,需要進、出車時方準打開。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道路危險運輸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查維護制度
一、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精心維護是保證設備完好率,長周期安全運行的
重要環節。設備管理要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并重”的原則。
二、實行設備包機專責制,做到每臺設備、設施都有專人負責,及時做好設備、設施的防塵、防潮、防凍、防凝、防腐、防火等工作。
三、操作人員要用好、管好、維護好設備,對所用設備必須做到“四懂”(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會排除故障)。
四、嚴格執行設備潤滑制度,做到“五定”(定點、定人、定質、定時、定量)、“三過濾”。
五、由安全小組成員牽頭,由相關技術人員參與,每月至少一次對安全生產設施、設備等進行檢查維護工作。
六、天氣變化時,對車輛或安全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并即時更換相應的器件,保證安全作業。
七、對安全設施、設備的使用性和損壞性行進評估和維護,主要注意防塵、防潮、防腐蝕、正常使用性等情況進評估和維護。傳動設備按要求定期盤車;按要求定期維護,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八、消防栓、滅火器、車輛牽引鏈等設施能否正常使用,不能使用,即時修理、充裝或更換。
九、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嚴禁超速、超載運行。并做好如下工作:
十、操作人員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匯報。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原因未查清、故障不排除、不準盲目開車。
十一、維修人員要做好下列工作:
1、定時檢查,并主動向操作人員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2、發現設備存在問題要及時消除,做詳細記錄,逐步掌握設備運行規律,做到心中有數,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掌握設備特性。
3、不能消除的缺陷及存在的技術問題,要查明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措施。在停車檢修中及時處理。
4、步采用便攜式儀器對主要設備進行點檢,逐步開展狀態監測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延長設備運行周期。
5、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維修任務,不斷提高設備維護水平。
十二、要經常檢查停車區域的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發現腐蝕、下沉、裂紋、破損,應做好記錄和標志,并報告公司安全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