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立井中央水倉清掏煤泥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副立井中央水倉共有主、副水倉兩個,現主水倉煤泥沉積量約高0.8m,約合720m?,副水倉煤泥沉積量約高1.2m,約合820m?,總計煤泥量為1540m?。為了保證我礦主水倉儲水量的穩定,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及我礦會議精神要求,由大型設備科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進行清掏,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1、施工時間:2014年4月28日--2014年月日
2、施工工程量:1540立方煤泥
二、人員組織:
施工總負責人:高衛軍
施工安全負責人:宋錦繼
施工技術負責人:溫紅兵
施工現場負責人:楊金奎
施工隊組成員:副立井隊抽調部分人員
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各種材料工具,包括:電纜,絞車,潛水泵,尖鍬、方鍬,能牽引3-5噸重量的鋼絲繩,防水服
2、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好井下勞動防護用品,配齊絕緣水靴。
3、由施工總負責人進行安監、通風、運輸等相關部門及內部隊組間的協調配合工作。
4、由副立井隊檢修好水泵,保證水泵司機能隨時開泵抽排涌水。
5、對施工現場查看,特別是頂板側幫,防止發生塌方。
四、施工流程:
共分機電部分、運輸部分、通風部分、施工部分等四方面內容。
1、機電部分
①穩裝絞車及開關:在水倉入口平臺處安裝一臺11.4kw的小絞車(繩經12.5mm),安裝要牢固、可靠,符合要求。小絞車安裝使用永久水泥基礎,安裝時紅燈信號、擋車杠、阻車器等安全防護裝置一次到位。絞車鉤頭必須設置保險繩,平臺阻車器必須靈敏可靠,防止運輸事故發生。
②連接潛水泵及開關:由電工安裝,接線可靠,并能保證隨施工進度向前移動足夠距離,供抽水使用。
③所有機電設備入井前要經過機電科檢查,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
2、運輸部分
①與運輸區協調,準備1t礦車10輛到20輛,以運輸清掏出來的煤泥。
②小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在開車期間不準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邊開車邊處理爬繩,應隨時檢查:閘把、閘皮、鋼絲繩、保險繩、導向滑輪等是否齊全可靠,合格有效,發現問題后,應認真檢查處理。小絞車偏繩、咬繩現象不準使用。小絞車長時間不用時,絞車司機應停電閉鎖。
③絞車工作時每次只準拉一輛礦車,嚴禁超載運行,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放飛車。嚴禁跟車或蹬鉤上下車。礦車的連接要使用標準插銷,并設專人摘掛鉤,責任落實到人,絕對不能溜車,防止人員受傷。
④人工推車時應注意前方。接近道岔、彎道或前方有人時,都必須減速和發出信號。發現有障礙物或礦車掉道時要及時停車。同方向推車時,前后兩輛車之間要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不小于7m)。
⑤絞車聯系信號必須靈敏可靠、音響清晰,開車前,司機精力要集中,接信號無誤后方可開車。信號采用聲光信號,按“1”停、“2”提、“3”放、“4”慢提、“5”慢放的信號點數傳送準確的信號。
⑥平斜巷車輛發生掉道時,嚴禁用小絞車硬拉復位,必須采取復軌設施和其它復軌措施就地復軌。復軌時,人員不得少于兩人,礦車兩側不準有人,并互相照應好,確保人身安全。
3、通風部分
①由通風區在水倉入口處安裝一臺局部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通風區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員跟班隨時檢查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
②在吊掛風筒前先預先打好錨桿或吊眼,要盡量使風筒吊掛平直,拐彎緩慢,嚴禁拐死彎。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③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以免發生循環風。
④局部通風機和施工地點的電器設備必須實現風電閉鎖。
⑤使用局部通風機,無論在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如果進行檢修或因停電而停風時,都必須撤離人員,切斷電源。
⑥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局部通風機和開關地點附近10m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才可以開動局部通風機。
4、施工部分
①中央水倉有主、副兩個水倉,先清理副水倉,再清理主水倉。清理副水倉之前,先用泥裝在編織袋內將副水倉進水口堵住,讓水全部流入主水倉。清理主水倉時用同樣的方法把主水倉進水口堵住,然后進行人工清理。隨時查看主副水倉水流分岔處,防止水流竄入施工中的副倉。
②使用潛水泵先進行排水,采用人工清淤,使用11.4kw調度絞車配合礦車向外提淤泥。
③關閉吸水井間的連通閘門,使主、副水倉斷開連通,并將副水倉內的污水抽凈,以便清掏煤泥。
④清理煤泥時,礦車下方(下山方向)嚴禁有人,并在礦車下方(下山方向)支設兩棵戧柱頂牢礦車,在礦車底部安設可靠的擋車裝置。
⑤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清淤地點以里,防止發生人員陷入事故。
⑥人工清理時所用的工具必須放在指定位置,當班工作施工完畢后,對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清點并放好,不準亂扔亂放。
⑦按照清掏副水倉步驟清掏主水倉。
五、其他注意事項:
1.施工人員進入前必須確認安全后方準進入工作,必須服從現場總負責人指揮,副立井隊必須指定專門的安全負責人進行現場跟班和指揮。
2.保證泵房柵欄門及隔爆門常開,施工人員隨時與水泵司機聯系開泵排水。
3.現場負責人要隨時觀察現場情況,施工前,如果頂板有離層、開裂等現象時,必須先敲幫問頂,確定無危險后再施工;如果頂板離層、開裂等現象嚴重時,必須先用長度不小于1.5米的鉤釬將巷道頂板的危巖找掉然后再施工。找頂時,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區域下進行。
4.安監站每天派專人監督檢查安全工作,確保施工過程中的人員安全。
5.根據現場情況,選擇系安全帶并拴尾繩,以防人員陷入煤泥當中。巷道內溫度超過30度時,必須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降溫。
6.水倉入口處運輸期間由于噪音大,要安排專人觀看來往車輛,防止發生車輛撞人事故。
7.因水倉坡度較陡,且有淤泥,底板較滑,所有人員上下水倉時必須注意頭上腳下,以防滑倒。
8.如出現空班無人作業時,局扇不準隨意關閉,保證正常排水。
9.其他不到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執行。
六、施工后的收尾工作:
1.拆除潛水泵及絞車電源線路。
2.恢復水倉相關設施,包括濾網等。
3.收拾好所用工具。
大型設備科副立井隊
2014年4月28日
篇2:主副水倉清理煤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水倉的空倉容量必須經常保持在總容量的50%以上,由于我礦主副水倉長時間運行,淤泥、煤泥堆積嚴重,已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再加上,新建主副水倉時沒有采取隔離措施,導致不能使用一個清理一個,兩個水倉必須同時清理。為了保證主副水倉具有最大容水量,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對我礦主副水倉的煤泥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為確保施工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
組長:石春利
副組長:賈永勝苗成海蔡同彩苗青龍陳文海
成員:鄧克龍朱曉光王明春苗鑫許德保
蔡同華宋洪喜岳明
組長負責對工程進行全面部署。
副組長負責安排落實監管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技術部:負責技術指導。
機運部:負責排水管路的改裝、連接、恢復等工作,小絞車的安裝、供電工作,臨時水倉排水泵的安裝、送電、運行工作,清理完煤淤泥后,負責安裝主、副水倉隔離裝置。
生產部:負責組織清理主副水倉煤泥工作。
通防部:負責需風地點供風,人員工作地點氣體監測等工作。
安全部:負責現場監管與安全管理工作。
二、作業場所及對象
中央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的煤泥、淤泥的清理。
三、清理工作采用的方法
人工裝載煤泥、礦車運輸、小絞車牽引
四、清理工作要求
1、主排水泵排水后,將水倉內沉淀的煤泥用礦車運至主井煤倉,摻和上采煤工作面的干煤一并經主井皮帶運出地面。
2、清泥地點配備一臺小型潛水泵,隨時將滲出的積水排至臨時水倉。
3、要求把主副水倉、吸水小井、配水小井以及所有通道煤泥、淤泥全部清理干凈。
五、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先在廢棄的(新掘好的)下山軌道巷口,打開閉墻進行通風,在巷道適當地點(要求水泵揚程在120米以上)安裝一臺多級潛水泵。
2、用Ф159mm鋼管把臨時水倉排水泵與副井筒原有的一趟Ф159mm排水泵連接好,保證不漏水。
3、把副井車場與軌道巷口的排水管路拆開,用彎頭和相應規格鋼管改裝,把采區水倉的水和井下其它地點排入主副水倉的水全部改道流入臨時水倉。
4、安裝局扇給主副水倉清理地點供風。
5、在主副水倉入口處對面安裝一部小絞車。
6、檢查軌道,保證在清理水倉時正常運行。
7、清理前要把主副水倉的水抽出。
8、清理過程中,啟用臨時水倉排水系統。
9、清理結束后,在主副水倉吸水井通道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裝置,以備下次清理時一清理一使用。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必須由班長現場跟班指揮,負責清理水倉的全面工作,并協調處理水倉的不安全隱患。
2、清理水倉前要認真檢查工作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原砌墻有壓酥、損壞等不安全隱患時,要進行臨時支護,確保安全清理水倉。
3、水倉口的小潛水泵要接好管子,一切不安全隱患必須在施工前徹底整改好。
4、水倉的清理工作必須由外向里有序進行,人員進入水倉清理煤泥時,必須做防滑處理。
5、水倉內作業時,必須有一人專職負責安全監視工作。
6、必須有一名電工現場值班負責機電設備維修工作。
7、必須有一名瓦斯員現場檢查水倉內氣體變化情況,發現超限必須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8、施工人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施工中做好相互配合。
9、在用絞車下放和拉出礦車時,必須帶電操作,嚴禁放飛車,絞車司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10、清理工作完成后,要對工作現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合格后,由機運部負責安裝主副水倉的隔離設施。
11、在現場操作過程中,如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不完善需進一步補充說明的,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帶班領導臨時組織研究決定后再進行操作。
篇3:副立井中央水倉清掏煤泥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副立井中央水倉共有主、副水倉兩個,現主水倉煤泥沉積量約高0.8m,約合720m?,副水倉煤泥沉積量約高1.2m,約合820m?,總計煤泥量為1540m?。為了保證我礦主水倉儲水量的穩定,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及我礦會議精神要求,由大型設備科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進行清掏,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1、施工時間:2014年4月28日--2014年月日
2、施工工程量:1540立方煤泥
二、人員組織:
施工總負責人:高衛軍
施工安全負責人:宋錦繼
施工技術負責人:溫紅兵
施工現場負責人:楊金奎
施工隊組成員:副立井隊抽調部分人員
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各種材料工具,包括:電纜,絞車,潛水泵,尖鍬、方鍬,能牽引3-5噸重量的鋼絲繩,防水服
2、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好井下勞動防護用品,配齊絕緣水靴。
3、由施工總負責人進行安監、通風、運輸等相關部門及內部隊組間的協調配合工作。
4、由副立井隊檢修好水泵,保證水泵司機能隨時開泵抽排涌水。
5、對施工現場查看,特別是頂板側幫,防止發生塌方。
四、施工流程:
共分機電部分、運輸部分、通風部分、施工部分等四方面內容。
1、機電部分
①穩裝絞車及開關:在水倉入口平臺處安裝一臺11.4kw的小絞車(繩經12.5mm),安裝要牢固、可靠,符合要求。小絞車安裝使用永久水泥基礎,安裝時紅燈信號、擋車杠、阻車器等安全防護裝置一次到位。絞車鉤頭必須設置保險繩,平臺阻車器必須靈敏可靠,防止運輸事故發生。
②連接潛水泵及開關:由電工安裝,接線可靠,并能保證隨施工進度向前移動足夠距離,供抽水使用。
③所有機電設備入井前要經過機電科檢查,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
2、運輸部分
①與運輸區協調,準備1T礦車10輛到20輛,以運輸清掏出來的煤泥。
②小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在開車期間不準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邊開車邊處理爬繩,應隨時檢查:閘把、閘皮、鋼絲繩、保險繩、導向滑輪等是否齊全可靠,合格有效,發現問題后,應認真檢查處理。小絞車偏繩、咬繩現象不準使用。小絞車長時間不用時,絞車司機應停電閉鎖。
③絞車工作時每次只準拉一輛礦車,嚴禁超載運行,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放飛車。嚴禁跟車或蹬鉤上下車。礦車的連接要使用標準插銷,并設專人摘掛鉤,責任落實到人,絕對不能溜車,防止人員受傷。
④人工推車時應注意前方。接近道岔、彎道或前方有人時,都必須減速和發出信號。發現有障礙物或礦車掉道時要及時停車。同方向推車時,前后兩輛車之間要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不小于7m)。
⑤絞車聯系信號必須靈敏可靠、音響清晰,開車前,司機精力要集中,接信號無誤后方可開車。信號采用聲光信號,按“1”停、“2”提、“3”放、“4”慢提、“5”慢放的信號點數傳送準確的信號。
⑥平斜巷車輛發生掉道時,嚴禁用小絞車硬拉復位,必須采取復軌設施和其它復軌措施就地復軌。復軌時,人員不得少于兩人,礦車兩側不準有人,并互相照應好,確保人身安全。
3、通風部分
①由通風區在水倉入口處安裝一臺局部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通風區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員跟班隨時檢查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
②在吊掛風筒前先預先打好錨桿或吊眼,要盡量使風筒吊掛平直,拐彎緩慢,嚴禁拐死彎。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③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以免發生循環風。
④局部通風機和施工地點的電器設備必須實現風電閉鎖。
⑤使用局部通風機,無論在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如果進行檢修或因停電而停風時,都必須撤離人員,切斷電源。
⑥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局部通風機和開關地點附近10m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才可以開動局部通風機。
4、施工部分
①中央水倉有主、副兩個水倉,先清理副水倉,再清理主水倉。清理副水倉之前,先用泥裝在編織袋內將副水倉進水口堵住,讓水全部流入主水倉。清理主水倉時用同樣的方法把主水倉進水口堵住,然后進行人工清理。隨時查看主副水倉水流分岔處,防止水流竄入施工中的副倉。
②使用潛水泵先進行排水,采用人工清淤,使用11.4kw調度絞車配合礦車向外提淤泥。
③關閉吸水井間的連通閘門,使主、副水倉斷開連通,并將副水倉內的污水抽凈,以便清掏煤泥。
④清理煤泥時,礦車下方(下山方向)嚴禁有人,并在礦車下方(下山方向)支設兩棵戧柱頂牢礦車,在礦車底部安設可靠的擋車裝置。
⑤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清淤地點以里,防止發生人員陷入事故。
⑥人工清理時所用的工具必須放在指定位置,當班工作施工完畢后,對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清點并放好,不準亂扔亂放。
⑦按照清掏副水倉步驟清掏主水倉。
五、其他注意事項:
1.施工人員進入前必須確認安全后方準進入工作,必須服從現場總負責人指揮,副立井隊必須指定專門的安全負責人進行現場跟班和指揮。
2.保證泵房柵欄門及隔爆門常開,施工人員隨時與水泵司機聯系開泵排水。
3.現場負責人要隨時觀察現場情況,施工前,如果頂板有離層、開裂等現象時,必須先敲幫問頂,確定無危險后再施工;如果頂板離層、開裂等現象嚴重時,必須先用長度不小于1.5米的鉤釬將巷道頂板的危巖找掉然后再施工。找頂時,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區域下進行。
4.安監站每天派專人監督檢查安全工作,確保施工過程中的人員安全。
5.根據現場情況,選擇系安全帶并拴尾繩,以防人員陷入煤泥當中。巷道內溫度超過30度時,必須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降溫。
6.水倉入口處運輸期間由于噪音大,要安排專人觀看來往車輛,防止發生車輛撞人事故。
7.因水倉坡度較陡,且有淤泥,底板較滑,所有人員上下水倉時必須注意頭上腳下,以防滑倒。
8.如出現空班無人作業時,局扇不準隨意關閉,保證正常排水。
9.其他不到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執行。
六、施工后的收尾工作:
1.拆除潛水泵及絞車電源線路。
2.恢復水倉相關設施,包括濾網等。
3.收拾好所用工具。
大型設備科副立井隊
201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