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術規程
1一般要求
1.1消防機構必須健全,消防器材的設置必須按規定配備齊全。廠區內的一切消防設施,未經許可(非火災情況下)不準隨意動用。消防道路必須保持暢通無阻,未經批準,不得占用。
1.2企業所有員工必須進行消防教育培訓,掌握防火防爆知識,并能夠正確使用各種消防器材。
1.3加強明火管理,嚴格執行“動火用火管理規定”。
1.4使用、搬運危險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搬運鐵質物品時,不準拋擲、拖拉或滾動。
1.5在帶有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管道、容器上工作時,禁止使用鐵質工具,應使用銅質等不產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須用鐵質工具,則需在工具接觸面上涂以黃油。
1.6空分裝置壓縮機吸入口附近地區嚴禁排放乙炔氣等炔類有機物。
1.7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揮發可燃蒸氣的液體擦洗設備、工具及衣物等。
1.8禁止使用氧氣代替空氣對設備、管道充壓、保壓、試壓、置換或吹掃。禁止擅自向缺氧的設備、管道、井下等場所輸送氧氣。
1.9具有火災危險性的甲乙類生產所用設備,管道的保溫層,應采用非燃燒或難燃燒的材料,并應防止可燃液體滲入保溫層。高溫設備、管道禁止使用易燃物料保溫。
1.10甲類生產區在有可燃氣體容易泄漏擴散處,應設置可燃氣濃度檢測報警裝置,并應加強氣體監測工作。
1.11生產廠房、建、構筑物應符合地區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1.12車間、廠房等應根據需要設置事故照明、事故通風泄壓設施和備用安全電源。
1.13易燃易爆場所電氣設備的布置和安裝(包括臨時用電設備)必須符合電氣設備設計安裝防火防爆的要求。
1.14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的設備和管道應有良好的防靜電裝置,定期檢查確保良好。單獨用于防靜電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0歐姆。管道法蘭之間電阻不大于0.03歐姆。
1.15危險物品倉庫、氣柜、主配電設備,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設備等必須裝設避雷裝置。每年雨季前必須對裝置檢查試驗一次。避雷裝置單獨設置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如與電氣設備共用,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1.16易燃易爆物品應存放在指定的地點。現場禁止存放油布、油棉紗或其他易燃物品。現場生產用油存放量一般不應超過48小時的使用量。
1.17禁止無阻火器的機動車輛進入油罐區,易燃物儲罐、充氧站等火災爆炸危險場所。
1.18生產、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和火災、焊炸危險場所等級的劃分。
2.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2.1建筑防火
2.1.1廠房的建筑,易燃物品的貯存,生產工藝裝置的平面布置,防火間距及新、擴、改建工程,必須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煉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1.2散發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甲類生產車間以及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生產車間,宜采用不會發生火花的地面。
2.1.3散發氣體或粉塵如遇水蒸汽和暖氣設備的溫度能引起自燃或爆炸時,應采用不循環的熱風采暖。
2.1.4在有易燃及可燃氣體的甲乙類生產設備區,其鋼結構框架、大型設備支架、管廊支柱下部,宜用耐火極限不小于1.5小時的保護層加以保護。
2.2防爆泄壓
2.2.2在高低壓系統之間應安設止逆閥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生產過程及設備,應安裝必要的自控監測儀表、自動調節報警裝置、自動和手動泄壓排放設施。
2.2.3有爆炸危險的非敞開式甲、乙類廠房的泄壓比、泄壓措施,應符合(tj16—7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保證需要的換氣次數。
2.2.4所有放空管均應引至室外,并高出廠房建、構筑物2米以上.若設在露天設備區內的放空管,應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米以上。
2.2.5可燃氣體的放空管,應設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應有向管內加氮氣或蒸汽的措施,同時應有良好的靜電接地設施。放空管應在避雷設施的保護范圍內。
2.2.7有突然超壓或瞬間分解爆炸危險物料的設備,應裝爆破板。如裝導爆筒,應朝安全方向。
2.2.8凡是裝有觸媒的高溫設備,必須泄壓降溫后方可打開。2.2.9設備或裝置的易爆部位附近,應設置必要的防爆墻。2.2.10粉煤制備系統的機械設備應充氮防爆,所用封閉的粉煤貯倉應有防爆板。
2.2.11使用液氯在解凍時,嚴禁用火、開水、水蒸汽直接加熱瓶嘴、瓶體。如果需要加熱時,只能用40℃以下的溫水或溫濕布加熱。
2.2.12液化氣體、壓縮氣體鋼瓶的充裝、使用、貯運應嚴格執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
2.3.控溫控壓
2.3.1必須嚴格控制溫度、壓力,不超溫、超壓。溫度計、壓力表及儀表裝置必須定期校驗,加強維護,保證靈敏準確。重要的設備和部位,應裝設自動調節和溫度、壓力的聲光報警裝置。
2.4防止氧含量超過
2.4.1氧和易燃易爆氣體混合是發生著火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須認真分析化工工藝各環節的氧含量,不準超過規定。
2.4.2原料氣制備時禁止過氧操作,嚴防未經燃燒的空氣(氧氣)進入煤氣系統。
2.4.3原料氣凈化、洗滌工藝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嚴防系統內形成負壓吸入空氣,引起焊炸。
2.4.4系統和設備檢修前、后,一定要將可燃氣體置換徹底,分析氧氣含量(19%-22%)合格后方可作業。
2.4.5在生產工藝過程中必須設置氧含量報警器和事故聯鎖裝置等安全設施。
2.5防火措施
2.5.1在工序之間、設備的進出口管道應設置切斷閥或安全水封。主要設備上應設單獨放空管。
2.5.2氧氣、空氣、氮氣、可燃氣體或液體彼此之間不得直接連通,必須設置止逆閥、安全水封或設計為兩關一開閥門(兩閥間設放空閥),或者加上盲扳或拆掉一段管子。
2.5.3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設備、管道系統,應配置氮氣或惰性氣體置換的設施。惰性氣體可與滅火設施共用。
2.6防靜電、放電
2.6.1下列設備及管道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
2.6.1.1生產、貯存,運輸和裝卸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等各類危險化學品的設備,管道;
2.6.1.2空氣分離裝置保冷箱及箱內設備管道;
2.6.1.3用空氣干燥、摻合、輸送可燃的粉狀或粒狀的塑料、樹脂及其他易產生靜電的固體物料所用設備及管道;
2.6.1.4在絕緣管道上配置的金屬附件,對地絕緣的金屬、導體等都應設置專門接地。
2.6.2在裝油或裝其它易燃液體時,禁止取樣或檢測工作;檢測或取樣工作應在裝料完畢半小時后進行。
2.6.3禁止使用噴射蒸汽的辦法加熱易燃液體。
2.6.4禁止使用絕緣軟管插入易燃液體槽內進行移液工作。
2.6.5易產生靜電的危險場所,應設置人體靜電導除的設施,如安裝接地的門把手、接地扶欄、裝卸站臺的接地金屬棒等。
2.6.6易燃易爆和助燃介質的流速應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
2.6.7禁止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尼龍等化纖衣服在易產生靜電的危險場所工作。
2.7貯運設施
2.7.1易燃液體貯罐應設液位計、呼吸閥、消防泡沫管槍。如無呼吸閥時,應設帶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2.7.2閃點低于28℃,沸點低于38℃的易燃液體常壓儲罐,應設置冷卻降溫等安全措施。閃點低于28℃,而沸點在38℃至85℃之間的地上易燃液體貯罐,應設冷卻噴淋或氣體回流冷凝等設施。
2.7.4液氨貯罐上應設置液位計、壓力表和安全閥。
2.7.5充裝液氨和液氯前,必須按規定對鋼瓶(或罐車)進行認真檢查確認,不合格的禁止充裝。
2.7.6貯存易燃易爆液體的設備,應設置有高低限位報警器及自動調節裝置。
2.7.7硝酸銨在生產、貯存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要求嚴格按照《爆炸物品管理規定》進行作業。
2.8物料排故
2.8.1含有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的污水必須經過回收或處理后,方可通過水封并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毫米。
2.8.2幾種能相互發生化學反應容易引起火災或爆炸危險的污水,不準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
2.8.3廠區內的下水主管、支管與各區段間應用水封井隔開,當兩個水封井間的管線超過300米時,管線上應增設水封井。
2.8.4含油(非水溶性易燃和可燃液體)污水應設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設施。
2.8.5加強檢查,及時消除泄露。
篇2:汽車修理廠防火防爆用電管理規定
為了認真貫徹和落實《消防法》《安全生產法》《電力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以安全統攬一切,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根據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做到防火、防爆、用電有章可循,結合本廠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消防火管理規定:
1、消防工作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防火工作應以防、消結合為基本原則;
2、消防設備、設施應齊全有效;
3、消防器材和消防栓應擺放在醒目顯著位置,并易于拿放;
4、建立設備、設施的登記臺帳和領用記錄;
5、每月應對全廠進行一次安全消防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有隱患的立即消除或限期整改,并做好記錄;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消防會議,對全廠的生產、消防制度的落實進行總結和考評;
6、每年必須集中組織員工學習消防知識二次,進行滅火實戰演練一次;
7、修理車間嚴禁職工吸煙、煮飯,油庫嚴禁煙火,保持通風設備良好,油漆車間、油庫必須使用防爆燈;嚴禁用其它普通燈替代,修理技工使用的工作燈必須使用低壓燈;
8、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責任到頭,目標到人;
9、制定各項應急處置預案和建立義務消防隊。
用電管理規定:
1、修理廠應按照《電力法》的有關規定,做到安全用電,節約用電;
2、對線路安裝、維修、改造必須符合國家、行業部門的要求;
3、廠房、車間、門面庫房線路嚴禁私拉亂結,線路的保險必須齊全有效;
4、各科室、門面部門嚴禁使用耗電量大或超出額定功率的電器設備;
5、科室、門面各部門,特別是車間、機器設備的保險絲嚴禁用銅絲、鐵絲替代,電器開關必須保持完好;
6、科室各部門、車間人員下班或車間修理技工收工后,必須關閉電器、電燈開關和機器設備電源;
7、值班技術人員應對車間、科室用電情況隨時檢查,發現故障或問題及時找專職電工進行維修,以確保用電安全。
防爆規定:
1、油庫、庫房、漆工車間必須安裝防爆燈,嚴禁用其它燈具代替;
2、保持油庫通風設備完好、有效;
3、油庫工作人員應按照要求穿工作鞋上班;
4、啟功車間,庫房應安裝防爆燈,嚴禁用其他燈具代替;
5、氧氣罐和乙炔間隔擺放距離應在150px以上,在搬動氣瓶時嚴禁碰撞,輕拿輕放;
6、氣瓶在使用中,應隨時保證氣瓶的氣閥完好、清潔、氣咀嚴禁油污污染,保持清潔;開閉氣閥必須使用專用工具;
7、保證氣瓶防撞橡膠圈隨時保持完好狀況。
篇3:汽修廠防火防爆用電管理規定
汽車修理廠防火、防爆、用電管理規定
為了認真貫徹和落實《消防法》《安全生產法》《電力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以安全統攬一切,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根據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做到防火、防爆、用電有章可循,結合本廠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消防火管理規定:
1、消防工作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防火工作應以防、消結合為基本原則;
2、消防設備、設施應齊全有效;
3、消防器材和消防栓應擺放在醒目顯著位置,并易于拿放;
4、建立設備、設施的登記臺帳和領用記錄;
5、每月應對全廠進行一次安全消防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有隱患的立即消除或限期整改,并做好記錄;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消防會議,對全廠的生產、消防制度的落實進行總結和考評;
6、每年必須集中組織員工學習消防知識二次,進行滅火實戰演練一次;
7、修理車間嚴禁職工吸煙、煮飯,油庫嚴禁煙火,保持通風設備良好,油漆車間、油庫必須使用防爆燈;嚴禁用其它普通燈替代,修理技工使用的工作燈必須使用低壓燈;
8、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責任到頭,目標到人;
9、制定各項應急處置預案和建立義務消防隊。
用電管理規定:
1、修理廠應按照《電力法》的有關規定,做到安全用電,節約用電;
2、對線路安裝、維修、改造必須符合國家、行業部門的要求;
3、廠房、車間、門面庫房線路嚴禁私拉亂結,線路的保險必須齊全有效;
4、各科室、門面部門嚴禁使用耗電量大或超出額定功率的電器設備;
5、科室、門面各部門,特別是車間、機器設備的保險絲嚴禁用銅絲、鐵絲替代,電器開關必須保持完好;
6、科室各部門、車間人員下班或車間修理技工收工后,必須關閉電器、電燈開關和機器設備電源;
7、值班技術人員應對車間、科室用電情況隨時檢查,發現故障或問題及時找專職電工進行維修,以確保用電安全。
防爆規定:
1、油庫、庫房、漆工車間必須安裝防爆燈,嚴禁用其它燈具代替;
2、保持油庫通風設備完好、有效;
3、油庫工作人員應按照要求穿工作鞋上班;
4、啟功車間,庫房應安裝防爆燈,嚴禁用其他燈具代替;
5、氧氣罐和乙炔間隔擺放距離應在150px以上,在搬動氣瓶時嚴禁碰撞,輕拿輕放;
6、氣瓶在使用中,應隨時保證氣瓶的氣閥完好、清潔、氣咀嚴禁油污污染,保持清潔;開閉氣閥必須使用專用工具;
7、保證氣瓶防撞橡膠圈隨時保持完好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