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教育及技術培訓教案

安全教育及技術培訓教案

2024-07-23 閱讀 7542

1、從事氣體充裝工作人員(包括空檢、壓縮、實給、收發、

搬運、裝卸、瓶庫管理等人員,下同)應定期參加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與安全教育。

2、教育培訓計劃由充裝技術負責人每個年初制訂培計計劃。上述人中每年的學習(包括考核)時間不少于96小時,每月不小于8小時,每周不少于2小時,每周一、二8:00-9:00,考核每年不少于4次。

3、從事氣體充裝工作的人員必須按下列法規文件作為業務必修課,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正確應用。

(1)《氣瓶安全監察》

(2)gb7144-1999《氣瓶顏色標志》;

(3)gb17267-98《液化石油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

(4)gbl4193-1993《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規定》;

(5)gb7512-1998《液化石油氣瓶閥》;

(6)db32/1932--2011《氣瓶條碼應用管理規范》

(7)本站《手冊》:

(8)本站有關的規章(制度)及上級當時下達的與本站工作有關的文件等。

4、上條開列的法規文件,各工序應根據分工的不同重點掌握,有關法規文件上的章節要分別要求背誦、熟記掌握,一一-般了解幾個層次。

5、常用的標準、規范《手冊》和工具書,要根據不同需要:予以配備,關鍵崗位要人手一冊,以方便其工作。

6、今后凡遇上級有新的法規頒發時,或充裝工作中出現新課題、難題時,技術負責人應及時開辦學班進行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確保安全生產。

7、廣泛在同行業內開展技術交流活動,發現技術先進的充裝單位,及時派員考察學習,成功的經驗應迅速應用于本站。

8、鼓勵本站職工對本站的安全管理和技術進步提出合理化建議,被采納者按規定給予獎勵。在刊物上有文章發表的亦應給予一定的獎勵。

篇2:爆破作業安全教育培訓教案

1.爆破工程,必須嚴格按照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或主管部門批準后的單項安全技術方案施工。

2.爆破作業人員(包括爆破員、爆破器材保管員、安全員和爆破器材押運員)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公安部門發給的有效安全作業證后,持證上崗操作。

3.聯結導火索和火雷管,必須在專用房內加工。房內不準有電氣、金屑設備,無關人員不得人內。

4.切割導火索或導爆索,必須用鋒利小刀,禁止用剪刀剪斷或用石器、鐵器敲斷。導火索長度不得小于1m,導爆索禁止撞擊、拋擲、踐踏。切割導火索或導爆索的臺桌上,不得放置雷管。

5.加工起爆藥包,只許在爆破現場于爆破前進行,并按所需數量一次制作,不得留成品備用,制作好的起爆藥包應專人妥善保管。

6.裝藥要用木竹棒輕塞,嚴禁用力抵人和使用金屬棒搗實。禁止使用凍結、半凍結或半熔化的硝化甘油炸藥。

7.洞室法爆破藥室內的照明未安起爆體前,其電壓應用低壓電。安起爆體時,必須用手電筒或在峒外用透光燈照明。

8.放炮必須有專人指揮,事先設立警戒范圍,規定警戒時間、信號標志,并派出警戒人員,起爆前要進行檢查,必須待施工人員、過路行人、船只、車輛全部避人安全地點后方準起爆,警報解除后方可放行;炮工的掩蔽所必須堅固,道路必須暢通。

9.電力爆破應遵守下列要求:

(1)電源應有專人嚴格控制,放炮器應有專人保管,閘刀箱要上鎖。不到放炮對間,不準將把手或鑰匙插入放炮器或接線盒內。

(2)同一路電炮應使用同廠、同批、同牌號的雷管,各雷管的電阻誤差,應控制在±02n以內。

(3)接線前先將電雷管的腳線聯戒短路,待接母線時解開,連接母線應從藥包開始向電源方向敷設.主線末端未接電源前應先用膠布包好,防止誤觸電振。

(4)裝藥時,嚴禁將電爆機地線接在金屬管道和鐵軌上。雷雨天氣不準露天電力爆破,如中途遇雷電時,應迅速將雷管的腳線、電線主線兩端聯成短路。

聯線時,必須將手提燈撤出工作面3m以外。用手電照明時,應離聯線地點15m以外

在電爆網路敷設后,待人員撤至安全地區,然后用歐姆表或電橋檢查網路導電是否良好,測量出來的電阻與計算電阻相差不得超過10%。

10.水下爆破應遵守下列要求:

(1)水下爆破一般采用裸露藥包法和炮眼法。炸藥應選用沒有變質和防水性能好的,如果選用其他炸藥,必須采取嚴密的防水措施。

(2)水下爆破應采用電力起爆。除遵守上述電力爆破有關要求外,其電雷管腳線和電力主線都要做到防水、絕緣。

(3)水下鉆眼時,應使用帶有套管的鉆服機。裝藥及爆破時,要劃定危險區域,并設立警戒標志和值勤人員,必要時應封航。

(4)裝藥時,要按順序進行,一般先上游后下游依次對號人孔,以免潛水員掛斷起爆電線。

(5)裝藥及爆破時,潛水員及炮工不得攜帶對講機和手電筒上船,施工現場亦應切斷一切自源。

(6)水下裸露爆破。一定要將藥包固定在爆破點上,嚴防潛水員返回時把藥包掛起來。爆破時,裝藥的船應移向上游。

1l.使用火雷管時,導火索點火只準用專用香棒,不準使用香煙、火柴或其他明火。

12.火炮群和電炮群在同一施工地段,先點火炮,后合電閘;點火炮不得兩人在同一方向先后點炮,每人點炮數目不得超過15個點。起爆后,均不得在最后一炮爆炸之后20min前進人工作面。

13.露天爆破安全警戒距離半徑:裸露藥包、深眼法、峒室法不得小于400m;炮眼法(淺眼瑩)、荮壺法不得小于200m。

14.坑道內兩個鄰近工作面之間的厚度小于20m時,一方起爆另一方工作人員應全部撤離工作面。

15.放炮后最少要兩人巡視放炮地點,檢查處理危巖、支架、瞎炮、殘炮。

16.瞎炮處理應遵守下列要求:

(1)電力爆破通電后沒有起爆,應將主線從電源上解開,接成短路。此時若要進入現場,如襲用即發雷管不得早于短路后5minl如使用延期雷管,不得早于短路后15min。

(2)由于接線不良造成的瞎炮,可以重新接線起爆。

(3)嚴禁用掏挖或者在原炮眼內重新裝炸藥,應在距離原炮眼60cm外的地方,另打眼放炮。

(4)在瞎炮未處理完畢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其他作業。

篇3:鋼筋加工廠安全教育培訓教案

一、培訓目的: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杜絕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杜絕因施工引起的較大事故及以上事故;遏制因施工引起的一般事故。力保安全“零事故”。加強現場安全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二、培訓內容:

(一)安質部長胡濤: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

2.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嚴禁赤腳和穿拖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

3.新進場的作業人員,必須首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未經教育培訓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4.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

5.施工現場禁止追逐打鬧,禁止酒后作業;

6.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等,未經允許嚴禁隨意拆除和挪動。

下面就具體注意事項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一、鋼筋加工:

(一)調直:

1.調直時,應設專人值守,操作人員必須位于安全地帶。

2.運行中出現滑脫、絞斷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機;

3.調直完畢,必須將鋼筋整理平直,不得相互亂壓和單頭挑出。

4.維修或停機,必須切斷電源,鎖好箱門。

(二)切斷:

1.操作前必須檢查切斷機刀口,確定安裝正確,刀片無裂紋,刀架螺栓緊固,防護罩牢靠,空運轉正常后再進行操作;

2.鋼筋切斷應在調直后進行,斷料時要握緊鋼筋,螺紋鋼一次只能切斷一根;

3.切斷鋼筋,手與刀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斷短料手握端小于40㎝時,應用套管或夾具將鋼筋短頭壓住或夾住,嚴禁用手直接送料;

4.機械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斷頭和雜物,在鋼筋擺動范圍內和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5.作業時應擺直、緊握鋼筋,應在活動切口向后退時送料入刀口,并在固定切刀一側壓住鋼筋,嚴禁在切刀向前運動時送料,嚴禁兩手同時在切刀兩側握住鋼筋俯身送料;

發現機械運轉異常、刀片歪斜等,應立即停機檢修;

7.作業中嚴禁進行機械檢修、加油、更換部件,維修或停機時,必須切斷電源,鎖好箱門。

(三)彎曲:

1.工作臺和彎曲工作盤臺應保持水平,操作前應檢查芯軸、成型軸、擋鐵軸、可變擋架有無裂紋或損壞,防護罩牢固可靠,經空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2.操作時要熟悉倒順開關控制工作盤旋轉的方向,鋼筋放置要和擋架、工作盤旋轉方向相配合,不得放反;

3.改變工作盤旋轉方向時,必須在停機后進行,即從正轉-停-反轉,不得直接從正轉-反轉或從反轉-正轉;

4.彎曲機運轉中嚴禁更換芯軸、成型軸和變換角度及調速,嚴禁在運轉時加油或清掃;

5.彎曲鋼筋時,嚴格依據使用說明書要求操作,嚴禁超過該機對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的規定;

6.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

7.作業中不得用手清除金屬屑,清理工作必須在機械停穩后進行;

8.檢修、加油、更換部件或停機,必須切斷電源,鎖好箱門。

三、成品碼放

1.材料碼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不積水;

2.加工好的成品鋼筋必須按規格尺寸和形狀碼放整齊,高度不超過150㎝,并且下面要墊枕木,標識清楚;

3.彎曲好的鋼筋碼放時,彎鉤不得朝上;

4.散亂鋼筋應隨時清理堆放整齊;

4.材料分堆分垛碼放,不可分層疊壓;

6.直條鋼筋要按捆成行疊放,端頭一致平齊,應控制在三層以內,并且設置防傾覆、滑坡設施。

四.電焊作業

1.電焊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使用頭罩或手持面罩,穿干燥工作服,絕緣鞋,用耐火防護手套,耐火的護腿套、套袖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要求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褲腳不準塞在鞋(靴)里,手套套在袖口外。

2.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結構鋼筋等金屬物代替導線。

3.焊接電纜橫過通道時必須采取穿管,埋入地下或架空等保護措施。

4.作業時如遇到以下情況必須切斷電源:

a.改變電焊機接頭;b.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c.轉移工作地點搬運焊機時;d.焊機發生故障需要進行檢修時;

e.更換保險裝置時;f.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

5.焊工必須站在穩定的操作臺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6.電焊機及金屬防護籠(罩)必須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7.電焊機必須使用防觸電保護器,并設單獨開關箱;

8.一、二次導線絕緣必須很好,接線正確,焊把線與焊機連接牢固可靠。接線處防護罩齊全,焊鉗手柄絕緣良好,二次導線長度不大于30米,并且雙線到位;

9.作業完畢必須及時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五:鋼筋滾焊機

1、設備安裝后,應保證固定盤和移動盤旋轉正常,分料盤支撐滾輪與軌道完全接觸,行走小車行走時無卡滯現象。

2、漏電保護器、地線要安裝正確,并確保其運行安全;

3、操作人員須經專業培訓、充分了解設備性能方可進行設備操作,嚴禁非操作人員擅自操作設備。

4、操作人員嚴禁穿過于肥大、有絲帶或易被卷入設備的服裝進行生產作業,嚴禁女性操作人員穿裙子進行設備操作,長發者須把頭發盤起并固定在安全帽內;上料、穿送鋼筋及焊接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

5、每天設備開始生產之前,要對設備狀況進行全面檢查:

①急停按鈕是否處于按下狀態、控制電源開關是否處于關閉狀態;

②各線路連接是否正常;

③是否存在漏油現象;

④各螺栓螺母是否松動;特別是行走驅動軸與驅動齒輪處的漲緊套螺栓,發現螺栓松動,應及時緊固。

⑤電氣柜內粉塵是否過多。

6、設備運行過程中,要注意檢查電機是否有過熱現象;嚴禁對電氣部分進行遮蓋,要保持散熱順暢;

7、嚴禁在機器運轉時,非生產人員靠近設備,要特別注意衣服、手臂被卷入設備中的危險;

8、定期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①每1~2個月對斷路器、馬達接線端子、電箱內接線端子,在電源切斷的情況下重新進行緊固;對所有的螺栓、螺母進行重新緊固;對減速機、液壓站油量進行檢查,要及時添補,如有漏油現象要進行及時修理;

②每周對所有潤滑油嘴注黃油一次;用油漆毛刷或微風吹風機清除電氣柜中的灰塵,嚴禁用濕布、潮濕刷子、水或壓縮空氣對電氣柜中的電器設備進行清灰作業;

電控柜內嚴禁進水,保證電控柜不被雨淋;

生產結束后,移動盤歸位,,關閉控制電源開關和油泵開關,關閉總電源焊機電源開關。

10、如果設備長時間不用,應把控制柜內各低壓斷路器(空氣開關)全部關閉.

六:龍門吊安全操作規程

1.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作業人員按規定作業,持證上崗。

2.起重作業人員不得擅離崗位,工作中必須集中精神,注意傾聽周圍有無異響,注意指揮信號,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作業,待弄清情況后方可繼續作業。

3.工作時,不準看書看報吃東西閑談,不準瞌睡,嚴禁酒后作業。

4.每班交接班前后應對路軌行走的作業面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清理路障。

5.交接班時應交底清楚,接班者未能明白交班內容,不得交班。

6.交接班時例行機械電器設備性能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排除故障,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冊。

7.起重司機必須思想集中,養成上、下、左、右、前、后觀察的習慣,做到心中有數,準確安全地工作。

8.起重設備需有安全保險裝置,堅持“起重十不吊”,不得超負荷作業,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

9.機械電器設備要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作業前,應檢查機械電器的使用性能,確認安全可靠,方準操作。

10.在緊急意外情況下,發出任何的危險信號,都要要求司機緊急剎車,停車檢查。

11.嚴禁吊物在人頭上空通過,空中運行時吊具最低位置不得低于二米高度。

12.不得利用電機的突然反轉作為機構的制動,只有發生極意外的情況下才允許使用這種制動方法。

13.禁止使用限位開關作正常操作下的停電,限位開關是在操作設備意外不良或失誤時才讓它動作。

14.起重機在每次起吊或移動動作前時,必須先發出警鈴等警告信號。

15.在提升接近額定載荷的重物時,應先考驗制動器能否剎車,以確保安全。

16.駕駛人員離崗時,必須將起重機開到固定地點,吊具不準懸持吊物,各控制手柄應置于零位,切斷主開關。

17.每班下班前應仔細檢查一遍鋼絲繩和吊帶,達到報廢極限的要及時更換。

18.當班工作完畢后,斷開電源,電箱加鎖才能下班。

19.在醒目處必須安裝有噸位牌。

20.必須安裝有注明起重機的額定起重量、跨度、工作級別、制造廠的標牌。

21.起重機工作時,禁止任何人停留在橋架上或小車上。

22.嚴禁從起重機上往下拋物品。

23.嚴禁吊鉤或重物上起升人員。作業完畢,用夾軌器鎖緊,做好防蹓措施。

24.起升液體金屬、有害液體及重要物品時,不論重量大小,必須先升至離地面150~200mm,驗證制動器的可靠性后再繼續起升。

25.起重機在露天使用,當風力大于六級時,應停止工作。

26.露天起重機不工作時,必須將起重機固定牢靠,以防風災。

27.工具、備件及其他物品等,禁止存放在橋架或小車上,防止落下傷人或物。

28.鋼絲繩要在每次換班時,做表面及其固定件檢查,每隔7~10天,作一次詳細檢查。

29.在一年內,對起重機須進行一次安全技術檢查。

七:電氣設備檢修及安全技術規則

1.熟悉起重機機電路人員才可擔任起重機電氣設備的維護工作。

2.如導電部分和裸導線的外殼,或保護罩不完整,則不允許使用起重機。

3.修理時如需照明,要用36v以下的攜帶照明燈。

4.應斷電進行檢修。

5.電動機、電氣設備和電氣外殼上,凡可能發生導電部分,均應接地。。

八:龍門吊安全“十不吊”

1.超過定額負荷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不明不吊。

3.吊索和附件捆綁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時不吊。

5.歪拉斜不吊。

6.工作臺上站人或工作件上浮放有活動物不吊。

7.氧氣、乙炔瓶具有爆炸性物不吊。

8.帶棱角塊上物未墊好不吊。

9.埋在地下物件不拔吊。

10.違章指揮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