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一條直屬企業、二級單位的領導,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參加政府和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第二條直屬企業的安全處(科)長,除參加政府的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外,還應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培訓。其中新上崗的安全處(科)長應先進行培訓,取得崗位資格證書后方能上崗。
第三條安全技術管理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
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由直屬企業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可參加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局舉辦的安全干部崗位培訓班,或者參加由地市級以上政府有關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崗位培訓班。
安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是:
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和標準;
2.安全管理、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
3.易發生事故的基本知識;
4.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管理等。
第四條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單位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由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層次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
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安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是:
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和標準;
2.本部門、本崗位職業安全衛生職責;
3.安全管理、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
4.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管理等。
第二章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
第五條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由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
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是:
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和標準;
2.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
3.本班組和有關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
第六條所有新員工(包括學徒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技術崗位的季節性臨時工等)上崗前應接受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一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
2.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基本知識,包括一般機械、電氣安全、消防和氣體防護等常識;
3.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性質、特點和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
4.集團公司、直屬企業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五項紀律(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
5.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訓,事故預防的基本知識。
二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本單位的生產概況,安全衛生狀況;
2.本單位主要危險因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急救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等;
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8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崗位生產工藝流程、工作特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2.崗位職責范圍,應知應會;
3.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崗位間銜接配合的安全注意事項;
4.崗位事故預防措施,安全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操作方法;
第七條員工調動工作后應重新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單位內工作調動、轉崗、下崗再就業、干部頂崗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者,應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第八條凡從事特殊工種作業的人員,應按國家有關要求進行專業性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并定期參加復審。
第九條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主管部門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進行專門培訓。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操作。
第十條發生事故時,按《事故管理規定》的要求,對事故責任者和相關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訓,落實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第三章日常安全教育
第十一條基層單位應開展以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應有針對性、科學性,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過場。班組安全活動應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對活動形式、內容、要求,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有明確規定。單位領導和安全員應對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定期檢查。
第十二條班組安全活動每月不應少于兩次,每次不少于1學時;部門安全活動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2學時。安全活動時間不應挪作它用。
第十三條班組安全活動是班組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應認真組織,嚴格考勤制度,保證出勤率,不應無故缺席,有事須經單位領導批準。
第十四條直屬企業領導每季參加一次班組安全活動,二級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每月參加一次班組安全活動,基層單位領導每月參加兩次班組安全活動。
第十五條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結合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訂班組安全活動計劃,做到有計劃,有安排。
第十六條班組安全活動內容:
1.學習國家和政府頒發的有關安全生產法令和法規;
2.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通報、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知識;
3.結合集團公司事故匯編和安全信息,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和吸取事故教訓;
4.開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護能力訓練,以及異常情況緊急處理和應急預案演練;
5.開展崗位安全技術練兵、比武活動;
6.開展查隱患、糾違章活動;
7.開展安全技術座談,觀看安全教育電影和錄相;
8.其他安全活動。
第四章其他人員的安全教育
第十七條多種經營企業干部、員工的安全教育,按照上述有關要求執行。
第十八條非技術崗位且風險小的季節性臨時工的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8學時,內容為:生產工藝特點、入廠須知、所從事工作的性質、安全注意事項和事故教訓、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等。
第十九條外來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按《承包商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參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門負責,內容為本單位的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第五章組織管理
第二十一條直屬企業的各級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教育工作負責。各級安全、人事、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編制安全教育大綱、教材和班組安全學習材料。
第二十二條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納入本單位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規劃,應保證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
第二十三條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并實行分級管理。
第二十四條對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員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五條對未按本規定要求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的單位進行處罰,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造成事故的,應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篇2:HSE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安全素質,防止和減少各類事故及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監總局3號令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直屬企業應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每年至少組織1次以崗位安全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安全教育培訓考試。
第三條各直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負責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和檢查考核。
第四條本規定適用于與本企業形成勞動關系的人員及進入生產廠區的臨時用工、施工實習人員、技術服務人員、參觀人員等。
第五條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任職和作業;本規定所要求的各項安全教育應有記錄、有確認、可追溯;涉及對外單位和外來人員的相關要求,應在書面合同中予以明確。
第二章?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第六條直屬企業、二級單位的領導,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參加政府和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第七條企業安全負責人和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除參加政府組織的安全培訓,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外,還應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石油化工安全專業技術培訓。
第八條直屬企業應根據本企業安全生產特點,組織安全負責人和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專業培訓。培訓由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
安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二)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九條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單位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層次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
第十條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第三章?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
第十一條班組長的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及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二)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
(三)本班組和有關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四)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
第十二條所有新員工(包括學徒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有技術崗位的季節性農民外用工等)上崗前應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教育時間不少于72學時,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三條一級(廠級)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二)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包括一般機械、電氣安全知識、消防知識、安全文化知識和氣體防護常識等。
(三)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性質、特點和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
(四)集團公司、直屬企業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企業五項紀律(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
(五)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訓,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
第十四條二級(車間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32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工作環境及危險有害因素。
(二)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危害和傷亡事故。
(三)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五)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六)本車間安全狀況及相關的規章制度。
(七)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事項。
(八)有關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十五條三級(班組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16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班組、崗位的安全生產概況,本崗位的生產流程及工作特點和注意事項;
(二)本崗位的職責范圍,應知應會;
(三)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
(四)本崗位預防事故及災害的措施。員工廠際調動工作后應重新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單位內工作調動、轉崗、下崗再就業、干部頂崗以及脫離崗位12個月以上者,應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第十六條凡從事特殊工種作業的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專業性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工作,并定期參加復審,成績記入個人安全教育卡片。
第十七條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主管部門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并進行專門培訓。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第十八條發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時,按照《事故管理規定》的要求,對事故責任者和相關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訓,防止發生類似事故。
第四章?日常安全教育
第十九條基層單位應開展以部門、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應有針對性、科學性,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過場。班組安全活動應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對活動形式、內容和要求,安全部門應有明確規定。單位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應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安全部門應定期檢查。
第二十條班組安全活動每月不應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學時;部門安全活動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學時。安全活動時間不應挪作它用。
第二十一條班組安全活動是班組的一項重要工作,應認真組織,嚴格考勤制度,保證出勤率,不得無故缺席,有事須經單位領導批準。
第二十二條直屬企業的領導每季度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二級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每月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基層單位領導每月參加2次班組安全活動。
第二十三條安全部門應聯系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班組安全活動計劃,做到有計劃、有安排。
第二十四條班組安全活動主要內容包括:
(一)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和法規。
(二)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通報、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知識。
(三)結合事故通報和《班組安全》等安全學習材料,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和吸取事故教訓。
(四)開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護能力訓練,以及異常情況緊急處理和應急演練。
(五)開展崗位安全技術練兵,組織各種安全技術表演。
(六)檢查安全規章制度執行情況,查找并組織消除事故隱患。
(七)開展安全文化活動、安全技術座談、觀看安全教育電影和錄相。
(八)其它安全活動。
第五章?其他人員及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
第二十五條臨時用工人員、外來施工人員的身體狀況應能適應所從事的工作,實際年齡不得超過60周歲;能按照要求獨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簽訂《安全承諾書》,并有效識別現場各種警示標識。
第二十六條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廠級安全教育由二級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8學時。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
(一)企業安全生產基本特點。
(二)進入廠區應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三)所從事工作的危險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項。
(四)事故教訓等。
第二十七條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車間級安全教育由基層車間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4學時。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
(一)車間危險部位(主要生產系統、關鍵設備)及安全、環保注意事項。
(二)車間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危險化學品和各種傷害能量)的性質及防護處理注意事項。
(三)著火爆炸、泄漏中毒、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
(四)安全作業許可證辦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五)生產裝置的安全消防、氣防衛生器材及設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六)作業活動中應遵守的安全規定。
第二十八條外來參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接待部門負責,內容包括本單位的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人員應有專人陪同。
第六章?組織管理
第二十九條直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二級單位安全、人事、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編制安全教育大綱、教材和班組安全學習材料。
第三十條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應保證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
第三十一條各級單位均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并實行分級管理。
第三十二條各級單位對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員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三條對未按本規定要求進行安全教育的單位進行處罰,因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事故的,應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本規定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原《安全教育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04〕553號)同時廢止。
篇3:化工裝置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安全教育的內容、形式、職責等。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和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管理。
本標準中的管理部門是指總經辦、人資部、財務部、生產技術部、市場營運部、安全環保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3.?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3.1.?安全教育的內容
3.1.1.?安全文化、思想和安全意識教育;
3.1.2.?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3.1.3.?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職業衛生知識;
3.1.4.?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3.1.5.?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3.2.?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形式包括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外來人員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活動、其它安全教育等。
4.?管理職責
4.1.?安全環保部是公司安全教育管理部門。公司各部門、部門共同負責對全體員工的安全教育。
4.2.?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對員工進行一級安全教育。
4.3.?各部門的主管領導及安全員負責對員工進行二級安全教育。
4.4.?各班組長對員工、外來培訓人員進行本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活動及日常安全教育管理。
5.?管理內容與要求
5.1.?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5.1.1.?公司領導層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安全管理培訓班;公司管理部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公司安全環保部組織教育培訓,其教育內容為:
5.1.1.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5.1.1.2.?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5.1.1.3.?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5.1.1.4.?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5.1.1.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5.1.1.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5.1.1.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1.2.?各部門的安全教育由各部門主管或安全員組織實施,其教育內容為:
5.1.2.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5.1.2.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5.1.2.3.?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5.1.2.4.?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5.1.2.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5.1.2.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5.1.2.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三級安全教育。凡新入公司員工(包括合同工、代培人員、實習人員)必須經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其時間不少于40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16學時),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崗位工作和學習。
5.2.1.?公司級安全教育。公司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6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1.1.?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基本知識,消防知識;
5.2.1.2.?本公司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5.2.1.3.?本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5.2.1.4.?本公司事故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5.2.1.5.?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5.2.1.6.?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訓,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等。
5.2.2.?部門級安全教育。部門級安全教育由部門主管或安全員負責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24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6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2.1.?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5.2.2.2.?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5.2.2.3.?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5.2.2.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5.2.2.5.?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5.2.2.6.?本部門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5.2.2.7.?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5.2.2.8.?有關事故案例;
5.2.2.9.?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3.?班組級安全教育。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負責教育,可采用講解、演習相結合等方式,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3.1.?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2.3.2.?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
5.2.3.3.?有關事故案例;
5.2.3.4.?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4.?三級安全教育和考核情況要填入公司、部門安全教育臺帳,公司級安全教育考試卷要求存檔。
5.2.5.?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違反規定造成事故的,由分配及接收單位的領導負責。
5.2.6.?部門要建立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檔案。
5.2.7.?新員工接受培訓,經過一個時期實際工作,再由部門對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術進行全面考核合格后頒發安全生產作業證,方可獨立頂崗操作,安全生產作業證由公司統一制作發放,由個人保存備查。
5.2.8.?員工在公司內調動工作崗位時,接收部門應對其進行部門級、班組級換崗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5.2.9.?員工脫離操作崗位(休產假、病假、外出學習等)半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重新進行部門、班組級安全教育。
5.3.?外來人員安全教育。臨時工、外來施工作業、外來工作人員和參觀人員,進公司前必須接受入公司安全教育。
5.3.1.?對臨時工的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時間不少于8學時。教育內容為:入廠安全禁令、本單位生產特點、從事工作的性質、安全注意事項和事故教訓、有關安全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和檢查;
5.3.2.?對外來施工作業和外來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進行安全教育后,方能允許進入現場施工和作業;
5.3.3.?進入生產區辦事和參觀人員,由接待部門負責辦理《來訪人員進入生產(作業)區安全教育告知卡》,并到公司安全環保部進行教育。其教育內容為本公司的有關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人員要有專人陪同并負責安全。
5.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教育。
凡從事電氣、鍋爐、壓力容器、金屬焊接、起重、叉車駕駛、危險作業崗位等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性安全教育和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作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按政府有關要求定期參加培訓和復審。
5.5.?班組安全活動
5.5.1.?各班組在班前會上要進行安全講話,預想當班操作、施工作業危險因素,布置對策。班后會上要總結分析當班安全狀況。
5.5.2.?管理部門組織的安全活動每月一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并做好記錄。
5.5.3.?各部門必須開展以班組為單位、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時間如下:
5.5.3.1.?四班三倒的班組,第一個中班班前40分鐘作為班組安全活動時間;
5.5.3.2.?常白班每周五班后40分鐘為班組安全活動時間;
5.5.4.?安全活動時間不得挪作它用,并認真填寫班組安全活動記錄和員工安全培訓檔案。
5.5.5.?安全活動內容
5.5.5.1.?組織學習討論部門事故應急預案,開展事故應急預案的模擬演習和崗位練兵;
5.5.5.2.?學習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安全技術規程及安全防護知識;
5.5.5.3.?結合典型事故匯編,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吸取教訓;
5.5.5.4.?結合本單位生產實際安排近期安全生產工作。
5.5.6.?部門管理人員、員工必須按時參加安全活動,公司領導及部門有關人員須不定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5.5.7.?除管理部門外的各部門應制定員工培訓大綱,培訓大綱應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以及培訓人員。員工培訓大綱要統一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安全環保部應根據各單位上報的培訓大綱,定期抽查各基層單位員工培訓工作開展情況。
5.5.8.?除管理部門外的各部門每季度應組織一次員工培訓效果測驗,測驗應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對測驗不合格的員工,應列為部門管理干部重點培訓對象,切實提高其安全技能。
5.5.9.?安全活動要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安全環保部要對安全活動和集中授課形式、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5.5.10.?部門安全管理人員每月要對安全活動記錄全面檢查一次并在安全活動記錄本上簽字。
5.6.?其它安全教育
5.6.1.?各部門根據不同季節和節假日及停車檢修前的特點,及時組織進行有關的安全教育。
5.6.2.?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投產前,各部門要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技術規程,進行專門教育。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5.6.3.?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時,各部門要組織事故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對事故責任者要停工進行教育,教育合格后方可恢復工作。
5.6.4.?各部門自行檢查中查出的各類違章違紀人員,由各部門自行組織安全教育。在公司檢查中查出的各類違章違紀人員,由公司統一組織安全教育。學習相關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職責,教育合格后可回崗工作。
5.6.5.?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會議、簡報、安全講話和事故現場會等形式,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活動。
5.6.6.?公司組織主管和班組長進行輪訓時,必須有安全方面的內容。
6.?本規定所適用的所有表單,如有大量舊印刷版,則待舊版使用完后統一印制新的表單。舊表單中涉及的填制內容變動,均由安全環保部組織相關會議進行更正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