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安全教育制度

勞動安全教育制度

2024-07-23 閱讀 7530

一、安全生產教育的目的

為了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增強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使職工掌握安全生產知識,不斷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必須進行經常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生產教育的意義

1、安全生產教育可以提高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做好勞動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制訂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法令,認真遵守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做到人人重視安全,人人懂得安全。

2、安全技術知識得普及和提高,使廣大職工了解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作用規律,提高安全技術操作水平,掌握檢測技術、控制技術的有關知識,了解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基本要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有力安全生產的開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勞動條件的改善。

三、安全生產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包括對新工人“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對生產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堅持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

四、新工人“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制度

根據國家勞動部公布《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四十學時的規定”對三級安全教育規定如下:

(一)一級(段級)安全生產教育。由段主管領導負責,安全科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新工人到單位報道后,有勞動人事及教育部門、安全主管部門進行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教育.并經考試合格,方準分配到車間.教育內容包括:

1、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勞動安全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規定、條例、標準等。

2、介紹本單位的性質、有關設備的特點和各種規制度。

3、有關應知應會的安全內容。

4、學習安全注意事項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

(二)二級(車間)安全生產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并經考試合格,方準分配到班組。教育內容包括:

1、本車間概況、生產工作的特點。

2、本車間生產、工作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本車間的機械設備和安全設施、生產工具、個人防護用品,電器器材、消防器材、安全保險裝置等性能,以及使用、維修保養方法和預防處理故障的基本知識。

4、主要危險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

5、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內容。

(三)三級(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采用講解師范相結合和指定老師包教包會的方式,進行實際的安全生產操作技術教育。應知應會合格后,再指定師傅帶班上崗操作。教育內容包括:

1、班組安全生產情況,各崗位的生產工作任務和特點,生產流程,工作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項。

2、本崗位(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規章制度。

3、本崗位(工種)的機械、設備、電器、工具性能和保險、安全防護裝置作用及使用方法等。

4、崗位事故案例和判斷、預防、處理事故的安全保護知識。

5、崗位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6、勞動保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五、三級教育卡片存檔規定

段、車間、班組對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的情況和考核成績,要逐級填寫在“三級”安全教育卡片上,安保科存檔,確保“三級”安全教育卡片保存準確完整。

第11條:提職、改職、助勤、停職留薪人員上崗規定

提職、改職工人或長時間脫離本崗位助勤、停職留薪后返回原崗位的工人,必須重新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任職。

六、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制度

按照國家經貿委《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山東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管理辦法》及《濟南鐵路局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等文件的規定進行安全教育。

七、各級生產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規定

國家《企業職工勞動衛生教育管理規定》中對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作如下規定。

1、企業法定負責人的廠長、經理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2、企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必須通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120學時。

3、段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單位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

4、班組長和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勞動安全專職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

八、段第一管理者對本單位安全教育的責任

段第一管理者對本單位安全教育工作負責,各單位安全、教育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培訓教育年度計劃,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應予保證,并做好以下工作:

1、各單位要建立健全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安全員安全教育。

2、建立健全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動(周、月)等項安全教育制度。

3、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安全教育檔案由單位安全部門負責,教育部門管理或實行分級管理。

九、勞動安全知識考試的規定

每年會同教育、勞資部門至少組織一次全員勞動安全技術知識考試(95分以上為合格)并對試卷保管登記。

十、引進新設備的規定

引進新的技術設備必須制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操作技術培訓、教育、考試合格后方準操作。

篇2: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規定

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以下簡稱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素質,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第三條企業必須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全國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五條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第六條廠級安全教育由企業主管廠長負責,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廠級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通用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第七條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八條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應包括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第九條企業新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條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方可上崗工作。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級或班組級安全教育。

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的教材由勞動行政部門指定或認可。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三條企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一百二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由地市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單位或組織進行。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安全文化,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安全教育考核合格者,由勞動行政部門發給任職資格證。

第十四條企業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本部門、本崗位安全衛生職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五條班組長和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及本企業、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十六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

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七條企業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培訓教育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應予保證。

第十八條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安全員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動日(周、月)等項安全教育制度。

第十九條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

安全教育檔案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管理或實行分級管理。

第二十條企業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職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一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有權進入企業,對企業安全教育制度、教育內容、組織實施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企業和人員,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職工傷亡事故或嚴重職業危害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十四條企業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及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辦法

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五章罰則

第六章附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以下簡稱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素質,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第三條企業必須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全國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五條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第六條廠級安全教育由企業主管廠長負責,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廠級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第七條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

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八條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應包括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第九條企業新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條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方可上崗工作。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或班組級安全教育。

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的教材由勞動行政部門指定或認可。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三條企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一百二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由地市級以下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單位或組織進行。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安全文化,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安全教育考核合格者,由勞動行政部門發給任職資格證。

第十四條企業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本部門、本崗位安全衛生職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五條班組長和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及本企業、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十六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

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七條企業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培訓教育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應予保證。

第十八條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安全員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動日(周、月)等項安全教育制度。

第十九條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

安全教育檔案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管理或實行分級管理。

第二十條企業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病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職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一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有權進入企業,對企業安全教育制度、教育內容、組織實施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企業和人員,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職工傷亡事故或嚴重職業危害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十四條企業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及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