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LNG加氣站應急處置辦法

LNG加氣站應急處置辦法

2024-07-23 閱讀 6671

一、經營過程中可能引起的事故

1、危險因素分析

(1)火災、爆炸特性

液化天然氣是以甲烷為主的液態混合物,儲存溫度約為-162℃。泄漏后由于地面和空氣的熱量傳遞,會生成白色蒸氣云。當氣體溫度繼續被空氣加熱直到高于-107℃時,由于此時天然氣比空氣輕,會在空氣中快速擴散。液體密度約是標準狀態下氣體的570倍,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后,體積百分數在一定的范圍內就會產生爆炸,其爆炸下限為5.3%,上限為15%。天然氣的燃燒速度相對于其它可燃氣體較慢(大約是0.3m/s)。

(2)低溫特性

由于LNG在壓力為0.40MPa的條件下,儲存溫度約為-137℃,泄漏后的初始階段會吸收地面和周圍空氣中的熱量迅速氣化。但到一定的時間后,地面被凍結,周圍的空氣溫度在無對流的情況下也會迅速下降,此時氣化速度減慢,甚至會發生部分液體來不及氣化而被防護堤攔蓄。LNG泄漏后的冷蒸氣云或者來不及氣化的液體都會對人體產生低溫灼燒、凍傷等危害。

LNG泄漏后的冷蒸氣云、來不及氣化的液體或噴濺的液體,會使所接觸的一些材料變脆、易碎,或者產生冷收縮,材料脆性斷裂和冷收縮,會對加氣站設備如儲罐、潛液泵、加注機、加注車造成危害,特別是LNG儲罐和LNG槽車儲罐可能引起外筒脆裂或變形,導致真空失效,保冷性能降低失效,從而引起內筒液體膨脹造成更大事故。

(3)火災危險類別

天然氣火災危險性類別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劃為甲類。

?(4)爆炸危險環境分區

根據我國現行規范《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規定,天然氣的物態屬工廠爆炸性氣體,分類、分組、分級為:Ⅱ類,B級,T4組,即dⅡBT4。爆炸性氣體環境區域劃分為2級區域(簡稱2區),即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即使出現也僅是短時存在的環境。

2、裝置的危險性

LNG加氣站的工藝設施的危險性如下:

?(1)LNG低溫儲罐

LNG低溫儲罐,容積60立方米,臥式真空粉末絕熱低溫儲罐,雙層結構,內筒為0Cr18Ni9奧氏體不銹鋼,外筒為16MnR容器板材制造,內外筒之間用珠光砂填充并抽真空絕熱,最大的危險性在于真空破壞,絕熱性能下降。從而使低溫深冷儲存的LNG因受熱而氣化,儲罐內壓力劇增,此時安全放散閥自動開啟,通過集中放散管釋放壓力。其次可能的危險性還有儲罐根部閥門之前產生泄漏,如儲罐進出液管道或內罐泄漏,如內罐泄漏,此時爆破片就會打開,從而降低內外的壓力,不會引發儲罐爆裂。

?(2)LNG泵、增壓器

LNG泵和增壓器,在正常運行時,兩設施與LNG儲罐之間閥門開啟而相通,泵的進出口有可能因密封失效產生泄漏,增壓器的進口是LNG儲罐或LNG槽車的液相出口,出口是氣體,同樣因密封失效可能產生泄漏,但在關閉了儲罐或LNG槽車的出液口后,泄漏量很小。

?(3)LNG加氣機

LNG加氣機直接給汽車加氣,其接口為軟管連接。接口處容易漏氣,也可能因接口脫落或軟管爆裂而泄漏。在關閉了儲罐出液口、儲氣瓶出氣口或泵停止工作后,泄漏量很小。

(4)卸車軟管

同樣LNG卸車軟管與槽車連接,如發生泄漏,在關閉了LNG槽車出液口后或低溫泵停止工作后泄漏量不大。

(5)LNG槽車

LNG槽車容積為42m3,危險性與LNG儲罐相同,但一般卸車時間控制在2小時左右,每天最多卸車一次,時間短,次數少,發生事故幾率較小。

3、工藝液相管道的危險性

(1)保冷失效

LNG液相管道為低溫深冷管道,采用真空管或絕熱材料絕熱,但當真空度破壞或絕熱性能下降時,液相管道壓力劇增,此時安全閥自動開啟,可以降低管道內的壓力。

(2)液擊現象與管道振動

在LNG的輸送管道中,由于加注車輛的隨機性,裝置反復開停,液相管道內的液體流速發生突然變化,有時是十分激烈的變化,液體流速的變化使液體的動量改變,反映在管道內的壓強迅速上升或下降,同時伴有液體錘擊的聲音,這種現象叫做液擊現象(或稱水錘或水擊),液擊造成管道內壓力的變化有時是很大的,突然升壓嚴重時可使管道爆裂,迅速降壓形成的管內負壓處可能使管子失穩,導致管道振動。

(3)管道中的兩相流與管道振動

在LNG的液相管道中,管內液體在流動的同時,由于吸熱、磨擦及泵內加壓等原因,勢必有部分液體要氣化為氣體(盡管氣體的量很小),液體同時因受熱而體積膨脹,這種有相變的兩相流因流體的體積發生突然的變化,流體的流型和流動狀態也受到擾動,管子內的壓力可能增大,這種情況可能激發管道振動。

當氣化后的氣體在管道中以氣泡的形式存在時,有時形成“長泡帶”;當氣體流速增大時,氣泡隨之增大,其截面可增至接近管徑,液體與氣體在管子中串聯排列形成所謂“液節流”;這兩種流型都有可能激發管道振動,尤其是在流徑彎頭時振動更為劇烈。

(4)管道中蒸發氣體可能造成“間歇泉”現象

與LNG儲罐連接的液相管道中的液體可能受熱而產生蒸發氣體,當氣體量小時壓力較小,不能及時的上升到液面,當隨著受熱不斷增加,蒸發氣體增大時,氣體壓力增大克服儲罐中的靜壓(即液柱和頂部蒸發氣體壓力之和)時,氣體會突然噴發,噴發時將管路中的液體也推向儲罐內,管道中氣體、液體與儲罐中的液體進行熱交換,儲罐中液面發生閃蒸現象,儲罐壓力迅速升高,當管道中的液體被推向儲罐后管內部分空間被排空,儲罐中的液體又迅速補充到管道中,管道中的液體又重新受熱而產生蒸發,一段時間后又再次形成噴發,重復上述過程,這種間歇式的噴發有如泉水噴涌,故稱之為“間歇泉”現象,這種現象使儲罐內壓力急劇上升,致使安全閥開啟而放散。

4、生產運行中的危險性

(1)儲罐液位超限

LNG儲罐在生產過程中要防止液位超限,進液超限可能使多余液體從溢滿閥流出來,出液超限會使泵抽空,并且下次充裝前要重新預冷。此種情況下,監測報警系統會啟動,并連鎖關閉閥門,避免事故發生。

(2)LNG設施的預冷

LNG儲罐在投料前需要預冷,同樣在生產中工藝管道每次開車前需要預冷,如預冷速度過快或者不進行預冷,有可能使工藝管道接頭閥門發生脆性斷裂和冷收縮引發泄漏事故,易使工作人員冷灼傷,或者大量泄漏導致火災爆炸發生。

(3)BOG氣體

LNG儲罐或液相工藝管道,由于而自然蒸發一定量的氣體(制造廠家提供的數據為每晝夜小于千分之二的蒸發量)。生產運行中由于卸車,需要給系統增壓,這部分氣體也儲存于儲罐;受氣車輛氣瓶內再加氣之前需要降低車載氣瓶內的壓力,此部分氣體再加氣時又抽回儲罐。這些氣體統稱為BOG氣體,當BOG氣體壓力過高時需要進行安全放散,否則有可能造成設備管道超壓而產生爆裂事故。

5、其它危險危害因素分析

(1)電氣火花:在配電間、營業室、辦公室等非防爆場所安裝的電氣設備都是非防爆的,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電氣火花,一旦達到爆炸極限范圍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會引起火災事故。

(2)違章作業:在加氣站內違章吸煙;卸車作業時無人監護,或監護人擅自離開崗位;無關人員擅自進入警戒區域,在警戒區域內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雷雨天進行卸車作業等,都會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3)中毒:天然氣對人體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

(4)車輛傷害:外來車輛進站加氣,若站內路況、車況,駕駛人員素質等方面存在缺陷,可引發車輛傷害事故。

(5)機械傷害:在日常作業、設備檢修過程中不慎受到機械設備的傳動部件、擠壓部件以及外露突出部件或所使用工具損傷。

二、應急處置總則

1、根據天然氣的特性及可能引起的災害事故,建立科學、規范、統一、高效的液化氣災害應急指揮體系,提高加氣站防災、救援、減災綜合管理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當發生天然氣災害事故時,迅速啟動本預案,快速、積極、有序、有效的控制蔓延和處理液化氣災害,并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2、站點的天然氣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的首要任務——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危害,加強加氣站操作人員規范作業的意識和對加氣站設備的保護意識,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減災工作納入加氣站的管理工作中,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和措施,不斷提高加氣站天然氣管理工作中,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和措施,不斷提高加氣站天然氣管理和應急處置水平。

3、站點的天然氣災害事故應急處置以預防為主,把災害事故預防作為加氣站減災工作的主要任務,完善工作界面,運用信息化手段,使加氣站日常管理的各項工作環節緊密銜接,形成整體合力,提高對天然氣災害事故的預防能力。

4、站點的天然氣災害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實行“分級管理、按級負責”,以公司總經理為主的防災、救災負責制,形成相對統一、快速高效、拯救能力強的指揮體系,公司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緊密配合,迅速有效的開展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工作。

?

三、應急指揮

1、應急處置原則

加氣站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實行“分塊結合、垂直管理,專業救援、統一指揮,即報告情況、跟蹤落實,分級負責、先前處置”的原則。

2、****公司負責加氣站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當事故發生時,根據事故的性質、范圍、損失及傷亡情況,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為臨時機構,應急指揮部由公司總經理、公司分管安全領導、總工程師、安全保衛部經理、工程技術部經理、運營服務部經理、辦公室主任、工程公司經理以及當事站站長組成。

3、應急指揮部的職責

(1)指揮部根據報警情況組織搶修、補救、疏散、急救等指揮工作并及時下達指令;

(2)公司總經理、公司分管安全領導、總工程師、安全保衛部經理、工程技術部經理、運營服務部經理、人事行政部經理、天然氣設備維修公司經理、環美氣站工程公司經理以及其他方面人員接報后要立即趕往現場;

(3)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后要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并根據《燃氣災害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的要求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4)指揮部要迅速組織搶修隊伍,落實必要的物資,組織人員疏散;

(5)指揮部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現場搶險情況以及下發上級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

(6)指揮部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的勘查,處理善后工作。

4、現場指揮及設備搶修公司的職責

(1)現場指揮一般由安全保衛部經理、工程技術部經理擔任(安全、工程技術部經理未到時由當事站站長代理);

(2)現場指揮要了解現場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便于上級有關部門制定搶修搶險的緊急方案;

(3)現場指揮負責下達搶險、搶修的方案的實施,匯報搶險、搶修的方案進程,并作全方位的協調;

(4)現場指揮負責火場滅火搶險、搶修的指揮工作,實施降溫、滅火、隔離應急措施;

(5)現場指揮負責指揮人員的疏散,外圍警戒、封鎖、隔離、保衛、防范以及保護現場措施的落實;

(6)設備維修、工程公司負責了解設備狀況,察看設備運轉原始記錄及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7)設備維修、工程公司負責設計搶險措施的制定,組織搶修人員,落實搶修步驟;

(8)公安消防部門到位后,必須聽從公安消防部門的指揮,并匯報事故起因,危險程度并做好參謀工作。

5、當事站站長的職責

(1)根據報警情況,了解事故發生經過和已經采取的措施;

(2)做好報警記錄,事故方位,下達指令時間,實施的措施;

(3)加強消防監控,密切注意各點報警儀的情況,并做好每次報警時間、氣體濃度的原始記錄;

(4)迅速切斷故障點兩端閥門,以減輕事故的危害;

(5)提供天然氣管道的走向,了解儲區天然氣的液位、壓力、溫度以及泄漏濃度;

(6)負責外來加氣車輛撤退,人員疏散工作;

(7)在搶修過程中,嚴禁蠻干和使用非防爆工具,落實防范和監護的措施;

(8)公司現場指揮部和公安消防部門到達后,必須聽從其指揮,匯報事故起因,危險程度并做好參謀工作。

6、應急處置程序

(1)信息來源

①、公安、消防、安全、燃氣、醫療、民防等社會公共救援單位

②、事故站點、市民或所在社區

③、責任單位

(2)通訊聯系公安:110消防:119醫療:120

燃氣行業應急熱線:“*****”工程公司:********

(3)事故的處置

①、加氣站發生災害性事故,,應立即通知公安、消防、安全、燃氣、醫療等社會公共救援部門,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②、加氣站發生災害事故后,應立即采取相關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③、根據事故危害程度,來確定事故等級。適時啟動《**市燃氣災害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4)事故原因的調查

事故發生后,公司總經理以及公司主管部門經理組成調查組迅速進行調查,必要時請當地政府部門和上級有關部門參加調查,查清事故經過,確定事故原因,并出具事故報告,報有關部門。

四、應急保障

1、信息保障

信息的暢通能保障加氣站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迅速組織人員、物力進行救災搶險,最大程度的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加氣站、公司應建立相應的信息聯絡,保持信息暢通。

2、人員保障

應急處置組織實行人員統一指揮,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由公司領導擔任總指揮,搶險工作現場指揮由公司主管部門負責人擔任,擔任指揮人員應當有組織、協調應急處置能力,并熟悉應急預案。從事處置搶險人員須參加過業務培訓,掌握天然氣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配合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在現場指揮部領導下,有序的執行所承擔的職責。

3、物資保障

加氣站必須配備應急所需的工具、醒目告示牌、戰斗服(防凍、防火、防毒面具、雨鞋)、消防器材以及通訊聯絡設備,并保持良好狀態。加氣站要配備救治的常用藥品。

五、應急防范

1、加強防災管理

防災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加氣站天然氣災害事故發生,以及事故發生后,能迅速處置,把災害損失減小到最小程度。加氣站應嚴格執行安全制度,加強對天然氣儲存、銷售設備的檢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無泄漏。

2、加強培訓管理

加強加氣站設施保護及天然氣的安全操作全員安全教育納入其工作范圍內,定期召開安全例會,做好液化氣設備安全保護和天然氣的安全操作宣傳教育。加氣站要對職工進行專業培訓、消防培訓、崗位培訓。

3、加強防災網絡

加氣站應急處置組織(業余消防隊)要與該地區公安、消防、安全、衛生、交通、電力等社會公共部門加強聯系,將上述部門的聯系人、通訊地址編成聯系冊,建立防災網絡。

4、加強預警演習

加氣站應建立應急預警演習制度,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演習(每年一次),不斷提高搶險救災能力,確保負責應急搶修的隊伍始終處在預警狀態。

篇2:加氣站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規程

?第一節?常見傷害應急處理基本原則:脫離危險環境,妥善急救處理,立即送往醫院。一、機械傷害停止設備運轉,救出受傷人員,迅速將傷員平臥休息,查看傷情,及時進行止血、包扎、固定傷肢,立即送往醫院。如果現場施救困難,要立即撥打電話119和120請求增援救助。二、觸電當發生觸電時,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體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進行緊急搶救,撥打急救電話120送醫院救治。1、傷者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應將其抬到比較溫暖且空氣流通的地方休息。2、傷者失去知覺,呼吸困難,并于痙攣現象,立即進行口對口法或仰臥壓胸法人工呼吸。3、傷者呼吸、脈搏都停止時,應立即施行口對口和仰臥壓胸法人工呼吸。在醫務人員未到達前不能終止救治。三、高空墜落1、對墜落在地的傷員,應初步檢查其傷情,不要搬動、搖晃。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有救護能力的,可以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2、救護時注意固定傷者頸部、胸腰部脊椎。3、搬運時保持動作一致平穩,避免加重傷情。四、中毒1、硫化氫中毒急救人員應戴防毒面具及防護用具,及時將中毒者撒至空氣新鮮、流通處,迅速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并撥打急救電話120送醫院搶救。在轉送途中要繼續搶救,對呼吸困難者應予輸氧。2、一氧化碳中毒當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時,及時將中毒者放置在空氣新鮮、流通是地方。如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輸氧。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送醫院搶救。3、食物中毒(1)采用簡易的催吐方法進行催吐,以便使胃內的有毒物質排出。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2小時內,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2)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送醫院救治。(3)對可疑的食物及病人的嘔吐物,要進行收集,以便作化驗檢查。4、加臭劑中毒在裝卸、儲存和加臭過程中,如加臭劑進入眼內或接觸皮膚,應采用淋浴器和眼狀式噴水器進行沖洗;人體吸入過多氣化加臭劑后,身體會出現不適。五、高溫中暑將中暑人員移到陰涼通風處,用冷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頭部放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及時給病人口服淡鹽水,嚴重者送往醫院救治。六、燒傷先用蒸餾水充分冷卻燒傷部位,解脫衣服,如與皮膚粘連時,剪去未粘連部分。充分冷卻后,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布等包裹上面并及時治療。送醫院時,用浸在清潔冷水中的毛巾敷在傷口上冷卻。對呼吸道燒傷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異物堵塞。傷員口渴時,可飲少量淡鹽水。七、凍傷LNG噴濺到人身上,因急劇氣化吸熱會造成凍傷。遇到凍傷時,應:1、將傷者移到暖和的地方,并將衣服解開,用毛巾、毛毯讓全身保溫,不可搓揉凍傷部位。2、將凍傷部位浸入37~40℃的溫水中,不可用熱水浸泡或火來取暖。3、呼吸停止時,立刻進行人工呼吸,若脈搏停止跳動,則要進行心肺復蘇術。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送醫院救治。?第二節?泄漏基本處置措施:切斷LNG泄漏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停止現場作業;用防爆器具、木楔、夾具等搶險卡具進行堵漏作業,準備好滅火器及其他滅火措施,搶險人員要穿戴搶險(注明:防凍、防靜電、氧氣呼吸器)防護服。中控室負責對外聯絡和向相關方匯報情況。一、根部閥泄漏1、停止與堵漏無關的一切作業,并向中控室報告,設立警戒區。2、泄漏量輕微時,使用防爆工具緊固閥門螺栓,采用木楔、夾具及用濕物纏繞等堵漏工具進行堵漏,也可向泄漏處噴水進行冰凍堵漏。3、泄漏量較大,無法采用上述方法進行堵漏時,啟動消防系統用消防水噴水凍結。4、堵漏時,要保持噴淋降溫,隔絕一切火源,必須使用防爆工具,備好干粉滅火器或其它滅火器材,防范火災。二、罐體發生泄漏1、停止與堵漏無關的一切作業,向中控室報警,撥打火警電話“119”,中控值班人員向站場領導及公司應急辦公室報告情況。2、設置警戒線,疏散無關人員及車輛,救助受傷人員。3、立即啟動消防系統,向泄漏處噴水進行冰凍堵漏,并視天氣狀況對泄漏出的LNG進行自然揮發,或冰凍LNG進行稀釋。4、確認防火堤外的水封井出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同時備好干粉滅火器,防止火災發生。5、當泄漏點在球罐上部且泄漏的只是氣體時,采用木楔、夾具等堵漏工具進行堵漏。并開啟倒罐轉液流程,用機泵進行倒罐作業。同時修改氣相工藝,用壓縮機對事故罐進行抽壓,并用放空口進行間歇控制放空,以降低儲罐壓力,減少泄漏量。6、當泄漏點在球罐下部時,使用消防水帶連接事故罐罐底的排污閥門,打開消防栓和排污閥門向罐內充水,利用水將罐內的LNG進行封堵,待泄漏的全是水時,繼續保持向罐內充水,并采用木楔、夾具等堵漏工具進行堵漏。二、管線泄漏1、立即停止所有作業,并中控室報告;2、設立警戒區,疏散無關人員和車輛;3、關閉與泄漏管段相連通的所有閥門,采用木楔、夾具、卡箍等堵漏工具進行堵漏;4、必要時啟動消防水泵向泄漏點噴水,稀釋泄漏出的LNG。放空并用氮氣置換管線后,修補或更換管線。三、發生泄漏自我保護常識1、天然氣較空氣輕,泄漏引發火災,首先判斷風向,立即用衣服包住頭部,臥地滾出火場。2、LNG遇常溫會迅速氣化,必須判斷風向,使自身處于上風位,防止濃度過高,引起窒息、中毒。3、LNG泄漏時,往往會噴濺出,必須保護頭部特別是眼睛不被液體噴濺到。4、LNG泄漏時,如遇到陰霾天氣,LNG迅速氣化后,會結合水汽,形成氣云,加大防火隔離范圍,切斷泄漏部位上下游閥門,人員迅速撤離。?第三節?火災、爆炸的處理原則:先控制,后消滅,及時報警。一、燃氣泄漏引起的火災、爆炸處理1、按相關應泄漏應急處理程序處理;2、泄漏伴生火災和爆炸時,首先撥打119求助;3、發現火險時,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取滅火器進行撲救,著火時切勿完全關閉閥門,以防回火發生爆炸;4、現場搶險人員要聽從消防部門的統一指揮,不能盲目滅火,要注意人員安全和現場保護;5、如有人員受傷,安排專人協助120進行救治,并注意傷員信息跟蹤;6、泄漏伴生火災和爆炸時,還要注意通知警方和社區協助進行救援。二、其他一般物品引發火災處理1、發現者應先呼叫通知其他人員,在確認消息傳達后,就近取滅火器進行初期撲救;2、被通知人員(其中一人)聽到呼叫首先盡量切斷火區電源,然后向當地119消防部門報警,并到大門處等候消防人員的到來。其余人員就近取滅火器參加初期撲救;3、報警人員等候期間,應迅速向單位應急辦公室報告;4、單位應急辦公室接報告立即啟動應急響應。5、單位應急知道根據險情,啟動預案,實施緊急救援;6、如火勢較大或發生爆炸無法控制時,應首先保證人員安全,必要時迅速撤離危險區,其次保證周圍其它設備、設施不受損害;7、消防人員到達后,應聽從消防人員指揮,提供信息,配合撲救。三、電氣火災1、按一般物品火災處理程序處理;2、注意首先要切斷總電源,防止發生觸電;3、停止有關作業;4、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可采用水或泡沫滅火。四、人員衣物著火1、立即令其躺倒,用干粉滅火器撲滅其身上的火(注意不要向對方的面部噴射),或者用毛毯、大衣裹緊其身體滅火(注意:包裹時要從離頭部最近的地方開始包裹);2、如果自身著火,周圍無人幫助,應盡量脫下衣服,用腳踩滅或浸入水中;如果來不及脫,可就地打滾,窒息滅火;3、火焰熄滅后,有燒傷應撥打120電話求救,同時進行燒傷應急處理;4、及時送醫院救治;5、按程序向上級報告事情經過及處理情況。?第四節?交通事故原則:及時救治傷者,盡量保護現場。一、無傷亡交通事故處理1、當事人應立即報告部門負責人;2、撥打交警電話報警,保護事故現場;3、部門負責人立即向單位應急辦公室報告;4、應急辦公室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根據險情,按照預案派人去現場參與處理,同時通知保險公司;5、配合交警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處理;6、按程序向上級報告事情經過及處理情況。二、有傷亡交通事故處理1、當事人(或發行人)應立即撥打交警電話報警,同時請求120或就近車輛救助傷者;2、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向單位應急辦公室報告;3、應急辦公室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按照預案進行報告,同時通知保險公司;4、單位應急指揮根據險情,啟動預案,派人去現場參與處理,安排專人協助120進行救治,跟蹤傷亡人員信息;5、配合交警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處理;6、按程序向上級報告事情經過及處理情況。?第五節?自然災害一、地震1、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組織人員迅速撤離建筑物,轉移至安全地帶;夜間突發地震來不及撤離時,應迅速轉移至床鋪下、桌下;有受傷的人員要組織搶救,搶救時注意有關部門地震預報,防止余震再次傷人;2、如地震將CNG、LNG管線、儲罐、儲井損壞,造成燃氣外泄,應啟動相應應急處置程序進行處置,關閉閥門,加上盲板,采用堵漏等措施進行處置;大量泄漏無法處理時,要及時向消防、環保、公安部門報告災情,請求支援,防止火災、環境污染和中毒等事故的發生;3、及時將現金支票、重要帳薄、技術資料轉移至安全地帶保存;4、盡力自救,及時將情況上報公司和當地政府部門,爭取各方救援。二、洪澇災害1、受到洪水威脅時,提前用沙袋圍堵要害部位門口(如:配電室、變壓器室等),防止電纜溝及配電室、變壓器室等要害部位進水,并向上級匯報;2、發生洪澇較大時,應停止作業,關閉所有設備電源,切斷變壓器、配電柜、電力系統的電源開關;3密切監控儲罐、儲井、建筑物等設施基礎有無受洪水的影響而發生沉降、傾斜,管線是否發生損壞泄漏,并將現場情況及時上報單位應急辦公室;4、盡力自救,及時將情況上報公司和當地政府部門,爭取各方救援;5、洪水退去后,要及時補充防洪物資,做好洪水再次來臨的防洪準備工作。三、風暴1、停止室外作業,組織員工避險;2、風暴較大時要注意監視儲罐、標示牌、高懸物,防止大風刮倒砸傷人員;風力在6級以上時,人員應離開標識牌、高懸物下面,防止風暴刮倒設施,砸傷人員;3、密切監控儲罐、儲井、建筑物、放散管等設施有無受風暴的影響,并將現場情況及時上報單位應急辦公室;4、及時將情況上報公司和當地政府部門,爭取各方救援。四、低溫暴雪1、停止機動車輛巡線工作,采用步行方式進行巡檢;2、加大對重要設施和關鍵部位的巡檢頻次。

篇3:某加氣站電器事故應急預案

一、觸電事故的預防、判斷與處理

1、預防、判斷

1)電器設備檢修必須兩人以上進行;

2)需要檢修的電器設備要先斷電。掛警示標示牌判斷無電后,掛接地線,再行施工;

3)帶電操作、檢修的電器設備要做好絕緣保護;

4)以上工作要嚴格按照電器操作規程進行。

2、處理

發生觸電事故,應首先切斷觸電電源。如附近無法將電源切斷,用絕緣棒或干燥的、不傳電的桿、木等使觸電者與電源或設備脫離。并對觸電者采取緊急搶救措施。

二、電器設備發生火災事故的預防、判斷、處理

1、預防、判斷

對所屬電器設備要定期進行巡檢。電機、開關、線路及用電等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是否過熱。接頭是否松脫,或出現其它異常現象。對于不正常的設備及時進行檢修。

2、處理

一旦發生火災,首先,要切斷著火設備或線路的電源。(在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應切斷鄰近設備的電源)。然后用干粉滅火器對準火災部位進行滅火。并注意鄰近有電部位。注意安全。嚴禁用水等滅火。

三、緊急跳閘事故的預防、判斷、處理

1、預防、判斷

1)對未投入使用的電器設備要定期進行檢查,并進行試運行。不僅要保證設備良好備用狀態,還要對電器設備本身潮氣進行蒸發,保護絕緣,防止銹蝕。

2)對運轉設備,運轉前要盤車,并按其額定功率運行。

3)運行設備要定期檢查其工作電流,不應超過其額定電流值。

4)電器設備線路投用前,要檢查絕緣,保證絕緣達到要求才能啟用。

5)電器開關定期進行對熱負荷的整定。

2、處理

電器設備跳閘后,不應馬上恢復送電。要查清原因后,再按送電步驟進行合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