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碳酸鈉危害及防護措施

碳酸鈉危害及防護措施

2024-07-23 閱讀 5489

一、理化性質

1、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或細顆粒(無水純品)味澀。

2、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5.99

3、熔點:851℃;

4、相對密度(水≈1)2.53

5、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6、主要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學品,洗滌劑,也用于照相和醫藥用品。

二、危險性概述

(一)、人體危害

1、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2、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直接接觸可引起皮膚和眼爍傷。生產中吸入其粉塵和煙霧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結膜炎,還可有鼻粘膜潰瘍、萎縮及鼻中隔穿孔。長時間接觸本品溶液可發生濕疹、皮炎、雞眼狀潰瘍和皮膚松弛。接觸本品的作業工人呼吸器官疾病發病率升高。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爍傷,粘膜糜爛、出血和休克。

(二)、環境危害

1、本品不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爍傷。

三、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3、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4、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四、泄露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露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弱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五、操作處置與儲存

1、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露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堿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2、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露物。

篇2:碳酸鈉危害及防護措施

一、理化性質

1、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或細顆粒(無水純品)味澀。

2、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5.99

3、熔點:851℃;

4、相對密度(水≈1)2.53

5、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6、主要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學品,洗滌劑,也用于照相和醫藥用品。

二、危險性概述

(一)、人體危害

1、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2、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直接接觸可引起皮膚和眼爍傷。生產中吸入其粉塵和煙霧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結膜炎,還可有鼻粘膜潰瘍、萎縮及鼻中隔穿孔。長時間接觸本品溶液可發生濕疹、皮炎、雞眼狀潰瘍和皮膚松弛。接觸本品的作業工人呼吸器官疾病發病率升高。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爍傷,粘膜糜爛、出血和休克。

(二)、環境危害

1、本品不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爍傷。

三、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3、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4、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四、泄露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露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弱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五、操作處置與儲存

1、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露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堿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2、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露物。

篇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方案

根據《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3號)等規定,按照省政府安委辦明電《關于立即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和省政府安委會轉發國務院安委會通知的工作要求,決定在全市開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現將檢查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檢查時間及方式:

按照《亳州市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關于開展全市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與安全生產檢查同時計劃、同時部署、同時檢查。檢查采取日常檢查、定期檢查(20**年3月、7月、10月、11月的下旬)、重點檢查和抽查、暗訪等方式。

二、檢查重點:

要將當前開展的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貫穿于全年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行動,重點以粉塵危害嚴重的石材加工、礦山開采等行業和高毒物品(苯)危害嚴重的制鞋、箱包、家具制造、化工等重點行業,以及這些行業中職業健康管理基礎薄弱的中小企業、重點行業。

三、檢查的內容:

(一)企業方面

檢查的具體內容包括:

1、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

2、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規程的建立,落實及公布情況;

3、主要負責人、職業危害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情況;

4、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申報情況;

5、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檢測及結果公布情況;

6、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設置、檢修、維護情況;

7、從業人員勞動防護情況;

8、職業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情況;

9、職業危害事故報告情況;

10、依法應當監督檢查的其他情況。

(二)政府方面

1、職業健康劃轉、交接,安全監管部門職業健康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情況;

2、職業健康工作開展情況。

四、有關要求:

1、各縣區安監局要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執法大檢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擺上工作日程,真正把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列入安全生產檢查計劃,切實把大檢查工作落到實處。

2、檢查人員在檢查前,應當了解被檢查單位及作業場所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經濟類型,所屬行業,主要產品,生產原輔料,生產工藝,存在或者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種類及危害程度,職業危害申報情況,接觸職業危害人員情況,職業健康管理水平等。

3、加大對生產經營單位檢查復查力度,執法文書必須經被檢查單位有關人員核對確認簽名,對不符合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按照規定進行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依法給予行政和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