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車輛傷害措施

防止車輛傷害措施

2024-07-23 閱讀 6510

1.駕駛員應嚴格執行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司有關規定,每天出車前應對車輛進行“三檢”(出車前、行車途中、回場后)對車輛進行安全性能方面的全面檢查,并作詳細記錄,杜絕病車上路。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確保行車安全。

2.工作場所或辦公區域內道路上應在顯眼、清晰的位置按規定設置限速交通標志、警示標志、或者安全防護設施。應在職工上下班時間、就餐時間人流密集的出入口和路段,干道與職工人數較多的生產車間、辦公樓銜接處標劃出人行橫道線(斑馬線),必要時設置減速欄,實行強制性減速。

3.機動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在沒有限速標志的廠站內行駛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5公里。

4.避免疲勞駕駛,長途駕駛(大車350公里,小車500公里)時,駕駛時間達4小時駕駛人員必須休息一次。

5.機動車行駛至有人看守路口、交叉路口、裝卸作業、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設有警告標志處或轉彎、調頭時,貨運汽車載運易燃、易爆等危險貨物時,應當減速或者停車,在確認安全后通過。

6.機動車行駛至積水路段、無人看守路口或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7.夜間行駛或者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以及遇有沙塵、冰雹、雨、雪、霧、結冰等氣象條件時,應當降低行駛速度。

8.機動車在進出廠房、倉庫大門、停車場、加油站、危險地段、生產現場、倒車時,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5公里。

9.雨中行車時,禁止滑行并盡量避免猛打方向盤和緊急制動。應使用刮水器,發現工作不良應停止行駛進行檢查排除,大雨或久雨后,應注意道路變化,盡量在路中行駛,會車減速或暫停時不要太靠路邊土路,雨霧較大、視線不清,應選擇安全地點暫停,開小燈和尾燈,放置警告牌。

10.下坡行駛時,駕駛員要思想集中,判斷準確,認真操作并隨時做好停車準備,時刻注意制動器作用是否有效。根據坡度情況選擇適當檔位,萬一腳制動器失效,應馬上越級換入低速檔,利用發動機制動作用和手動制動器控制車速。

11.按規定超車,超車后在不影響被超車輛行駛的情況下,再駛入正常行駛路線,不準強行超車,不得超車后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猛打方向盤以防車輛失控碰撞他車或路邊行人、樹木等。

12.駕駛員實行車輛“準駕證”制度,沒有取得企業準駕資格證嚴禁駕駛本單位車輛。

13.嚴禁駕駛員一邊開車一邊打手機或一邊查看信息。必要時,應選擇安全地點靠右暫停,電話聯系結束后,再集中精神駕駛。

14.機動車載人不得超過核定的人數,客運機動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乘車人的頭、手不得伸出車廂檔板;車廂檔板上嚴禁坐人。

15.駕駛員和乘坐人員在車輛行駛途中應按規定使用安全帶。

16.生產現場內部使用的特殊車輛,如微型工具車、機械運輸車、吊車、電瓶車、翻斗車、鏟車等機械車輛,應按國家規定進行年檢,由國家有關部門核發機動車輛牌照。

17.廠局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屬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經國家有關部門考核、發證和按規定周期進行年審。駕駛員應按準駕車類駕駛,其它車種不得混開,并在企業范圍指定區域內行駛。

18.翻斗車、鏟車、自卸車、吊重汽車等除駕駛室外,一律不準載人(包括操作室)。

19.生產現場使用的鏟車、翻斗車、電瓶車等,因工作需要裝運重量輕而體積大的特殊物件遮擋駕駛員正常視線時,應預先制訂保證安全的特殊運輸方案和措施,設專人指揮,采用慢速倒車行駛等。

20.乘車人員嚴禁在車上玩耍、吵鬧或與司機閑聊,影響司機駕駛,嚴禁向車外扔雜物。

21.施工作業需占用機動車道時,必須在來車方向前50米的機動車道上設置交通警示牌(若施工作業需占用高速公路車道時,必須在來車方向前150米的車道上設置交通警示牌),并將工作現場圍蔽。夜間不能恢復道路原來狀態時,應在警示牌上方懸掛紅色警示燈。

22.在公路或公路旁進行施工作業的工作人員,必須穿反光衣。路面應設置警示標志。

篇2:風電場防止人身傷害管理制度

為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風電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風電場各崗位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入場的職工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必須學習規程的有關部分,并經過考試合格。才能進入生產現場。

2、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帶要系好。

3、電氣操作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4、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不得接近故障點,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5、巡視高壓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攔。雷雨天需要檢查室外高壓設備時,必須穿絕緣鞋,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針。

6、裝卸高壓熔斷器(保險)必須戴護目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上。

7、電氣設備停電后,即使是事故停電,在未拉開有關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8、工作時必須穿符合工作要求的工作服。

篇3:防止設備異常對人身造成傷害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保證工作人員在生產中的人身安全,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電氣事故處理規程》、《遼寧電網調度運行規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各部門、各單位必須明確保障人身安全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將確保人身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復雜、危險的環境下,為員工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護措施。

第三條本暫行規定適用于公司系統內電氣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的處理。自下發即日起試行。

第二章異常設備處理原則

第四條迅速限制異常的發展,查找和消除異常的根源。(流程圖見附錄)

第五條在不影響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運行人員應盡一切可能使設備繼續運行。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監視異常發展趨勢,做好設備異常情況記錄,并及時將設備處理情況和異常發展情況逐級上報有關部門。各部門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相關的措施和停電計劃。

第六條當設備發生對人身安全有嚴重威脅的緊急情況(類似以下條件之一者),運行人員已來不及取得上級調度員的許可,可按規程規定進行操作和處理(緊急停電)。處理后應立即報告上級調度員。

(一)變壓器、電容器、避雷器類

1)器身冒煙、著火或內部出現爆裂聲。

2)套管嚴重炸裂或嚴重放電。

(二)互感器類

1)互感器持續發熱、溫度過高、膨脹器發生異常。

2)互感器內部有嚴重噼啪聲或其它噪聲,有冒煙現象。

(三)斷路器、隔離開關類

1)斷路器內部有爆裂聲,并持續加重。

2)斷路器內部嚴重漏油或漏氣,且操作機構沒有可靠閉鎖。

3)隔離開關瓷柱嚴重斷裂,隨時可能出現端子脫落而造成短路故障。

第三章異常設備檢查

第七條異常設備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沉著果斷,在不明異常原因的情況下,應運用遙視、望遠鏡等設備,觀察后臺監控、表計、信號指示等情況,也可運用紅外測溫工具作為輔助手段,對異常設備作出快速、正確的判斷。

第八條若設備發出強烈聲響,應立即遠離設備,并負責警戒其他人員遠離危險地域。

第九條若必須要近距離檢查設備異常的情況時,為保證人身安全,應盡可能在遮擋物體后觀測設備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到室外開關場檢查時,應與異常設備保證一定的安全可靠距離。到室內高壓室檢查時應找到一處可觀測到異常設備的較遠一點,必要時應穿防護服裝和拿有效遮擋物品。

第十條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外不準接近故障點8m以內。室內高壓設備發生接地,運行人員在不明情況下嚴禁進入高壓室。應先進行接地選擇,將接地線路停電后,方可進入高壓室進行檢查。進入上述范圍人員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第四章異常設備停電操作

第十一條操作異常設備應盡可能采用遠方遙控方式,如現場條件不能實現遠方遙控操作而必須采用就地操作時,在操作前應認真檢查有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如開關壓力、充油充氣設備狀態、瓷柱情況等),確保設備對人身沒有傷害后再進行操作。

第十二條變壓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運行人員不得靠近,可投入備用變壓器后,立即對故障變壓器停電。

第十三條斷路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且有爆炸危險,不能正常操作時,運行人員不能擅自進行檢查處理,應盡快使該開關脫離電源。

第十四條母線電壓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禁止用隔離開關就地拉合故障電壓互感器。

第十五條電流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不易進行倒側路操作。為確保人身安全,可直接將該回路開關停電。

第五章異常設備處理

第十六條斷路器嚴重漏油或漏氣,無法滅弧時,在未確定斷路器操動機構可靠閉鎖前,工作人員不得靠近設備。

第十七條隔離開關發生瓷柱斷裂時,嚴禁操作該隔離開關。若隨時可能脫落而造成短路,工作人員應立即遠離該設備,不得使用絕緣工具進行輔助處理,并盡快使異常設備脫離電源。

第十八條處理故障電容器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用短路線將電容器殘余電荷放盡,直至無火花和聲音為止。

第十九條處理SF6設備異常時,應嚴格按照《安規》第八章有關內容執行。

第二十條設備發生著火,必須在設備停電后進行處理。如火勢較大,救火必須慎重,不得擅自靠近,應積極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系,嚴防燒傷、窒息或煙霧中毒傷害。

第二十一條在異常處理過程中,如突然遭受颶風、暴雨等極其惡劣的天氣,應立即撤離現場,不得在強風、暴雨中冒險進行作業,防止發生人身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