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氫氧化鈉基本特性應急處置措施

氫氧化鈉基本特性應急處置措施

2024-07-23 閱讀 4676

品名氫氧化鈉別名苛性鈉;燒堿;火堿;固堿英文名Sodiunhydro*ide;Causticsoda理化性質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熔點318.4℃沸點1390℃相對密度2.12危險標記20(堿性腐蝕品)外觀氣味白色不透明固體,易潮解。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穩定性和危險性穩定性:不會燃燒,易溶于水。危險性:不會燃燒,遇水和水蒸氣大量放熱,形成腐蝕性溶液。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腐蝕性。有害燃燒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毒理學資料屬中等毒性。危險特性:本品,遇水和水蒸氣大量放熱,形成腐蝕性溶液。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腐蝕性。燃燒(分解)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侵入途徑: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強烈刺激和腐蝕性。粉塵或煙霧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蝕鼻中隔;皮膚和眼直接接觸可引起灼傷;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灼傷,粘膜糜爛、出血和休克。危險特性:本品不會燃燒,遇水和水蒸氣大量放熱,形成腐蝕性溶液。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腐蝕性。燃燒(分解)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安全防護措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呼吸系統防護必要時佩帶防毒口罩。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護戴橡皮手套。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應急措施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治療。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用3%硼酸溶液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泄漏處置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潔清的鏟子收集于干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節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消防方法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滅火劑:霧狀水、砂土。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紙漿、肥皂、染料、人造絲、制鋁、石油精制、棉織品整理、煤焦油產物的提純,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機械工業等方面。

篇2:氫氧化鈉添加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為了員工的人身安全以及公司的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程。

2、適用范圍:適用于緩冷場氫氧化鈉添加人員的安全生產控制。

3、工藝要求:緩冷場回水PH值低于7時進行添加氫氧化鈉,直至添加到回水達到7以上為止。

4、氫氧化鈉:又名燒堿;火堿;苛性鈉,屬于危險化學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90)中,屬第八類危險貨物腐蝕品中的堿性腐蝕品,編號820**。其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品的處置須遵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5、外觀與性狀:白色不透明固體,易潮解。

6、避免接觸的條件:接觸潮濕空氣。

7、危險特性:本品不會燃燒,遇水和水蒸氣大量放熱,形成腐蝕性溶液。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腐蝕性。易燃性(紅色)。反應活性(黃色)。燃燒(分解)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

8、禁忌物:強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過氧化物、水。

9、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夠有效的防護。若不小心接觸,立即撤離現場,隔離器具,對人員徹底清污。

10、安全防護:

(1)眼睛防護:佩戴安全防護眼鏡。

(2)口腔呼吸道防護:佩戴呼吸器。

(3)防護服:穿工作服。

(4)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5)腳防護:穿橡膠雨靴或勞保鞋。

(6)其他:添加完畢后用清水進行清洗皮膚裸露部位,進行漱口。

11、添加過程:

(1)首先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耐酸堿手套、防護眼鏡、防毒口罩、穿橡膠雨靴或勞保鞋)。

(2)袋裝固體氫氧化鈉要輕拿輕放,防止包裝袋破損造成撒漏。

(3)添加時要輕輕倒入區域地溝內,防止傾倒過快造成迸濺。氫氧化鈉添加不需要提前融化。

(4)添加完畢的氫氧化鈉包裝袋內不準有殘留,空包裝袋統一存放處理。

篇3:氫氧化鈉安全防護應急措施

氫氧化鈉:別名,燒堿、火堿、苛性堿。

主要用途:化工基礎原料。

安全防護措施: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末時必須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睛;

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堿防護服;

手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手套;

其它——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應急措施:

急救措施——接觸后應用大量水沖洗,眼睛接觸用大量水沖洗后用硼酸溶液沖洗;如誤服立即漱口,飲水及醋或1%醋酸,并送醫院急救。

泄漏處置——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泄漏處理中避免揚塵,盡量收集,也可用水沖洗,廢水流入處理系統;液堿泄漏應構筑圍堤或挖坑收集,用泵轉移至槽車內,殘余物回收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安全處置。

消防方法——用水、砂土撲滅,防止雨水產生飛濺造成灼傷。

環境監測方法:快速方法——檢氣管法、中和法、PH試紙法。國標方法——玻璃電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