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案例對應應急處置措施
化學品泄漏事故頻頻發生,近期:
l10月7日中午11時許,上海奉賢區原上海山河精細化工廠發生氯氣泄漏事故。有40多名群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周邊的許多莊稼被熏死。
再回顧這幾年的相關新聞:
l湖北孝感發生化學品泄漏事故30人中毒;
l廣州天河區一輛載有幾十桶約十幾噸高毒化學品巰基乙酸的貨柜車被另一貨柜車撞上,兩桶化學品泄漏。事故造成包括廣深高速出入口在內的附近多個路口大塞車,數百名群眾因封路而耽誤回家;
l邯鄲市鐵西化工區的河北新豐農藥化工公司由于儲氣罐閥門老化、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造成三氯化磷泄漏事故。有40人中毒;
l南沙區一電路板廠,車間內幾名工人在配制溶劑時誤將鹽酸當成其他化學品使用,造成有毒氣體泄漏,11員工受傷住院。附近居民40人中毒住院;
l德國巴斯夫公司設在英國中部米德爾斯伯勒市附近的一家化工廠發生有毒化學物質己二胺泄漏事故,導致37人受傷。其中3人被己二胺嚴重灼傷。
l。。。。。。
本周小文章與各位分享的是:危險化學品泄漏的應急措施及泄漏物處置。
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措施
在化學品的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盛裝化學品的容器常常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灑等事故,造成化學危險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簡單、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來消除或減少泄漏危險。下面介紹一下化學品泄漏必須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一、疏散與隔離
在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大量泄漏,這時一定要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同時要保護、控制好現場。
二、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的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品是易燃品,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的各種火源。
三、個人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人員應對泄漏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要用水槍(霧狀水)掩護。要根據泄漏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防止事故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統防護
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應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防護器具。對于泄漏化學品毒性大、濃度較高,且缺氧的情況下,必須采用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送風式長管面具等。
對于泄漏中氧氣濃度不低于18%,毒物濃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場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濃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濃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濃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塵環境中可采用防塵口罩。
2.眼睛防護
為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可采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防護面罩等。
3.身體防護
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可以采用帶面罩式膠布防毒衣、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橡膠工作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等。
4.手防護
為了保護手不受損害,可以采用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堿手套、防化學品手套等。
泄漏物處置
如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要在統一指揮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來控制化學品的泄漏。
如果是窗口發生泄漏,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補裂口,制止進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筑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時處置泄漏物,嚴密監視,以防火災、爆炸。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地面上泄漏物處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于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或者采用低溫冷卻來降低泄漏物的蒸發。
為減少大氣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汽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在使用這一技術時,將產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應疏通污水排放系統。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
對于大型液體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
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或者用固化法處理泄漏物。
篇2:危險化學品裝卸防泄漏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本文件通過對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全過程的泄漏風險實施預防和控制,使泄漏風險處于受控狀態,防止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發生。2.適用范圍本文件適用于公司第二裝卸區、各外包項目部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的防泄漏管理。3.術語和縮寫本文件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ISMcode管理標準和《管理手冊》的術語和縮寫。除上述術語和縮寫之外,還有:3.1危險化學品: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物處置等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污染環境的均屬危險化學品。3.2液體危險化學品:本文件指易燃液體、液化氣體,其閉杯實驗閃點等于或低于61℃。3.3泄漏:液體危險化學品外漏或大量釋放,可能導致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后果。職責與權限部門/崗位職責和權限生產管理部推動本文件的實施,組織季度危險化學品防泄漏專項檢查。第二裝卸區經理項目部經理組織編制防泄漏控制措施,落實人員和責任;組織月度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防泄漏專項檢查。HSE主管實施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防泄漏日常安全檢查與監督。工藝裝備主管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對設備的日常保養和巡檢進行監控;提出設備、管線檢測、檢修和保養計劃建議。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組織實施本班日常防泄漏控制措施。流體裝卸操作工按崗位職責要求,落實液體危險品裝卸作業防泄漏措施。5.管理規定5.1?船岸接頭墊片老化、破損預防控制措施5.1.1流體裝卸操作工5.1.1.1第一責任人連接前應檢查墊片是否老化、破損;5.1.1.2第二責任人在連接前應進一步確認墊片是否老化破損;5.1.1.3發現老化破損應報告班長并更換墊片;5.1.1.4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5.1.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1.2.1在作業前應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2.2作為第三責任人對第一、第二責任人的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并確認責任人在連接前是否檢查墊片老化、破損;5.1.2.3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5.1.2.4作業過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1.3工藝裝備主管5.1.3.1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連接前是否對墊片老化、破損情況進行檢查或確認;5.1.3.2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晚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檢查);5.1.3.3每周,管線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1.3.4每周,對庫存的接頭墊片是否老化、破損進行檢查,保證接頭墊片的完好,并將檢查情況報告經理。5.1.4HSE主管5.1.4.1監督檢查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連接前是否對墊片老化、破損情況進行檢查或確認;5.1.4.3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晚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5.1.4.4每周,管線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2?船岸接頭墊片規格型號選用不當預防控制措施5.2.1流體裝卸操作工5.2.1.1第一責任人領用時應核對規格型號及適用的介質;5.2.1.2第二責任人應核對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和適用性符合要求。5.2.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2.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2.2.2明確領用人為第一責任人,領用時應核對規格型號、適用介質;5.2.2.3要求第二責任人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適用介質。5.2.3工藝裝備主管5.2.3.1根據墊片的規格型號,建立臺帳,并做好分類管理;5.2.3.2做好采辦計劃,督促采辦,參與驗收,保證各類墊片的質量和保有量,滿足生產需要;5.2.3.3就接頭墊片規格型號的選用要求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2.4HSE主管5.2.4.1監督檢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2.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領取墊片時是否對墊片的規格型號進行確認。5.2.5經理/副經理5.2.5.1每季度,對工藝裝備主管建立的墊片臺帳進行檢查;5.2.5.2第二裝卸區經理,審核工藝裝備主管所報的墊片年度采辦需求計劃。5.3?船岸接頭連接受力不均預防控制措施5.3.1流體裝卸操作工5.3.1.1掌握正確的船岸接頭連接方法:對角上螺帽,先不擰緊;確認密封件正確放入合適位置;確認連接處無殘留物;確認端面受力均勻;分步均勻緊固螺栓;5.3.1.2連接必須由兩人配合并嚴格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5.3.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3.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3.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按正確方法連接。5.3.3工藝裝備主管5.3.3.1每周,對流體裝卸操作人員船岸接頭連接進行抽查,確保按正確方法連接;5.3.3.2就船岸接頭連接操作正確方法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3.4HSE主管5.3.4.1監督檢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3.4.2連接時,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5.4?不進行試密或試密不按要求預防控制措施5.4.1流體裝卸操作工5.4.1.1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必須進行試密;5.4.1.2試密壓力應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5.4.1.3試密時,在連結法蘭處涂抹肥皂水,第一責任人負責觀察,試密壓力必須保持3-5分鐘;5.4.1.4第二責任人確認無氣泡,向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報告,試密結束。5.4.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4.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4.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在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后,必須進行試密;5.4.2.3試密時,明確要求壓力必須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試密壓力必須保持3-5分鐘;5.4.2.4核實第二責任人確認無氣泡后,向調度報告,試密結束。5.4.3工藝裝備主管5.4.3.1每周,檢查以下內容:1)試密壓力是否滿足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2)試密時壓力是否保持3-5分鐘;3)試密過程中是否及時向班長報告。5.4.3.2就試密操作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4.4HSE主管5.4.4.1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后,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進行試密;5.4.4.2檢查試密壓力是否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試密壓力是否保持3-5分鐘;5.4.4.3對試密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夜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5.4.5調度業務主管5.4.5.1下達試密操作指令;5.4.5.2確認試密結果。5.5?閥門故障預防控制措施5.5.1流體裝卸操作工5.5.1.1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閥門是否有滴漏現象,第二責任人應對第一責任人的巡檢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5.1.2檢查發現閥門故障,必須報告班長;5.5.1.3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1.4開/關閥門時,應均勻用力,勻速旋轉,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開/關到上/下死點時,回轉半扣。5.5.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5.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5.2.2檢查督促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的滴漏現象;第二責任人是否對第一責任人的巡檢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5.2.3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對檢查中發現的閥門故障,有否報告;5.5.2.4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調度業務主管報告;5.5.2.5安排流體裝卸操作工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2.6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開/關閥門時,應均勻用力,勻速旋轉,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開/關到上/下死點時,應回轉半扣。5.5.3工藝裝備主管5.5.3.1每周,對閥門狀況進行檢查;5.5.3.2每周,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有滴漏現象;5.5.3.3每周,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開/關閥門時,用力是否均勻,旋轉是否勻速;開/關到上/下死點時,是否回轉半扣;5.5.3.4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檢查發現的閥門故障,是否報告班長,班長是否及時向調度業務主管報告;5.5.3.5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經理報告;5.5.3.6編制閥門維護保養計劃,檢查監督各班組是否按維護保養計劃,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3.7對閥門的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進行培訓、指導。5.5.4HSE主管5.5.4.1檢查監督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有滴漏現象;5.5.4.2檢查監督工藝裝備主管是否按每周對閥門使用情況進行檢查;5.5.4.3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檢查發現閥門故障,是否報告班長,班長是否及時向調度報告,調度是否通知工藝裝備主管;5.5.4.4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值班調度和經理報告;5.5.4.5檢查班長是否安排流體裝卸操作工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4.6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開/關閥門時,用力是否均勻,旋轉是否勻速;開/關到死點時,是否回轉半扣。5.5.5調度業務主管5.5.5.1裝船作業前,應確認閥門是否完好;5.5.5.2作業過程中,接到閥門故障報告時,應立即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處理,并向經理報告;5.5.5.3閥門發生線漏、噴濺時,應通知庫區停泵,并下達停止作業指令,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處理,并向經理報告。5.6?管線變形、老化、銹蝕預防控制措施5.6.1流體裝卸操作工5.6.1.1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管線是否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5.6.1.2檢查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必須報告班長;5.6.1.3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1.4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6.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6.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6.2.2檢查督促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管線是否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5.6.2.3檢查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必須報告調度;5.6.2.4安排第一、第二責任人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3工藝裝備主管5.6.3.1按規范要求,每年9月提出下一年度工藝管線檢測需求計劃,上報經理;5.6.3.2每周,對管線進行巡查,發現異常及時向經理報告;5.6.3.3對管線的清潔、上油、上漆工作進行培訓、指導。5.6.4HSE主管5.6.4.1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是否按巡檢要求進行巡檢;5.6.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后,是否報告班長;5.6.4.3檢查班長是否安排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5第二裝卸區經理每年9月,審核下一年度管線的法定檢驗檢測計劃,并納入年度預算。5.7?未接好管線先開閥門預防控制措施5.7.1流體裝卸操作工5.7.1.1第一、第二責任人連接好管線后,由第二責任人向班長報告;5.7.1.2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7.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7.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7.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連接好管線后,向調度報告,然后按調度指令進行下一步操作。5.7.3HSE主管5.7.3.1檢查流體裝卸操作工聯接好管線后,是否向班長報告;5.7.3.2檢查班長作業前是否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8?未連接好先啟泵預防控制措施5.8.1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對操作工的連接作業、試密、閥門開啟及船方流程導通操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進行確認,并報調度。5.8.2HSE主管檢查班長是否對連接作業、試密、閥門開啟及船方流程導通進行確認,并報調度。5.8.3調度業務主管下達啟泵指令前,須與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船方、庫區確認是否連接好,是否試密,流程是否導通。5.9?管線作業壓力過大預防控制措施5.9.1流體裝卸操作工5.9.1.1第一責任人按照調度指令(或者工藝作業票)執行閥門操作,正確導通流程;5.9.1.2第二責任人,進行確認后向班長和調度報告;5.9.1.3在正常作業開始后,第一責任人按規定每半小時觀察管線壓力的計數變化,并做好記錄,第二責任人要對第一責任人的壓力讀數進行確認。5.9.1.4如出現管線作業壓力過大(達到或超過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時,操作工立即向班長和調度報告。5.9.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9.2.1對第一、第二責任人流程導通操作進行監督檢查和確認;5.9.2.2作業過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對各泊位第一、第二責任人對管線作業壓力的觀察和記錄情況進行檢查;5.9.2.3接到泊位操作人員的作業壓力過大報告時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并處置。5.9.3調度業務主管5.9.3.1通過中控系統或與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泊位流程導通的準確性進行確認;5.9.3.2下達啟泵指令前必須再次與罐區/泊位/船方確認作業流程完全導通;5.9.3.3下達啟泵指令后應通過中控系統監控作業管線流量和壓力變化情況,注意與流體裝卸操作人員保持聯系,接到現場作業壓力過大的報告時,及時與中控系統進行核對,同時與船方/庫區聯系采取措施,必要時指令庫區或船方停泵,暫停作業,待查出故障并排除后方可繼續作業。5.9.4HSE主管每周1次,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和調度員對管線作業壓力過大控制的執行情況。5.10輸油臂擺幅超極限導致拉裂預防控制措施5.10.1流體裝卸操作工5.10.1.1船舶靠泊時,由第一責任人指揮船舶對位,確保船舶匯管歧口與裝卸臂對齊;5.10.1.2隨時檢查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5.10.1.3隨時檢查船舶漂移情況,發生漂移超過0.5M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5.10.1.4隨時檢查裝卸臂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調度;5.10.1.5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10.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10.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0.2.2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1)船舶靠泊時,確保船舶匯管歧口與裝卸臂對齊;2)定時對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3)隨時關注船舶漂移情況,發生嚴重漂移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4)隨時關注裝卸臂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調度,并停止作業。5.10.3工藝裝備主管5.10.3.1每周,對限位報警器進行檢查,確保限位報警器處于良好狀態;5.10.3.2發現故障或接到故障報告,及時處理。5.10.4HSE主管檢查監督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是否做到:5.10.4.1班長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0.4.2船舶靠泊時,指揮船舶對位;5.10.4.3對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和船舶漂移情況進行檢查;5.10.4.4對裝卸臂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是否立即報告。5.10.5調度業務主管5.10.5.1作業過程中對輸油臂擺幅進行監控;5.10.5.2天氣、海況突發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告知船方,并通知泊位人員加強巡檢;5.10.5.3輸油臂擺幅超極限時,應通知庫區/船方停泵,下達停止作業指令,告知船方調整;5.10.5.4輸油臂拉裂時,立即指令中控切斷根部緊急切斷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關閉閘閥,通知庫區/船方停泵,并向經理報告。5.11檢查監督5.11.1HSE主管、調度業務主管、工藝裝備主管、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對以上控制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應保存檢查記錄。5.11.2每月,第二裝卸區經理、項目部經理應組織HSE主管、調度業務主管、工藝裝備主管、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根據本文件要求,依據《綜合檢查表》(RBSG-HSE/MI46-01)設置檢查內容,對以上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保存檢查記錄。5.11.3每季度,生產管理部經理組織管理人員根據本文件要求,依據《綜合檢查表》(RBSG-HSE/MI46-01)設置檢查內容,對以上預防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保存檢查記錄。5.11.4檢查發現不合格時,按照《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BSG/MP10)執行。5.11.5安全技術部通過檢查監督和指導,保持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防泄漏預防控制措施的實施,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6.相關/支持性文件6.1《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BSG/MP10)6.2《液體危險化學品裝船作業防溢艙安全管理規定》(BSG-HSE/MI09)6.3《危險化工品碼頭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規定》(BSG-HSE/MI10)6.4《HSE檢查監督工作須知》(BSG-HSE/MI46)7.附錄《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危險源及預防/控制措施》
附錄: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危險源及預防/控制措施序號危險源預防/控制措施?1.船岸接頭墊片老化、破損1.連接前應檢查墊片是否老化、破損,并進一步確認;2.明確連接操作第一第二責任人,并對責任人進行檢查監督;3.檢查發現老化破損應立即報告班長并更換墊片;4.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2.船岸接頭墊片規格型號選用不當1.領用人應核對規格型號,領用人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指派;2.第二責任人應核對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要求;3.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3.船岸接頭連接受力不均1.工藝裝備主管應將正確連接方法對操作工進行培訓、指導;2.連接必須由兩人配合并嚴格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3.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4.不進行試密或試密不按要求1.船岸法蘭聯接結束,連接人須進行試密;2.試密壓力須大于正常工作壓力1.5倍或以上;3.試密時,靜置約3-5分鐘,在聯結法蘭處涂抹肥皂水,觀察有無氣泡;4.確認無氣泡,向調度報告,試密結束;5.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5.閥門故障1.加強現場監護,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調度;2.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上油、上漆),防止銹蝕、穿孔;3.操作時(開/關)按操作要求進行,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4.調度接到閥門故障報告,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維修或更換;5.經理/副經理按國家定期檢測要求編制定期檢測年度計劃及預算;6.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6.管線變形、老化、銹蝕1.工藝裝備主管按規范要求提出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建議;2.經理/副經理編制上報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并納入年度工作計劃;3.安技部按規范要求審核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并委托有資質單位檢測;4.班組操作人員做好維護保養及巡檢工作;5.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對維護保養及巡檢工作進行監控。?7.未接好管線先開閥門1.工藝管線上閥門的開啟均須有調度的指令;2.在接管線時,班長須指定一人監控閥門處于關閉狀態,不許在無調度指令時觸動閥門;3.管線聯接好后,須向工班長報告,班長向調度報告,按調度指令操作;4.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對本風險進行監控。?8.未連接好先啟泵1.確定啟泵裝船作業操作流程;2.調度在沒有接到管線聯接好并試密報告前,不得向罐區下啟泵指令;3調度在向罐區下達啟泵指令前,須向操作人員重復確認管線聯接情況及閥門開啟情況;4.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安全業務應對本風險進行監控。?9.管線作業壓力過大1.按調度指令執行閥門操作,正確導通流程,并進行確認。2.作業開始后,觀察管線壓力,作業壓力不大于正常工作壓力的1.5倍。3.壓力過大時,須立即向班長和調度員報告,并接受調度處置指令。4.調度接到壓力過大報告后,須與現場操作人員/船方/罐區進行核對確認,如屬實,立即下指令停泵,暫停作業。10.?輸油臂擺幅超出極限導致拉裂1.船舶靠泊時,指揮船舶對位,確保船舶匯管歧口減小與裝卸臂的偏差;2.隨時檢查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3.隨時檢查船舶漂移情況,發生嚴重漂移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
篇3:石油銷售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石油銷售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預案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發生的危險化學品嚴重泄漏失控和中毒事件。
第二條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公司要求,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分為一級事件、二級事件和三級事件。
第二章應急組織及職責
第三條公司設立應急領導小組、現場工作組,接受產品經銷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負責應急事件的處理執行。
第四條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主管安全副總擔任副組長,綜合辦公室、銷售部、市場信息部、物流管理部、財務部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負責根據上級單位的要求和現場的實際情況作出應急救援措施。
第五條現場工作組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派,公司有關人員參與現場工作,現場工作組負責協助、指導、督促現場應急工作,調配相關應急資源,及時準確提供應急現場的各類信息,以供領導小組進行決策。
第三章應急響應
第六條報告與接警
公司發生泄漏中毒事件,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環境污染以及重大社會影響的,立即報告綜合辦公室,同時立即向產品經銷公司值班人員匯報信息。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向公司領導、產品經銷公司領導直接匯報,同時向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七條預警
(一)預警條件
發生一級、二級、三級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立即啟動預警程序。
(二)預警程序
1.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落實領導指令;
2.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做好應急準備。必要時,領導小組、有關專家、上級單位有關人員到公司集中辦公;
3.及時收集和掌握事件發展動態及現場搶救進行情況;
4.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分析、判斷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向相關單位提出事故搶險指導意見;
5.根據事態變化,適時通報預警信息。
(三)預警職責
1.領導小組組長主持會商,根據態勢發展,及時向上級公司報告,落實指令,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2.公司值班室負責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接受并傳達指令。必要時,通知相關部門、人員及專家到公司集合,協調應急聯動。
3.綜合辦公室負責協調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
4.銷售部、物流管理部負責業務及運輸方的溝通協調工作。
5.綜合辦公室負責后勤車輛、物資供應以及組織起草應急事件材料的準備工作以及新聞媒體的應急準備工作。
6.其他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領導小組安排開展相應準備工作。
第八條預警解除
當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危險已經解除,經過評估確認,應急領導小組可適時下達預警解除指令,并將指令信息及時傳達至各相關部門和人員。
第九條響應行動
(一)響應條件
1.符合一級、二級、三級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立即啟動響應程序。
2.接到國家或地方政府的相應應急聯動要求的。
3.重點區域、敏感時期等可能引發嚴重事態的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
(二)響應程序
1.立即召開首次會議,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2.通報事件情況,研究部署應急救援工作,審定應急有關事項;
3.向事發單位派出現場工作組;
4.協調應急專家、專業隊伍和物資裝備等應急資源,判斷是否需要協調外部應急資源;
5.向上級單位報告事件有關信息;
6.貫徹落實上級單位的應急工作指令。
(三)響應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主持召開首次會議,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傳達上級單位指令,部署應急救援工作。召開后續會議,協調各部門開展救援工作。
2.綜合辦公室負責跟蹤并指導應急處置工作。
3.銷售部及物流管理部負責業務及運輸方的組織管理工作。
4.綜合辦公室負責后勤車輛、物資供應以及組織起草應急事件材料的準備工作以及新聞媒體的應急準備工作。
5.其他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領導小組安排開展相應準備工作。
6.現場工作組按要求及時趕赴事發地點,協助開展應急工作。傳達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指令,反饋有關信息。
7.事發單位負責現場應急工作,針對事態發展制定救援工作方案,協助當地政府做好有關應急聯動工作。
第十條現場檢測和評估
當地和支援的環境檢測及化學品檢測部門負責對事故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可燃氣體、有毒氣體分析,并對水源、大氣、土壤等樣品進行分析處理,及時檢測出毒物的種類和濃度,并計算出擴散范圍等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數據,以確定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區域范圍,據此設置警戒線,劃定安全區域,并對事故造成的環境進行評估。
第十一條次生災害防范
(一)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進行會商,研判事態發展趨勢,制定次生災害防范措施;
(二)現場應急指揮部安排有毒有害氣體和環境檢測,防止人員中毒或引發次生環境事件;
(三)現場指揮部進行動態評估,當有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應立即指揮撤離。
第十二條響應解除
當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已經解除,受傷、中毒人員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現場和周邊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經過評估確認,并經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同意,由事發單位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解除現場應急狀態建議,向已經領導小組報告,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宣布解除應急響應。
第四章應急保障
第十三條通信與信息
公司應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系統,有關單位的聯系方式保證能夠隨時確定聯系,值班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應通過有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通信手段,保障信息通暢。
第十四條物資與裝備
公司應按照規定儲備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物資,整合公司現有應急資源,建立應急物資臺賬,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管用有效。在應急狀態下,應急救援物資合理有效調配使用。建立應急救援物資信息庫,建立健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關于救援物資生產、供應和儲備單位簽訂相關協議。
第十五條應急隊伍
建立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強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
練,強化員工應急能力建設,加強合作交流,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建立公安、消防、醫療結構等社會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及其他消防力量、社區群眾性應急隊伍信息庫,取得有效聯系方式,作為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預案由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