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充氨過程中安全技術措施

充氨過程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688

一、充氨的安全組織機構

為加強施工安全管理,明確安全管理職責,保障職工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確保三叉口制冷系統充氨的正常運作。結合制冷系統充氨運行的特點,特制定本措施如下:

1、聯營體系統充氨領導小組:

2、系統充氨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系統充氨管理安全組織機構

聯營體安全責任人:

安全第一責任人:

現場安全責任人:

現場安全員:

4、應急搶險分隊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5、充氨現場組織指揮

(1)充氨過程中,必須根據所充氨的設備、車間或生產系統,明確操作指揮人員,統一指揮。其他人員不得發出操作指令,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令。

(2)充氨過程中,操作、監視、監測人員必須及時將過程情況向指揮人員報告與聯絡。

(3)單機充氨、車間充氨與生產系統充氨的指揮人員及操作人員要在充氨組織中予以明確。

(4)操作、指揮人員必須熟悉充氨的目的和程序與內容,準備充氨過程中異常情況的處理措施。熟悉充氨人員及明確通訊聯系方式。

6、充氨的一般安全規定

(1)在充氨前,必須進行充氨大綱的技術交底。與此同時,必須進行充氨安全工作交底,沒有進行技術交底的,不得進行充氨工作。

(2)非充氨人員不得進入現場。

(3)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和崗位安全標準,遵守勞動紀律,服從統一指揮,進入施工現場應按勞動保護規定著裝,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

(4)充氨前應清理充氨現場,保持場地平整,無雜物。充氨使用的設備用具、量具、測量儀器儀表應擺放有序。現場風、水、電管線布置整齊,標志清晰。

(5)充氨現場道路通暢,消防器材齊備。

(6)充氨現場的照明布置應合理,應有足夠的照明度。

(7)現場走道、爬梯、護欄、安全網等防護設施完善可靠,安全標志醒目。

(8)遇有大雨、雪天以及六級以上強風等不良氣候時,停止充氨工作。

(9)特殊工種的充氨人員應持證上崗。充氨人員應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二、氨液的特性及危險性識別

氨具有較大的毒性和很好的吸水性,有刺激性臭味,會刺激人的眼睛和上呼吸器官,氨液飛濺到人體皮膚會引起腫脹以至燙傷;可以燃燒和爆炸,當氨氣在空氣中濃度達到0.3%~0.6%時,會導致人窒息、昏迷以至死亡,氨濃度達到16%~25%時,遇明火會燃燒、爆炸。

三、制冷系統兗氨安全措施

1、充氨前準備

1)系統設備、管道安裝完成,系統排污、打壓、抽真空試驗完成。(高壓部分打壓壓力1.76Mpa,低壓部分打壓壓力1.17Mpa)操作人員崗前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完成。

2)成立充氨工作小組,小組成員職責分工應明確。人員組成:指揮人員、警戒人員、操作人員、檢漏人員。人員確定后,沒有指揮人員的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崗。

3)劃定警戒區域,(50米范圍內為警戒區)進入充氨現場人員不得攜帶打火機及其它火種,兗氨時應避開雷雨及高溫天氣,尤其是雷雨天氣不得進行充氨作業。

4)正確計算充氨量,充氨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5)消防、搶險設施準備妥當。

2、系統應配備的消防、搶險設施

1)制冷樓:室外消防栓3只,開花水槍4套,(除第四層外,每層配備1只。另配置260米消防水帶)干粉滅火器16只,防毒面具20副,全封閉空氣呼吸器2套,耐腐蝕橡膠手套20雙,安全警示牌、警戒帶若干,事故報警器1套。

2)一次風冷區:室外消防栓2只,開花水槍2套,(配置100米消防水帶)干粉滅火器8只,防毒面具10副,全封閉空氣呼吸器1套,耐腐蝕橡膠手套10雙,安全警示牌、警戒帶若干,事故報警器1套。

除上述之外,各制冷車間充氨時,要布置充足的水管,每個充氨點都要布置2個水管,其他可能出現漏氨的地方都要布置1個水管。另外,應準備一些純棉毛巾、酸性飲料(酸梅湯)、橡皮口眼鏡等防氨安全措施。

3、充氨及安全注意事項

1)充氨液前,系統應進一步檢查:壓縮機的自動保護繼電器的整定值檢查,各部位控制裝置的工作狀態檢查,壓縮機潤滑油液面的檢查;(吸氣閥、加油閥、旁通閥應關閉,其它閥門應開啟)檢查高、低壓系統設備閥門工作狀態是否正確,開啟冷卻循環水系統各部位進出水閥門,保證在充氨時系統各部位正常工作。

2)將系統調壓站充氨管與氨液貯罐車專用高壓橡膠管進行連接,適量打開罐車出氨閥,檢查充氨管是否連接好并作泄漏檢查,排出管內空氣。

3)打開調節站的充氨閥,關閉儲氨器的出液閥,其余各閥全部打開。

4)打開罐車出氨閥,注意一般機組吸氣壓力不要降至一個標準大氣壓以下,通常在0.1~0.15Mpa表壓,注意吸氣壓力表,適度增減充氨閥的開度,繼續充氨。

5)當充氨壓力達到0.2Mpa時,對系統進行檢漏,檢漏時用蘸水的酚酞試紙,在焊縫、法蘭、接頭處檢漏,如果試紙呈紅色,說明檢漏處有泄漏。泄漏處若為焊縫,將氨液放空,用壓縮空氣吹掃干凈后補縫,泄漏點若為法蘭連接處,應戴上防毒面具及橡膠手套用相應的工具將法蘭螺栓擰緊。

6)當充氨壓力達到0.2Mpa時,對系統進行檢漏,檢漏時用蘸水的酚酞試紙,在焊縫、法蘭、接頭處檢漏,如果各處均無泄漏點,在冷卻水供給正常的情況下,開啟壓縮機主機后繼續進行充氨。

7)注入的氨液集聚在貯氨器內,一般達到液面指示高度的2/3~3/4左右就算完成充氨量。

8)機房內或充氨場地空氣中如含有大量氨時,可向室外或充氨場地噴灑冷水或弱酸溶液。

9)如出現大量氨液泄漏,啟動《制冷系統氨氣泄漏應急預案》實施搶險工作。

10)充氨后的清理:充氨完成后,關閉調節站的充氨閥,將充氨管內的殘氨液排到水中,開走儲氨罐車,充氨結束。

四、制冷系統氨氣泄漏應急預案

當出現大量氨氣泄漏,首先發現事故的員工,可逐級或越級上報安全部門,立即實施《制冷系統氨氣泄漏應急預案》,應急搶險分隊是氨氣泄漏事故搶排險現場指揮機構,現場所有人員應服從應急搶險分隊負責人的現場調度指揮。

當出現氨氣大量泄漏情況時應急處理程序如下:

1)現場的保護及相關事故的調查和記錄應有專人負責;現場的安全警戒及看護,現場攝像拍照應有專人負責。

2)在系統充氨前應事先與本地相關部門聯系消防車1輛(配備專業消防人員)、救護車1輛(配備醫護人員)作好準備,當出現氨氣大量泄漏情況時,現場的消防急救設施、搶險人員應立即到達指定的位置,準備現場搶險救護,并立即打電話給消防及救護部門派車到現場支援。

3)封閉現場,疏散人群,現場300米范圍內禁止任何煙火。

4)立即切斷電源,防止電器短路引起火花。

5)搶險人員立即戴好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準備排險。

6)用開花水槍噴淋冷水罩住氨泄漏部位后,搶險人員進入現場將泄漏部位前后的進出閥門關閉。

7)起用緊急泄氨裝置,快速排放容器中的液態氨。

8)待事態得到控制后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修復工作。

9)如事態得不到控制,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并派人引路。

10)現場清理。

****公司

20**年*月**日

篇2:充氨安全操作規程

1、新建或大修后的制冷系統,必須經過試壓、檢漏、排污、抽真空、氨試漏后方可充氨。

2、充氨站應設在機器間外面,充氨時嚴禁用任何方法加熱氨瓶。

3、充氨操作應在值班長的指導下進行,并嚴格遵守充氨操作規程。

4、制冷系統中的充氨量和充氨前的氨瓶稱重數據均須專門記錄。

5、氨瓶或氨槽車與充氨站的聯接,必須采用無縫鋼管或耐壓3.0Mpa以上的橡膠管,與其相接的管頭須有防滑溝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