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論述合成氨合成工段安全措施

論述合成氨合成工段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6291

前言

在經歷過合成氨合成工段的仿真實訓以后,使得自己明白了合成氨合成的工藝流程,了解了所涉及到的一些設備和管道,其中有些高壓高溫設備或者高壓低溫的設備。所用的物料有氫氣以及中間產物等都是易燃易爆的高危物料,在生產和運輸的過程中如果生產操作不當或者設備出現故障,造成大量的這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泄漏,極易引起發生重大火災、爆炸和員工的中毒等后果。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將對合成氨的合成工段所能設計到的安全方面進行論述,一方面是為了使得人們充分的認識到合成工段的危險方面,從而在發生異常情況時候能夠從容應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少事故所給廠子所帶來的巨大損失。第1章簡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藝流程

從甲烷化來的新鮮氣(40℃、2.6Mpa、H2/N2=3:1)先經壓縮前分離罐(104-F)進合成氣壓縮機(103-J)低壓段,在壓縮機的低壓缸將新鮮氣體壓縮到合成所需要的最終壓力的二分之一左右,出低壓段的新鮮氣先經136-C用甲烷化進料氣冷卻至93.3℃,再經水冷器(116-C)冷卻至38℃,最后經氨冷器(129-C)冷卻至7℃,后與氫回收來的氫氣混合進入中間分離罐(105-F),從中間分離罐出來的氫氮氣再進合成氣壓縮機高壓段。

合成回路來的循環氣與經高壓段壓縮后的氫氮氣混合進壓縮機循環段,從循環段出來的合成氣進(124-C)。高壓合成氣自124-C出來后,分兩路繼續冷卻,第一路串聯通過原料氣和循環氣一級和二級氨冷器117-C和118-C的管側,冷卻介質都是冷凍用液氨,另一路通過就地的MIC-23節流后,在合成塔進氣和循環氣換熱器120-C的殼側冷卻,兩路會合后,又在新鮮氣和循環氣三級氨冷器119-C中用三級液氨閃蒸槽112-F來的冷凍用液氨進行冷卻,冷卻至-23.3℃。冷卻后的氣體經過水平分布管進入高壓氨分離器(106-F),在前幾個氨冷器中冷凝下來的循環氣中的氨就在106-F中分出,分離出來的液氨送往冷凍中間閃蒸槽。從氨分離器出來后,循環氣進入合成塔進氣-新鮮氣和循環氣換熱器120-C的管側,從殼側的工藝氣體中取得熱量,然后又進入合成塔進氣--出氣換熱器(121-C)的管側,再由HCV-11控制進入(105-D),在121-C管側的出口處分析氣體成分。

合成氣進氣由合成塔105-D的塔底進入,自下而上地進入合成塔,經由MIC-13直接到第一層觸媒的入口,用以控制該處的溫度,這一近路有一個冷激管線,和兩個進層間換熱器付線可控制第二、第三層的入口溫度必要時可以分別用MIC-14、15和16進行調節。氣體經最底下一層觸媒床后,又自下而上地把氣體導入內部換熱器的管側,把熱量傳給進來的氣體,再由105-D的頂部出口引出。

合成塔出口氣進入合成塔--鍋爐給水換熱器123-C的管側,把熱量傳給鍋爐給水,接著又在121-C的殼側與進塔氣換熱而進一步被冷卻,最后回到103-J高壓缸循環段(最后一個葉輪)而完成了整個合成回路。

合成塔出來的氣體有一部分是從高壓吹出氣分離缸108-F經MIC-18調節并用Fl-63指示流量后,送往氫回收裝置或送往一段轉化爐燃料氣系統。從合成回路中排出氣是為了控制氣體中的甲烷化和氬的濃度,甲烷和氬在系統中積累多了會使氨的合成率降低。吹出氣在進入分離罐108-F以前先在氨冷器125-C冷卻,由108-F分出的液氨送低壓氨分離器107-F回收。

合成塔備有一臺開工加熱爐(102-B),它是用于開工時把合成塔引溫至反應溫度,開工加熱爐的原料氣流量由FI-62指示,另外,它還設有一低流量報警器FAL-85與FI-62配合使用,MIC-17調節102-B燃料氣量。

第2章合成氨合成工段安全技術措施

1.設備安全

從第一章的工藝流程簡介中可以看出在整個合成工段所用到的設備有合成氨反應器、爐子、換熱器、分離罐和壓縮機和大量的運送管線閥門。其中大部分屬于壓力容器,所以對其壓力的監控一定要嚴格。

1.1對氨合成反應器的檢查

由于合成氨反應是有催化劑的放熱反應。所以一定要控制反應的溫度,應該在反應器中安裝一些測溫自控裝置,以便在溫度發生異常的時候自動控制溫度的上升,在反應器上可以安裝一些諸如安全閥、爆破片、排氣孔等泄壓裝置。對反應器應該定時進行內部和外部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2對爐子的檢查

爐子主要是用來給反應器初期供熱的設備,主要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氣。所以爐子一定要選用防爆型的,并設置列管故障保護設施。設置一定數量的溫度和壓力檢測裝置,以便控制輸出溫度,使得爐子控制在最佳燃燒范圍內。定期對爐子的內部和外部進行檢查。

1.3對換熱器的檢查

換熱器是兩種溫度不同的物質交換溫度的場所,所以考慮換熱器中所走的物料,選擇合適材料和類型的換熱器。考慮是否超過換熱器的設計溫度,設備的沖洗是否適當,維修工作能否安全的進行,兩種物料能否在換熱器內充分的交換熱量等等。

1.4對分離罐的檢查

定期對分離罐進行壓力測試,所使用的分離罐是否符合相應的標準。檢查壓力的釋放是否適當,緊急情況下能將容器中的物料隔離嗎分離罐的放空和排污是否有詳細的說明。對一些重要的液位進行及時監控,發現異常能夠及時處理。

1.5對壓縮機的檢查

在選用壓縮機的時候,考慮出口壓力是否會超過殼體本身的設計壓力,出口壓力會不會超過下游設備或者管道的設計壓力,進壓縮機的物料的溫度會不會超過殼體的設計溫度,對壓縮機的機械部件進行定期的維護加潤滑油,保證其正常運行。在壓縮機周圍應設置防護罩,避免意外的發生。

1.6對管線閥門的檢查

管線是鏈接設備之間的主要通道,在對管道的檢查中,應考慮內部物料的類型、溫度以及壓力,是否符合工藝條件。檢查管線和閥門是否發生泄漏和破損,設置應有的放空和排污系統。是否需要安裝切斷閥,止逆閥等等。對管線閥門進行定期的清理,保證管線閥門的正常運行。

2.工藝操作的安全技術

2.1催化反應的安全技術

氨合成是氫氣和氮氣按照一定比例,在催化劑的作用在進行的可逆放熱的化學反應。在氨合成操作過程中,若是催化劑的選擇不正確或者加入不適量,易造成局部反應的劇烈。催化劑需要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若是反應溫度控制不當,可能會發生超溫爆炸或者著火事故,還有可能使得催化劑失活,以至于反應目標產物無法產生。原料氣中某種能與催化劑反應的雜志含量增加,可能成為爆炸危險物。

合成氨是在高壓高溫下有固相的催化劑存在下進行的,主要危險性有:由于原料及成品存在易燃、易爆、有毒,在反應中設備和管道容易受到腐蝕,因此要特別防止壓縮工段的氫氣在高壓下發生泄漏,產生爆炸。應備有充分蒸汽或者惰性氣體,以便應急。在開車或者檢修設備、管線之前,必須用氮氣進行吹掃。

在裝卸催化劑的時候,要防止破碎和污染,防止催化劑自然超溫燒壞。加熱爐是熱量的來源,在催化劑重整過程中,加熱爐的安全和穩定非常重要,應采用溫度自動調節系統。對于重要工藝參數,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均采用安全報警,必要時采用聯鎖保護裝置。

2.2加熱操作的安全

在氨合成工段中,爐子是最主要的供熱工具,在開車的時候供給反應器熱量。是的反應能夠正常的運行。當反應器的溫度達到380度的時候,就停止給反應器供熱,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度范圍和升溫的速度。在反應器有物料進行反應的時候,由于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應控制反應熱量的產生,當溫度超過額定值的時候,應該及時移熱量。避免發生沖料和爆炸。加熱爐的安全要點有:

將爐子門同反應器用磚墻完全隔離,爐膛構造應采用煙道氣輻射方式加熱,避免火焰之間接觸設備,以防止因高溫燒穿管道。

爐子內部應該經常清理,防止局部過熱引起鍋底破裂。

使用天然氣燃燒的爐子,點火前應該吹掃爐膛,排除能積存的爆炸性混合氣體。

當爐子發生漏料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轉移物料并阻止燃料繼續進入。

3.電氣及靜電安全技術

3.1防電氣事故安全技術

在合成氨合成工段,存在有壓縮機、照明系統、報警系統、以及檢測監控系統等都需要電。因為在合成階段,物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物質,所以要嚴格控制電器的使用,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和漏電現象的產生。在每個電器上都應該設置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正確的運行電器,避免過載使用,防止火災,短路、接觸不良、鐵芯發熱等現象產生。

在電器設備、線路、報警系統監控檢測系統中,安裝、調試與運行維護、檢修中,不嚴格遵守相應的電氣設備及系統運行操作中,所以會導致電氣事故的發生。由于電氣設備或者電氣線路安裝不符合要求,會直接造成觸電事故,由于電氣設備運行管理不當,會使絕緣損壞而漏電,又沒有切實有效的安全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缺乏電氣安全知識

違反操作規程

使用不合格的設備

維修、管理不善

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主要措施有采用安全的電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對人身造成傷害;采用絕緣的方式來隔離人員和線路的接觸;采用屏護和間距,就是用護罩,箱盒、圍欄把帶電體與外界隔離。間距就是使帶電體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采用電工的安全用具是防止觸電、墜落、灼傷等工傷事故。

3.2防靜電安全技術

在合成氨合成階段,靜電現象也是很常見的,由于物料和設備的摩擦、接觸分離、液體換熱,受熱撞擊,都會產生靜電。靜電危害的防治措施有:

控制靜電產生

防止靜電積累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產生

具體控制措施有采用合適的材料、增加靜止時間、靜電屏蔽、接地、增濕、加抗靜電劑、靜電消除器。

3.3防雷電安全技術

在現在的合成氨工廠大都趨向于大型化,所以設備一般都設置在室外,而且設備都是金屬,當然就避免不了夏天雷電的襲擊。雷電會產生數萬伏的沖擊電壓,課毀壞任何設備,在有可燃物質存在的情況下還會發生爆炸的現象。所以在工廠防雷電襲擊也是很重要的一項。防雷電裝置包括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其中設備本身的制造應該符合相關標準。

第3章現場操作管理及消防設施布置

3.1人員操作規范管理

美國工程師海因里希提出事故致因理論,其中提到事故的發生是由于認得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全狀態導致的。所以由于人為的事故占絕大多數,因此對于人員操作的規范顯得尤為重要。造成人員行為性危險因素主要有:

1.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

負荷超限

健康狀況異常

從事禁忌作業

心理異常

辨識功能缺陷

2.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

(1)指揮錯誤

(2)操作錯誤

(3)監護失誤

從上述因素可知人員的操作規程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所以企業在管理方面應該盡可能完善安全管理條例,完善相應的制度。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及各項安全制度,在員工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加強對站長、安全員的崗位培訓并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企業新招員工應經過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后方可上崗。員工在經營管理,檢查、維護保養時應認真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根據加油站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消防制度,定期組織消防模擬演習。使每個員工都會熟練使用消防器材,對撲滅初期火災有重要作用。認真執行安全防火制度,做好防火、防爆、防雷擊、防工作失誤、防破壞、施工動火,須經安全、保衛、消防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操作人員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工作鞋應嚴格執行GB11651-89《勞動保護用品選用規則》,杜絕火種入內,按操作規程運行。電氣設備、照明、電話等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3.2消防設施布置

由于在合成氨合成階段有易燃易爆物質存在,所以需要一定的消防設施布置,在合成塔周圍應該設置有消防栓,以及消防水炮。在局部地方設置消防滅火器,在合成工段每隔10米應該設置消防栓,必須保證防火栓里面有水存在。在廠區內時刻備有消防車,以及電話報警系統。

篇2:甲醇公司合成氨項目安全管理制度

一、總則

1、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現場人員生命、設備財產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甲醇公司8萬噸/年合成氨項目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二、職責

1、甲醇公司安全科及項目部相關人員負責對現場的安全施工進行監督、檢查,對違章違紀行為進行考核。

2、施工單位應對工程建設中的安全施工全面負責。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是本單位安全施工的第一責任人,應全面落實全員安全施工責任制。

3、監理單位對工程建設實施安全監理,承擔相應的安全監理責任。對于發現的問題,應要求施工單位立即進行整改,按規定對其進行考核,對于問題嚴重者,應書面要求施工單位暫停施工并向建設單位報告。

三、安全規定

1、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各種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機構,落實責任、保障安全。根據施工進度,施工單位應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進行措施交底并督促實施。

2、施工單位應加強安全教育,定期組織有關安全施工規程和管理規定的學習,堅持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未經培訓的電工、電焊工、起重工、司機、機械作業人員、指揮人員等一律不準上崗作業。新進場的工人做好“三級”安全教育。未經安全教育考試合格,不準進場作業。

3、施工單位應加強施工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設施、用具、用品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大中型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制定具體的管理實施細則和相應的管理、使用、操作制度。所用安全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設施、用具、用品必須是具有相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

4、施工單位應作好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禁止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動火作業、高處作業要辦理作業許可證。

6、施工現場氧氣瓶、乙炔瓶與明火間距保持10米以上,氧氣瓶、乙炔瓶間距保持5米以上,不得放在烈日下曝曬或接近火源。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掛設安全網。腳手架搭設好后要經過檢驗方可使用。

7、任何機械設備不準帶病作業。施工用電設備必須可靠接地,并全部安裝漏電保護器開關。機械檢修時,必須拉閘停電,電箱上鎖,掛“禁止合閘”標牌。

8、高空使用的組合鋼模、扣配件、氧氣瓶、乙炔瓶和一些散物等必須保證安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灑。

9、大中型設備吊裝要有詳細的安全技術方案,吊裝機械、索具使用前認真檢查合格,吊裝使用的錨固點應設置在牢固可靠處并經受力分析、計算。吊裝必須組織嚴密,統一指揮,吊裝臂下嚴禁站人停留。

10、建筑物框架、高塔平臺、高速運轉設備、高電壓區等主要施工區的遮欄、護欄、欄桿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定要求,齊全并安裝牢固,安全標示牌、警告牌齊全。

11、在建工程的臨建設施、設備、未裝欄桿的平臺、空中通道及槽、溝、坑等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好臨時防護圍欄和警示標志。施工區各類孔(洞)溝蓋板,須符合設計要求,齊全、平整、安全、牢固。

12、對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下發的有關“安全文明施工整改通知單”,施工單位必須按期認真整改。

四、事故處罰

對于違反有關安全規定,或管理不嚴造成事故的將給予事故發生單位或個人經濟處罰。

1、施工期間發生重大傷亡或特別重大死亡事故除了按本規定處理外,還需按國家、地方有關法規處理。

2、發生死亡事故,罰款20000元/人;重復性發生,加倍處罰。

3、發生重傷事故,罰款10000元/人;重復性發生,加倍處罰。

4、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機械事故,罰款10000元/次;發生一般設備事故,罰款5000元/次;重復性發生,加倍處罰。

5、施工現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罰款10000元/次。

6、發生一般火災事故,罰款5000元/次。

7、因違章發生輕傷事故,罰款2000元/人次。

8、因施工、調試原因造成的試車障礙罰款1000元/次。

9、因消防、避雷設施(包括臨時設施)被埋壓、圈占或損壞,導致不能正常使用,造成的損失由所屬區域施工單位承擔。

10、由于施工單位的責任對其他單位人員造成傷害或導致建設單位廠房、設備、設施損壞的,除按上述規定罰款外,應由施工單位賠償所有損失。

五、違章處罰

對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發現的違章違紀行為,根據情況,分別給予當事人、當事人所在單位批評教育、口頭警告、責令整改、會議通報和經濟處罰。對違章的處罰標準如下:

1、個人著裝及防護.

1)施工現場穿拖鞋、涼鞋、高跟鞋者,罰款100元/人次,并責令退出施工現場;

2)施工現場穿裙子、短褲、背心或赤膊者,罰款100元/人次,并責令退出施工現場;

3)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罰款500元/人次,安全帽佩戴不規范,不系下顎帶等罰款200元/人次;坐安全帽者,罰款100元/人次;

4)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罰款200元/人次;

5)高空拋擲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者,罰款100元/人次;造成傷害的加倍處罰,或根據發生的相應醫療費數額加倍處罰。

2、遮欄、護欄、欄桿、蓋板

1)土建工作面腳手架上,永久欄桿遮攔或護攔不符合要求(確因安裝需要除外,但必須設臨時防護設施)的罰施工單位100元/處(誰施工、誰負責);無安全標示牌、警示牌,罰款50元/處;

2)工作平臺(包括腳手架平臺)不符合要求,每處罰款50元;

3)孔(洞)無蓋板及其他措施,罰款50元/個;通知不整改,延期一天罰款100元/個(誰施工、誰負責);

3)溝道無蓋板,又無防護措施,罰款50元/米;通知后不更改,每延期一天罰款100元/米;

4)孔洞蓋板強度或形狀不符合要求,罰款50元/處;

5)采用標準化蓋板,沒有或漏焊限位鐵件,罰款50元/處;

6)未經建設單位同意任意在樓板、平臺上開孔及墻壁上開孔、罰款200元。

7)隨意拆除安全設施罰款200元/處,造成他人傷害視情節輕重從嚴處置。

3、施工機械

1)施工機械帶病運行,罰款500元/臺;

2)起吊設備未取得合法的使用許可證,罰款1000元/臺;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罰款500元/人次。

3)施工機械無安全操作規程,罰款100元/項;

4)大、中型起重機未進行定期的負荷試驗,罰款1000元/次。

4、施工用電

1)閘刀、插座無蓋,罰款50元/個;

2)電源引出無插頭,罰款500元/個,閘刀電源引出掛接罰款50元/路;

3)電源箱內線路零亂,罰款50元/個;

4)未經建設單位電源管理人員允許,擅自搭接電源罰款100元/處;

5)未按規定接裝漏電保護器的,罰款50元/處,若使用失靈的漏電保護裝置罰款100元/處;

6)其他未按規定使用施工電源的,罰款50元/次。

5、腳手架及架板

1)在主要人行通道上架設的腳手架影響通行作業罰款1000元/處,罰款后不按期整改者,每天加罰200元/處;

2)腳踏板不符合強度要求的,罰款50元/塊;

3)散鋪架板兩端不用鐵線綁扎,罰款50元/塊;

4)散鋪的架板無雙欄桿措施,罰款100元/跨;有護欄無防上下滑落措施,罰款50元/跨;

5)上、下腳手架要有符合規程的爬梯,若沒有或不符和罰款50元/處;

6)斜道腳手架必須有雙欄桿和防滑措施,無雙欄桿或防滑措施罰款100元/處。

6、安全網

1)按規定該掛設安全網的地方沒有掛設,50元/處;

2)安全網破損,整改通知發出2天內未處理,100元/處。

7、其他

1)對不服從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管理的,罰款200元/次;因不服從安全管理,侮辱、打罵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有關管理人員的從重處罰,并責令清除出施工單位,情節嚴重的報告有關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2)施工現場發現有與施工無關的閑雜人員逗留、亂竄,罰所在區域施工單位50元/人次;

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發現吸煙,罰款1000元/人,煙頭,罰款100元/個;

4)施工車輛行駛速度為15km/h,每發現超速罰款100元/輛次。

六、附則

1、對施工單位的經濟處罰將從其工程款中扣除,并以書面形式向施工單位通報。

2、本制度由甲醇公司合成氨項目建設指揮部監督實施。

3、本制度自批準之日起實施。

寧夏慶華煤化集團有限公司甲醇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

篇3:合成氨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天然氣(主要成份為甲烷)經脫硫后與水蒸汽混合,先進入一段轉化爐,在壓力3.6MPa、溫度834℃和鎳系催化劑的作用下,大部分甲烷轉化為氫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然后在二段轉化爐引入空氣在爐內燃燒繼續進行轉化,同時提供氨合成的主要成分氮氣。轉化氣中的一氧化碳在高、低變換爐中于426℃、224℃和鐵系、銅系催化劑作用下與水蒸汽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變換氣中的二氧化碳在脫碳塔用苯菲爾溶液吸收,溶液中二氧化碳反再生釋出作為副產品。脫碳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于甲烷化在354℃和鎳系催化劑作用下與氫反應生成甲烷和水蒸汽。最后,氮氫混合氣用合成氣壓縮機壓縮到24MPa送入合成塔,在540℃和鐵系催化劑作用下氮氫氣進行合成反應,出塔氣經冷卻使氨冷凝分出即為合成氨產品。

合成氨生產所用原料(天然氣、石腦油、渣油),中間物料(甲烷、氫、一氧化碳)、產品(氨)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

2重點部位

2.1轉化反應爐該爐是合成氨生產的關鍵設備。通過它將原料與水蒸汽、空氣反應生成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提供合成反應的主要成分之一氮。

在轉化反應過程中,如水碳比控制過低會造成轉反應管結碳而局部超溫燒壞爐管。某廠曾因此使一段爐管破裂,爐墻燒壞。對于二段轉化爐,在引入空氣過程中噴嘴流速太小或點火不好,會造成燒壞噴嘴和發生爆炸。另外,生產過程中原料、燃料的波動,也會使轉化反應變化迅速。因為反應溫度高,一旦儀表失靈或有其他失誤,就可能出現反應爐超溫燒結催化劑等事故。

2.2合成氣壓縮機該機是合成氨裝置的關鍵動設備之一。生產中合格的氮、氫氣,經該機升壓至24MPa,送入氨合成塔。

該設備是高轉速(10479min-1)。大功率(20973kW)離心式壓縮機,動力為高壓(10.5MPa)、過熱(482℃)蒸汽。一旦因調速器失靈或操作不當,會造成機組喘振或超速而損壞機組。另外,復雜的輔助油系統,一旦波動,也會造成聯鎖停車、燒瓦直至機組損壞事故。某廠曾多次因此而燒壞壓縮機高壓缸止推瓦。該機輸出的物料及潤滑油的泄漏,會引起著火、爆炸等事故。

2.3氨合成塔該反應塔是合成氨裝置的關鍵設備之一,合格的氮、氫氣在合成塔中反應生成氨。

合成反應在高壓(24MPa)、高溫(540℃)下進行,可因氮、氫比控制失調和調節不及時導致反應塔超壓、超溫而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或造成催化劑老化。另外,如果發生反應物料泄漏,會造成生產現場可燃氣體、有毒物超標而導致爆炸、著火和人員中毒等事故。

3安全要點

3.1轉化反應爐

3.1.1進入轉化反應爐的水、碳比應控制在3.5以上。在加負荷時要按規定先加蒸汽,再加原料氣,最后加空氣。減負荷時:先減空氣,再減原料氣,最后減蒸汽,以防止催化劑結碳和超溫。

3.1.2操作人員在二段轉化爐配空氣時應按規定程序操作,先配入少量空氣并觀察爐溫有上升后方可繼續配入。并經常檢查二段轉化反應爐空氣配入比例和床溫(1006℃)的變化,防止配空氣不當造成爆炸和超溫。

3.1.3操作人員在爐堂火嘴點火時應遵守點火規定:利用點火裝置,先點火,后開燃料氣,嚴禁引火和用其他明火點火,防止火嘴回火和爐膛爆炸。

3.1.4每次開工前必須對報警信號、聯鎖系統進行嚴格確認,防止誤報和誤動作引起停車事故。

3.1.5正常運行中要定期對一段轉化反應爐管壁進行測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防局部過熱燒壞爐管。

3.1.6對各火嘴閥門、閥門盤根、法蘭接頭和分析點要定期檢查,防止原料、燃料外泄。

3.1.7操作人員要經常檢查爐膛火嘴有無脫火,以及氧含量和燃燒情況,防止爐膛二次燃燒和火嘴偏燒。

3.1.8操作人員要經常檢查反應管花斑的出現、發展和爐溫變化,防止反應管局部超溫。

3.2合成氣壓縮機

3.2.1該機在啟動前首先要按程序進行暖管、暖機及低速運行檢查和緊急停止試驗,無問題后方可再啟動升速。升速過程中應不停頓的越過臨界轉速,以防帶水滴損壞葉輪和喘振損壞機組。

3.2.2操作人員在正常生產中要定期計算喘振余量,使之在規定范圍之內(1.05-1.3),防止機組喘振。

各段軸位移、軸振動值要經常檢查,并定期校驗,防止超標和誤報引起跳車或損壞機組。

3.2.3每次開工,要對各儀表報警、聯鎖系統進行嚴格確認后機組方可啟動,防止儀表誤報造成誤動作。

3.2.4儀表人員要定期對可燃氣體報警儀進行檢查、校驗。一旦發現報警,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及時堵絕泄漏源。

3.2.5巡檢中要密切注意各油系統、管道聯接處和各排放導淋,防止油、合成氣泄漏。

3.3氨合成反應塔

3.3.1操作人員在對氨合成反應塔進行水壓試驗時要用氯離子小于2ppm的脫鹽水,運轉過程中均需避免帶入氯離子,以防止損壞氨反應塔外殼。

3.3.2冬季開工時要對氨合成反應塔進行暖塔,當壁溫升至38℃時方可繼續升壓,防止造成氨合成塔殼體脆裂影響使用壽命。

3.3.3每次開工前,要對各報警、聯鎖系統進行認真校驗和確認后方可投入運行,防止誤報造成超壓、超溫。

3.3.4在氨反應塔切除后,要充氮保護催化劑,防止催化劑氧化燒壞。

3.3.5對各調節閥、導淋、取樣點要定期檢查,防止可燃氣體外泄。

3.3.6操作人員要經常檢查氨合成反應塔的反應溫度、操作壓力,保證在控制指標內,以防超溫超壓。

3.3.7對于失靈或損壞而必須切除的安全保護系統應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禁止在完全無保護的情況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