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1,3丁二烯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危險化學品1,3丁二烯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2024-07-23 閱讀 7849

特別警示極易燃氣體,火場溫度下易發生危險的聚合反應。理化特性無色氣體,有芳香味。易液化。在有氧氣存在下易聚合。工業品含有0.02%的對叔丁基鄰苯二酚阻聚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或醚,溶于丙酮、苯、二氯乙烷等。分子量54.09,熔點-108.9℃,沸點-4.5℃,氣體密度2.428g/L,相對密度(水=1)0.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87,臨界壓力4.33MPa,臨界溫度152.0℃,飽和蒸氣壓245.27kPa(21℃),閃點-76℃,爆炸極限1.4%~16.3%(體積比),自燃溫度415℃,最小點火能0.17mJ。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合成橡膠ABS樹脂、酸酐等。危害信息【燃燒和爆炸危險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熱、明火或氧化劑易發生燃燒爆炸。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健康危害】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重度中毒出現酒醉狀態、呼吸困難、脈速等,后轉入意識喪失和抽搐。脫離接觸后,迅速恢復。皮膚直接接觸可發生灼傷或凍傷。職業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5。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遠離明火、熱源。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穿防靜電工作服,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重點儲罐需設置緊急切斷裝置。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生產、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嚴格控制操作溫度。丁二烯屬于易于自聚的物質,其生成端基過氧化自聚物的傾向十分明顯。丁二烯端基聚合物堅硬且不溶于已知溶劑,即便加熱也不能熔融,很容易沉積在濃縮層中,黏附在器壁和管道上,造成管道、閥門和設備堵塞或漲裂。在60~80℃或光照、撞擊、摩擦時能發生爆炸。(2)嚴格控制系統氧含量。生產過程對于氧含量、水含量等要求非常嚴格,丁二烯在少量的氧存在的情況下就可能被氧化生成過氧化物,引發自聚。過氧化自聚物在空氣中的允許濃度僅為100mg/m3,并在125℃以上就可以發生分解爆炸。(3)夏季環境溫度超過30℃時應對儲罐采取冷卻噴淋措施。(4)物料儲存過程應采取倒罐措施,避免產生丁二烯自聚。(5)置換含有丁二烯自聚的設備,應用蒸汽或氮氣多次置換、吹掃后,再打開人孔,注入水,加入硫酸亞鐵并通蒸汽蒸煮,以破壞過氧化物。清除下來的過氧化物不得放在熱的設備內、陽光下或扔到垃圾箱內,應及時送堆埋場燒掉。(6)充裝時使用萬向節管道充裝系統,嚴防超裝。【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房內溫度不宜超過30℃。(2)應與氧化劑、鹵素等分開存放。儲罐遠離火種、熱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不宜久存,如需長時間儲存應加阻聚劑并經常檢驗。【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2)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鹵素、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采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應急處置原則【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泄漏區直至氣體散盡。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10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800m。

篇2:丁二烯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丁二烯是合成橡膠的重要單體。其生產方法很多,目前從乙烯生產的副產物混合碳四餾分中抽提丁二烯的方法被廣泛采用。抽提使用的萃取劑主要有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按萃取劑種類分又可分為乙腈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這里重點敘述二甲基甲酰胺法。其生產工藝由萃取精餾(兩塔)、溶劑脫除、丁二烯凈化、溶劑回收、返回丁二烯處理等六個工序組成。

簡要工藝過程是將加熱氣化的混合碳四餾分送入第一萃取精餾塔,0.55MPa和130℃條件下用二甲基甲酰胺將丁二烯萃取溶于溶劑,將丁烷、丁烯組分餾出。萃取液進第一汽提塔經蒸汽加熱將萃取液中的烴類解析,經壓縮機提壓至0.6MPa送第二萃取精餾塔,再以萃取劑進行萃取由塔頂餾出粗丁二烯。再經二甲胺萃取塔將二甲胺除掉后進第一精餾塔,在該塔將粗丁二烯中甲基乙炔、水分除掉進入第二精餾塔,除掉高沸點重組分即得到高純度(99.7%)的丁二烯。

第二萃取精餾塔釜液送回收塔回收丁二烯,在第二汽提塔回收萃取液返回使用。

生產中所接觸的物料碳四、氫氣、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亞硝酸鈉、丁二烯、對叔丁基鄰苯二酚(TBC)、糖醛等屬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質。

2.重點部位

2.1精餾系統丁二烯是性質非常活潑的共軛烯烴,當系統氧含量超過規定條件時,系統內易生成丁二烯過氧化物及其過氧化自聚物,易分解爆炸,并極易迅速積累,堵塞設備管道。

2.2罐區包括丁二烯成品球罐、甲苯貯罐、二甲基甲酰胺溶劑罐。特別是丁二烯罐的泄漏和過氧化物的形成,會促使氧化物積聚而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如某廠精丁貯罐精丁二烯入罐儲存的時間相對較長,系統含氧造成丁二烯過氧化自聚物形成積累,送料過程中受流體沖擊摩擦,迅速分解而發生強烈的爆炸事故。

3安全要點

3.1精餾系統

3.1.1為防止過氧化物的生成,開車前必須要用化學助劑亞硝酸鈉清洗,以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分子和鐵銹。然后用氮氣置換,氧含量達0.1%為合格,否則不允許投料開車。

3.1.2分離炔烴(乙烯基乙炔、甲基乙炔)的精餾塔,操作中要嚴格炔烴濃度和分壓的控制,防止造成爆炸。

3.1.3操作人員要對萃取精餾塔按工藝要求加入適量的阻聚劑對叔丁基鄰苯二酚及化學助劑亞硝酸鈉,以減少丁二烯過氧化自聚物和端基聚合物的生成和危害。

3.2罐區

3.2.1丁二烯貯罐不得超溫、超壓、超裝,液面計液位規定不超過80%高度,壓力不大于0.4MPa,溫度不超過34℃,氣溫高時噴淋水不能中斷。

3.2.2罐內氧含量必須在0.1%以下時方可進料,貯存過程中氧含量應控制在0.3%以下,以減少丁二烯過氧化物的形成和沉積。

3.3其它部位

3.3.1為防止乙烯基乙炔爆炸,要注意第二汽提塔頂尾氣設置的丁烷—丁烯稀釋管線正常運轉,以降低尾氣中乙烯基乙炔的濃度和分壓,確保在安全操作范圍之內。

3.3.2要檢查溶劑精制塔回流罐至燃料氣鼓風機尾氣設置的氮氣稀釋保護裝置,以使燃料氣中乙烯基乙炔含量低于50%。

3.3.3進行溶劑二甲基甲酰胺、裝卸糠醛、接觸阻聚劑對叔丁基鄰苯二酚操作時,要注意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

3.3.4注意檢查火炬管線有無結霜、出汗現象,發現異常應及時查找泄漏點和原因,并及時處理。檢查中特別注意系統是否有超壓造成安全閥起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