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油氣回收安全措施

油氣回收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9024

一、標準與規范

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是設計上的原則問題。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在安全設計時所采用的相關標準規范主要有:

GB50156-20**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GB50074-20**石油庫設計規范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靜電接地設計規范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JTJ237-99裝卸油品碼頭防火設計規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74-20**石油庫設計規范

GB50156-20**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JTJ237-1999裝卸油品碼頭防火設計規范

二、防爆措施

當汽油蒸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時(濃度為0.6%-8.0%V),遇到明火就會產生爆炸燃燒。因此,我們從吸附法回收的工藝特點及可能造成的各種安全隱患入手,一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方案選擇、工藝安排、流程組織、設備布置、工藝配管等方面嚴格把關。

1、工藝控制措施:

采用經過反復、精心篩選的優質高效的油氣回收專用活性炭。這種煤基活性炭非常適合汽油揮發氣反復吸脫附場合,脫附性能非常好,自然耐溫高達450°C,既能有效地保證系統的再生效果,又大大降低了出現熱點的頻數,具有工業應用的最佳安全性;

活性炭床層多處設置溫度報警、聯鎖。由于活性炭在吸附時溫度升高,脫附時溫度下降,當吸附時活性炭溫度升高進入危險范圍以前,控制系統就自動報警并聯鎖切換進入脫附狀態,確保活性炭溫度不會繼續升高而危及安全;

活性炭罐油氣入口前配有凝縮罐和液位計,從而避免液態汽油進入活性炭床層;

采用液環式真空泵,泵內運行溫度較低,不會超過油氣的自燃溫度,有效地消除了隱患;

分離罐和吸收塔均設置液位報警、聯鎖;

采用先進的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正常運行時關鍵工序全自動操作,所有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均可實行實時趨勢及歷史趨勢查詢功能;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報警和運行信息長期存儲,用來監督管理各種生產運營故障。自動控制系統同時并行設置手動控制系統;

系統設置了阻火器及切斷閥,進出裝置的汽油管線上設有自控閥門,故障或停機狀態使汽油不再進入裝置;

位于現場的所有設備、電氣、儀表、控制箱均按國家相關標準采用嚴格的防爆設計、選型;

排放的尾氣烴類濃度嚴格控制在10g/m3以下,以遠離油氣的爆炸極限下限。尾氣濃度的監控可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其高限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0.15%或5g/m3。報警器設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內。可燃氣體檢測器和報警器的選用和安裝,應符合SH3063《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

輸送油氣和汽油的管線,應根據流量選取適當的管徑來控制適當的流速,管內的油品流速不應大于4.5m/s,盡可能避免產生靜電。

2、設備、管道及布置配管:

吸附罐設計時,由于其工作狀態為常壓與高真空兩種工況交替進行,應按JB4735-19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的要求對其交變應力集中部位進行疲勞分析。

放空排氣管的出口,應高出地面2.5m以上,并應高出距排氣管3m范圍內的操作平臺2.5m以上。排氣管周圍15m半徑范圍內不應有明火、散發火花;

管段坡度不應小于2‰,一般按1%;

固定工藝管道宜采用無縫鋼管。埋地鋼管的連接應采用焊接,必要時選用耐油、耐土壤腐蝕、導靜電的復合管材;

油氣回收連通軟管應采用導靜電耐油軟管;

真空泵、油泵等周圍應預留出必要的檢修、安全空間。

三、防靜電措施

靜電易起火,加油站、油庫、裝車現場都安裝有防靜電接地裝置。油氣回收裝置內的設備管道內介質是汽油和油氣,如果油管無靜電接地,造成靜電積聚放電,極易點燃油蒸氣。油品由于磨擦而產生靜電的電壓可高達幾十萬伏,處理不當易造成放電,引起爆炸燃燒事故。

爆炸危險區域內管道上的法蘭、膠管兩端等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當法蘭的連接螺栓不少于5根時,在非腐蝕環境下可不跨接)。平行敷設于地上或管溝的金屬管道,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用金屬線跨接。管道交叉點凈距小于100mm時,其交叉點應用金屬線跨接。跨接是使其形成等電位,防止相互之間存在電位差而產生火花放電。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

工藝流程中真空泵及油泵入口管線上設置有過濾器,但不要隨意設置精密過濾器,否則油品中靜電產生量會明顯增加,有時會增加10~100倍。

確保接地良好。靜電接地能減少電荷向地殼泄露的電阻,加快油品中電荷的泄露。

四、防雷措施

雷電直接擊中油氣回收裝置,或者雷電作用在油氣回收裝置等處產生間接放電,都會導致油品燃燒或油氣混合氣爆炸。加油站、煉油廠、油庫本身的安全措施是很嚴格的,一般配備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避雷針。油氣回收裝置必須進行防雷接地,罐體、管道、法蘭及其它金屬附件均進行電氣連接并接地,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

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及信息系統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當各自單獨設置接地裝置時,配線電纜金屬外皮兩端和保護鋼管兩端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保護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信息系統應采用鎧裝電纜或導線穿鋼管配線。配線電纜金屬外皮兩端、保護鋼管兩端均應接地,其配電線路首末端與電子器件連接時,應裝設與電子器件耐壓相適應的過電壓(電涌)保護器。380/220V供配電系統的電纜金屬外皮或電纜金屬管兩端均應接地,在其電源端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過電壓(電涌)保護器。

信息系統的配線電纜應采用鎧裝屏蔽電纜,宜直接埋地敷設。電纜金屬外皮兩端及在進入建筑物處應接地。當電纜采用穿鋼管敷設時,鋼管兩端及在進入建筑物處應接地。

雷雨時應停止卸油作業,停止油氣回收裝置運行。

放空管應在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之內,且應有良好的接地。

篇2: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定

1?總則

1.1編制原則

為保證加油站油氣回收工程項目統一標準、規范施工、安全可靠,便于監督、驗收、結算,特制定本規定。

1.2實施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中國石化吉林石油分公司所屬加油站油氣回收工程的實施。

1.3編制依據

1)《油氣回收系統工程技術導則加油站篇》(送審稿)

2)《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

3)《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

4)《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36---98)

5)《石油化工有毒介質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01---20**)

1.4項目說明

加油站油氣回收項目是獨立工程項目,需要單獨設計、單獨結算、單獨進行驗收。

2?油氣回收系統設計

2.1設計單位

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工程設計由具有壓力管道(GC2)和石油化工工程設計資質的單位承擔。

2.2設計壓力

加油站油品管道設計壓力為0.6MPa;氣體管道設計壓力為0.13Mpa;機械呼吸閥工作壓力范圍:正壓(2000-3000Pa)負壓(1500-2000Pa);汽油加油槍的氣液比設定在1.05-1.1范圍內;加油槍軟管拉斷閥,分離壓力為400-600N。

2.3管道規格

卸油汽油回收管道公稱直徑為DN80;卸油通氣管道公稱直徑DN50;加油油氣回收管道支管公稱直徑為DN40,主管道公稱直徑為DN100;油氣處理裝置的管道公稱直徑為DN50;加油檢測接口公稱直徑為DN25;油氣排放檢測管道公稱直徑為DN25。

2.4管道敷設

油氣回收系統的管道埋地部分均采用直埋,埋地深度為-500mm,管道周圍回填200mm細沙,其余用素土回填夯實。

管線采用大小頭連接時,立管連接可采用同心大小頭,水平管連接應采用管底取齊的偏心大小頭。

2.5管道坡度

油氣回收系統管線均坡向油罐,加油油氣回收管道坡度不小于1%,其余管道的坡度不小于2‰。

2.6通氣管、排氣管

油罐通氣管、油氣處理裝置排氣管安裝高度均為4米,與站內圍墻的最小距離為2米;沿建筑物(如站房、罩棚)的墻(柱)向上敷設的通氣管管口,應高出建筑物的頂面1.5米,汽油油罐通氣管上端須安裝機械呼吸閥。

2.7通氣管閥門

安裝在地上的油罐通氣管上的閥門,安裝高度為1.3米,安裝在地下的油罐通氣管上的閥門應避開跑道,并放置閥門井。油罐處理裝置排氣管的上端安裝阻火通氣罩。

2.8檢測孔

油氣排放處理裝置的排氣管上須安裝檢測孔,檢測孔公稱直徑為DN25mm,安裝高度距地面1.30米。

加油系統須安裝液阻檢測或密閉性檢測接口,檢測孔直徑為DN25mm,安裝在加油機底盆(油氣回收立管上)。

2.9連通軟管選取

卸油連通軟管、油氣回收連通軟管,應采用電阻率不大于108Ω/m的耐油軟管。

2.10系統檢測

系統安裝完成后(或投入前)應進行下列檢測:

1)依據GB20952-2007附錄A,對汽油加油機至埋地油罐的地下油氣回收管道進行液阻檢測。

2)依據GB20952-2007附錄B,對油氣回收系統進行密閉性檢測。

3)依據GB20952-2007附錄C,對帶油氣回收功能的加油槍進行氣液比檢測。

3?材料及設備選用

3.1油氣回收管道

3.1.1管道(除加油機內)的材料選用無縫鋼管,材質為20#鋼,執行標準GB/T8163--1999。

3.1.2加油機內至加油機底部的連接管均為銅管。

3.1.3管道規格114×5.0,89×5.0,48×4.0,?10×1.0?(銅管)

3.2穿線管

電力電纜和儀表電纜穿線管均采用鍍鋅鋼管,電力電纜穿線管選用C25;儀表電纜穿線管選用C20,管壁厚度不小于2mm。

3.3配件

3.3.1加油槍、加油管、拉斷閥選用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統一招標確定的供貨單位,并由建設單位統一采購。

3.3.2呼吸閥選用H×F-IZ型全天侯阻火呼吸閥。

3.3.3通氣罩選用STZ-DN80。

3.3.4油氣回收接頭選用鋁制A型DN50或DN80。

3.3.5量油孔選用帶鎖側開式量油孔

3.3.6凝液罐井蓋(在車道下)選用樹脂材料?800mm,凝液罐井蓋不在車道下的可自行(焊接)鋼制材料。

3.3.7法蘭選用凸面對焊鋼制法蘭(GB/T91151-20**)。

3.3.8法蘭墊片選用耐油橡膠石棉墊片(GB/T9126.2-88)PN1.6MPa。

3.3.9埋地管線防腐材料采用BL-10膠帶加強級防腐型

3.4設備

油氣回收處理設備、油氣回收加油機真空泵等設備在中石化統一招投標后中標廠家中選擇,由建設單位統一采購。

3.5材質單、合格證

油氣回收系統工程所使用的設備、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和材質單,由施工單位整理保存,項目驗收前一并交予建設單位。

4?油氣回收系統施工

4.1一般要求

4.1.1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工程施工與安裝由具有壓力管道(GC2)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

4.1.2焊接壓力管道的焊工,應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焊工考試與管理規則》進行考試,取得焊工合格證。

4.1.3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施工按設計文件及工藝設備電氣儀表的產品使用說明書進行,如需修改設計或材料代用,應有原設計單位變更設計的書面文件或經原設計單位同意的設計變更書面文件。

4.1.4施工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設計和技術交底,以及安全施工教育。

4.1.5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1)工程概況

2)施工部署

3)施工進度計劃

4)主要的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

5)質量保證措施和安全保證措施;

6)施工記錄

4.1.6施工用機械設備應該安全可靠,計量器具在有效檢定期內

4.1.7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應做好施工記錄,隱蔽工程施工部位應以照片形式存檔。

4.2土建工程

4.2.1混凝土路面一般開挖寬度為(作業面除外)為350-500MM,深度大于500MM。

4.2.2開挖混凝土地面首先采用開縫機開縫,手動機械開鑿,人工清理,一般地面以及混凝土以下的部分土層均采用人工開挖,以避免破壞地下的油水管線或電纜通信線路。

4.2.3開挖地面達到要求深度后應將地基找平夯實

4.2.4油管、電線纜管溝及地面恢復

1)管線、電纜回填,一般為四層,第一層沙層,第二為素土層,第三層為墊層,第四層為面層。

2)沙層的厚度為200MM,采用一般為黃沙;素土層為細土、厚度根據實際工程量;墊層采用三七灰土或土石屑厚度為300MM;混凝土地面選用C25,厚度250MM,其余地面按原材料鋪設。

3)回填時采用人工和機械分步,每步不大于200MM,混凝土采用震搗夯實。

4.2.5拆挖油罐擋土墻,油罐罐井應減少作業量和破損量,管線敷設完成后,應該恢復完好。

4.2.6設備基礎、罐井、閥門等按圖施工,符合設計要求。

4.3管道工程

4.3.1管道焊接

管道焊縫外觀應成型良好,與母材圓滑過度,寬度以每側蓋過坡口2mm為宜,焊接接頭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渣、飛濺存在。

2)管道焊縫咬肉深度不應大于0.5mm,連續咬肉長度不大于100mm,且焊縫兩側咬肉總長不應大于焊縫全長的10%。

3)焊縫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縫余高不應大于2mm。

4.3.2管道防腐

管道采用電動砂輪和手工除銹達到二級,地上管道均刷鐵紅底漆兩遍,面漆兩遍;埋地工藝管道的外表面采用BL-10膠帶加強級防腐。

4.3.3管道試壓及氣密性

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試壓及氣密性,管道采用氣壓試驗壓力為0.5Mpa穩壓30分鐘不降壓、不變形,在焊口周圍涂抹發泡濟,不泄露為合格

4.3.4管道坡度

為確保管道坡度達到1%,不小于2‰,應每2米對管道進行一次檢驗,并做好記錄。

4.3.5管道的吹掃

管道系統試壓合格后,應用空氣進行吹掃,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參與沖洗或吹掃的設備應隔離。

2)吹掃壓力不得超過設備和管道系統的設計壓力,空氣流速不得小于20m/s.

3)空氣吹風時,應在排出口設白色油漆靶檢查,以5min內靶上無鐵銹及其他雜物顆粒為合格。

4.4電氣施工

4.4.1油氣回收裝置控制器由油氣成套設備廠家提供。

4.4.2新增油氣回收設備控制箱的電源由原配電柜引來,電源線為VV-5*4,

電纜均穿鍍鋅鋼管埋地敷設。

4.4.3導線盒內不許存在接線頭,設備與鋼管,管路與電氣設備連接困難處應裝設防爆撓性連接管。

4.5安全施工

4.5.1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和加油站站長為施工現場第一安全責任人,共同對施工安全負責。

4.5.2在臨時用電、動火、破土作業前,必須辦理相關作業票,根據作業票的要求落實防護措施。

4.5.3用電人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實施用電作業。

4.5.4電氣線路的敷設、設備設施的安裝及日常檢維修作業時,必須指定專人進行監護。

4.5.5必須保障各種電氣線路和設備設施的完整性、規范性和安全性,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并定期指定專人進行檢查。

4.5.6嚴格控制大功率電器的使用,禁止大負荷長時間使用電器設備。

4.5.7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和防護器具的使用。

4.5.8遇雷雨天氣停止用電作業。

4.6施工周期

施工周期以施工單位進場時刻至完工計算均為7天。

5?油氣回收工程項目驗收

油氣回收工程項目的驗收分為分步驗收和整體驗收,分步驗收是指施工過程中每個環節的驗收;整體驗收是指油氣回收系統全部安裝完成后,對整個系統的驗收。

5.1分步驗收

分步驗收主要由現場管理人員(加油站站長)、監理根據施工的進展,按施工的要求進行驗收,并簽字。如管道的試壓、焊接、防腐,管溝回填、夯實,特別是隱蔽工程。

5.2整體驗收

整體驗收由市環保局組織市有關部門對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進行驗收。

在整體驗收前公司油氣回收項目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對已安裝完成的加油站進行系統測試,做初驗收。

在工程整體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提交整個工程的竣工資料(包括竣工圖)。

篇3:油氣維修崗位風險評估落地油回收施工中發生火災

1.風險預想:落地油回收施工中發生火災。

2.風險危害:

(1)經濟損失;

(2)人員受傷。

3.原因分析:

(1)煙火違章進入施工區域;

(2)施工人員未穿防靜電工服;

(3)電線、電纜破損、短路,有打火現象;

(4)使用非防爆電泵及工具;

(5)違章使用汽油。

4.預防措施:

(1)施工地段,嚴禁煙火;進入工地,禁帶火種;車輛不得進入工地停放;地面油圬隨時清除干凈;

(2)穿戴防靜電工服;

(3)電線、電纜經常檢查,不得出現破損、短路打火現象;

(4)備足滅火器材。

(5)嚴重使用汽油。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高

(3)環境

(4)影響中

6.應急措施:

(1)早期火勢用滅火器撲滅;

(2)釀成火災后,立即報119火警,并報公司應急辦公室;

(3)人員受用力立即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