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火險分析及防火對策措施
在石油擺脫了計劃經濟的束縛之后,城鎮的加油站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加,國有、集體、個體的加油站不斷涌現。一個連一個的路邊加油站,在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也由于加油站的從業人員的不斷增加及條件與素質所限,消防安全問題日趨嚴重,成為大中城鎮發展的新隱患。如2000年2月11日下午3時40分,一輛油罐車在江西樟樹市店下鎮街口徐劍英加油站輸油時,突然起火爆炸,導致私營業主徐某一家三代5口和油罐車司機朱某當場遇難,兩名過路人受傷,一幢磚混樓房被夷為平地。所以,城市鄉村在大力發展加油站建設,緩解過去車輛排隊加油的狀況,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循加油站建設經營過程中的消防安全規范。
一、加油站的組成及防火要求
汽車加油站主要是為各類機動車輛添加汽油、輕柴油的專門場所,通常由地下儲油罐、加油機和管理室三部分組成。有的還設有為汽車加機油、潤滑油等附屬設施。一般來說,汽車加油站的規模越大,火災危險性越大。根據其容量的大小,汽車加油站的規模分為三級:一級,汽油總容量61~150m3,單罐容量≤50m3,二級,油罐總容量16~
60m3,單罐容量≤20m3,三級,油罐總容量≤15m3,單罐容量≤15m3。加油站油罐的總容量是指汽油的儲存量。當加油站兼營柴油時,汽油、柴油的儲量可按1∶2的比例折算。按規定,城市市區不宜建設一級加油站。同時,加油站建設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選址定點時應注意防火間距。加油站與周圍建筑物、構筑物之間,加油機、油罐與站內其他建筑物及其設施之間的防火間距必須符合《小型石油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如一級加油站的地下臥式油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的地點不小于30m,與重要的公共建筑物的距離不小于50m等等。
其次,油罐的設置方式及其附件的安裝、設置必須符合規范的要求。如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儲罐應采用臥式鋼罐,并應直埋成地下式,嚴禁設在建筑物內或地下室內。建在郊區的加油站,當油罐直埋有困難時,可設在地上,但應設置凈高不低于0.5m的防火堤。
另外,還要求汽車進出口應分開設置,除靠近道路一側可設花墻或柵欄作為護欄外,其他三面應采用高度不低于2m的實體墻與其他建筑或設施隔開;直埋地下汽油、柴油儲罐的通氣管宜單獨設置,通氣管口必須安裝阻火器,但不得安裝呼吸閥;汽車油罐車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卸油管與油罐進油管的連接應采用快速接頭,汽油加油槍的流量不應大于60L/min,加油槍宜采用自封式加油槍;加油站內的輸油、電氣管線應分開設置,油品管線應埋地敷設,當需要管溝敷設時,管溝內應用砂子填實;加油站內根據規范的要求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和必要的消防設施;加油站內應有可靠的防雷、防靜電保護設施;埋地油罐的罐體,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屬附件,應進行電氣連接并接地,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歐姆;所有的用電設備應符合有關防火、防爆要求,其配電箱、開關等附屬設施應集中布置在便于管理的房間內;加油站內應有“嚴禁煙火”等醒目的消防安全標語、警語等。
二、城鎮加油站的消防問題分析
1.加油站的選址、布局不合理,增加了加油站本身的危險性。有相當一部分業主只考慮經濟效益、交通狀況、車流數量,而忽視了其他因素,不經消防機構許可便擅自將加油站設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火源、電源使用頻繁的地帶;有些新建、改建、擴建的加油站事先未報經消防機構審核,加油機擺放、油罐布局,加油機、油罐與周圍建筑物、構筑物、交通干線等安全距離均不符合加油站設計規范,有的加油站緊靠住家、小食品店、修理店、工廠生活區、村寨甚至油庫,進出人員復雜;有的加油站不按要求設置地下臥式油罐和自封式加油槍加油,而只是簡單地設一高位油罐采用高位壓力進行自流加油。
2.加油站從業人員消防意識淡薄,缺乏起碼的消防基本知識,不知道汽油的易燃易爆易產生靜電的特性。汽油一般為無色或淡黃色透明液體,比水輕并且不溶于水,汽油在室溫下極易揮發,閃點遠遠低于室溫,汽油蒸氣比空氣重,所以易于聚積在低洼處,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汽油蒸氣的最小點火能量很小,僅為0.2mj,因此即使遇到能量較小的火源也易引起燃燒。它是液體燃料中危險性最大的一種,而有些從業人員
無視這些特性違規操作。
3.消防設施不齊全。有些路邊加油站沒有配套的消防設施,有的雖然配有少量的簡單設備,卻多是“失效”產品。1999年2月4日,昆明市嵩明縣境內的一個加油站門口兩車相撞起火,當時有人跑進加油站提來滅火器救火,卻因滅火器過期失效不能使用導致救火失敗,人們只好眼巴巴地望著兩輛汽車熊熊燃燒,致使公路中斷交通2小時,阻塞汽車2000多輛,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萬元。還有的加油站為了應付消防安全檢查,臨時借一些滅火器材,等檢查人員一走,滅火器材也不見了。
4.加油站電源、火源管理不善。加油站的電源、火源多,大多數加油站點的電氣線路敷設沒有穿管,不符合國家電氣防火要求,有的沒有使用防爆燈具,還有部分經營者為了解決人員吃住問題,往往將加油站辦成家庭作坊,形成“屋頂放罐子(油罐),堂屋擱機子(加油機),樹上掛牌子,旁邊燒爐子”的危險現象。
5.加油站人員違反安全規定給塑料桶加油。用油槍往塑料桶內加油,會由于汽油在塑料桶內
流動摩擦而產生靜電和塑料桶為電絕緣物不能及時地將靜電導除而積聚,當靜電壓和桶內的油蒸氣達到一定值時,將會引發爆炸。如1999年12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雙龍鎮西河沿村村民金四材用塑料桶代替油箱給面包車供油導致火災,造成9人死亡9人受傷。
6.放松制度搞“競爭”。有些加油站為招徠顧客,相互間不是靠優質服務來競爭,而是靠不遵守規章制度來迎合一些怕麻煩的司機。如按規定汽車進站加油只能一車一人,而有的加油站卻不加限制,不管你進去多少人,甚至有的大客車將一車旅客拉到加油站也不加過問。
三、加油站點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1.嚴格控制經營范圍,規范經營市場。對加油站市場的規范和管理,要靠地方各職能部門共同把好關,共同抓好經常性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通過勞動、工商、消防技術監督和化學危險品管理等部門,經常性地開展專項綜合執法檢查、整頓,達到規范經營市場的目的。
2.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加油站的所有從業人員在上崗前都必須經過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他們應了解油品的火災危險性,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識,懂得滅火的基本方法。
3.從微觀上加強消防監督指導服務,督促加油站點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公安消防機構要加強對經營者有關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使他們做到遵章守紀、合法經營,同時嚴格監督執法,熱情為經營者服務,幫助他們完善各類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整改隱患,從而達到杜絕火災事故的目的。
四、加油站火災的撲救
加油站來往車輛頻繁,無論是加油和維修設備還是卸油作業和站內整理等都容易發生火災,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加油站內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盡量把它消滅在初起階段。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火災的撲救方法:
車輛的油箱口著火。油箱口著火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加油時靜電尖端放電所致,可脫下衣服或用其他適當物品將油箱口堵嚴,使火窒息。
摩托車發動機著火。應立即停止加油,先設法將油箱蓋蓋上,然后再用砂土或滅火器將火撲滅。
加油機操作室著火。加油機操作室著火時應立即停止加油,切斷電源,關閉油罐閘閥,加油車輛迅速駛離加油站,并用滅火器撲救。
加油站周圍油蒸氣燃燒或爆炸。當燃燒或爆炸威脅整個加油站安全時,應立即停止加油,關閉閘閥,堵住油罐通車管,切斷電源,清整疏通加油站內外消防道路,并立即報告消防機關,同時組織在場人員利用現有器材撲滅油火,轉移地面的油箱等小型儲油容器,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配合消防隊投入滅火戰斗。
當人體沾上油火時。人體沾上油火,如果身上的衣服能撕脫下來,應盡可能迅速撕脫,當衣服來不及脫時,可就地打滾把火壓滅。但要注意,沾上油火的人不能由于驚慌失措或急于找人解救而拔腿就跑,人一跑,著火的衣服得到充足的新鮮空氣,火勢就會更加猛烈地燃燒起來,同時成為“流動”的火源,造成火勢擴散。另外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用滅火器直接向人身體上噴射,以免造成人體的損傷。
總之,加油站在建設經營過程中要加強管理,防微杜漸,以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篇2:公司修理廠停車場重大火險應急處置預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公司重大火險應急處置工作專班。
組長:湯慶生
組員:錢達源、周漢軍、陶波、胡賢文、彭紅專、王偉、甘萬木、徐禮清、黃家躍、代建國、吳克生、劉少成、李勁。
二、任務
負責修理廠、收銀室、十條線路停車場的重大火險事故的應急處置。
三、處置程序
1、接報告后,工作專班立即趕赴現場,按照火險部位停車場搶險預案,組織指揮撲救,轉移車輛及易燃易爆物品。
2、配合消防人員施救,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核實火險事發原因。
3、組織事故現場情況,消除火險再發隱患。
4、組織事故原因分析,研究制定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
5、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善后處理。
篇3:項目防火檢查火險隱患整改
防火檢查的內容:防火檢查涉及面廣,技術性強。這就要求我們防火管理部門和人員必須熟悉了解防火對象和設施的特點,學習掌握防火業務知識和提高技術水平,要善于發現火險隱患,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防火檢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檢查用火、用電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重點部位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防火安全情況和建筑結構、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2)檢查火險隱患整改情況;
3)檢查義務和專職消防隊組織及活動情況;
4)檢查各級防火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八大工種責任書和各項防火安全制度執行情況;
5)檢查三級動火審批及動火證、操作證、消防設施、器材管理及使用情況;
6)檢查防火安全宣傳教育,勞務管理等情況;檢查十項標準是否落實,基礎管理是否健全,防火檔案資料是否齊全,發生事故是否按"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火險隱患是指在施工中、生產中、生活中有可能造成火災危害的不安全因素。整改火險隱患,要本著既要保證安全又要便利生產的原則。總之,目的為了保證防火安全。
火險隱患整改的要求:火險隱患,一般都是客觀存在的既成事實,只有及時認真整改,才能保證施工安全。對有些火險隱患的整改,往往受經費、人員、設備、場地的條件限制,因而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必須提請有關領導批準,堅決進行整改。但只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下定決心,問題并不難解決。
1)提請領導重視。火險隱患能不能及時進行整改,關鍵在于領導。有些重大火險隱患,之所以成了"老檢查、老問題、老不改"的"老大難"問題,是與有的領導不夠重視防火安全分不開的。大量的事實證明:光檢查不整改,就勢必養患成災,屆時想改也來不及了。一旦發生了火災事故。同整改隱患比較起來,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個方面所付出的代價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因此,遲改不如早改。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必須引以為戒。
2)邊查邊改。對檢查出來的火險隱患,要求能立即整改的,就立即整改,不要拖延。
3)對一時解決不了的火險隱患,檢查人員應逐件登記、定項、定人、定措施,限期整改;并要建立檔案、銷案制度,改一件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