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酒店保安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酒店保安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9789

1、安全檢查制度

(1)防火安全檢查,要做到要常規化、制度化。由保安部組織的全公司消防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其檢查內容為:

a.各部門防火制度落實情況;

b。火源、電源管理情況;

c.員工執行安全制度狀況;

d.水源通常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e.火險隱患情況及消防設備、器材完好情況;

f.員工消防知識掌握情況;

g.重大節日來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做好登記。

(2)保安部對公司各重點部位,每天進行檢查,做好登記。對查出的隱患,及時發出整改通知書,并及時報告主管領導。

(3)各部門每周檢查一次,對隱患及時整改。

2、防火安全教育制度

(1)新入店員工,必須經過消防培訓,方能上崗。

(2)每兩月必須出一次墻報,宣傳消防知識。

(3)每半年必須組織一次消防演習,經常訓練。

(4)每季度須召集員工講解消防知識,發放復習題和消防書刊,考試及格率須達100%。

(5)每年度須組織一次消防知識競賽,表彰成績優秀者。

(6)沒年不少于播放六次"飯店防火錄像"。

(7)每半年須組織一次消防工作總結,表彰成績突出、工作先進者。

3、火災報告制度

(1)凡發生火災最先發現者(不論是誰)應立即向公司監控中心報告火警,并積極組織參加撲救。

(2)凡發生火災,在場的最高行政領導人為撲救最高指揮員,直至消防隊達到火災現場,并組織保護火災現場。

(3)凡發生火災的所在部門負責人,應召開事故分析會,查明原因,3天內填好事故報表,并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防火負責人。

(4)凡發生火災,1天內由保安部負責人交起火原因、損失大小、處理意見(決定)上報市公安消防支隊。

(5)火災,不積極撲救、隱瞞不報、逾期不限,扣發所在部門或有關班組當月獎金,并取消年終評先資格。

4、火源、電源管理制度

嚴格用火審批制度。凡生產、生活用火,均應報保安部審批,符合安全規定的發給"用火許可證"。

i火源距可燃物品距離不小于1.5米。火源周圍嚴禁堆放木屑、刨花、棉紗等可燃物和易燃物,保持爐灶場地的清潔衛生。

ii嚴禁用易燃、可燃液體引火生爐,對漏火和不符安全規定的用火工具,必須修好后才能使用。木板地面必須采取安全可靠的防火措施。

iii禁止在各種火源旁烘烤衣物,所有爐灶內取出的爐渣、爐灰,必須熄滅后倒入指定的安全地點。

iiii禁火區、禁火部位、嚴禁煙火。如工作需要動火,須先向保安部申請,辦理用火手續,否則,不準用火。

5、管理制度

(1)有電器設備安裝,應嚴格按照有關電力設計技術規范執行,并由正式電工進行安裝和維修。

(2)電器設備除經常檢查外,每年要進行1-2次絕緣測試,發現可能引起打火、短路、發熱和絕緣不良等情況時,必須立即修理。建筑內不準架設臨時電線,如工作需要時,必須事先向保安部、動力工程部申請。臨時電線中只準使用絕緣電纜線,期限最多不超過3個月,逾期應及時拆除。

(3)引起庫房的照明線路,必須裝在硬塑料(或金屬)套管內。

(4)集體宿舍的照明線路由動力工程部指派電力統一架設和管理,其他任何人不準私拉亂接。

(5)必須做到"十不準",即:

a不準用電燈烘烤衣物或取暖

b不準用紙、布等易燃物做燈罩;

c不準拿電線掛在鐵釘上或用鐵絲牽拉;

d不準在電線上搭曬衣物;

e不準非電工擅自安裝和修理電器設備;

f不準用銅、鐵絲等代替保險絲用;

g不準電動機超負荷運轉或帶負拉閘;

h不準在宿舍、客房內使用電爐或電熱器具;

i不準在電器設備旁堆放可燃物和其它雜物;

j不準湊合使用有毛病的電線、插頭、開關等。

篇2: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規定

1?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公司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機構與職責、管理規定。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和引進的建設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制度的引用而成為本制度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制定版均不適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勵根據本制度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制度。

《建設項目環境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3?術語和定義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安全評價:是指采用科學的方法,辨識和分析系統存在的危險性,并根據其形成事故的風險大小,采取相應大安全措施,以達到安全的過程。

4?總則

建設項目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評價,保證防治環境污染和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堅持以新代老,治理老污染,推廣清潔生產,滿足污染總量控制要求。

5?組織機構與職責

5.1?組織機構

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工作在公司總工程師、主管副總經理的領導下,由技環處歸口管理,采取分工負責、協同工作的體制。

5.2?相關部門職責

計劃發展部:負責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中,公司部門之間及公司與設計單位之間的協調。

技環處:組織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評價、配套建設的環保安

全工程技術方案的編制評審、參與環保安全工程招投標和調研工作。參與組織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衛生竣工驗收。

基建技改處:組織配套建設的環保安全工程招投標和調研工作、施工管理、公司內部驗收,參與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衛生竣工驗收。

設備處:參與配套建設的環保安全工程技術方案的評審、招投標、調研、公司內部驗收、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衛生竣工驗收。

工藝處:對配套建設的環保安全工程規劃平面位置,并為環保安全專業設計提供相關工藝參數,參與工程技術方案的評審、招投標。

冶金處、質量處:為環保安全專業設計提供相關工藝參數,參與工程技術方案的評審、招投標。

使用單位:參與配套建設的環保工程技術方案的評審、招投標、調研、公司內部驗收、環境保護竣工驗收。

檔案館:負責建設項目安全環保檔案資料的歸口管理。

6?管理規定

6.1?建設前期階段

6.1.1?項目建議書獲批,可研報告編制階段,計劃發展部根據公司總體要求,通知技環處分別啟動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預評價工作。

6.1.2?技環處根據建設項目分類和規模請示國家環保總局或省環保局或市環保局,明確做環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或登記表后,委托有評價資質的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預評價工作。

6.1.3?計劃發展部協調設計單位在建設項目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中,落實公司環保安全建設要求以及環評報告和安全預評價報告中的污染防治和安全措施。

6.1.4?建設過程中發生建設內容變更時,計劃發展部通知并會同技環處向批復該項目環評報告和安全預評價報告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說明或提交書面調整報告。

6.1.5?工藝處在組織技術部門進行工藝規劃、生產線布局和設備選型中應保證滿足環保安全要求。

6.1.6對于產生污染和安全危害的工藝和設備設施,由計劃發展部組織使用單

位、技術主管部門與技環處共同商討,提出可行對策,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

6.2?實施階段

6.2.1?技環處負責提出配套建設的環保安全工程技術要求,在副總師的領導

下組織計劃發展部、基建處、設備處、工藝處、冶金處、環境保護設施使用單位和外請專家進行技術方案編制評審,向公司主管領導提交評審結論,組織簽訂技術協議。

6.2.2?基建處按照公司《招投標管理制度》組織配套建設的安全環保工程招投標工作。

6.2.3?基建處負責簽訂工程合同,對施工過程實施監督管理,保障工程建設符合技術協議、工程合同規定要求。

6.2.4工藝處負責組織技術部門在引進國外進口設備及技術時,符合我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要求,同時引進與主體設備配套的污染防治和安全設施。

6.3?竣工驗收階段

6.3.1?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基建處保證配套建設的環保安全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

6.3.2?環境保護設施使用單位,從試運行開始安排專人負責設施的操作與運行。

6.3.3?環境保護設施試運行期滿達到技術協議和工程合同要求后,基建處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公司內部驗收,驗收需要基建處組織提供技術協議、環境監測報告、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設備文件,竣工圖等資料。

6.3.4?公司內部驗收合格后,技環處委托有評價資質的單位進行勞動安全衛生驗收評價,并將《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報告》報安全生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6.3.5?勞動安全衛生驗收階段,基建處提供項目相關技術協議、竣工圖、安裝檢測報告、特種設備驗收報告、消防驗收報告,公司內部項目總體驗收報告等資料。計劃發展部提供項目試運行情況說明。

6.3.6?上述工作完成后,根據計劃發展部通知,技環處和基建處共同向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進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衛生竣工驗收,委托竣工驗收監測,辦理竣工驗收審批手續。檔案館進行文件資料的收集歸檔。

7?其他要求

7.1?計劃發展部負責將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內容納入整體技改管理考核之中,并將環境影響評價(包括評估)、安全評價、安全環保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驗收評價、監測、竣工驗收等費用列入計劃予以落實

7.2?生產準備處負責組織實施的涉及環保安全設施建設或改造的技措項目

的管理按此規定執行,生產準備處的職責參照基建處執行。

8?檢查與考核

《建設項目環保安全管理規定》由相關部門共同負責組織實施,計劃發展部、技環處負責檢查與考核。

篇3:設備設施大修檢修維保安全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我部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生產工作區域的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大修期間的安全作業和大修后的安全正常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設備設施大修以及臨時停機搶修范圍。

三、在設備設施大修前,必須認真做好下列工作:

(一)部門必須明確大修內容,檢修開始時間和檢修完成時間。

(二)確定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和參加大修的人員。明確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對參加大修的人員的安全監督、檢查、教育及防范措施負責。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掌握大修人員的工種持證情況,技術素質狀況及身體、精神狀況,以便科學安排大修分工,進行安全警示。

(三)所有參加大修作業的人員必須熟悉檢修現場環境和安全作業條件,并擬定好安全防范措施。

(四)重大大修項目必須制定好安全預案,特別是對高空作業、懸空作業、平行交叉作業、停(供)電作業,制冷系統、運轉設備檢修起重作業及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易窒息部位的作業必須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范措施,向參加檢修的人員作技術交底,并部門經理簽署意見,工廠安全環保主管審批。

(五)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用具和大修工具、器具應進行嚴格檢驗,確認安全可靠。

(六)必須堅持班前派班制度,明確工作內容,注意事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班前大修人員的安全思想和防范意識教育,確定好聯保對子,做到大修項目安全措施到位,項目負責人不盲目指揮,檢修人員不違章冒險作業。

四、設備設施大修中應做好下列工作:

(一)進入大修崗位必須做好安全確認,確保無危險因素后方可作業。

(二)特殊工種崗位的大修作業,必須配備相應持證的作業人員。嚴格按照安全要求作業。

(三)聯保對子要注重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自覺做到“四不傷害”。

(四)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檢查工作,對大修人員的安全作業狀態進行監督,及時制止違章作業行為,發現險情應及時停止大修作業,撤離人員,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

(五)嚴格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杜絕酒后作業等行為。

(六)每天按大修進度以及大修完成情況做好大修記錄。

五、設備設施大修結束后,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一)拆除大修臨時設施,確保設備設施試運行的安全條件,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二)臨時拆除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即時恢復,完善生產工作現場安全防護技術措施,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三)認真做好大修項目的總結工作并形成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