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7999

1.目的

為了進一步規范在線監控系統管理,設備穩定運行,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在線自動監控系統安裝、管理單位。

3.職責

3.1安全環保部負責規范監測站房建設,建立設備信息檔案,對在線自動監控系統進行監督管理。

3.2安全環保部聯系資質單位負責在線自動監控系統的維護、穩定運行。

3.3在線自動監控系統所在安裝車間負責定時巡檢并記錄監測數據,發現設備故障及時報告調度室。

4.設備基礎檔案

4.1設備采購合同;

4.2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關于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方案批復的文件(排污單位按照有關要求擬定的安裝計劃,以及報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及批復等文字資料);

4.3排污單位按照合同條款對設備廠家安裝施工進行預驗的文字證明材料;

4.4環境監測部門出具的驗收監測報告,即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調試后,經環境監測技術主管部門監測比對出具的驗收監測報告;

4.5設備廠家出具的設備安裝調試與試運行報告;

4.6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聯網報告;

4.7設備出廠合格證;

4.8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適用性檢測報告;

4.9自動監控設備設計、安裝技術文件

4.10自動監控系統委托第三方維護管理的,應有第三方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4.11檔案由安全環保部負責保存、管理。

5.監控設備運行管理

5.1建立和完善定期校驗制度,做好設備運行維護記錄,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5.2車間工藝人員記錄每次巡檢時動監測儀的監測值,并簽字,發現監測設備故障立即報告調度室。

5.3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故障排除過程記錄由第三方維護管理人員簽字。

5.4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時,安全環保部負責向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如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48小時內不能修復、更換,須向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說明原因和恢復運行的期限。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期間,需采取人工采樣監測記錄數據。

5.5排污單位生產活動發生較大變化、可能影響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正常運行時,應在事前向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排污單位停產(停業)時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不應停運,確需停運的需經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在恢復生產前重新啟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

5.6按時向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自檢季度報告。

5.7安全環保部負責在指定網站查看本公司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情況監測結果和數據傳輸情況,出現超標、數據不變、數據為0等情況時須立即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6.設備更新要求

重新安裝設備,要經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7.國控企業及時將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發放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監督考核合格標志”原件粘貼在設備的明顯位置。

8.積極配合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性監測工作和檢查工作,提供相關工作資料和必要工作條件,不得拒絕、阻撓、拖延監督性監測工作的開展。

篇2:X礦安全監控設備管理制度

1、采掘作業規程中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線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并繪制布置圖,通風安全科嚴格按規程措施的要求進行安裝。2、甲烷傳感器每周必須用標準氣樣和空氣調校一次,每7天由監測工和瓦檢員、機電工在現場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在測試和使用過程中,斷電功能失效后,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頭面的施工,及時處理,處理好后才能恢復施工。3、每小班瓦檢員必須用光學瓦檢器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記錄到記錄本中報安全通風科審查,當兩者讀數誤差超過0.2%時,先以讀數大的為依據,采取相應的現場管理措施,并立即匯報通風調度,通風安全區在24小時內安排人員調校處理完畢。4、全礦各頭面的瓦斯監測曲線必須進行分析,每小班由通風安全科分析,每天由通風安全科分析,根據分析總結出加強各頭面瓦斯管理的措施來,所有分析必須有記錄可查。5、井下各工作地點瓦斯電閉鎖執行斷電后,按《龍桂煤礦瓦斯電閉鎖執行復電操作指揮程序》執行。6、采煤工作面從運、回巷門子口至工作面,掘進迎頭從開門點到迎頭所有監控設備由施工單位看管,被盜或故意損壞的責任者開除礦籍,如查不出責任者按發下標準情況由施工單位賠償,探頭被盜:2000元/個,損壞探頭:500元/個,探頭線被盜:5元/米。區長罰款50元,各工作面的探頭均由當班的安全員和瓦檢員負責,維護、看管,照價賠償。7、監控制值班人員不得脫崗,當發現異常或故障時,應在2分鐘內匯報安全礦長,調度員應及時調清情況安排處理,并匯報值班領導及礦調度。

篇3:集團瓦斯監測監控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設備管理,提高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經濟效益,保證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行,根據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設備的管理是為了保證設備的健康,加強維護與計劃性檢修,依靠技術進步,堅持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三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管理由監控隊隊長負責,其主要任務是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保持設備完好。

第四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必須按要求取得“MA”標志準用證,“安全儀器、儀表合格證”,用于爆炸性環境的設備還應取得“防爆合格證”,屬于計量器具的還應取得“制造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計量器具合格證”,嚴禁使用未經國家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安全聯檢的關聯設備。

第五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到貨后,供應部門應及時會同監測部門、供應商共同開箱驗收,三方辦理驗收手續,發現問題應立即與供貨單位協商解決,確認數量、質量無誤,移交監控隊。

第六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配套的制造廠家原始圖紙、安裝使用說明書、資質證明、合格證等技術資料,要妥善保存,確保資料完整,相關的規定祥見《安全監控系統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第七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供應部門移交監控隊后,監控隊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庫管員將所有設備(包括配套的零配件)逐一填寫《安全監控設備、儀表臺帳》。

第八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需要投入使用時,監控隊庫管員要及時辦理出庫手續,同設備領用人共同確認出庫的數量,庫管員將領用設備(包括配套的零配件)逐一填寫《安全監控設備、儀表臺帳》。

第九條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當報廢:

(1)設備老化、技術落后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

(2)通過修理,雖能恢復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費用超過原價80%以上的;

(3)嚴重失爆不能修復的;

(4)遭受意外災害,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

(5)不符合國家規定及行業標準規定應淘汰的。

第十條根據設備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不定期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競賽活動,對作出顯著成績的設備專責人和集體給予一定的獎勵。

第十一條對由于設備管理不善,設備發生嚴重事故而影響安全生產的,根據情節對分管負責的有關人員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