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考核管理制度
為了保護國家、礦井和絕大多數員工的正當利益,維護礦井正常工作秩序,進一步加強工傷管理工作,確保工傷員工得到及時、安全有效的救治,依據有關規定,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工傷事故考核適用范圍
本考核管理辦法適用于礦屬各單位。
二、工傷事故考核工作組織機構
1、工傷事故考核領導小組
組長:鄭有山張玉文
副組長:馮守軍
成員:安監科、勞資科、財務科、工會、紀委
2、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安監科長擔任,負責具體工傷管理工作。
三、工傷匯報及申報程序
1、工傷事故發生后,不論傷情輕重,不論用工性質,事故責任單位的帶班領導、當班班組長、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登記。匯報內容包括工傷時間、地點、傷者姓名、事故概況、受傷部位及傷情、帶班領導及班組長姓名等,匯報內容必須真實,不得虛報、瞞報、遲報。
2、礦調度室接到工傷事故匯報后,按規定程序立即通知井下安全員趕赴現場并向有關領導、部門匯報。
3、安全員接到礦調度室工傷事故通知后,必須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勘察事故,并作詳細記錄。事故責任單位必須保持事故現場的真實性,反映真實情況。不得偽造、破壞事故現場。
4、事故發生后,傷者必須在三日內,如實填寫好申請工傷認定表,并經安全員、所在單位主管領導及礦主管領導確認簽字后,上報安監科備案存檔。
四、工傷事故調查及處理
1、發生事故后,事故單位領導組織人員必須在三日內到安監科,由安監科及相關人員組織追查分析處理;追查事故必須本著“事故追查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追查必須真實準確,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妨礙干涉事故考核組的工作。
2、嚴厲打擊假工傷現象,對故意制造工傷者、協助他人制造工傷或給予假工傷提供方便和條件的人員,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3、發生工傷事故的單位必須按事故調查組的處理意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積極組織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導致事故重復發生的,從重追究責任單位領導責任。
4、對事故單位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結工傷的,公司概不負責,出現*情況,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從重處理。
5、依法保護員工舉報和控告工傷違紀行為,并對其舉報和控告及時進行調查處理,核查屬實后按礦規定對舉報人獎勵。
五、工傷事故處罰標準
1、死亡事故:發生一次死亡1人或非人身傷害重特大事故,對責任單位黨、政及分管干部、帶班干部進行免職處分;對其他副職給予行政記過處分;事故直接責任者開除礦籍,對責任單位工資總額罰款5萬元。對責任單位黨政干部、帶班領導、責任人各罰款3000元;對其他副職、隊長、班長各罰款2400元;對小班當天出勤負有“安全聯?!必熑蔚南嚓P人員各罰款500元;扣繳上述所有人員當月的安全保證金。
2、重傷事故:對因自我保安意識不強或違章作業受傷的本人及違章作業或互保意識不強導致他人受傷的責任人各罰款2000元;對事故相關責任人分別罰款500-2000元;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正職領導各罰3000元;其他副職各罰款2400元,取消班子成員當月安全獎,并加罰個人當月工資的30%。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帶班區領導、隊長(車間主任)、班長各罰款2000元,并視情節輕重、責任大小予以免職處分;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當班班長各罰款2000元,對小班當天出勤負有“安全聯保”責任的相關人員各罰款200元;扣繳上述所有人員當月的安全保證金;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工資總額各罰款2萬元。
3、輕傷事故(以辦理申請工傷認定為準):對因自我保安意識不強或違章作業受傷的本人及違章作業或互保意識不強導致他人受傷的責任人各罰款1000元;對事故相關責任人罰款800元;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正職領導各罰800元;單位其他副職各罰款500元,取消班子成員當月安全獎;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帶班區領導罰款800元、對隊長(車間主任)、班長各罰款800元;對小班當天出勤負有“安全聯?!必熑蔚南嚓P人員各罰款100元;扣繳上述所有人員當月的安全保證金;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工資總額各罰款1萬元。
4、受傷登記開據工傷小票:對因自我保安意識不強或違章作業受傷的本人及違章作業或互保意識不強導致他人受傷的責任人各罰款300元;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正職領導、帶班領導各罰200元;其他副職各罰款100元;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隊長(車間主任)、班長各罰款100元,對小班當天出勤負有“安全聯?!必熑蔚南嚓P人員各罰款50元;對發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單位工資總額各罰款500元。
5、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匯報、申報、分析及調查工作,凡對工傷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指使他人提供假證、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對當事人罰款100-1000元;對責任單位黨、政、帶班領導各罰款1000元;對責任單位罰款2000元。
六、其他規定
1、要求受傷員工,必須嚴格按照工傷申報時間旅行申報手續,以免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勞動爭議和經濟損失。
2、各單位要嚴格按照本規定審批工傷假,勞資科要建立工傷人員管理臺帳,動態掌握工傷人員基本情況,每月與安監科核對工傷人員。
3、工傷人員每天必須到礦安全培訓站報到學習(行走不便、住院治療的工傷人員除外),無故不報到者、連續五天不參加者,停發當月工資(特殊情況向培訓站領導履行請假手續)。
4、勞資科、安監科、工會、紀委等單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到醫院檢查了解工傷人員傷情及住院情況,一次發現本人不在,扣除當月住院補助;二次不在,停發工傷工資;三次不在,停止一切工傷待遇,后果自負。
5、對長時間不報到者,經通知或急事找不到本人,所發生的一切后果,由工傷本人自負。
6、經工傷鑒定委員會鑒定復工的工傷人員必須到礦培訓站進行崗前安全行為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能通過考核的工傷復工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工資停發。
7、工傷復工人員復工后,由人力資源科統一安排到地面單位工作,待安全生產意識達到安全生產要求時,方可重新安排工作或回原工作崗位,不愿意回單位上班的,解除勞動合同并及時向公司匯報,從而向集團公司各礦井通報,防止又進入集團公司其他礦井工作。
篇2:某工傷事故應急預案
為預防工傷事故發生后對傷員造成更大的傷害,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惡化,將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現成立以職能部門全體人員為主的救護小組,以備事故發生后盡快組織人員投入搶救。
一、救護小組成員:
組長:王可新(手機:)
副組長:李萬龍(手機:)、林福明(手機:)
成員:職能部門全體人員
工傷救護需準備適量的止血、包扎綁帶等應急材料。
二、工傷應急措施
(1)一旦發現有人受傷后,立即電話通知救護辦公室,由辦公室安排車輛進行救護,救護小組馬上分派人員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
(2)如果為大面積受災,立即組織救護小組成員奔赴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簡單救護,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理。
(3)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如果是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泥砂、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4)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5)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
(6)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
(7)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
(8)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
篇3:某煉鐵廠工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編制目的
發生事故后,為使受傷者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或杜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訂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煉鐵廠內所有工傷事故現場急救。
三、組織機構職責
2.2發生事故后,當班調度主任要立即將事故初步情況匯報給公司總調,總指揮、副總指揮及各車間主要領導立刻通知各救護班和各車間人員趕赴現場搶險救援。
2.3當班調度主任在緊急情況下,有權調動廠內的各種設備、設施參與搶救。
2.4調度主任各成員在緊急情況下,有權調動現場的各種設備、設施進行搶救。
3、煉鐵廠成立應急救援隊:義務消防隊;見(附表)
救援隊主要職責
3.1發生事故后,立即進入現場,盡快排除危險源,搶救傷員,同時要采取措施保護現場,防止事故擴大和危險物品擴散。
3.2迅速修復或更換已損壞的設備、儀表等裝置,為恢復生產做準備。
3.3負責火災、煤氣中毒、煤氣著火、煤氣爆炸等事故的撲救。
3.4維護現場秩序,疏散人員,搜尋和救護傷員。
3.4參與事故原因的調查。
六、工傷事故報告程序
1、事故發生后,當班人員發現事故要立即通知當班調度,由調度主任通知各車間主任、總指揮,并根據情況通知公司總調、消防隊、醫院。
2、任何班、段、科領導接到重大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向總指揮報告,不得延誤!并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急救。
3、當班人員發現事故情況較大時,應立即匯報給當班調度或直接報警;調度主任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人員在事故現場適當位置設置警戒,并安排人員到最近的醒目路口接迎救護車;安排事故處理人員后,調度主任應當組織人員做好生產的恢復工作,并及時清點人數,解除警戒。
七、應急救援措施及現場自救
1、接到事故報告之后,調度主任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所有救援人員立即進入搶險救援狀態,并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急救。
2、救護隊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并攜帶必要的工具、材料;按照指揮部的統一指揮,進行救護。
3、層層建立事故災情報告制度。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事故情況、人員傷亡、道路疏通情況、電力、設備、通訊等設施損壞情況及采取的措施。在通訊聯系中斷時,要派人直接報告。
4、對于重點要害部位發生事故時,如主控室、煤氣設施、配電室、液壓站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災情擴大。
5、在進行救護過程中,應避免發生燒傷、燙傷、碰傷、摔傷等其他事故的發生。
八、應急結束
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經生產安環部確認后,應急指揮部撤離。
九、附則
1、本預案自下發之日其執行。
2、本預案解釋權歸煉鐵廠。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