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隱患治理報告制度

安全隱患治理報告制度

2024-07-23 閱讀 9487

一、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有效地控制和事故隱患,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生產及員工生命安全,確保裝置穩定、高效、安全運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重大事故隱患,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運輸、使用、存儲過程中安全裝備、安全設施不完善;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不落實或違反國家、行業、企業有關法律、法規、規程、標準、規定,有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

第三條事故隱患的分級

事故隱患共分為A、B、C三級。按可能造成的傷亡程度或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對應的A、B、C級事故隱患分別是:

A級: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屬國家級重大隱患)。

B級: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1-9人或重傷3人以上的傷亡事故,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隱患。

C級: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重傷事故或3人以上的輕傷事故,或50萬元以下的事故隱患。

按事故隱患的解決難易對應的A、B、C級事故隱患分別是:

A級:是指難度大,本公司解決不了,需由煤化公司或集團公司解決的隱患。

B級:是指難度較大,部門之間協調解決不了,需由公司解決的隱患。

C級:是指部門之間協調可以解決的隱患。

第四條公司總經理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全面負責。總工程師負責重大及以上(A、B級)安全隱患的排查及整改措施的編制;各分管副總經理負責分管范圍內的重大安全隱患的整改工作;各職能部門負責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安全隱患(A、B、C級)排查與管理;安全監察部和各職能部門安全負責人負責安全隱患(A、B、C級)排查與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與責任追究。各級行政一把手對本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全面負責;各級技術負責人負責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改措施的編制。

第五條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要做到項目、資金、措施、時間、人員和責任六落實。治理資金應及時報批,從安全費用或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安全隱患排查及報告程序

第六條甲醇生產準備部每月20日前由總工程師組織進行事故隱患排查,并提出事故隱患分級意見。每月22日前將本月排查收集到的安全隱患處理情況及以前安全隱患處理進度以匯總單形式上報安監部。安監部每月25日前將A、B級隱患上報煤化公司。

第七條對難以立即排除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有關事故隱患評估的規定及時組織評估,并編制事故隱患評估報告書。

評估報告書應當包括事故隱患的類別、等級、影響范圍和程序以及對事故隱患的監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議等內容。

第八條經評估屬于重特大隱患的,應當根據評估報告書制定重特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治理期限和目標;

2、治理措施;

3、責任機構和人員、經費和人員保障;

4、應急救援預案。

第九條公司各部門發現重特大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并在10內將評估報告書和治理方案報安全監察部。

三、重大隱患排查及報告主要內容

第十條應設置而未設置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如通風、照明、防塵、防毒、防輻射、噴淋沖洗、防寒保暖、防暑降溫、空氣凈化、噪音消除、減震等設施。

第十一條系統裝置中未實現勞動安全技術措施,如安全防護裝置、保險裝置、聯鎖裝置、泄壓防爆裝置、限位自動裝置、滅火裝置、防雷擊、防靜電、防觸電設施等。

第十二條系統裝置中未實現安全技術措施,如搶險救災的工程設施及器具、警示標志、監測報警儀器、通訊聯絡器材、回收裝置。

第十三條機電設備、電氣運行與檢修不符合有關規程、規范。

第十四條需現場制作的設備不符合有關規程、規范。

第十五條運輸交通不符合有關規程、規范。如信號標志、交通道路、車輛管理等。

第十六條物資存儲達不到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如倉庫管理、儲罐區管理、氣(液)瓶存儲管理等。

第十七條危險化學品的存儲、運輸、使用和處置廢棄過程不符合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第十八條系統設計、安裝不規范,不符合化工建筑安裝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第十九條防火與防爆、動火與用火、消防管理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要求。

第二十條生產、工藝操作不符合相關規程、規定、標準,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第二十一條特殊作業未達到相關規程要求,未制定安全措施和履行審批程序,如氣體置換、焊接作業、設備內作業、盲板抽堵作業、高空作業、起重吊裝、斷路作業、動土作業等。

第二十二條對重大危險源監控不力、未做到檢查、辨識、登記建檔,對重大危險源未進行定期檢測、評估、實施有效監控。

第二十三條未編制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等。

第二十四條其它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潛在問題和情況。

四、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整理

第二十五條對所排查的事故隱患,必須編制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其中:

A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報煤化公司總工程師審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審查;

B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由職能部(室)負責編制,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審查;

C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由車間技術人員編制,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審查。

第二十六條事故隱患治理必須嚴格按編制的治理方案(措施)組織實施,其中:

A級事故隱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總經理組織實施,集團公司、煤化公司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負責技術指導;

B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由生產經營單位行政分管副職負責組織實施,專業公司業務主管部門副職技術指導;

C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由車間主任組織實施,主管部門負責人負責技術指導。

第二十七條A級事故隱患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專業公司的,由集團公司分管領導負責治理;涉及專業公司內兩個及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的,由專業公司分管領導負責治理。

第二十八條對排查出的事故及治理方案(措施),所在部(室)、車間應及時告知受隱患威脅的有關部(室)、車間和所有人員。

第二十九條部(室)、車間對重特大事故隱患進行治理時,應當采取嚴密的防范、監控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無法保證生產安全的,安全環保部應當責令停止作業。

五、監督

第三十條對事故隱患的治理實行過程監督,責任明確到人。安全監察部負責對事故隱患治理情況進行全面監督。

第三十一條事故隱患治理完畢后必須組織驗收,驗收合格方可消除。其中:

A級事故隱患由集團公司或委托專業公司組織驗收;

B級事故隱患由公司組織驗收;

C級事故隱患由職能業務部(室)組織驗收。

第三十二條實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舉報制度,接受任何部(室)、車間和個人舉報監督,舉報電話:

六、資料管理

第三十三條公司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料實行檔案化管理。

公司職能部門,負責對事故隱患排查臺帳、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措施)、事故隱患治理驗收記錄進行管理;

安全監察部負責對事故隱患治理過程跟蹤監督臺帳進行管理;

事故隱患排查基礎表、跟蹤監督臺帳、事故隱患治理驗收表詳見附表1、2、3。

第三十四條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料保存期限為:A級事故隱患管理資料保存3年、B級事故隱患管理資料保存2年、C級事故隱患管理資料保存1年。

七、責任追究與獎懲

第三十五條對重特大事故隱患應當排查未排查的,對隱患排查負責人及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給予記過直至撤職處分。

第三十六條對排查的重特大事故隱患未采取措施進行治理的,對事故隱患整改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記過直至撤職處分。

第三十七條對重特大事故隱患隱瞞不報、謊稱或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給予撤職直至開除處分。

第三十八條公司每季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一次考核。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料管理等工作規范的單位,給予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獎勵,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獎勵。

對事故隱患排查不細、治理不力、履行監督職責不到位、資料管理混亂的單位,處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責任人給予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罰款上繳公司計劃財務部,獎勵資金從安全獎勵資金中列支。

八、附則

第三十一條凡公司下發的《事故隱患排查情況的通報》,一律按急件處理,必須在收到后3天內貫徹到與事故隱患治理相關的所有人員。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各職能部室、車間。

第三十三條本制度解釋權屬本公司安全監察部,如與上級規定相抵觸則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行。

篇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規則

為切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根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縣境內的縣道、鄉道和村道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條?隱患界定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包括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段。

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條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數量或特征與該道路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顯突出的某些地點或路段。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段,指道路陡坡、彎急、臨水、臨崖、臨巖等危險點段以及由于自然災害、人為因素等原因造成公路損毀、難以保證車輛正常通行、危及行車安全的某一地點或某一路段。

第三條?排查重點

(一)陡坡、彎急、連續下坡、視距不良、臨水臨崖、路側險要等路段;

(二)交通標志標線、安全防護設施缺失以及設計、渠溝不合理的道路平交路口;

(三)縣、鄉、村道平交路口指示、讓行標志、減速設施,彎、坡及通村過鎮等人口聚集區路段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等;

(四)農村道路特別是鄉、村道路線形未與路面同步改造、安全設施缺失以及事故多發點段;

(五)違規占道堆物、停車、作業、經營等行為;

(六)新建、改建后的道路投入使用后存在事故頻發路段的排查以及道路配套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排查。

第四條?責任分工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縣安委會統一組織下,按照屬地監管、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的原則開展工作。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監管責任,以屬地監管和行業監管為主。

(一)縣公安交警部門負責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縣安委辦”);

(二)縣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縣道、鄉道安全隱患點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辦;

(三)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村道安全隱患點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辦;

(四)縣安監部門負責對上報的隱患進行分類匯總整理,建立信息檔案,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會審核通過。

第五條?督辦落實

(一)縣安委會負責按“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實用高效”原則,對排查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會審,研究制定安全隱患“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落實整改方案,交辦相關部門和各鎮限期完成治理任務;

(二)各有關部門、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按照縣安委會治理整改方案要求進行落實和治理,治理結束后報縣安委辦驗收銷號;

(三)縣安監部門負責對排查確定和掛牌督辦整改的安全隱患治理進行督查督辦,對報請驗收銷號的隱患進行銷號和備案工作。

第六條?責任追究

(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行一季一排查一交辦一通報和半年一檢查、年底一考核的工作機制。各鎮、各有關部門應將《石泉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登記表》于每季度末月25日前報縣安委辦。縣安委會應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召開工作會議,對排查出的上一季度安全隱患進行會審、制定整改交辦方案和通報治理情況。年度考核工作由縣安委辦按照《石泉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考核獎懲辦法》實施考核。

(二)對不認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職責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單位,由縣安委會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安委會將組成調查組,進行責任倒查;對查證屬實并負有責任的領導和責任人依法實施責任追究。

1、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不力、制度不落實,受到上級領導批評、新聞媒體曝光的;

2、對應該排查出來的隱患沒有排查出來,導致發生較大以上(含較大)交通事故的;

3、對排查出來的隱患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導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

4、在工作中存在其他嚴重失職、瀆職問題的。

第七條?本辦法由縣安委會辦公室(縣安監局)負責解釋。

第八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加油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專項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生產法》及財政部、國家安監總局《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取費用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列入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治理安全隱患。油站的隱患治理資金由油站經理自行籌措。油站要在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安排用于隱患治理的資金,確保隱患整治資金的落實。安全管理部負責監控。

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按照"項目計取、確保需要、企業統籌、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財務應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納入公司財務安全費用計劃,保證專款專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用于以下事項:

安全隱患或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和其他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直接或相關的支出。

四、核算員應建立安全費用臺帳,記錄安全生產費用的費率、數額、支付計劃、使用要求、調整方式等條款。安全治理工作結束,多余的安全生產費用納入財務,由主辦會計管理。

五、油站經理對安全生產費用全面領導。審批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經費使用報告、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年度報告。

六、財務部負責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審核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安全經費使用等,根據年度安全生產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建立安全經費臺帳,確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時。

七、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審核、匯總并編制公司安全費用投入計劃,審核安全投入報告,監督檢查安全投入落實情況,匯總并建立公司安全經費投入臺帳,編制年度安全經費提取和投入情況報告。

八、安全生產費用實行專戶核算。企業應當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擠占。年度結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安全生產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九、各部門主管按照職責分工對有關專業安全生產費用計取、支付、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十、發現安全費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費用的,公司將按情節嚴重程度嚴肅處理,處理辦法由董事會討論決定。